24、借办黄埔军校培植嫡系
作品:《蒋介石成败录》 黄埔军校原名“陆军军官学校”,后来叫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在广州市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一进入黄埔军校的大门,就可以看到醒目的大字标语,就是“拥护三大政策”,“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标语、对联。初期的校歌有“以血洒花,以校作家”的词句,后来的校歌又有“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样一所革命气氛很浓的军校,后来怎么会成了蒋介石嫡系部队的代名词,成为蒋家王朝培养御用军的地方?这是人们百思不解的问题。
事例:
为了解读上述謎团,那首先要从孙中山办军校的初衷谈起。
孙中山在长期革命活动中是践行武装夺取政权的,然而,他不太注意建立自己的军队,基本上是借用他人之力,包括帮会和军阀。屡战屡败,无数次失败的教训,尤其是陈炯明的叛变,使他尤感建立一支真正的革命军,掌握军权的重要。早在1921年底,他在广西桂林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会晤时,就谈了“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基础”的想法。1923年2月,他派廖仲恺与苏联代表越飞会谈时,也商议了设立军校的问题。同年10月,国民党常务会通过了《设立陆军讲武堂于广州的议案》,后来正式定名为“陆军军官学校”。
军校到底由谁主办,这当然是孙中山特别重视的问题。在1923年孙中山重回广州,组织革命政府时,建立军校的问题,便马上提到日程上。同年秋冬间,在宣布改组国民党的同时,孙中山立即派廖仲恺负责实际筹备工作。虽然廖仲恺十分可靠,但毕竟不太懂军事,于是他把办军校的任务交给蒋介石,因蒋介石是军事方面的人才,又在自己广州蒙难时表现了对领袖的忠心,不仅可信而且在办军校方面有为。革命形势的发展给了蒋介石展示自己的平台,而这对于奉行掌握军队为第一要义的他来说,对于肩扛耀眼的将星,却无一兵一卒急于改变这种尴尬处境的将领来说,是天赐良机。蒋介石自接受这一重任之日起,就要把办军校的大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千方百计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军校办成他培植军事骨干,以保证掌握军权的基地。
首先,竭力争黄埔军校的领导权。在黄埔军校筹备过程中,蒋被任命为筹备委员会的委员长。但孙中山明确表示党务之事由廖仲恺负责。蒋接任后,曾参与制订军事机关计划、预算,召开校务筹备会议,但他感到财源不济,权力不大,因而闹起情绪来。特别是刚刚闭幕的国民党一大选出的领导机构中,没有他的位置。2月蒋被任命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的军事委员会委员。他感到这个职务,权限甚微,很不惬意,加上孙中山还特意指示他不必过问党务和军政大事,更使他灰心丧气。于是放出不办黄埔军校的风声。随后他又以“环境恶劣,办事多遭掣肘”为由,于2月下旬提出辞呈,弃职回老家。孙中山迅即委派廖仲恺代替他的职务,肩负起筹建军校的重任。同时,孙中山对蒋进行耐心的劝导。廖仲恺先后给蒋发出十多次函电,通报情况,批评他的错误,促其早日返回参加军校工作。
他分别给孙中山、廖仲恺等写信,在发泄对联俄、联共政策的不满的同时,要求赋予他更大的权力,他在给孙中山的信中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如果回粤,焉能专心办学而不过问军事政治”。他在给廖仲恺的信中指责孙中山对人对事有“赏罚不明,邪正倒置”的毛病。在黄埔军校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之际,戴季陶等人提醒蒋介石,要他先掌握实力,暂不表示不同政见,等羽毛丰满后再说,经他们的点拨,他决定返回军校,抢抓实权。
为了掌握对军校的领导权,他刻意在校内树立自己的权威。他以进步和革命的姿态出现,发表大量训话和演说,长篇大论,口若悬河,在开学后的8个月的时间里,他先后发表长篇讲话达46次,充满革命的词藻,通过大量的训话和演说,吸引学员,激起学员对他的崇拜。在治军理念上,他以封建军队的陈腐观念和军阀作风来训练军校学生,尤其强调对他的绝对服从。他经常说:“党员一定要服从上面命令,绝对没有平等的余地。”“现在本校就是以校长为领袖,大家就应该服从校长的命令。”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他改变了早先花天酒地的恶习,不抽烟,不喝酒,每天早起。以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良好形象,身体力行地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其次,培植亲信,排除异己。他在军校各重要部门安插亲信。军校初创时,蒋介石就安排由戴季陶、邵元冲等控制政治教育,由顺从自己的王柏龄、何应钦等控制军事教育,由他早年的老师、上海交易所伙伴周骏彦掌握军校的物资供应。同时派陈果夫等在上海、浙江招生,以封建的乡土观念建立自己的军事派系。对各队长都要用自己信得过的人,对带兵的军官抓得特别紧,不容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染指。
以黄埔教导团的骨干为核心,形成黄埔系。蒋介石向孙中山提议,安排黄埔军校学生参加前线的军事行动。孙中山采纳了这一建议,并责成蒋负责实施。黄埔教导团于1924年底东征前夕组建。蒋介石为了掌握这支新军,的确煞费苦心,他的着眼点放在对带兵军官的掌握上,所有连长以上的带兵军官,都安置上自己的亲信。如:何应钦、王柏龄分任第一、二团团长;钱大钧、沈应时、刘峙、顾祝同、蒋鼎文、王俊等任营长;陈诚、郭俊等做副营长、连长等。黄埔第一期毕业生胡宗南、黄杰、桂永清等任副连长以下的军事骨干。这些人不断得到提拔,成了蒋介石的嫡系,为他后来在国民党军队中建立黄埔系打下了基础。
在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假弘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之名,指使军校内部的右翼分子组织“孙文主义学会”,专门与军校的进步组织“青年军人联合会”对立,不断挑起事端,造成左、右两派学生间的冲突。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他借故解散上述两个组织,一手操纵,建立了“黄埔同学会”,自任会长,实际上使孙文主义学会得以借尸还魂,成为他的嫡系组织。
评析:
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目的,是要建立一支革命的军队,用武装夺取全国政权,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而蒋介石从接受黄埔军校校长的委任之日起,就偏离了孙中山办校的革命宗旨,把办黄埔军校当作培植自己的势力,建立自己掌握的军队的平台。
黄埔军校并不等同于黄埔系。作为蒋介石御用军的黄埔系是他假办军校之名,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军校内培植亲信,收罗打手,集聚反共势力,网罗军事人才,在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逐步形成的一支以他们为核心力量的嫡系部队,蒋介石得意地将自己的这支御用军称为“黄埔系”。黄埔系自形成的时候起,就背离了接受孙中山革命精神的熏陶,经受北伐战争洗礼的黄埔精神。
从蒋介石及其所代表的统治阶级来说,他借办黄埔军校之机,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队是成功的,后来,他依靠以黄埔系为核心的嫡系部队打天下,巩固蒋记天下。但事情也不完全如他所愿,在他利用黄埔军校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队的同时,黄埔军校还“培养”了“蒋家王朝”的拙墓人,一大批黄埔军校的学生,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毅然拿起枪杆子,武装反抗这位反革命的校长。这是蒋某人始料不及的。
╔——╗
┆千秋┆『书』香四溢 『读』占螯头
┆书库┆ ◇ .haxwx.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