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IT之始
作品:《京华沉浮录》 十二月底的一天我到学校时,A转给我一个message(口信),说列治文一家公司今天打过来的,让我回电话。
接过来一看,PX Media LTD.,这不是我前几个月去面试过的公司吗?我曾写过Follow up(追踪)信寻问结果,却一直没有回音,怎么今天电话打到这里来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是一男一女两个华人面试的我,英语好的就象CBC(加拿大生华裔)一样,尽管我知道他们不是,因为那女人问了我一个奇怪的问题,有没有孩子,多大岁数,在加拿大求职时问这个是非法的。
电话打过去,是那天面试我的男人接的,他叫B(好像我的老板名字开头是B的很多,包括后来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B问我是否已有工作,我说是,但将于本月底结束(撒谎啊,上月就结束了!),B让我带同我做过的工作于次日去他的公司进行技术面试。
放下电话,我知道我将会有一份新工作了!我一向对自己干的活很有信心,只要他看了,就一定会聘我!两年后,我应聘我目前的职位,如出一辄,电话interview后,带同作品前往,立马搞定。在加拿大的最后一份工也是看了作品搞定的。看来这一定律对我永远成立。
次日,还是一身职业装,携有关资料前往PX Media,巧得很,离DM Pizza的列治文分店只有几条街。
除了B之外,还有一个叫I的三十几岁的人也参加了面试,上次那个问怪问题的女人没有出现。看得出I是技术主管,在我做demo时基本是I在提问。整个过程与其是面试,不如说是在一起探讨问题。这也是技术人员聚在一起常见的情景。结束后,我能感觉出I很满意我的思路及方法。
两人出去前,B问我对工资的希望值是多少,我答曰,4万年薪。
过了大慨半个小时,还不见有人进来,我心里有些忐忑,会不会要求过高因而被拒?记得在学校那次录像模拟后的探讨会上,J问我将来薪资的要求是多少,我答4万。J有些怀疑是否要求过高。难道真的要求高了吗?但随即一转念,不会!如果真的想要我,一定不会因为我要求超过预期而不要我,他们会来和我讨价还价的。
好像是来验证我的推测似的,B和上次面试的女人一起走进来。正主来了,我心里想着。
女人自我介绍叫M,头衔是CFO(财务总监);B是CEO(执行总监),上一次我已经有了他的名片。M开门见山地说,公司只能PAY我1800元月薪(合计2.16K元年薪),三个月的适用期,问我是否愿意?
我稍一思量,就点头同意了。我知道中国人的公司一贯PAY的很低,4万年薪是不可能的,拔河是拔不过去的,即使能拔上去一点,也没什么意思,倒好像欠了公司什么似的。倒不如不争,你也不用干活时逼我太紧。当然,后来我发现我的高风亮节并未为这帮鸟人所领情,因为全公司薪资水平出奇的低,此是后话。
记得有一次送货,一个相熟的厨子骄傲地对我说,他的弟弟,一个清华的硕士,在列治文找到IT工作,年薪2万云云。我当时心里还嘲笑这土老冒,2万年薪是个什么好工作?没想到是五十笑了一百。
M象是个大老板似的吩咐我SIGN(签署)这个那个,B倒象是个小老板,一声不响,坐在一旁。后来我知道,M是投资者的亲戚,坐镇此处监督大事小情。
定好下星期一上班,时间是1999年1月4日。
想一想好奇怪,我的IT全职工作的薪资水平居然低于我的送货司机的水平!终我离开加拿大,送货司机那一段时间的总薪资都是最高的。这真的值得加拿大的政客好好思量一番。如果不打算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自己的科技队伍,那就干脆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好了,还省了一大笔国防开销!
接下来B领我满世界转悠,挨个人介绍。PX Media实在好小,十五,六个人,3个房间加上一个大厅,厅里格出3个小间,分别是销售和开发,I和一个女孩儿用了其中一个格间,另一间空着。三个房间,B和M共用一间,另一间是C和D一男一女共用,最后的一间很大,面积和大厅差不多大,挨墙摆着一圈电脑,十来个20来岁的小青年围坐在电脑前忙着。最醒目的是,房间里还摆了一台多媒体电脑购物系统,不知有何用途。
然后I和我大致谈了一下我所要做的工作——移植一个现有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到VB5上,Database最好用SQL,不过我可以先用ACCESS。最后I给了我一些有关的资料,让我拿回去有空看看。瞧,工资还没影呢,活儿倒先安排上了!
星期一到了公司,安排我和I及另一个香港女孩小M在一个CUBE(隔间),接着安装系统及应用软件一通乱忙,到中午全部搞定。仨人儿塞一CUBE里,委实有点儿挤,经常我们的椅背撞在一起。如此做法,估计是便于监督。
首先是熟悉老系统,到今天我都没明白是用什么程序写的,是I的杰作。系统做的很琐碎,可能是所用语言的限制所致,我费了一个下午总算理清了头绪。大致是学生登录管理,教师权限管理,学生成绩管理,课程设置管理等。学生,教师及课程这三个要素彼此交叉关联,进而产生种种组合效应。啊,还挺有点儿复杂!
I解说这一系统是随公司的产品一同销售,客户用之做为学生教学管理系统。
我趁机问I公司的产品是什么。I说是学生电脑教学系统,然后给了我一个DEMO CD,叫我日后有空再玩一下。后来,我真的用了一下,老实说,感觉不太好,就象是一个蹩脚的游戏程序。其主旨是寓教于乐,通过各种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调动所有的感官参与学习。一个不错的主意,但要设计出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软件,实在是很难。不客气地说,要用钱堆出来。这种设计的技术本身没有难度,难在其整体思路及艺术设计上,一定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长期从事此类的研究与设计,才能做出花样翻新,引人入胜的东东来。我实在看不出PX Media有此实力或趋势。
时间长了,我知道公司原来是做多媒体的,大房间里的大家伙是原来作演示之用。后来做不下去了,一港人投入一百万加元,改做教学软件,多少和多媒体还有些联系。
我曾婉转地问过I,谁会来买这产品?I看着我嬉嬉地笑,奚落着说,没到过BC的内陆和岛屿吧,几十公里才一户人家,哪有学校可上?全靠学习各种自学教材来最后获得BC教育局的认可。我又问,那我们的产品BC教育局认可吗?I笑着,“Of course!”
原来天下乌鸦真的一般黑,只要搞定上层,再有一点四不象的产品,银子就可以滚滚地来。
我自然没有理会这些闲事,埋头自己的活计。首先还是数据结构设计,建了几个表,涵盖了所有数据体,如学生,教师,课程,活动等。为建立数据体之间的联系,每一个表中放入了其它表的ID。但做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做。不得不重新修改数据结构,表之间的关联用专门的关联表来标识。由此牵连了一些VB CODE也需改动,耽误了几天的工作。
这也给我上了一课,完成数据结构设计后,在开始正式的界面设计前,一定要先做几个小的test application(测试程序)模拟一下,明确一下这种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然后再开始正式的CODING(编程)。
公平讲,I是个很不错的头儿,也容易合作,他不象一些所谓的领导,不懂装懂,瞎说一气,生怕别人把他当傻瓜,结果适得其反,I对不懂的事情从不干预,即使有想法,也是和你商量着办。我这人吃软不吃硬,他这一招还真吃定了我,搞得有时我明知他的一些想法实现起来太复杂,而且意义不大,也不好意思驳他面子,总是想尽办法做出来。当然,这也和我性格中的一大缺陷有关:做事过於追求完美。
I和B一样,小小的个子,俩人的st name都一样,不知是否堂兄弟。面相都不错,仪表堂堂的,尤其是B,第一次见面时,风流倜傥的样子,印象很是不错。有一次我和他一同外出申请我的政府再就业补助,途中我拍他马屁,说他看起来比我年轻,三十几岁的样子,他闻言笑得畅快极了,说要请我吃lunch,结果到中午不声不响地就回了公司,好像没有这会事一样。
多发一句感慨,某些华人在小处绝顶聪明,如上所述的申请政府的再就业补助。那几年联邦的UI有结余,因此对雇佣领取UI人士的公司给予一定补贴,我想这应该不是常例(错了请更正),PX Media居然也知道此项规定,并将其拿到手,合共3千大刀。如果说雇我的原因是这3000块的话,那就更是可笑。我历来主张一个公司的开源,远比节流更重要,有时候为抢占市场先机,要不惜一切代价而求得一博。退一万步讲,一个公司的CEO把精力放在想办法钻空子去赚3000块钱上,也是不足取的,一个普通文秘足以胜任此等小事。
另外一点让我感到不快的是签到制度。我知道有些公司对记时工人规定要打卡或签到,我在PX Media是领取月薪,所以I第一次对我说每一个人都需要签到时,我委实有些吃惊。习惯使然,我经常忘记签到,结果要劳动M大驾,黑着脸过来要我补上。
还是回头说我的活儿吧。
网上的朋友应该对Windows Explore都不陌生,在上面所有文件按树形结构一览无余,所有文件的新增,删除,转移,均可由mouse拖曳完成。这也是I要求我仿照的。我当时还没有css和tempte的概念,一大堆的变量需要追踪修改,很是复杂。
平心而论,设计这一界面和数据都很复杂的系统对于我这只有半年VB和ACCESS经验(包括学习)的新鲜人来说,确实是过载了。但是,我最终做到了!到4月份,我完成了学生部份的设计,到5月中我离开PX Media时,教师及课程部分也完成了,最后只剩下三者交叉作用后的结果——Activities没有做。
对我能做到这种程度,I是很出乎意料,他曾几次问我以前在中国是否做过软件。香港人包括北美的白人普遍对大陆人有一定看法,除开认为我们贫穷外,再就是对我们在中国所受到的教育不以为然,以为第三世界能有什么好的教育体系。这种观念也许有其道理,包括我本人也深恶痛绝其不合理处。但他们似乎都忽略了一点,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说是百里挑一,毫不为过。 另外,个人良好的整体眼光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也是弥补经验不足的重要因素。
当然,我本人对国内的教育制度还是很有垢病,一来摧残人性,二来盲目追求精英教育。以阿唐所在专业而言,就是因为专业主任是个学部委员,他就以为他的弟子个个也是科学家,一大堆高深的专业理论课一下子在大三,大四压在我们这些缺乏足够数学基础的凡夫头上,结果是往往一门耗时80,90学时的课上完,20几个人里只有3个5个人大概明白。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90%都不知所云,这种制度就有深刻反省的必要了。我一直为自己当初放弃电子学而就企业管理找借口:非学生战之罪,实师长教之过也。
大凡世间万物往往一体两面。这种体制下出来的学生通常有严谨的治学精神,顽强的求证能力,如果天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的话,如阿唐者,(呵呵,脸红什么,精神焕发!) 则一通百通,干什么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