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第一章 美国经济衰退是飞来横祸还是自食其果(17)

作品:《谁来拯救美国

    通过观察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说,开放这一步成功了,一路走来虽然也曾蜿蜒曲折,但“走出去”的步伐却不会停止,中国需要这样,世界也需要这样。
    三、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如果说到了一定年龄必然成熟,那么经过了30年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已经成熟。曾经是经济发展主要瓶颈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不说3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可以给人们一份满意的答卷。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以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10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产业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累计近30万亿元人民币,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的38%,年均增长19?9%,比同期国民经济年均增幅还高4?2个百分点。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正在朝着既定目标前进。报告称,通过大规模投资建设,中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社记者谭进摄。
    图片说明: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管理。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公司的资本金中民营企业投资占到50.25%。这标志着民营资本在中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也需清醒地认识到,3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发展的艰辛历程。改革初期由于底子薄,即使加大力度重点投资基础设施,但仍不能扭转其薄弱的局面。从1979到1989年,基础设施基本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79亿元,年均增长10?7%。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重点投入,使得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成了全国的一个亮点。有关数据显示,2003~2007年,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施工项目401960个,占全国的65?7%,比2002年提高5?4个百分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94916亿元,年均增长达28?5%,比全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水平快3?6个百分点。
    上面的数据还远远不能说明基础设施的进步过程,也许通过对以下几方面的说明,它的发展之路就会越来越清晰。
    有关数据显示,从1979~2007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累计完成投资74246亿元,年均增长19?9%,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2007年,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的89万公里增至358万公里,增长了3倍,其中高速公路由1988年的0?01万公里增至5?39万公里,增长了538倍。
    中国一直将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2条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绝大部分已经基本形成。这条全长3万5千公里的国道主干线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了200个。随着公路等级的提高,路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直接结果就是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几乎可以肯定,这一链条已经带动了国民经济多方面的发展。
    展望未来,“十一五”规划指出,到201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万多公里;到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万公里以上。国家对公路(含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预计是21000亿元人民币。
    如果说公路是加快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话,那么改革开放以来铁路的建设则可算是重中之重的一出大戏。据有关数据显示,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了2007年的7?8万公里,增长50?9%,累计新增2?6万公里。青藏线、宁西线、渝怀线、株六复线、浙赣线、朔黄线、内昆线等铁路项目作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已经使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受益,而部分新增里程大部分是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电气化铁路。上海磁悬浮、广深高速铁路等工程就是这方面的典范。1978年我国国家铁路电气化里程仅为1000公里,2007年达2?4万公里。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有了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铁路。它的建成不仅使北京、天津实现了同城化,而且也向全世界彰显了中国高铁的雄厚实力。2008年6月24日,国产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津城际铁路试验运行中创造了时速394?3公里的纪录,已经超过了欧洲和日本正在运营的高铁,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