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基层军事干部的急切需要,完全体现在军区步校鼎沸的训练场上,也体现在拥挤的宿舍中。
    郑尚武和沈永芳被分别编入轮训大队三中队和四中队,所谓轮训,就是以不影响部队备战为前提,从班排战斗骨干中,少量多次地抽调人员进行初级军事指挥培训。军区步校,教学的拳头一直是步兵分队战术指挥和山地丛林作战。
    三中队,总计有一百多号人,按照宿舍的分配编成班排。当郑尚武按照报名处给的宿舍分配条的指示,找到自己的宿舍并推开门时,着实被里面的拥挤吓了一跳。不到十五平方米的宿舍里,居然有五张上下铺的铁架床!
    “郑尚武!你就是郑尚武!”宿舍内几个正在热烈拉呱的军人打量郑尚武一番后,终于惊喜地拥了上来,边帮郑尚武卸下肩上的行李,边兴奋地重复着:“郑尚武,你就是郑尚武。”
    人怕出名猪怕壮!
    郑尚武可以不理会别人,对战友们却决不拿架子。他知道,这些战友都是各个部队的骨干,大多也在这次战争中立下功劳。说到底,自己跟他们其实一样,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
    “郑班长,我是你的副班长。辛晋,山西运城人,十四军四十师。”身材高大的轮训大队三中队一班副班长辛晋,等郑尚武从战友们的热情中稍微回神后,伸出手去作了一个标准的自我介绍。
    副班长辛晋的铺位在门口处的上铺,他的下面,自然就是班长郑尚武了。
    郑尚武握住辛晋的手,很正式地道:“郑尚武,四川乐山人,十一军三十一师。”话刚说完,他就觉得手被辛晋很用力地握住摇了摇,又再次加劲。
    哟,考手劲来了!
    郑尚武忙暗运气力在手上,两人在众目睽睽下以“友好握手”为幌子,开始男人之间的较量。
    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部队,彼此谁也不服谁,班长和副班长是军校上级定的,可要得到学员们的承认,非要表现出一点能够服人的长项才行。
    另外八个人心知肚明,默默地看着两只手较量,也在打量较量中的两位班长。郑尚武,身高大约175公分,在医院疗养一段时间后略微有些发胖,脸色红润健康,如果不是腮帮子因为运劲而扭曲的话,眉目算得上清秀。辛晋,典型的北方大汉,比郑尚武高出半个头,皮肤呈现出刚健的古铜色,浓眉大眼,英气赳赳。
    “哈!”两个人同时放开对方的手,愣了愣,各自抽着冷气甩着自己的右手。旗鼓相当的握手比赛让两人都觉得受不了,手像快被捏碎了一般,又疼又麻。
    “报告班长,滕斌,山东枣庄人,十三军边防团。”
    “李大明,辽宁辽阳人,五十军一四九师。”
    “岩江,云南版纳人,军区边防二团。”
    ……
    “格老子的,咱班里西线的各军都齐了啊?怎么,战争打到宿舍里面来了!”郑尚武一一跟战友们握手后,开了一个不太好笑的玩笑。实际上别的班宿舍的情况跟这里也差不多,只是一番较劲后,这宿舍里的人,才从对郑尚武这个“名人”的嘴服变成心服。
    参加轮训的战斗骨干跟地方上进军校的人不一样,老兵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具备基本的单兵技能,他们已经是军人了。地方上进军校的,还得先学会当新兵。这就是军校要分轮训和专读两大体系的原因。
    既然都是老兵,班里的事情根本不需要郑尚武多嘴。
    整理一番内务后,带着饭缸出宿舍,在门口整队,齐步走向食堂。三中队一班,很快就以一级战斗英雄郑尚武和二等功臣辛晋为核心,形成了合力。
    食堂前,像三中队一班这样的队伍还有几支,跟其他班的游兵散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立时,经历过战争的军人警觉了,没有负起责任来的班长们奔跑着高呼口令。
    “一中队六班,集合,快!奶奶的,给人打脸了!”
    “二中队三班,三班,集合!”
    如此一来,六个中队六百多名战后第一期轮训学员,很快就形成了略微零散的十多个方队。
    食堂不远处的办公楼上,步校政委庞子坤靠着窗户看得心满意足,转身对一众中队长和排长们道:“这就是经历过战争的兵!都是好兵!你们给我抖擞起精神来,要让这些狼崽子服你们,就得比他们更有精神!去吧!”
    此时,军校安排的中队长和排长们,才各自来到自己的队伍面前。战后第一期轮训,科班出身的他们能够降服野性十足的、经历过战场搏杀的野战军人?他们心里都没有太多底气。
    中队长们一番自我介绍后,口令声此起彼伏,六个严整的方队在食堂门口的空地形成。
    三中队中队长段玉成、指导员王德铭、一排长刘连发、二排长黄龙、三排长李东升。郑尚武暗暗记下这些“上级”的名字和相貌,也记住了最初在食堂门口列队的几个班番号。
    “二中队,来一个!”他在队列里突然吼道,现在是拉歌时间,也是第一次向兄弟中队发起挑战的时机。
    “二中队,来一个!”一班的学员跟着班长齐声大吼。
    “二中队,来一个!”三中队的学员也受到感染,发出震天响的挑战声。
    军队中,集体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存在,集体的意识每时每刻都在强化。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二中队如此唱道。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三中队接受对手的挑战。
    拉歌,拉到后来就是你唱你的,我唱我的,比谁的声音大,看谁唱歌不受别人的影响,做到不跑调。
    渐渐地,四个中队都败下阵来,只剩三中队和二中队较劲。步校里其他学员都跑来围观这场“歌战”,学校领导也被震天响的歌声惊动,在暗处观察着这两个特殊的连队(中队等于连),迟迟不下达开饭的命令。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中队搬出了《组歌》,因为学员们都是新来的,彼此并不太熟悉,只能拿这些部队里人人能唱的歌做文章。
    三中队刚唱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见二中队歌声又起,不禁显得有些急躁。不约而同的,学员们的目光转移到拉歌大战的始作俑者——郑尚武身上。
    郑尚武虽然对音乐不太懂,但是节奏快、歌词短的歌在拉歌中占便宜这一点,久经战阵的他还是知道的。现在“敌人”唱《长征》,这歌调子慢!灵机一动下,他开声领唱:“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起!”
    《长征组歌》对《黄河组歌》,二中队对三中队,稍显悠长的曲调对快节奏的曲调,三中队明显占了上风,二中队的声音开始跑调,开始被压倒。
    郑尚武得意了,拿出了在三营的看家本事。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看你龟儿子往哪儿跑……”
    “哔哔”的哨子声后,轮训大队大队长马宏一声令下:“开饭!按三中队、二中队……次序进入食堂!”
    不言而喻,拉歌大战,三中队胜利!
    大食堂里,几十张桌子分成三行排开,桌上杯盘碗盏齐备,有红亮亮的湖南红烧肉,有云南特产过桥米线,有散发着辣椒香味的四川回锅肉……还有白酒!
    郑尚武呆住了,学员们呆住了。尽管口水在大量分泌,面对这样的“伙食”,他们还是感到分外的困惑。就算是当初的出征酒,也没这么气派、这么正式。
    六百多人端坐着,看看桌上的酒菜,看看对面的人,大眼看过看小眼,谁都没有动手,也没有人说话。
    “都有了,立正!”
    庞子坤随着马宏发出的口令声走进食堂,对眼中一片绿色的身影极为满意。带着略微露出的会心笑容和故意摆出来的威严,他走到首席边,摆摆手。
    “请坐下。”口令声再次响起,学员们纷纷就坐。
    庞子坤的眼光扫视一圈后,打消了请郑尚武到首席来的想法。他不想给学员郑尚武以特殊待遇,以免造成他今后学习生活中的困扰,基层干部还是要待在基层才能发光发热!当然,上面招呼下来的一些事情,还是要给这位学员开方便之门的。
    “同志们!明天,就是人民军队的建军节,在建军节前夕,军区步校迎来了她最特殊的一批轮训学员,可以说是双喜临门呐。所以摆出这么一桌子酒菜来,一是庆祝伟大的人民军队的生日,二是代表军校、代表军事教育系统的所有军人,向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友们,敬礼!”
    庞子坤简短地说完,行了一个端正威严的军礼。
    学员们再次起立敬礼。
    “安排这个特殊的欢迎新学员仪式,原本是想给同志们一个惊喜。未曾想到,反而是同志们给了我和学校教员一个巨大的惊喜!你们的行为,有力地反击了目前社会上某些人的谬论!中国人民解放军,依然是一支纪律严明、威武善战的雄师。没有人天生会打仗,没有人生来就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军人都要学习,学习生活、学习战争。今天,我非常高兴地看到,一群经过血与火锤炼的年轻一代军人走进军校大门,明天,我希望看到从这个大门走出去的,是一批崭新的共和国军人!中国的利剑,将因为你们而焕发光芒!”
    大食堂里,爆发出学员们发自内心的热烈掌声。
    庞子坤完全有资格,也充满激情地说出这番鼓舞军心的话。他是老八路、老解放、老志愿军,五五年的大校、六一年的少将。他喜欢这批学员,他能从学员们身上看到和平时期、动乱时期的军人身上不具备的东西——血性!
    掌声稍退,庞子坤举手示意后朗声道:“明天就是五百万中国军人的节日,今天的晚饭,就不讲什么规矩了。军校条件有限,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咱们做不到,可欢欢喜喜过建军节,还是能成的嘛!我提议,开动之前用军歌表示对我们军队的热爱和祝福!向前向前向前,唱!”
    郑尚武血脉沸腾地大声高唱,将一个人只算微末的声音汇入群体的声音中,激发出强大的、震慑人心的力量。他看到,军帽下露出花白鬓发的老将军用有力的动作打着拍子。他能从将军的动作中看出,一名老革命军人对祖国和军队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