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作品:《楚氏春秋》 北赵首府上京。
赵明帝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了看左首堆积如山尚未批阅的奏折,疲倦的叹了口气。
“皇上,夜深了,用点夜膳吧。”
一个宫装贵妇走到赵明帝身边说道。
赵明帝心头一热,说道:“琳爱妃,你也辛苦了,陪朕一起吃点吧。”
琳贵妃为难道:“这恐怕不合礼制。”
赵明帝挥了挥手道:“什么礼制,礼制规定后宫不得参政,但这些年如果不是贵妃帮着朕,朕早就累垮了。”
琳贵妃不敢再推辞,在一旁坐下了。
赵明帝吃了几口,突然问道:“贵妃,你觉得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琳贵妃一惊,手一颤,勺中的汤羹差点泼出来。
“皇上英明神武……”
赵明帝笑了笑道:“贵妃你不用惊慌,朕只是一时感慨而已,你也不用学着那些朝臣对朕歌功讼德。历来皇帝这个位置是最容易做也是最难做的,说容易,当个昏君自然是极为容易,但想当个好皇帝却是最难的。朕有自知之明,朕能觉察出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但想要解决却有心无力,不能算得上是个好皇帝。”
赵明帝叹道:“朕这皇位是本朝来得最轻松的,先帝生平只有两子,而昌平王又从不与朕争。所以朕自小立誓做一个一统天下贤明君王,等坐到了这位置上,才知道谈何容易,仅朝庭内外各种琐事就已让朕焦头烂额。三更入睡,五更上朝,朕何曾有过空闲日子。朕有时真羡慕昌平王,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琳贵妃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一些事情可以让那些大臣处理。”
赵明帝哼了一声:“那些大臣们事事存有私心,哪个都靠不住。”
琳贵妃觉得此事犯忌,不敢接口。
赵明帝转口问道:“你那兄长楚名棠和北疆大营统领郭怀是同乡吧。”
琳贵妃应道:“是,我们是同一村落的。”
赵明帝呵呵一笑,回忆道:“那时朕刚登基,那一年科举的文武状元就是楚名棠和郭怀,而且成绩远超同试之人,朕看了一下,两人居然还是同乡,不由对他们大感好奇,于是就与曹总管偷偷溜出了宫,在一个小酒馆中找到了他们,便上去与他们攀谈。你兄长与郭怀也都是豪爽之人,说了几句,便拉朕坐下来与他们一起饮酒,谈文论道,果然是两个难得一遇的奇才,只是那酒馆的劣酒实在让朕难以下咽,只好让曹总管快马从宫中取来一坛贡酒。”
琳贵妃也笑了,这事楚名棠曾与她说过。
赵明帝继续说道:“那郭怀尝了尝了贡酒,便抱在怀中再不肯放,楚名棠大急,与郭怀扭打起来,朕只好答应送他们一人一坛,两人这才作罢。没多久,楚名棠酒意上涌,开始指点朝政,说了几句,竟然开始骂起朕来,骂朕是个昏君,荒淫无耻,直把朕骂得莫名其妙,如坐针毡,问了郭怀,才知道他有个妹妹楚琳未满十六便给选秀官员强行选送进了宫里,朕记下了你的名字,准备回宫询问一下。”
琳贵妃楚琳怎会不记得此事,当年她在所选秀女中并不出色,原本以为一生就此在宫里终老,没想到皇帝居然突然要见她,问了几句后便将她封为嫔妃,直到哥哥进宫来见她时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赵明帝突然止住言语,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心中一股愧疚之情由然而生。论才能,她并不在她哥哥之下,多年来她在政事上帮他颇多,论性情,她也极为贤惠,多年来,由于她比较受宠幸,宫中众妃包括皇后无不对她妒忌异常,常联合起来对付她,但她始终没在自己面前说过任何怨言。她没有任何子女,多年前一次小产后,便再也未曾受孕。赵明帝一直怀疑那次小产是宫内某人所为,不然那蔡太医也不会为她诊断后便不知所终,但此事始终查无实据。赵明帝时常在想,如果她能生个皇子,朝中文有楚名棠,武有郭怀,大赵何愁不能走向中兴。
楚琳让赵明帝看得有些不自然,道:“皇上。”
想想那皇后所生的太子,赵明帝摇了摇头,似乎定下了决心,突然起身说道:“爱妃,你跟朕来。
楚琳不明所以,跟着赵明帝进了御书房的内室。
赵明帝在墙上一个凹处按了一下,一阵轧轧声后,一扇门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进了密室,出乎楚琳的预料,密室内居然如此之大,高有七八丈,四周灯火通明,一个白衣人执笔在墙上描绘着什么。
听到有人走进来,那白衣人转过身子。楚琳打量着他,年纪约四十余岁,相貌平凡,只有一双眼睛灵气逼人。
赵明帝似乎对此人在此并不意外,只是说了句:“你也在。”
那白衣人点了点头,向琳贵妃拱拱手道:“参见琳贵妃。”
赵明帝向楚琳说道:“爱妃,这位是叶先生。”
楚琳施了一礼,心中诧异,不知这叶先生是何许人物,在皇上面前居然能如此从容。
这边赵明帝指了指墙壁道:“贵妃你来看。”
楚琳向墙上看去,突然惊呼了一声。
天哪,那是什么啊。只见整个墙上刻着一副庞大的地图,山川河流无不历历在目,她颤抖着手向图上摸去。
赵明帝在一旁解释着:“这绿色表示着山川,是用粘土制成,这条是黄河,这里是……”
楚琳猛然回头问道:“皇上,这图是?”
赵明帝笑道:“贵妃应该知道这皇宫原是前大蜀王朝所有。这地图是我朝太祖驱逐北方蛮族,恢复上京后偶然发现的,图中所绘精确无比,这是我朝最大的一个秘密,”他指了指一旁的叶先生,“叶先生师门世代守护此图,并游历天下,不时根据各处实地变化修改此图。”
叶先生叹道:“这些年来,我走的地方愈多,愈感到这图的精确,真不知道前朝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才制成了这图。”
楚琳向叶先生恭恭敬敬行了一礼,道:“楚琳在此替大赵王国多谢叶先生了。”
叶先生也回礼道:“久闻琳贵妃贤德之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赵明帝指着地图说道:“贵妃你看,当今天下,四分而治,北赵南齐,东吴西秦,以我大赵国形势最为严峻,四面受敌,南边与南齐和东吴隔江相望,西境与西秦国剑拔弩张,北疆和胡蛮已交战多年,其中以秦国对我朝威胁最大,秦人素来民风剽悍,朝中猛将如云,再看我朝兵力布防,南有楚名棠,水军操练得法,将南齐东吴压制得多年未曾动弹,北有郭怀,与胡蛮屡战屡胜,若不是西秦牵制,早已出塞追击,惟有西线统领方令明是相国方令信的族弟,才智平庸,若不是西秦宫庭多次剧变,无暇东征,我朝早已岌岌可危。”
赵明帝向楚琳说道:“朕早已知道你想将楚名棠调入京来,但南线还是少不了他,你替朕传话给他,朕封他为平原太守兼南线大营统领,给他三年时间,给朕培养出几个能独挡一面的水军将领,朕便让他回京为相。另外朕明日准备调郭怀为兵部尚书。”
赵明帝怜惜的看了她一眼:“朕知道,你在后宫吃了不少苦,万一朕有个三长两短,后宫那位必然不会放过你,有楚名棠和郭怀在朝中,朕便放心多了。”
楚琳流泪拜道:“多谢皇上。”
第二天早朝,赵明帝看着殿下众臣,说道:“众卿家,吏部张尚书前日病逝,兵部陈尚书也将告老还乡,朕觉得,这两部不可一日无人哪。”
相国方令信早已想让族弟方明任兵部尚书一职,听赵明帝提起,快步上前道:“臣举荐……”
赵明帝摆了摆手道:“相国不用着急,朕已定下人选,相信相国所荐之人会与朕所定是一样的。”
“传旨,封平原群太守楚名棠任吏部尚书,北疆大营统领郭怀为兵部尚书,两人火速赴京上任。”
北赵太祖平定北方后,对先朝的官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之前的太傅和三公改为“三相”,即相国、太尉、司徒,取消尚书台,将之按职能一分为六,即兵、吏、民、刑、礼、工六部(呵呵,排名不分先后。民部即户部,此时还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就不用避他讳了吧),各部主官为尚书,下设四侍郎、二十四令吏,其余官职变动不大。地方官职取消州,改设郡、府、县,中、小郡则只设郡、县。军队主要设北疆、西线、南线三大营,几乎聚集了赵国八成兵力,最高长官为统领,下辖两副统领、前后左右四将军、十数名偏将、校尉、都尉,各郡驻军亦设大营,最高职为参将,按各地所处分属于三大营管辖。
而在朝中,“三相”除相国为百官之首外,太尉、司徒虽名为分管六部,却无多少实权,而真正处理事务的是各部尚书,权力极大。历年来各部尚书宁在尚书位上退隐,也不愿为太尉、司徒。
楚名棠和郭怀都年方过四十,在朝中资历不深,听皇上下此旨意,殿下顿时一片喧哗,有七八位大臣同时出列反对。
方令信默默地退了下去,皇上对他已经把话说死,不容他再驳,只能寄望于朝中其他大臣了。
刑部尚书楚亭棠则冷眼旁观。不久前琳贵妃曾托人跟他说过,想请皇上将她哥哥楚名棠调任到朝中来,希望楚氏家族能从中斡旋,他轻笑了声说了句楚氏兄弟同时在朝为官会惹人非议,便婉拒了。
楚亭棠对这一对楚氏兄妹,总觉得说不出的讨厌。当年他倾慕靖北侯王烈的长女,不料王大小姐居然喜欢并嫁给了楚令棠这个乡野匹夫,着实让他怒不可遏;而楚琳一个村女竟深得赵明帝的宠爱,而且对皇上影响如此之大,当庭下旨要调楚名棠入京。
楚亭棠咬了咬牙,心中愤愤不平。
赵明帝见如此多人反对,拍案怒道:“楚名棠任平原太守已经两任,深得郡内百姓爱戴,何来资历不高、能力不足一说?郭怀在北疆大破胡蛮十万大军,斩杀胡蛮单于,裂土封王都够了,难道还当不得一个尚书?”
众大臣仍苦苦相劝,最后勉强同意郭怀赴京任兵部尚书,而楚名棠则实在不宜为吏部尚书一职。
赵明帝很不高兴,又下一旨:平原郡太守楚名棠兼任南线大营统领,即日上任。并撂下话语:朕意已决,不得上奏。
回到宫内,赵明帝笑着对琳贵妃说道:“爱妃有三年未曾探过亲了吧,朕准你去平原郡省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