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家里有矿

作品:《新书

    黄土就是黄土,关中平原随便拿工具一挖,随处可得。
    所谓石炭,却是些黑乎乎的东西,正是后世的煤。
    景丹和第八矫不知第五伦弄这些东西来作甚,第五伦也没道破,只挑了几块,对第五福道:“你去将石炭锤成粉末。“
    第五福满脸的不情愿,但听第五伦说若是做得好,他今天夕食有老肥肉吃,这才捋起袖子干活去。
    事情还得从入冬时说起,第五伦前世是南方人,每逢冬天,常说自己“受到了魔法伤害”,觉得极冷,蛮羡慕北方有暖气。
    直到来到两千年前,他才明白,取暖在后世是房间里的大象,因太过方便以至于现代人都忘了,在没有集中供暖的时代,北方人该怎么活。
    第五伦不由上了心,开始细细观察。
    这时代的燃料,主要是薪、炭,炭也由木材烧制而成。
    在第五里时,旁边就有林子和山丘,只要不滥砍滥伐,还能良性循环,不至于无薪柴可用。
    可来到常安后,第五伦发现,人口从帝国四面八方涌进京师,无论是九街八陌、东西二市的手工作坊、商铺,还是一百六十闾的居民,都数量惊人。就更别说宫女、官奴婢,南北两军,以及多达上万的太学生了。
    一日两餐甚至是三餐,总得烧火做吧,入冬后需要供暖,燃料又得加倍,这三十几万人,平日里都烧什么?又来自何处?
    他自然而然将目光投向常安西南广袤的上林苑,这巨大的皇家园林东南至宜春、鼎湖、御宿、昆吾;旁南山,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滨渭而东,周袤数百里,森林自是不少。
    但上林苑是皇家官府禁脔,设置了予虞(水衡都尉)管理,里面的林木专供皇宫、官工坊及百官使用。
    每天清晨,都有长长的车队拉着上林柴薪进入城中,最好的送入宫里,次一等的分给各个官署,剩下的送去铸币冶铁等工坊。各署长吏按照秩阶不同,能领到三斤到半斤不等的薪炭。
    北阙甲第那些四辅三公的官邸廊庑之下,总堆放着大堆的薪柴。像第五伦这种品级较低的士,没有资格领,只能和普通百姓一样,自己花钱买。
    “常安城薪贵于桂。”这是第四喜的吐槽,每天都有贩柴的车从里闾外经过,去迟了甚至抢不到,而价钱也一天一变。
    “这些薪柴来自何处?”第五伦问他。
    第五伦从长陵来常安时观察过到,渭水两岸已经看不到成片森林了。
    汉朝两百年安定,关中人口一直在积累。虽然朝廷颁布四时月令,要求不准春夏伐木,且鼓励种树,但恢复哪有破坏快。
    禁令只禁百姓,皇家、豪右却肆无忌惮,修筑宫殿、皇陵,加速了消耗。加上关中土地贵至一亩一金,开荒利益太大,人为制造的火焰总忍不住朝树林蔓延去。
    元成时,泾渭两岸的森林已尽,以至黄土塬暴露在外,泾水越来越浑。儒士贡禹就痛心疾首地说:“斩伐林木亡存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由此也。”
    另一个结果就是,常安百姓出城二三十里,都捡不到柴火了。
    “现在的薪柴,多是来自终南山。”第四喜回答道:“每年农闲时,都有农夫成百上千的涌入京尉郡新光县终南山,将山上树木砍倒、分类捆扎,然后用畜力大车运入京师。”
    王莽六筦之令也包括名山大泽,上山伐木是要收税的,而终南山距离长安一百多里,那边送来的柴薪附加了六筦税、运输费、过关税,自然贵得要死。
    第四喜摇头:“贵也得咬着牙买,总不能天天过寒食节。”
    如今几人再说及此事,第八矫平素埋头于简牍,不了解这些,只愕然道:“难怪我听人说,前汉时有朱买臣,微末时常艾薪樵,卖以给食,原来砍柴确实能当营生来做。”
    景丹却道:“我倒是知晓,有些人不去远处终南山,而就近找到了伐木的好去处。”
    “何处?”
    “前汉诸陵。”
    从西到东,依次是茂陵、平陵、延陵、康陵、渭陵、义陵、安陵、长陵和阳陵,犹如一串珍珠摆在常安以北。加上常安东南的霸陵杜陵,西汉十一位皇帝葬于山陵之下,旁边还有许多太后、皇后和大臣的陪葬墓。
    陵区之内广种树木,还是上好的松柏,汉朝时管控很严,每一座都派人手看护。
    如今大汉都亡了,活人尚且没了衣食着落,何况死人。虽然王莽宣布“其园寝庙在京师者,勿罢,祠荐如故”,但除了较为特殊的高、元、成、平之陵,其余都香火渐衰。随着新朝财政困难,守陵官吏也相继裁撤,于是光顾诸陵的不止是盗墓贼,还有伐木工。
    即便有汉朝皇帝头上的草木支援,常安柴薪依然贵,第四喜道:“有些人家能买得起米,却买不起薪炭,还好有刍稿啊。”
    刍稿就是农作物的秸秆,和汉朝一样,新朝收租时,还要收一份“刍稿税”,必须实物上缴,作为牲口冬天的口粮,或用于亭舍民户取暖之用。机敏的商贾经常将多余的干秸秆大车大车运进长安售卖,而且这些东西不耐烧,春夏秋还好,冬天时仍不够长安三十余万人烧。
    于是便有了第五伦在城里看到的情形:由于燃料难敷需求,每到冬季雨、雪时,城内百姓往往不免冻馁。
    “现在才农历十月中,就已经冷成这样,再过两月天降霜雪那还得了?恐怕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场面就要出现了。”
    第五伦如此暗暗嘀咕,但他也知道,自己瞥见了商机,于是问出了一句。
    “何不烧石炭?”
    ……
    这可不是“何不食肉糜”,第五伦在长陵时就见过大块的煤炭被拉在牛车上运输,一些地方显然已经进行开采了。
    但当第五伦询问第四喜时,他却觉得是异想天开:“郎君,第四氏在泾北就有个小石炭矿,露天的矿,开采倒是不难。但采出来后,一般只用于烧蜃灰、制陶、烧砖烧瓦用,连炼铁都嫌不好。”
    “更别说家居做饭烧火了,又贵又不好点,有人试过,味道难闻!”
    第五伦了然,价格高、不方便烧、燃烧产生有害气体,这是时人不用煤的理由,但最大的原因,还是观念没转过来吧。
    若能解决前两个弊端,减轻第三个,在无柴炭可用的情况下,煤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他令第五福去城内制陶工坊,买了烧窑用剩的煤来。
    眼下第五福在院子一角的菜圃旁,举着个木杵鼓捣了一会,已将煤块都捣成煤末。
    第五伦前世小时候,老家还在烧小煤炉,有时候不舍得买,还会自制。他也捋起袖子下手,和第五福将煤末和黄土混在一起,倒点水搅合均匀。
    整个工序里,唯一可以被视为有点技术含量的环节,就是煤末与黄土比例。这也不是什么难题,第五伦按照不同比例配了三堆,在院内能被阳光照射的平整地面摊平抹光,再用木碗当模具,一碗一个煤饼。
    刚开始,第五伦是想做成蜂窝煤的,但仔细一想,何必呢?
    这玩意根本没有技术含量,黄土到处是,煤炭也来源广,别人一看就学,一学就会。常安不管哪行都竞争剧烈,若能卖得好,今年你赚了钱,明年恐怕就有无数竞争者。
    做生意要学一些游戏商啊,把产品一次做到位了,明年的DLC还卖不卖了?先做粗糙些,每年改进一点,比同行优秀就行,多挣几次钱不香么?
    而最终的目标,是要将蜂窝煤和小煤炉一起卖。
    于是第五伦停了手,只满足于简单的小煤饼。
    接下来交给阳光和风即可,回过头,第四喜蹲在厨房门口满脸不解地看着这一幕:“石炭加水和土,还能用?”
    他只觉得第五伦是儿戏——就跟小时候撒尿和沙子一样。
    而到了傍晚,景丹回来时,看到院子里一堆黑不溜秋的煤饼,也颇为诧异。
    次日又是个大晴天,煤饼里的水分一点点减少,被第五福捡到厨房里码好,第五伦打发第四喜出门去后,便准备试烧了。
    第五伦带来了四万多钱,加上景丹凑的份,还有王隆这个土豪赞助,庖厨里是天天能见到肉的。
    房梁上悬挂鱼肉和肘,被烟火熏得黑乎乎的砖砌灶台与后世农村的区别不大。只是上面支着的是不是铁锅,而是甗(yan)、甑(zeng),镬(huo)等名字奇奇怪怪的炊具,理解成煮锅、蒸锅、大锅就行。
    第五伦挑出不同比例制成的煤饼,塞进灶下,敲打燧石,试着点着——点火,这也是他穿越后学到的新技能,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和第五伦预想的一样,黄土少了,煤饼酥脆,根本无法使用;黄土多了,又影响燃烧质量。
    只有不多不少的那一份,却在灶里燃烧得十分顺利,第五福和闻讯赶来看热闹的景丹也瞪大了眼睛,发现这掺了土和了水的石炭饼,居然燃烧与薪无异,其火候较薪为优。
    而味道和烟好像也比直接烧小了些。
    “成了。”
    第五伦露出了笑,他根据常安的煤价,与薪炭相比较,算过一笔账。和了黄土后,煤饼的价钱就算比同重量的木炭还低,也仍有赚头。若能让城里的中人之家购买,倒是一条不错的财路。
    第五伦走出庖厨,抬起头,便能看到常安城中万家烧薪燃炭做饭升起的冉冉青烟。
    不管哪个时代,燃料都是刚需,谁家也缺不了。更妙的是,新朝为了杜绝盗铸钱币,禁止携铜炭的禁令,几年前就迫于压力废除了。
    第五伦现在只差一样东西了。
    “差个矿。”
    第五氏没有矿,但第四氏作为长陵的工商业主,在泾水以北,却有一座露天小煤矿,以此作为烧石灰的燃料。上次第四咸还抱怨来着,说石灰越来越不好卖,他都不想再干了。
    “两条路。”
    “将煤矿转手给我家经营……”
    “或是合作。”
    第五伦让第五福将剩下的煤饼全部收起放到马车上,将院子清理干净,好似一切都没发生一般。
    倒是傍晚第四喜回来时,看到院子里的煤饼一个不剩全不见了,顿时乐了。
    “郎君,我没说错吧,和了水和土的石炭,烧不起来,都扔了么?”
    景丹笑而不言,第五福则被告诫,也默然无对,第五伦则说道:“后日轮到休沐,我要回长陵一趟。”
    ……
    新朝的官吏休假制度和汉一样,五日一休沐。明天就是十月份第二个休沐日,来自各郡国的预备郎官们脸上都洋溢着快活的气息。
    毕竟接连几天的洗脑……不,是开会上课讲新政之德,他们也顶不住啊。再木讷的人,对王莽和新朝的歌功颂德听多了,也是会腻味的。
    更何况是第五伦这心怀不轨的缓则?
    连景丹也憧憬着今天赶紧完事,好回家与妻儿相聚,回过头与第五伦说起玩笑来。
    “伯鱼听说过前汉成帝时,张扶主动放弃休沐,在官署办公的事么?”
    哦?大汉也有自觉自愿践行996的打工人?
    第五伦摇头,却听景丹笑道:“张扶是左冯翊贼曹掾,与吾等同郡,有一次休沐,他仍然不走,坚持坐曹治事。”
    “其长官左冯翊薛宣便劝导他,说日至时官吏依照规定休假,由来已久,官署中虽有公职事,但家中也盼望私人间的恩爱情意。建议张扶遵从众人习惯,回家陪伴妻女,设酒肴,请邻里,一起欢笑相乐,这才合乎时宜。”
    “然后呢?”第五伦追问,张扶有没有义正言辞反驳领导?
    景丹道:“薛宣的话让张扶惭愧,官属皆善薛宣之言。”
    第五伦露出了笑:“吾亦善之。”
    旁边的王隆难得插了句嘴:“吾等算赶上好时候了,前汉昭宣时,郎官休沐可不容易。”
    “当时郎官休沐的时间顺序,均由出钱贿赂上司多少决定,有的郎官一年多都不得沐。”
    “还是汉宣帝时的平通侯、中郎将杨恽对此进行整治,让郎官疾病休谒洗沐都按法令行事,直至今日。”
    第五伦颔首,真得感谢那个叫杨恽的人啊,不过听说他下场不太好。
    除了他们列尉三人组外,其余郡国的孝廉郎官们也难掩喜色,第五伦就听到旁边几个人在议论明天休沐去哪玩耍。
    “当然是章台街!”
    一个年轻的郎官兴奋地仰着头,冠都快掉了。第五伦这些时日跟老扬雄学方言,算是粗通门道,听出这几个郎官的口音,乃是属于赵魏自河以北这一系。只不知是哪个郡,邯郸还是巨鹿。
    至于章台街,乃是常安城里出了名的红灯区,这是憋久了吧。第五伦低头看了看自己十八岁的身体,惭愧,他也有点久了。
    就在众人声音有些喧嚣时,却听到一声怒喝。
    “诸君肃静!”
    负责管理外郎的左中郎将、起武侯孙伋步入郎署,今天的他一改平日露个面就走的做派,正色道。
    “诸郎下拜!国将、美新公到!”
    ……
    PS:最早的煤饼发现于东汉的冶铁遗址。
    推荐一本新书:《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皇帝聊天群类型的,感兴趣的可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