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作品:《兵家大争》 这种战车移动速度极快,操纵灵活,如果追击,自己的车兵部队肯定会被对方用风筝战术磨死!
对于车兵,公孙策的雷电戟威能被大幅度缩减。
其他兵种,都是越密集,攻防能力越强。这些兵种在范围性攻击的雷电戟面前,就是田野里待割的草。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由公孙策收割的。
而战车则是分撒出击,由整化散,逐个出击,个体与整体相互联系,在不断的运动中杀伤敌人。
这就使得公孙策不能大范围的杀敌,只能一个一个击杀。而且战车多是木制,木头不导电,他劈中战车也是无用!
再说埃及战车虽然灵巧,是小型战车,但也不畏惧和赤兔马相撞!所以骑马的公孙策,这一战很是被动。
战车上的牛霸先和叶轻舟,也是刚刚发现最适合他们的不是骑射手,而战车弓手。
高速移动的战车能很好的在战场上保护他们,他们站在战车上,更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势力。
好在公孙策所部士兵都不会晕车,驭手将自己牢牢绑死在战车上,左右各是一名弓手和勾戟手。
每辆战车由两匹战马拉着,车上三人俱是重甲,随车配备五名轻甲骑兵和两名重甲骑兵。
一万前军,千辆战车,笼罩在点起的青烟中,在鼓声中前进。
第三十五章 飞旋的车轮
两军前锋开始移动,加速。
魏军全军分成五队,每队二百辆战车。
埃及前队则是分成两部,轮番前进,交替进攻。
他们的战车轻巧灵活,只是运载士兵在接近魏军七十步的时候,就会射箭。战车上的弓手射完一箭,驭手就会操纵战场急速转向,朝后回跑,拐弯的瞬间弓手再射一箭,在朝后加速撤退的时候,速度快的弓手,还会射出第三箭。
他们的战车不断运动,让魏军前排战车上的弓手很难射中他们。
公孙策此时麾下的部队,有七成是从马成那里接收来的,都是阵亡了神将的天兵。
因为没有神将对他们的战意加持和控制,使得马成无法相信他们的战意,担心他们缺少神将镇压,他们会在残酷的战场上溃败。
而公孙策西魏在建国之初就对军制进行了改革,让天兵与神将相隔离。打散神将的天兵部曲,从新混编。
这部分从马成那里接收的天兵在公孙策眼中质量说不上好,只能在天地玄黄四等天兵之中排在第四等,不过比不入流的新兵要强不少。
加上军中三千精锐老兵的带领,这一万的综合战力平均是玄级中等。
公孙策在部下的坚持下,才披甲上阵。
自从和塞琉古一战后,他对与普通的甲胄已经没了什么深刻印象。能伤害他的敌人只有持有灵兵的神将,而普通铠甲对于灵兵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所以他才想将自己从沉重的铠甲中解放出来,用高灵敏的运动能力来展开自己强大的屠杀能力。
在他眼中,没有灵兵的神将和天兵,就是他眼中待割的杂草。
“我军战车部队没有任何战术,所以我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我们的战车跑起来,飞速的跑起来!”
埃及人的战车已经开始在阵前往来奔驰,箭矢刺破空气,落在公孙策周围,甚至还有射中他一旁旌旗的。
“只要跑起来,我们战车体格大,只要突破他们的战车阵,就能将他们第二阵那些仆从军彻底击溃!”
公孙策浑厚的声音中,魏军将士持弓劲射,乱箭之下,埃及战车不敢靠近,在箭矢射程之外,打着转,也有胆肥的跳下战车,揭开甲裙,对着魏军拍打自己光臀。
叶轻舟只是辨了下风向,一壶白羽箭一气射尽,对面百二十步的埃及挑衅士兵倒下一排,或捂着喉咙不甘倒地;或捂着两臀之间,在地上痛苦打滚。
“对方军队要比我们多,都是作战意志很坚定的军魂和精锐天兵。所以打正战,我们耗不起。就算耗赢了,也是惨胜。”
“亚历山大只要再排十万人过来,我们后续援军不至的话,山口关塞甚至都有丢失的可能。”
“所以我们的目标不仅要击溃比我们车战经验更丰富的埃及车兵,还要击溃他们第二阵数万仆从军,最好能惊动埃及本阵军队,消耗他们的体力,打击他们的士气。”
公孙策看待这场战争的眼光已经摆脱了自己身份的限制,所以对待这场约定好的战争,已经将所谓的规则抛弃。
“殿下,两军约定,是对拼三阵啊!”
“没错,话是这么说。可仅仅击溃对方前阵,我们的任务虽然完成了。第二阵也能完虐对方仆从军,可天王所在的第三阵怎么打?”
公孙策戴上了头盔,继续说道:“天王部众虽然无敌,但对付四万埃及精锐军队,虽然能胜,却也会大伤元气!”
“再说,这里是战场,只讲究胜败生死,哪里来的那么多规矩!只要打赢了,比什么都重要!”
随即公孙策指挥魏军在辽阔的草地上展开了奔驰,五部魏军车队组成五片刀叶,围绕缓缓而进的旌旗旋转奔驰,好像一个旋转的风扇。
全速奔跑起来的战车很是颠簸,弓手已经没了射箭的基础,取出车上的大盾,专职遮挡埃及人射来的箭矢,保护驭手的安全。
公孙策魏军没有发起直线进攻,让埃及第一阵车兵指挥将军亚历山大有些失望,他只能派战车跟着公孙策车阵旋转的战阵一起转,围着公孙策的车阵射箭。
他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将军,和亚历山大只是同名。对于亚历山大征服过的地方而言,这个名字就是传奇,很多人的名字都叫这个,原因可能就是想沾点光什么的吧。
第三阵天王拿着望远镜观察战场,看到公孙策的战术安排只是摇头。
中阵王翦见了一笑,只是传令部队,在前沿多焚烟,制造迷雾,其后秦军一万弩兵徐徐而进,在烟雾的笼罩下,在贴近战场的地方组建箭阵。
埃及人看不到这一切,否则当场就要大骂卑鄙。
“殿下,边缘战车遭受弓箭打击,各部损失近百辆战车!”
旋转的车阵之中,叶轻舟急声高呼。
公孙策目力过人,他甚至知道有些战车是自己奔跑的时候猛一颠簸就自己散架。他心头恼怒,愠于神色之间。
“各部突破,将围绕我们埃及战车截断,然后骑兵出击,务必绞杀这些埃及车兵!”
埃及战车轻巧,更快速。根本不是魏军战场所能追击上的,但是战局不断的发展,情况总是会发生变化的。
埃及战车围绕魏军旋转的车阵而旋转,绕了一个比魏军还要大的圈子,更消耗体力。
所以他们的速度已经开始下降,而魏军战车再次开始加速,将速度提到最高,可还是与埃及战车有点速度差距。
可这已经够了!
魏军战车组成的五道旋转的刀叶猛地脱离中心,朝四方奔驰而去。
埃及战车还在按原来的轨迹旋转,甚至来不及转向!
高速移动的木制战车,再坚固也有个上限。高速中猛地转向,往往结果就是车毁人亡!
魏军前排战车刚刚将疾驰的埃及战车撞飞,随即就被继续奔驰而来埃及战车撞翻。
五个战车分队,造成了五个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场。
战车止不住速度,一辆接一辆的撞在一起,体格大的魏军战车虽然少埃及战车一倍,但生存能力不是埃及战车能比的。
而且魏军早有准备,死死将自己固定在战车上,战车只要不是被撞翻,他们的性命就是安全的。
公孙策没想到埃及将军这么配合,他原本是要用车轮阵向前碾压,碾压埃及第一阵弓兵后,以骑兵分散出击,歼灭对方车兵后再突击埃及第二阵的数万仆从军。
现在这么好的机会就在眼前,若放过,那真的是人神共愤!
“冲,灭了他们!”
中阵七千骑兵分成数十股,直赴战车相撞的五个点。
埃及前队将军亚历山大指挥埃及六千弓手开始奔跑中抽箭,他要救援自己的战车部队。
停在原地的车兵,就和倒霉的步兵一样可怜。只能在往来驰骋的弓骑箭雨下倒下,什么都做不了,能做的就是送人头。
战车兵已经绞杀在一起,埃及战车有侥幸要逃跑,这样的一律都是魏军战车弓手首要打击对象,其次攻击对象就是各种埃及弓手。
公孙策派出的骑兵速度快,将五个小战场的埃及战车兵肃清,集合骑兵对亚历山大六千步弓手发动骑射。
公孙策在虎卫的掩护下,杀入埃及弓手阵中,右手雷电戟电蛇游离,左臂幻化出火焰巨手,将一个个埃及弓手捏成火人。
埃及弓手四处奔逃,公孙策拖住他们,慢慢绞杀。
绞杀的过程中,不断有战车被修复,从新整编。
牛车的构造从建造开始,就有了规格,零件通用。这一刻很短的时间内,就拼装出七百辆战车,其中有缴获的埃及三百战车。
埃及战车上的旗帜被撕扯掉,绑上了魏军崇尚的火德赤旗,一个个伤员被装载在埃及战车上,运往后阵。
托勒密望着魏军战车不断运输伤员返回本阵,笑了。
他对左右说道:“就这样的将军,居然能击败塞琉古,实在是很难让人相信!”
在他看来,公孙策或许懂战术,而且是神之子,有很强的单兵战斗能力。
但太在乎部下性命,这样心慈手软的将军,往往会因为一部分士兵的生命错失战机,会使得更多的士兵死亡。
公孙策见车兵部队围上来,当即发动猛攻,单骑直突亚历山大所在,火焰巨掌猛地探出,将持盾遮挡的亚历山大一把握住。
炽热高温炙烤下,这位与亚历山大大帝同名的埃及将军哼都没哼一声,直接断气。
“痛快!杀死他们!”
公孙策一戟削落被烧焦了敌将首级,大喝一声,白孝德的人带队加大攻势,一口气将埃及弓兵战阵凿穿,战马疾驰中,无数的埃及弓手被践踏而死。
“殿下,车兵做好准备了!”
华雄来报,他是车兵总指挥,对于车兵出身于汉末的华雄还算熟悉。
“继续以旋轮阵,剐死那些仆从军!”
战车开始奔驰,轱辘两侧装着锥型利刃,顺着车轴向外蔓延而出,各长五尺,随着车轴而急速旋转。
只要切入步兵战阵,两截锥型利刃杀伤能力远超你的想象!再坚若磐石的步兵战阵,也会被高速驰来的战车侧锥削成两截!
托勒密见东州联军第一阵胜利后没有撤退,很是疑惑,他正要调遣仆从军上去接战,不想看到公孙策带军直攻第二阵!
他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因为约好的是一阵对一阵,连对三阵。
所以第一阵交战的时候,第二阵的仆从军都在地上休息!
公孙策以战车为前驱,洪流一样的战车让仆从军傻眼,惊慌,奔逃。
被战车追上,要么被撞飞,直接死亡还算痛快。可怜的是被战车两侧的锥型利刃划过的仆从军,他们大腿直接被削断!
无数的仆从军被削成两截,血腥冲天,其后骑兵又从他们挣扎的上半身上践踏而过。
公孙策凿穿仆从军军阵,对着托勒密以左臂幻化而出的火焰巨掌凸了一个中指,当即带人返杀回来,一路收敛伤亡士兵,同时收缴敌军战马。
托勒密见公孙策不守信用,打完第一阵还偷袭自己第二阵,很是恼怒,直接带四万埃及军队发起进攻。
同时他还调遣原本从山道逃出的塞琉古残军三万出营作战,他要以绝对的优势,一举将不守规矩的东州联军碾碎!
路过王翦部队的时候,公孙策骑在马上,还是一个中指甩出。
秦军知道公孙策在给王翦脸色,一个个强忍着笑意,而王翦不明所以,但也知道公孙策绝无好意,刚毅的脸被怒气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