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佛系心态
作品:《农家乐翻天》 林岚缺钱李长海是知道的,可惜他家也没啥钱,家境也就比她家好一点,而且他家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呢,是以在金钱方面接济不了林岚。
秦原见她两聊的高兴,本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只自顾自的推着推车往前走。
林岚和李长海又聊了会儿,没多久便到了村口,那里三三两两的坐着好些人,林岚怕她们看到自己给秦原还有李长海走在一起,便赶紧让秦原停了下来,自己跳下了车,拍了拍衣服上沾得灰走在秦原旁边。
“我就不跟着你们去县城了,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说着,李长海便转了个方向朝村口东边走去了。
林岚嗯了声,目送他离开后又回过了头,跟着秦原继续往前走。
这次秦原速度慢了些,似乎是在配合她的速度。
林岚感激的朝他笑了笑,跟着他一起走过了村口。
村口种着一棵不知什么品种的树,树形巨大,树干粗得估计两三个小孩手拉手围成一圈都抱不住。
树冠浓密广阔,枝叶交叠,远远的看过去像是一把巨大的伞撑在地面上。
树下坐了好些人,大多都上了年纪,手里抓了把蒲扇坐在树下扇风乘凉,有几个老人甚至带了围棋就地取材支了张简易的桌子坐在那下棋。
见秦原和林岚过来了,还朝他们招了招手让他们也过去乘凉。
林岚估摸着就以秦原这生人勿近的性子,估计是不会过去的,没成想他居然还真过去了,这倒是让林岚有点意外。
不过意外归意外,林岚也热的慌,见秦原都过去了,她自然也跟过去乘凉了。
不同于邱婶子和李嫂子那些人,村里的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还是很淡然的,毕竟年龄到了,什么事都看开了,对于小辈们的那些小打小闹也都不甚在意,左右也不关他们的事。
便是自家出了事,只要不是什么杀人放火之类的大事,他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对于他们的这种态度,林岚还是很喜欢的,佛系态度,一切随缘,就像上一世的自己一样。
只不过她那都是懒的,什么都懒得管懒得做,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方是绝对不会主动去做一件事的。
上一世的自己有那个资本,所以佛很正常,但这一世……
emmmm
啥资本都没有,不单没有,还直接赤农再加两个小屁孩要养活,和上一世对比起来,真是要多心酸就有多心酸,有时候午夜梦回,她都希望这场穿越不过是自己做的一个梦罢了,梦醒了也就回到现实了。
可惜每次梦醒还是没回得去,还是得面对古代的这一切。
在树下休息了会儿,看了会儿象棋,把人大概性的认了个全,一一礼貌的打了个招呼后便又起身离开了。
太阳已经出来了,再不走等会儿太阳上来了,那就更热了。
村里四面环河,渴了就去河边舀点水喝喝,饿了就啃一口带的窝窝头,累了就停下来休息会儿,走了越有小半刻钟,两人终于来到了县城。
路上,林岚有意找了话题和秦原聊天,可惜对方是个闷葫芦,问半天也没问出个啥来,只知道他此次去县城是要去买些书回来的,说是前几天村里来了个落第秀才,身上钱被人偷光了,家里也只剩了他一个,为了生计,迫于无奈只得到处游走,时而接些抄写绘画的生意来勉强养活自己。
可这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碰碰运气,随便找个村子看看里面有没有私塾之类的,有的话最好,他还可以去应聘当个教书先生之类的。
若是没有的话,他可以用手里的这点余钱租个房子开个私塾,让村里的孩子们都过去上学,束脩之类的也不贵,一学期不过两贯钱罢了,若是家里实在困难,可用粮食之类的替代。
村子里本就没几个识字的,仅有的几个里便包含了林岚娘和秦原,这两一个去世了,一个性格冷漠不合群,哪个都不适合当教书先生,是以村里那些想让小孩识字的还得跑老远把孩子送隔壁村去读书。
说是隔壁村,其实也是有好长一段距离的,村子里地广人稀,面积基本都不小,从这个村跑去那个村,基本都要花上个把时辰。
夏天还好,天亮的早,黑的晚,孩子们还能趁着天黑之前回来,可冬天天气那么冷一个,不说孩子,就是大人也起不来,家里要是有个读书的孩子,天不亮就得把人喊起来,自己再去煮早饭,完了还得给孩子准备中午的吃食,私塾是不包伙食的,说是教书学习的地方开伙食像什么话,有辱圣贤之类的。
也有家长抗议过,可惜都被私塾长以一句“你要是有意见大可把你家孩子领回去,左右多他一个学生不多少他一个学生不少”的话给堵了回去。
送孩子去读书的都是家里有点钱的,也是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的,就算不能出人头地,也绝不能像他们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到时候做啥生意都吃亏,被人蒙了都不知道。
毕竟这是有先例的。
是以家长们只得忍着这口气,起早贪黑的送孩子去读书,同时也安慰自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连这点苦都吃不了,以后想必也是做不成什么大事的。
有隔壁村这个例子在先,村民们大多都心怀怨气,总撺掇着村长去县城里给他们请一个教书先生回来,大不了私塾他们自己出钱盖,村里若有个私塾,就不用再受那个臭气了。
村长也想过去县城里请个私塾先生回来,可私塾先生哪里有那么好请的,便是找到一个愿意来的,那束脩的价格也不是村里人能承担得起的。
隔壁村虽说给他们气受,束脩却不算多,有些人家咬咬牙还是能省出来些的,可县城里的教书先生在县城里教书惯了,那价格自然不是农村里的人能承受的,便是有人家能承受,却也不过寥寥几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