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宋江下海州
作品:《北宋第一狠人》 “呀呀呀!给爷爷纳命来!”
呼延灼冲上去了,这是赴死的冲锋,因为在他面前,经过紧急的调整,数千种家军已经排好了战阵,一个个在夜色下泛着点点寒光的长枪头对准了宋江水贼,面对这样的阵势,就算是北方的辽人骑兵也知道其中厉害,不会自讨没趣。
阮氏兄弟没有动作,他们身边,所有人都各自大叫着冲出去了,毕竟,这种情况下,等着对方将包围圈继续缩小,那仅剩的一丝希望也会渐渐消失,倒不如拼死一搏,还能有那么一点机会。
和他们不一样的是,阮氏兄弟知道自己不善陆战,相比起在沙滩上向着数千排列整齐的种家军发起死亡冲锋,他们更倾向于跳海求生。
这里是海州地界,海州东部正好有一个大岛,东海岛,也就是郁洲。
凭借他们兄弟三人的水性,足以从这里漂到那里,就算不能,死在海中也比被官军捉了去砍头要来的舒服。
“扑腾!”
“扑腾!”
“扑腾!”
接连三声水花,阮氏兄弟扎进了熟悉的水中,努力调整着姿态,尽可能的降低身体的消耗。
潮水退去,他们也不知道前方在何处。
宋江累了,从夹山一带南下后,他带领的主力就没有一刻停歇,已经暴露的情况下,在敌后停顿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哥哥,前面就是了!”
一伙人身上被泥沙海水染的不成样子,若不是他们手上的武器和胯下的马匹,放在东京汴梁,这只能算是初级的叫花子。
随着身边弟兄指出,宋江抹了一把头上渗出的汗水,在这燥热的七月天,明明已是半夜时分,却仍能感觉到无处不在的热意,身下的马匹都开始喘起粗气来了。
他朝远处看去,他们现在身处一片低矮的土丘后面,土丘前方不远就是一座在月色下若隐若现的城池,城池周围还有一些停靠着船只的码头。
船!
宋江眼中顿时精光大放,历尽千辛万苦,绕了好一个大圈子,总算看到希望了,只要夺了船,他们就能摆脱官军的追捕,来到漫无边际的大洋上,倒是才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自由,他嗅到了自由的味道,这是在陆地上一直不曾有的,别看宋江这几年纵横河北,京东,这是说好听的,不好听其实就是他们作为没有根据地的流寇,一直被官军追着跑。
今年宋江本来也想搞一块根据地的,但是在看到南方的方腊被大军围剿的惨状后,他又怕了,做一个流寇总比被剿了强。
而且流寇还能有被招安的资格,看看方腊,他占了富饶的江南杭州,甚至还自号圣公,最后下场呢?
被无数大军团团围住,最后落得个死的下场,他的那些个手下,也都没几个好下场。
宋江呢喃着:“海州,我宋江拿定了!”
海州,知州府邸。
正值半夜,海州知州实行人性化管理,每日工作时间不多,大都交由下面小吏解决,遇到不能定夺的再上交张叔夜审判,其实这些工作大都也是由张叔夜的幕僚谋士过目,留下参考意见,最后交由张叔夜选择。
可以说,宋朝的官员,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海州城不大,这很正常,江淮地区的精华都在沿江地区,如扬州,江宁,镇江等地,作为一个普通的北方海港城市,它至少要比旁边的淮阳军,涟水军,泗州要好一些,总之,这是一个不上不下的城池。
自然,海州的码头船只也不会很多,吨位就更不谈了。
但仅凭这些,对宋江的吸引力也够大了,宋江也想去扬州烟花之地流连一番,奈何自身实力不济,只能打打海州的主意了。
城池不大,驻军不多,这对松江来说都是优点,好攻!
他借着最后一抹夜色的掩护,带人潜入到了海州城下,城楼上巡逻的士兵都松懈了下来,不远处甚至还能听到一些精神足的公鸡开始一展歌喉。
“啊!天快亮了...”
一个守城军士抱着一杆脏兮兮的长枪靠在了城垛上,打了一个哈欠,揉了揉眼角的泪水,他的腿都有些发抖,因为走动站着的时间加上熬夜显得疲惫不堪。
就在城垛下,一双透着精光的眼睛瞬间变得狠厉起来。
“唔!”
他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就感觉到喉头一股温热,随后是强烈的窒息感和呛入喉管的鲜血让他不能说话,汹涌喷出的血液使他迅速的丧失了战斗力,两只充满了绝望的眼睛渐渐无神。
从墙角处走出一个人影,他瞪着疑惑的眼睛朝这边看来,嘴里嘟囔着:“咋了?人呢?”
仅仅是在下一刻,他的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一股奇怪又熟悉的气味散播开来,他嗅了嗅鼻子,一下脸色大变。
“有...”
声音刚喊出去,一个人影就从黑暗中窜出来,低着身子,将他撞到了城垛去,身体不稳间,哀嚎着坠下了城楼。
宋江爬上了城墙,看着已经占据了西门的手下,声音有些冰冷:“知州衙门,动手!”
宋江水贼入城了!
海州不大的城区内,消息如同击鼓传花一般一节一节的朝着深处传去,还在睡梦中的百姓带着哭声,叫嚷声,碰撞声拿走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带着老人孩子走出家门,涌上了已经拥挤不堪的街道。
不用怀疑,西门边上的冲天火光就是最好的证明。
听着从西边传来,越来越近的哭喊声,堵在街道上的百姓心中越发不安,最终,引发成了一场踩踏事件。
当海州知州张叔夜得知宋江入城的消息后,心中先是大惊,随后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啊!
他正愁该怎么将剿灭宋江水贼的功劳抢过来呢,到时候就算是徽宗不喜,凭借着自己打压种彦谋的事情,也能博得朝中同僚以及天下各地士子的赞扬,再加上家族运作一番,重回东京中枢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