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品:《恰逢雨连天

    郑允应了声,勒住缰绳正要赶马,不想坐于车内的朱旻尔忽然反应过来,掀开车帘探出半个身子:“是我大哥与皇嫂在昭觉寺落难了是不是?我十三哥听到钟声赶去救他们,所以也落难了是不是?”
    他说着,一脚踩住车辕就要往下跳,迫切道:“我不走,不去南昌,我要进宫找我父皇救我大哥和十三哥!”
    他还未跳下马车,沈奚忽然抬手抵住车沿,声音清寒无比:“你找你父皇有什么用?你的脑子呢?你父皇若还清醒着,听到钟鸣之音,早已分派三军戒严整座应天府,可你仔细看看,沈府这么长一条巷子,有半个兵卫吗?”
    朱旻尔闻言一愣,下一刻,他推开沈奚的手,不管不顾地跳下马车,一边往巷外走一边急道:“那我更应该回宫,大哥十三哥落难,我好歹也是皇子,是嫡皇子,若真有谁对他们不利,我好歹能为他们说上两句话。”
    沈奚三两步追上,拽住他的手腕用力往回一带。
    朱旻尔被这一回扯猛地撞在车壁之上,还未来得及叫疼,抬目便对上沈奚一张冷若霜雪的脸。
    “你是嫡皇子有什么用?你无权无势,不过依附于你大哥与十三,你在朝中有人辅佐吗?你有政绩军功吗?你能让王侯将相文臣武官臣服吗?你有自己的藩地吗?你有财力有自己的兵马吗?你没有,没了你大哥与十三的庇护,你连一个庶子都不如,你回宫就是送命。”
    朱旻尔眼眶一下便红了,心中巨大的恐慌令他说出的话都是颤抖着的:“没了我大哥和十三哥是什么意思?他们出了事,我、我不能去救他们吗?”
    那双与朱南羡有些许相似的明亮眼眸渐渐蓄起泪来。
    苏晋静静地看着他,片刻道:“十七,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已经死了。”
    她顿了一下,强忍住心中的空茫无着,似是平静又道:“十三殿下他,也生死未卜。”
    朱旻尔听了这话,眼泪便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他自车壁上慢慢滑下,仰头看着苏晋,又看着沈奚:“为什么?我前两日瞧见他们,他们都好好的。”
    苏晋只道:“十七,你听好了,你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去南昌。殿下就藩南昌虽仅两年,但他把那里打理得很好,有钱粮,有兵卫,有臣服他的百姓与臣子。你去了那里后,帮他守好这份基业,执政练兵屯粮,一日都不可懈怠,若你十三皇兄能活下来,这便是他唯一的退路。”
    朱旻尔茫然地看着苏晋,有些木讷地点了点头。
    他自顾自从地上爬起身,想要强作坚强,却在登上马车的一刻又原型毕露,拽住苏晋的袖口道:“可是苏御史,我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我没有领过兵,也没有执过政,我去了那里,该干什么该做什么,我一点也不知道。”
    苏晋静静地看着他,轻声道:“你去了那里头十日,什么都不要做,先认人,认得明白彻底,切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注1)
    “穷之以辞,以观其变;明白显问,以观其德;远使之以观其不二;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人言己默,欲高反下。(注2)
    “凡事所思多想,向你心中的有识之士请教。南昌巡按御史是我的人,你若实在陷于困境,可求助于他,但你不能依赖他,也不能依赖任何人,否则你便无法再南昌府在江西道立足,无法帮十三殿下守住他的基业,因为那里的百姓与将士们臣服的是‘朱南羡’这三个字,而不是旁的任何异姓人。”
    朱旻尔垂着头,揪住苏晋袖口的指节紧握发白,他强忍住心中的不安,慢慢将手松开,眼泪却打在手背之上:“我知道了。”
    然而就在马车起行的一刻,他忽然掀开车帘又问:“苏御史,青樾哥哥,我到了南昌后,能给你们来信吗?”他的语气近乎恳求,“我只想报个平安。”
    随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朱旻尔的脸已有些瞧不清了,沈奚隔着暝色看着,一时竟有个十分荒唐的念头,他想,这会不会是那个曾容他纵他的东宫,在日后的岁月中,唯一能活下来的人。
    心中眷念突生,他竟不自主地追了两步:“你若真要来信,不必亲自送,交给南昌巡按御史,他会把信送给苏时雨,但你切记,不必再给沈府来信了。”
    朱旻尔张了张口,似乎想问为何不能给沈府去信,可是车马已辘辘绕过巷口,再不见沈奚与苏晋的身影了。
    天边霞色渐收,一轮明月自云端若隐若现,沈奚在朱旻尔走后,仿佛被人抽了脊梁骨一般跌坐在门槛上。
    他的神色是清冷的,映着沉沉暮色,幽暗泪痣凝成悲忧:“我怕是要不好了。”
    苏晋明白他的意思。
    朱悯达身死,朱南羡落难,朱旻尔出逃,东宫一夕之间落败,那么眼下即将把大权握于手中的朱沢微最容不下的就该是沈家,因为沈家这股势力在,就意味着东宫尚有绝地反击的契机。
    若她所料不错,今日沈拓入宫后至今未返,便是被朱沢微暗中留下的兵卫扣下了。
    沈奚双手搭在膝头,缓缓地道:“不止我父亲的缘故,还有钱之涣身上贪墨税粮的案子。我现在怀疑,他们趁我分神东宫无暇他顾之时,利用这桩案子摆了沈家一道。钱之涣致仕,应当不只是要障我的目,他们更利用了此事将罪名一并推到了沈府身上,否则,若无把握将沈府连根拔除,朱沢微一定不敢明目张胆地将刑部尚书扣留于宫中。”
    沈奚说着,慢慢抬手撑起额头。
    他想试着再想想,想想他们会如何利用钱之涣对付他,对付他的父亲。可是自昭觉寺出来后,他的思绪似乎被人用剪子一下子剪短了,每一往深处想,便会瞧见那抹开在沈婧身上殷红夺目的血花。
    苏晋道:“钱之涣贪墨税粮一案,便是陕西曲知县上京敲响登闻鼓鸣冤之案,是由都察院钱大人审的,我明日清早便去寻钱大人,试试看能否从他那里获取实证。”
    沈奚却摇了摇头。
    如画的眉眼在暝色中好似谪仙,却凝着茫然,片刻,他轻声道:“我好像……早在走上这条路的那一刻,就料到自己会有今日了。”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函交给苏晋,轻声道,“这是我这些年,在各衙司安置的暗桩,东宫之劫沈府之难,终归与你无关,你日后用这信上之名在宫中自保,当绰绰有余。”
    苏晋接过信函,细看过一遍后,将里头的人名都记在了心里。
    离开沈府前,她对沈奚说:“开朝后,七殿下必会着人当朝审沈大人,到那时,我不会为二位大人求情。”
    因她要先自保,然后才能救他们。
    她不是不知恩图报之人,为了晁清她尚可豁出性命,而今与沈奚推心相交,承朱南羡浩浩深恩的她,岂能对这一场劫难无动于衷。
    苏晋想,她无论如何,哪怕爬上这权力之巅都好,也要救他们。
    最多不过成王败寇。
    苏晋走过绕过一条长巷,将信函上的人名在心中默诵了一遍,然后取出火折子,将手中纸函点燃。
    天就要全然暗了,手中火光灼眼,仿佛成为这世间最后一缕微光。
    纸灰自她的指尖往前飞去,顺着风,带着星火点点,就像要把她引向一条晦暗未明的前路。
    于是她往前走,将最后一撮纸灰攥于掌心之中。
    苏晋不知自己攥着这飞灰是要做什么,又或许是那一握灼烫,能让她获得片刻安宁。
    月色越来越明,苏晋抬头望月,有个瞬间,她在想自己若始于此又当止于何方呢?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不后悔。
    绝不后悔。
    柳朝明提灯站在值事房外,看着天际最后一丝日晖被黑夜吞没,分外淡漠地道:“吴公公这时来寻本官,不觉得不合适吗?”
    在中院不远处立着的人,正是奉天殿的管事牌子吴敞。
    昔景元帝开国,为防宦祸,立牌明令“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注3),自此,犯枉议朝政,或与朝臣走得过近的宦官一律被处以极刑。
    而今日太子身死,各宫上下人心惶惶,这个常伺候于朱景元皇案前的宦官竟出现在了都察院,实叫人匪夷所思。
    吴敞道:“按理杂家不该亲自来此,但事态实在紧急,大人可知,今日在昭觉寺内,已因大人的一念之私闯下大祸了?”
    柳朝明眉心微微一蹙:“怎么?”
    “长话短说,殿下到昭觉寺后,发现十三殿下竟也在里头。七殿下将计就计,把谋害太子的罪名推到十三殿下身上。殿下无奈,暗中派人带话,说他只能保住十三殿下半条命,令七殿下将十三殿下带回宫,这余下半条能不能保住,就看柳大人您了。”
    吴敞说着,又添了句:“七殿下大约戌时就该回宫了,柳大人,您只余不到半个时辰了。”
    柳朝明听了这里才是一怔:“朱南羡没走?”
    第95章 九五章
    吴敞道:“大人不知今日十三殿下起行, 只允了苏御史一人去送吗?”
    柳朝明愣住了。
    他不知道。他只知苏晋近日一直在为东宫奔波, 怕她想明白前因后果后与沈奚一起赶去昭觉寺, 这才以送信为由将她支开。
    柳朝明问:“朱南羡是因陪苏时雨送信才耽搁了行程?”
    “正是。”吴敞道, “殿下之所以择在初六让钱之涣致仕,除了障沈青樾的目之外, 更因为此局的重中之重——是要等十三殿下离开京师才令七殿下动手。大人既已决定置身事外, 何故又因苏时雨横插一手?大人可知, 正是因大人这一念之私, 殿下十载筹谋,我等累年心血就将功亏一篑?”
    柳朝明垂下眸,看着手里风灯微微晃动的烛火:“这话是殿下让你与本官说的?”
    吴敞摇摇头:“殿下大肚能容,并未责难大人半个字。这话是老奴代殿下, 代所有为此局披肝沥胆的人鸣的不平。
    “这些年来,殿下无时不对大人信之敬之,大人既也走上了这条路,哪怕仅因一玦盟约,也当知道此路狭险, 容不得大人动私念,留余地。难道以大人之智,还看不明白沈青樾前车之鉴吗?”
    吴敞说着, 弯身朝柳朝明施以一个深揖:“老奴言尽于此,大人再想置身事外怕是不能够了, 余下的, 就看大人能否力挽狂澜吧。”
    夜更深了些, 柳朝明负手看向远天,方才还有些晦暗的月色随着这越来越沉的黑夜明亮起来,月华浸染云端,连它周遭的星子都要吞没了。
    某个瞬间,柳朝明其实是犹疑不决的。
    他自入都察院,从一名监察御史升任至左都御史,承的是老御史之志。
    纵然他的求存之道,立身之则,甚至真正的信念都与老御史有出入,但他只想秉持着自己的初衷走下去。
    身为都察院首座,权力至此是恰到好处——旁人伤不了他,动不了他,他亦能在自己掌控的范围内按部就班。
    可若他以今日为起点,再往前走,往这旋涡的深处走去,那么他手中握着的将不再是朝臣大权,而是极权了。
    这样的极权,就如天末那轮正在吞没星辰的明月,一旦沾惹上身,便再也甩不掉。
    柳朝明不知这汹汹极权会将自己推向何方。
    可他有什么办法呢?他因一己私念触成今日危局,难道要看着朱沢微一步登天,坐上这天下帝位吗?这岂不是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他只有手握极权来制衡极权。
    柳朝明在走出都察院的瞬间,回头望了眼匾额上气势雄浑的“都察院”三个字。
    映着煌煌灯火,他忽然想起老御史,想起苏时雨,想起她当日在暖阁对自己说,“大人对时雨而言是家人”。
    “家人”二字对他柳昀而言,真是个遥远又陌生的词啊,柳朝明想。
    四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跪在灵堂为她守孝,每落一滴眼泪,父亲便拿戒尺打他一下。他告诉他,柳家人,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后来老御史虽对他好,却从不曾将这份好宣之于口。
    说来可笑,苏晋的“家人”二字,还是他此生头一回听说有人竟也肯将自己视作亲近之人。
    于是他忽然就抑不住心中私念,浮叶落湖生根长成的莲叶田田对他而言是最好的美景,他想留住这好景年华,所以忍不住提点她,不要与东宫走得太近,甚至以送信为由,让她避开可能会遭逢的劫难。
    他也是人,一个人走得太久了,总也盼着有人能明白自己,看透自己的喜悲。
    那年隔着风烟雨幕望去,他不是没有期盼着这个被老御史念了许多年的苏时雨,会否就是自己的同路人的。
    可惜穷阴杀节,急景凋年,好不容易在心头长成的田田莲叶在这一夕之间因一己私念酿成大错,只能败落凋敝,化作这独行之路上的衰草牂牂。
    不该再有所求,不该徒生妄念。
    柳朝明再次抬起眼来,目中凄清已尽数化去,冷玉般的眸子里是十足十的淡漠。
    “安然。”
    “大人可是要安然去北镇抚司请卫璋卫大人?”
    柳朝明看了眼天色:“来不及。”
    昔年“相祸”牵连太广,锦衣卫因酷刑屠杀恶名昭著,一度被废,近几年虽复立,却只能驻留于镇抚司,非传召不得入宫内。
    “你去值卫所找金吾卫左谦,让他立刻于明华宫外等候本官。他若不明所以,你便问他,还想不想救朱南羡的命。”
    “是。”
    待安然离开,柳朝明又唤了一声:“言脩。”
    这个常跟在苏晋身侧脾气温和的监察御史自夜色中走出,恭恭敬敬地对柳朝明一揖:“下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