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
作品:《当炮灰拥有了读心术后》 “四皇子呢?”
内监如实回道:“在西侧。”
宣帝命人安排的,大概是想分出个亲疏有别的度来,好让他看得见。
萧知珩听了,面上也没有什么情绪,他面色不怎么好,抬手压着额角,一副很疲倦的样子。问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他就挥手让人退下了。
内监都退下后,伍一海便出现了,他从怀里掏出了几瓶药瓶,还有一包蜜饯,奉了上来。
萧知珩看到伍一海一个魁梧大汉从怀里取出藕粉色手帕包着小包袱,里面全是乱七八糟的小东西,愣了一下。
他皱了眉,清朗矜持的眉目中带着一丝嫌弃,“你哪里弄来的这些东西?”
伍一海大概也是有点不自在,却是耿直道:“这是良媛在属下临行前塞给属下的。良媛说殿下有些……晕马车,如果殿下不舒服了,可以吃点醒神的药丸子,还有殿下气血不足,面色差,吃点蜜饯最好。”
萧知珩嘴边本来要说的话咽了下去,诡异地沉默了下来。
半晌,他伸手取了一枚蜜饯,面色平静地放在嘴里,吃了,“多事。”
甜得腻人。
话是这么说的,但太子殿下安安静静地把小药丸吃了,蜜饯也吃了。
第77章 孤真讨厌走黑路  回家就好啦。
等到暮色时分, 亲耕礼毕,宣帝的仪仗就回到天坛宫那边。
萧知珩人没事了,这个时候自然得到圣驾前露个面。
伍一海面色有点犹豫, 问道:“殿下, 要这个时候去吗?”
四下暗流涌动,这个时间去给宣帝请安, 怕是挑得不好。
萧知珩闻言一笑, 道:“方才萧知珂都下泥地了,孤仗着身子不好放肆过一回了。现在再不去请个安,孤可就太不孝了。”
伍一海皱眉,看了看天,又看看四周, 似乎是在担心什么。
萧知珩目光冷漠, 慢腾腾地说了一句惊人之语,道:“把你一脸的匪相收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来陪孤行刺的。”
伍一海听了面色大惊。
萧知珩嘴里时不时蹦出两句大逆不道的话, 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很是从容自然。
而且他说完后,反而有点奇怪地又继续问, “怎么就孤的侍卫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 你们笑得文雅一点当真是很难吗?”
伍一海觉得自己被埋汰得有点无辜。他只好努力地咧嘴露出一点十分僵硬且难看的笑容来。
“……”萧知珩沉默了片刻,最后还是放弃了, “别笑。你还是绷着吧。”
伍一海立刻就把脸上的笑容收了,简直是货真价实的收放自如。
走到一半的时候,萧知珩忽然停了下来,伍一海忙问:“殿下怎么了?”
萧知珩不知在看何处,喃喃自语道:“孤真讨厌走黑路。”
伍一海想说天还没彻底黑下来, 他还没开口,太子殿下就又自己接了话,“但走完,回家就好了。”
伍一海默默地跟在身后,没出声。
他觉得殿下思家了,可能还想叶良媛了。
不过这话他不敢说。
萧知珩住的地方其实离宣帝住的地方不远,但他特意绕了点路,几乎把天坛宫都走了一遍。
伍一海在后面跟着,主子什么都没有明说,但他心里就有数了。
宣帝行亲耕礼,事必亲躬,亲力亲为,是为大周的黎民百姓祈福,天子风范不减当年。但年纪上来了,体力终究是有些跟不上了。
最后宣帝是被担忧圣上龙体的近臣苦劝,才勉强作罢。
萧知珩听着身边的另一个随从说,神情淡漠,心里泛起一抹淡嘲,宣帝最在意名声,像这种程度的体力不支又算得了什么?
只不过宣帝也许高估了自己,他要是再毫无征兆地累倒一次,那麻烦就大了。
守在门外的钱公公见到萧知珩,有点意外。他忙上前,赔笑道:“殿下这趟来得不巧,陛下有些乏了,怕是不见人议事。您这……”
萧知珩看了眼紧闭的房门,隐约听到了里面传出的一些声音,道:“何人在里面?”
钱公公微愣,面上似乎有些为难,回道:“丽妃娘娘在里面伺候着汤药呢。”
最近一直都是这样,丽妃独具异族风情,且揉肩捶背样样不在话下,极会哄陛下欢心。
更重要的是,监天史上下皆言丽妃命中极贵,系青鸢星辅天子而生,这就正好言中了自累倒后感觉身体每况愈下的宣帝的心事。
如今陛下自觉精神好,便越发宠爱这个年轻的妃子。陛下的汤药都是丽妃伺候的,而他这个老奴才只能在外守门了。
萧知珩不知在想什么,他听完后,便只是扯唇笑了下,“原来如此。”
钱公公不知道萧知珩这句原来如此的话外音,也只是跟着笑了两声。
萧知珩没走,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攀谈的闲心,又跟钱公公东拉西扯的说了几句话。
这动静虽说是不大,但也很难让人忽视。所以,很快便惊动了在里面解乏的宣帝。
宣帝遣走了丽妃,紧接着,让人开门,把太子请进来了。
萧知珩进了门,刚走到屏风,就碰到了那位丽妃。
此处隔间恰好无人,丽妃笑着行了礼,“见过太子殿下。”
对这位前北漠公主,萧知珩的印象其实不深。此刻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只觉此人长相张扬艳丽,隐隐有一分熟悉之感。
丽妃自然是感觉到了对方打量自己的视线,红唇微勾。她正想说点什么,但是萧知珩只是回了礼,嘴里只有淡淡的一句:“您慢走。”
丽妃愣了下,然而下一瞬萧知珩留给她的只有一个冷漠的背影,这瞬间就把她嘴边要说的话给堵住了。
三番几次被同一个人拒绝的滋味是极其不好受,骄傲的丽妃自尊接连受挫,心底有点恼火。
但她也没做什么,美眸中带着一丝阴狠,她只是冷冷地笑了一声。
本来她还想着试一试萧知珩能不能合作,现在看来是不必了。
呵,自求多福吧。
丽妃离开后,便有一个不起眼的内监迎上来了,躬着身,送主子离开。
…
宣帝刚喝了一盅吊精神的参汤,气色红润,便将太子唤到跟前来,说道:“朕方才在回来的路上问了刘爱卿,说祭礼一事,早已经安排妥当了。太子可清楚吗?”
这话听起来像是例行公事的询问,但若真是如此,宣帝也不会特意多问一句了。
刘老大人是那种极重规矩的老臣,为人古板,即便从前朝堂上盛行结党分派也从不站队,如今却对太子很赏识。
这让人费解,自然宣帝也想知道太子是不是已经开始拉拢老臣了。
萧知珩怎么听不出来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压着胸口那一阵隐隐涌上来的烦躁,也没打算找什么完美的借口打消宣帝的疑虑。
他如实回道:“儿臣在离宫前曾被两位老大人提点过,大概知道一些。”
宣帝点了点头,道:“你这才刚听政,要上手理朝务难免会磕磕碰碰,旁人多加提点是应该的。”
萧知珩没出声。
宣帝说了一会儿有些干渴口苦,便要喝水,正打算喊人。
这时萧知珩慢腾腾地起身,慢条斯理地倒了水,恭谨地将杯盏递了过去。
宣帝一时有些恍惚。
他都有些忘记,上一次太子默默地给自己倒茶,是什么时候了?
应该是在这孩子很小的时候,七岁?十岁?那个时候,身子还没那么差的小太子聪颖乖巧,是有些黏人的。
宣帝陷入了模糊的回忆,饮尽了水。他又看着沉默不语的萧知珩,常年病重奄奄一息的孩子此刻在自己跟前安然无恙地坐着说话,让他的内心有一点感慨。
同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走到今日,已经衰老。
人老了就多思,譬如此刻他与太子相处如此疏离,竟感觉到了几分说不出来的遗憾。
此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殿中早已点了烛火。人在昏黄的灯下,就平白多了几分苍凉。
宣帝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好不容易才说了句示弱的话,道:“朕老了,往后朝中的大小事,只能指望你们了。朕对太子……也是寄予厚望的,太子能明白吗?”
这么多年了,这还是强势的宣帝第一次流露出服老示弱之态,也是第一次对萧知珩说这样的话。
可萧知珩听了,只觉得讽刺,心里反复地咀嚼着寄予厚望这几个字,心底的冷笑一阵阵袭来。
是啊,可不是寄予厚望么?毕竟不是谁都能当皇帝所珍爱的棋子的。
萧知珩声音冷静,道:“儿臣无能,命数不定,没有那个福气,恐怕有负父皇所托。”
宣帝面色变了变,仿佛是被戳到了痛处,便道:“谁说你没有福气?朕对太子寄予厚望,太子自然就有这个福气。”
说着,宣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神情变得有些阴沉。
他竭力放平了自己的语气,面上似有几分深沉的悲哀,便温和地开口问道:“太子是不是还在担心从前的事?或者,心里是在怨恨朕?”
当年行宫那件事,两人避而不谈。宣帝差点赐死了太子,遮掩了陈年旧事,也算是一并掩盖住了伤疤。两人维持着父慈子孝的表象,粉饰太平,相安无事。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曾提起,也不觉得有什么。但此刻宣帝乍然一提起,就像是活生生撕了结痂的伤口。
谁都不好受。
萧知珩觉得好笑极了,明明是心知肚明的事,为何偏偏要反问起他来,却是锥心痛悔的语气呢?可笑。
萧知珩压着嗓子,闷咳了一声,静静地说道:“不敢。父皇是君,掌天下人的生杀予夺大权。况且,父皇对儿臣已经够手下留情了。”
宣帝一听到手下留情,脸上的神色剧变。但他还是勉强撑住了,镇定下来,斥道:“太子在胡说什么?哪里听来的这些不像样的话。”
萧知珩轻声笑了,胸膛里那股阴沉沉的郁气始终压制不下去,便恶从胆边生,他心里忽然生出一种不管不顾的放纵,想摧毁点什么。
他道:“难道不是吗?因为愧疚,父皇对儿臣一直都手下留情。说来也是祖宗保佑,儿臣命大。父皇慈爱,可怜儿臣自幼丧母,命轻福薄,便什么都不再计较。您对儿臣千恩万宠,把儿臣的命吊着,也算是安慰自己,也安慰母后的亡魂了。”
所以宣帝才会这样为难,对他手下留情,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又不费余力地利用。
当然后面那一句萧知珩没有说。
不过就光凭上面说的几句,就已经成功触怒了宣帝。他的面色已经非常难看了,抬手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气道:“你!你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混账话!”
萧知珩当然是知道的,他头脑清醒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