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祖 第214节
作品:《香祖》 当中自负盈亏,往来倒卖这些的散修,就是草莽江湖之中常称的行商或者游商,乃是从世俗的行脚商人转化而来。”
九公主听道,若有所思:“这么说来,夫君的香品在吉港上架,岂不是要在这些人当中形成印象,才会有好的结果?”
尚玉仙笑道:“不错,这一次本会主要所做,就是联系那些经常往来各国的商会以及较大的行脚商人进行尝试。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与我们往来已久的老主顾,也愿意尝试这样的新事物。”
李柃道:“看来找贵会推销此物,是走对门路了。”
这些人的渠道的确远比世外谷那边要广,办起事来也算尽力,抽取的分成并不是白拿的。
李柃自己当然没有那样的时间精力到处兜售自己炼制的香品,也只能通过委托别人的方式来进行。
这第一步就是要找对人。
好在有老祖的关系,引荐了靠谱的对象。
一般的散修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发展到这一步的,往往需要经过千辛万苦,打拼大半辈子,才能做到这一步。
不久之后,一行人进了一座三层高的气派楼宇,这里正是吉港之中最大的四海奇珍楼,主打各种灵材百货,四海奇珍。
一些天材地宝的成型与当地的风土灵蕴脱离不了关系,本土并没有出产,又或者虽然出产,质量和性价比也远远不如远方之物。
依托着四海商会的飞舟法宝运输,天材地宝通行各方,这才有了修士们集中选购的便利。
一些贵重之物,甚至有专门的结丹修士以法宝纳之,通过挪移手段或者法阵往来。
这种神通法术所带来的便利远远超过李柃最初的想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自己炼制出来的香品足够有用,完全有可能扩散到天下各洲,成为风靡四海十洲的修仙资粮。
技术上并不成问题,但是消费理念和香道的知名度是个问题,还有就是需求本身……
正念想间,尚玉仙已经上去询问此间的执事,不一会儿,便带了一名店中仆役过来,热情引导道:“四位尊客,想要看新到货品的话,请随我来……”
他带四人上了楼,入眼处便是一个宽达十余丈的大厅,一排排高约丈许的货架整齐摆放,在穹顶处镶嵌的夜明珠照耀下散发着金属的光泽。
这种货架是法器,根脚固定在保护整栋宝楼的阵眼节点之上,走路经过的时候,不经意间衣带拂动,表面波光流转,隐约带着宛若水波的涟漪,竟是利用罡元气劲作为屏障保护起来,拥有着保护,警戒的功能。
一些散修模样的人行走在这些货架之间,自行浏览和品鉴各种各样的宝物,挑中自己所选之物时,才招来此间的修士去取货。
李柃看了一眼,但见里面各种天材地宝琳琅满目,都贴好了各自的价格标签,恍惚之间,竟有许多熟悉之感。
尚玉仙暗中传音道:“李道友,这里的各种宝物都是可以自行选购的……我们专门为你开设了一个货架,占用的虽然不是二楼之中最为显眼的位置,但也在第二等与第三等之间,绝大部分得到消息的店铺采买之人和行商都会来此一观,所以不必担心酒在深巷无人知。”
说话之间,来到地方,果见从这里开始过去,一排排尽是椒,麝,兰,桂,各种各样的天然香料和简单的香道造物。
尚玉仙解释道:“方今香道不兴,天然香料虽然多有出产,但却尚未被归为同一类事物。
好比说麝香和龙涎香,分别被归在土行与水行的两类,并不按照同样有香的原则,归在香料一类……
这次调集了一些香料过来,还是按照李道友你的建议。
不过我们也会尝试着兴起香材的概念,广而告之,反响不错的话,以后就干脆把香料归为一个大类,甚至设立专门的香料店铺,和百货杂物区分开来。”
李柃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种事情,正是他这种香道大师在此世所推行的。
金钱会和四海商会勇于探索,必将成为他发展香道的巨大助力,合作的前景就在这种细节体现出来。
很快,李柃就看到了自己炼制的那些信灵香,生云香,遐草香等物。
为了测试各种香品的市场价值,他还兼放了一些茶芜香进去,结果发现,好几名行商模样的人到来,眼前一亮,第一时间就掏钱买下。
果然不出所料,这种东西才是最受欢迎的。
只可惜李柃暂时也只能将这种东西作为伤药售卖,如若是能够改造道体的完美茶芜香,并附转化之法,那是完全足以上拍卖会,和筑基丹那些宝物一样遭人热捧的。
九公主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似乎在我们来此之前就已经卖出数份了,只可惜如今是多事之秋,倘若一下放出,不知仙门那边会有何反应,说不定老祖安排我们另立基业的事情都要横生枝节。”
李柃道:“小不忍则乱大谋,还是等到在商会这边站稳脚跟,拥有一定基业再说吧,到时候你应该也成功筑基了,金钱会也成为了新的靠山。
还有幽梦香也是,我之所以暂未把它带来此间,就是一下无法兼顾太多。
我比较看好此物的潜力,说不定要成为未来主打的香品之一,先让莫前辈开拓市场,以后再看情况跟进。”
李柃心中早已隐隐有个未来的规划,那就是把各种香方传播开去,形成不同的香道势力。
但那些势力全部都只得其一,并不如自己这般周全和完善,而且缺乏自己这般的天赋异禀之人,也无力开拓进取。
他们只能帮助自己开拓市场,推广香品,千百年后,成为香道崛起的助力。
钓鱼都要打窝,固定在某些地方投喂,吸引鱼群,才能有所收获,死攥着香方不放,全天下只有自己一人能够制作这些,也忙不过来。
又过了一会儿,陆续有人来看,同样是行商模样的散修,试着购入了一些遐草香。
平常散修一年到头也未必挣得到五千灵石,但行商之中不乏豪客,出手就是五千,一万,所以很快就将李柃尝试放出的全部香丸都买光了。
但这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香丸。
此刻遐草香的香丸定价一百五十,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数,较为符合普通散修的消费观念。
香水一瓶两千,价值堪比半份不入流品的灵材,但明显可以看出,这类东西不比茶芜香那样的疗伤之物,散修们大多还是将其视作偶尔才需要用到的鸡肋之物的。
香丸还能尝试着略备一二,但香水等物,当真无人问津。
他们暂未知晓这种东西的具体作用,也不敢一下就用香水。
至于信灵香,情况不好不坏,不多的样品陆陆续续有人试着进购。
此物售价为每份十符钱,炼气前期都能试用一二,如若觉得有用的话,咬咬牙还是能够购入一些辅助修炼的。
虽然它依旧还是不如茶芜香那般,仅仅只凭一个介绍都足以深入人心,但却反而是各种香品之中盈利最多的。
无它,原材料和人工便宜,香方也开始流传开了,凡民工匠都能炼制!
李柃等人在这里观察许久,不时借着探询名义和前来选购的人闲聊,打听他们所想,渐渐心中有数。
时间很快到了夜晚,众人去街市逛了一圈回来,在金钱会为他们这种持令宾客准备的府邸暂时落脚,顺带讨论起今日的见闻。
总体而言,寄售情况还是令人相当满意的。
依照着存货的腾空速度,只要花几日功夫,第一批香品很快就能售卖一空。
李柃这次给出的现货价值足有接近五万,净赚两三万,已经有接近一份下品灵材的价值。
这乍看起来不多,但却已经是许多散修望尘莫及。
而等到李柃腾出空来,专门炼制盈利更高之物,很快就可以把年入提高至五万符钱以上,再加上转让方子,合办香坊所得的红利分成,能够轻松突破十万以上。
寻常新晋散修,常见的收入是年入三千多
但这一次实地查看,也反映出些许问题。
李柃有意考验尚玉仙,问道:“尚道友,你觉得各种香品如何,今后应该主打哪一种为好?”
第183章 奇货可居
听到李柃的问题,尚玉仙神色一肃,明显认真起来。
灯光下,美丽容颜映照如玉,身上洋溢着满满的干练气质。
她显然对此早有思量,毫不犹豫回答道:“以今日所见,最受欢迎无疑当属茶芜香,其次是信灵香,遐草香香丸,但生云香和遐草香香水暂时无人问津……
商会考量,当然是以信灵香为主。
此物能够辅助修炼,功效立竿见影,虽然在高手看来可能有些鸡肋,但却或可成为低阶修士的安慰,可以考虑将其包装成为修炼必备之物,再开设诸多香坊,在各洲大陆都试着推行。
此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按照李道友的经验,至少也得花费数年功夫,确保原材,人事安排妥当才能有所出产。
可一旦成功,它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也是惊人的,到时候我们会根据约定予你每份一符钱的分成,直至以一百万买下此方为止,自此之后,仍然会有相应的流水计入名下,直至提升为银牌贵客为止。
安排好了香坊之事,也可以尝试着炼制生云香,不过据我们了解,修仙界中修炼云遁之人不多,天云宗又已经拥有这个方子,还需多费数百年功夫持续推广。”
数百年!
李柃闻言不得不感慨。
这就是修士布局的时间观念。
不过这也确实符合修仙界的现状,如若自己没有筑基的话,这些收益都是等不到入账的,金钱会也无心于此,远远没有对信灵香来的用心。
李柃道:“信灵香炼制起来说难不难,方子是难以长久保密的,几百年过后说不定真的会泛滥,变成修仙界中人人必备的香品。
不过只要能够用凡俗之物兑换符钱,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去做的。
这些正好可以成为我的踏脚石,推出灵材级信灵香!”
这同样是筑基修士的布局,他可以花两三百年来等它顺其自然的完成。
尚玉仙道:“确实如此,灵材级信灵香才是关键!
凡品信灵香是凡人工匠都可以炼制的物品,而且信灵香虽然有用,却并非唯一作用,修仙界中也颇有不少其他办法增加冥思入定功效,同样能够裨益修炼!
到那时候,只怕一份卖个三五符钱都嫌多。
其实我们觉得,十符钱的定价偏高了,但这是为后续降价而准备的,先高后低,才能给人以实惠之感,就是不知李道友是否同意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主动降价……”
李柃沉吟良久:“我当然同意。”
尚玉仙说得有理,信灵香有用,但却并非必要,也不是唯一能够增益修炼之物。
而且此物之效,要长期使用才能体现出来……
再者,就算他不同意又如何?
既然别人得了方子,到时候也会采取降价的办法争夺市场。
尚玉仙微微一笑,道:“若有此事,我们都会主动告知,事先相商的,请务必相信,本会主旨在携手共进,而非相互倾轧。”
李柃点了点头:“我拭目以待。”
尚玉仙道:“说完我们的选择,说说李道友你吧。”
李柃道:“愿闻其详。”
尚玉仙道:“倘若李道友想要以手艺挣钱,我建议还是从贵重灵香做起,如此才能体现出名师的价值,不至于沦为工匠之流。
比如茶芜香这等宝物,不知为何不多多炼制?”
李柃叹道:“我倒是想,但此物炼制起来不易,又缺灵材呀。”
尚玉仙道:“这些本会都可以代为解决。”
李柃含糊道:“如此甚好,我会试着努力,改进一番炼制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