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柠 第85节

作品:《鲜柠

    静安看见他笑了起来,心里却尤其难受,低声问他:“这是你第一次见我?”
    “嗯,”沈西淮说不上自己什么心情,“那天之后我一直在找你,去别的班,别的教学楼,暑假也每天往学校跑,我以为我再也见不到你了。”
    静安又哭了,她使劲忍也没忍住,这回直接上手打他胸膛,“沈西淮你就是个大傻子,”说着又故作凶悍地命令他,“你把日记从头开始翻,一页一页念给我听。”
    沈西淮给她擦掉眼泪,又被她催了一声,“快点。”
    他忍不住笑了,立即将日记翻到第一页,也是这一年的第一天。
    静安催他,“念。”
    “2009年1月1号,天气阴。”
    “2009年的第一天,见到了传说中的——”心像是被猛地拽了一下,沈西淮声音有些抖,将剩下三个字念完,“沈——西——淮。”
    第98章
    “2009年的第一天,见到了传说中的沈西淮。
    学校里好多“名人”,沈西淮应该是最有名的那个吧。要是可以,真想写封匿名信,问问他触动到底出不出音乐软件。触动,快点出音乐app吧,我会继续去你们家底下留言的!
    为什么叫黄杨树乐队呢?海报上写的是yellow poplar,难道是家里种了黄杨树?第一次听竟然就看到他们翻唱mcr,本来想看主唱,可是太挤了,只能站到旁边看贝斯手。天太冷,他手都被吹红了,脚上穿的匡威好像是跟谁人的联名款!
    想了想,上网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贝斯笑话,贝斯确实很难让人听见,但它一直都在。就像有些人也是这样,爷爷跟妈妈的话就很少,可是可以无时无刻感受到她们的爱。
    今天的晚安曲就是《teenagers》啦!”
    沈西淮只念了第一句,默默将后面的内容看完。
    他表情没有太大变化,静安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他的惊愕。
    “我不知道写进日记了,”她声音很小,“但是对那天隐约有点印象,上次我在小路面前说不知道你们乐队是为了配合你,其实我一直记得。不过那次元旦之后没多久,家里就投资失败,房子也卖了,后来我基本没去看过这些活动。”
    沈西淮在她的声音当中平静下来,忍不住捏捏她脸,“看了乐队表演,你就一点都没记住我?”
    静安笑着坦言,“我本来是想去看程前的……”
    沈西淮很是无奈地笑了,“那你也不记得,开学那天我跟你说过话?”
    静安愕然,“高二开学?”
    沈西淮点了点头,他隐约猜到陶静安为什么会一丁点儿也记不得,等翻到开学那天的日记,上面果然只一行字——
    “不想去学校。”
    静安看了两眼,又把日记往前翻一页,“那个暑假奶奶都在住院,我甚至想过不读书了,或者干脆先休学,但家里不同意。上学的时候我手机就一直放在口袋里,它只要一震我就很害怕,怕听到医院的消息。”
    静安只是平静讲述,说完又冲他笑:“你那天跟我说了什么?”
    “你猜。”
    “我猜不到!”她揪住他衣领,“说不说?”
    沈西淮笑了,把短短一段对话告诉给她。
    静安听完很是懊恼,“我那段时间肯定都心不在焉的……”
    沈西淮的手托在她颈后,指腹一下一下摩挲着,又碰一碰她耳后的碎发,“那时候你还剪了短发。”
    静安记得并不清楚,她继续去翻日记,日记告诉她,头发是她自己在医院里剪的,嫌洗起来太耗时间。
    她捉住沈西淮的手,“我开学就请了十天假,那时候你都在干什么?”
    他状似思索了一下,然后回:“不记得了。”
    静安一时间特别想打他,“你又骗我!”故意掐住他脖子,“快说!”
    沈西淮依旧是思考的神态,似乎想得很艰难,“除了上学好像也没干嘛,顶多写写笔记,本来打算等有人请假回来把笔记给她,不过她太受欢迎了,她的同桌和以前4班的同学都抢着送给她,我就不好再给了。”
    这个事实很悲伤,静安却忍不住被他的表述方式逗笑,又惊讶于他甚至记得她先前在4班。
    她将日记往后翻了几页,指着其中一个名字,“你说的人应该是他,他之前是我同桌,我们前后桌关系都挺好的,但是……”
    沈西淮没有看日记,而是看着眼前的人,“他跟你告白了?”
    静安的表情算不上高兴,“没有,有一次我们在图书馆,他来碰我的头发,我觉得有点奇怪,但他说确实有东西,我就没说什么,后来我就开始避着他,有一天他坚持要送我回家,他问我……”
    静安没说话,捧着沈西淮的脸亲了下,“问我能不能这样,我说不能,之后就没再跟他来往了。”
    沈西淮胸口梗了一下,又用力亲回去,静安躲着,忽地又笑了,“你是不是误会了?”
    沈西淮不说话,只是继续亲她,答案显而易见。
    静安笑着,忽然又一顿,将手摁在他胸前,“你经常去图书馆的,对不对?”
    这个问题并不需要他回答,静安又问:“你是不是去找老师开过空调?”
    沈西淮仍旧不说话,静安却倒吸一口气,“我在日记里记了!记的是图书馆忽然开始每天开着暖气,我还说学校也太体贴学生了……”
    沈西淮听得笑了,静安却笑不起来,伸手抱紧他,“你快点跟我说说,所有事情都要说,不说就不理你了!”
    沈西淮依言说了一件,又在陶静安的威逼利诱下说了第二件、第三件……捡排球,送糖,索尼a800,还有那次他故意碰瓷,得到她赔偿的一罐饮料……
    静安听完愈发懊恼不已,沈西淮曾经说过,她不记得的多了,她意识到没有比这句话更正确的了。而她也间接地多次拒绝了沈西淮。
    她靠在他肩膀上消化情绪,“a800还放在家里呢,但是应该用不了了,那时候我经常听披头士……”
    她说着忽然停下,抬头看他,“你——”
    她没能说下去,表情很是难过,沈西淮看不得她这样,笑着将她拢回来,问她:“你讨厌披头士么?”
    “不讨厌呀。”
    “这就够了。”
    “可我还是让你误会了,上次在家里你要放他们的唱片,我告诉你我没那么喜欢他们,我觉得你有点不开心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之前在1625的时候你还给我挑了一张……”
    静安原本以为自己知道得够多,可现在发现自己完完全全想错了。
    眼泪还是掉了下来,“明天我要去粮仓口,把那个a800拿来。”
    沈西淮给她擦掉眼泪,轻抚着她的背,忽然轻轻笑了下,“你去8号没看见?”
    静安不解,“a800?”
    “不止这个。”
    她几乎瞬间就反应过来,眼泪也再次跟着往下砸,“a800,london phone,嘉年华……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明天不去粮仓口了,我要你跟我一起去8号……”
    她边说边呜呜哭着,沈西淮一边心疼一边想笑,好一会儿才没让她哭了,低头亲了下她脸,再敲了两下电脑。
    幕布上随即出现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只小狗。
    “还记不记得她?”
    静安原本靠在他怀里,等认真将照片看了两秒,忙直起身来。
    她语气不敢确定,“果果?”
    “嗯。”
    沈西淮低低应了声,又往下翻了几张。
    越往后,照片里的果果也长得越高越壮。
    静安觉得这实在不可思议,这只黑黑的拉布拉多是她在回家路上发现的,她主人似乎经常不在家,她偶尔会带着火腿去找她玩儿。
    照片上的时间一直从2010到2015,这意味着沈西淮那六年都去看过果果。
    静安大学时有几次经过晏清,特意绕路去过果果家,但总是不太凑巧,只见过她一回。
    她将日记找到那一页,2013年8月3号,那是她最后一次见果果。
    沈西淮知道她想问什么,“我是8月底去的,去伦敦上学之前。”
    静安说不上什么滋味儿,“我去年6月份去过那边,但是没看见她,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她家搬去别的地方了,我16年暑假去过,问了她们的邻居。”
    静安笑了,“原来是搬家了。”
    “嗯,不过我没问搬去了哪儿。”
    果果并没有搬家,但沈西淮不打算告诉陶静安真相。
    他又按了下电脑,幕布上出现一张黑板。
    顶上一行大字——热烈庆祝祖国华诞60周年。下面有文有画儿。
    静安难以置信地看向沈西淮,“你连这个都拍了……”
    细节她早就不记得,但黑板上那一簇粉色蔷薇她有印象,是她照着家门口画的。再往日记本上对照时间和内容,确认沈西淮是在她画完当天拍下的。
    她将脸埋进沈西淮脖子里,一下一下蹭着,隔会儿才闷闷开口,“下一张是什么?”
    是巷子里的粉色蔷薇,是一瓶手工腊梅和一只橘色的纸南瓜,是院子里装在眼镜盒里的雏菊,是在班上传阅的陶静安的作文,是陶静安蹲在银杏树底下捡叶子……
    “我看到你放在车库的画儿了,”静安指着照片,“你就是照着这个画的……我还没看完你的画册呢。”
    沈西淮低低应着,眼见她眼泪已经蓄在了眼角,捏了捏她脸,“你再看看这个,念一念。”
    静安看回对面,只见照片上一张作业纸,顶上一行标题——
    沈西淮,快跑!
    静安眼泪还没干,忽然就笑出声来,再带着好奇往下念——
    “高三(1)班的沈西淮同学,发令枪打响的那刻,快跑!
    两百米是半圈操场,对你来说只是门前散步,所以……快跑!
    赛场不像人生,不胜即败,而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不拿倒数第一,所以……快跑!
    等在终点的是代表我们高三(1)班全体同学的工作人员,还有他手上的水和随时就位的可靠肩膀,所以……请你放心地跑!
    热身要做好,姿势很重要,运动损伤必须绕,所以……沈西淮同学,请你一定一定安全地跑!”
    “高三(1)班陶静安,”静安的声音不自觉放轻,“2010年10月28日。”
    她对这份通讯稿毫无印象,只记得自己为了节省时间没有报名参加任何项目,但仍然被喊去观看。通讯稿势必写了不少,大概是为了避免重复,她故意换了轻松的风格写。
    沈西淮不见她说话,在她耳边轻声解释,“我问过她们,稿子是你写的,但上面的名字不是,是有人专门负责填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