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第143节
作品:《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说起中秋,韩修倒是想起一件事来,他说道:“我忘了说了,中秋我爸回来过节。”
韩修考上研究生这么重要的事情,韩从文可不想缺席,他专门跟请了四天假回来,一来一回都坐飞机,四天假也够了。
赵雅柔知道蒋乔他们不想透露考研究生的事情,她当天回来后,谁也没告诉守口如瓶。
韩从文是中秋节当天回来的,韩修已经提前一天回家了。韩家已经有了做得一手好菜的张阿姨,宋舒敏倒不担心韩修过节吃得不好了,但还是让他带了半大罐的醉蟹和院子里摘下来的半筐紫葡萄回去。
中秋节当天,一大中午家里就开始烧开水杀鸡,菜市场的白条鸡宋舒敏嫌处理得不干净,医院发了一只红冠大公鸡,干脆自己动手了。
可以说,家里的三个人对杀鸡剖鱼没在怕的,宋舒敏面不改色的给鸡割喉了,蒋维均刮着鱼鳞,蒋乔用牙刷刷着张牙舞爪的大闸蟹。
一家三口各有各的活干,一通忙活下来,黄灿灿的清蒸大闸蟹,清香软糯的菱角莲藕排骨汤,肉质嫩滑的白切鸡,酸甜香酥的松鼠鱼。
一开吃,宋舒敏就将鸡冠放到蒋乔碗里,说道:“吃了鸡冠,保证高中。”
蒋维均连忙附和说道:“你妈说的对,闺女把鸡冠吃了。”
蒋乔不愿拂了父母的一番好意,她顺从的将鸡头上的鸡冠吃了。
蒋维均举起白瓷酒杯来高声说道:“来,我们相互干一杯,一家顺顺利利又过去了半年,最近我特别高兴,我为你们母女两个骄傲!”
蒋乔端起高脚杯来跟父母碰了一下,抿了一小口葡萄酒喝,之前她爸带回来的那两瓶葡萄酒早就喝完,百分之一百的葡萄原酿越喝滋味越足,越喝越觉得好喝。
于是两瓶喝完后,蒋维均托人买了一箱回来囤着,慢慢喝,贵是贵,但大家都喜欢喝。
现在物质不是那么匮乏了,连不要票的私人猪肉都可以买到,父母不缺少油水和精细粮,蒋乔也不再掩饰自己的真实饭量了。
于是几道大硬菜几乎都吃完了,只剩下些零零散散的东西。
宋舒敏把那些全是骨头和皮的零碎全都丢了,现在她是一点都不心疼了,因为最近上面发了通知了,在单位工作满五年的人,要是去上高等教育,可以带薪学习,学习期间还会算工龄。
吃完饭,蒋维均将八仙桌搬出院子里,朝着东边摆放,然后拍了拍说道:“好了,闺女可以将东西摆出来了。”
蒋乔应了声好,将各种东西一一拿出来摆到八仙桌上。
第一排摆着一个香案和那两个彩塑兔儿爷。第二排摆着各色的水果,石榴、柚子、葡萄、大红桃、秋梨、苹果。第三排摆着糖果、巧克力、花生、核桃、瓜子和果脯。当然中秋节怎么能少了月饼呢,摆在c位的是“自来红”和“自来白”月饼。
那盏八角宫灯灯面上画着嫦娥奔月,蒋乔划了一个火柴将其点燃,放在地面上。
除此之外,蒋乔还搬了一个小高方桌出来,泡了一壶茉莉花茶,在旁边摆了三张靠背椅子。齐活了,可以好好赏个月了。
月亮出来了,像个大银盘挂在繁星罗布的天际,月光融融。
蒋乔坐在椅子上,饮着带着茶香和花香的清茶,时不时抬头看着月亮,听着父母絮絮叨叨说着以前的事。
赵雅柔站在院墙上,笑着说道:“陆姨,蒋叔,过节好。”
宋舒敏转头笑道:“小柔,你也过节好。”
赵雅柔接着冲着蒋乔说道:“蒋乔,我想吃你家的葡萄了。”
蒋乔种的水果赵雅柔都吃过,一直都觉得比外面买的好吃。就像现在,家里也买了一串葡萄回来,可尝了几个反而将记忆中隔壁院子里的葡萄的滋味勾出来了。
蒋乔说道:“你等着。”说着就要去那供案上的葡萄给赵雅柔。
赵雅柔连忙指着葡萄架子上的葡萄,说道:“蒋乔,我要藤上的,现摘的。外面有一层白霜的。”
赵雅柔吃葡萄不喜欢洗去外面的那一层白霜,简单冲一遍就可以了,有了白霜她觉得葡萄更好吃了。
蒋乔转身去了葡萄架子下,应赵雅柔的要求摘了四大串的葡萄,网兜装着两串用竹竿递过去。
赵雅柔拿下网兜后,看了一下蒋乔家供桌上的东西,说道:“你等着,我给你装一个哈密瓜过来。”
蒋乔给了两串葡萄,收获了一个黄皮哈密瓜。
隔壁的另一家,林菊花探出头来,含着笑说道:“哟,乔丫头,都是邻居,可不能只给一家,不给另一家啊。”
蒋乔十分淡定的抬起手里装着葡萄的网兜,说道:“菊花婶,我这不是正想给您送过去嘛。”
林菊花被一噎,然后撇撇嘴,没好气说道:“我也不白收你的,我送一些云腿月饼和玫瑰花饼给你尝尝。”
林菊花和焦铨都是云省人,加上小女儿焦秋玲返城回来了,还有其他三个孩子拖家带口回大院一起过节,今年中秋节特别舍得,做了不少好东西。
两大海碗的云腿月饼和玫瑰花饼被放在网兜里递过来,林菊花每样给了五个。
蒋乔将东西拿出来,用自家的容器装着,再将空碗还回去。
蒋维均拿起一只手拿着一个云腿月饼,另一只手拿着一个玫瑰花饼,咬了一大口云腿月饼,享受说道:“真好吃,我好久没有吃到这么正宗的云腿月饼了。”
蒋维均在云省边境当兵时,特别爱吃这一口,但大家都穷,只有过节才舍得做一回,他仅仅吃过两回。
蒋乔洗了手也拿起一个云腿月饼咬了一口,甜中带咸,油而不腻,酥而不散,确实好吃,她估计也做不出来这个味。
蒋乔看着白瓷盘里的云腿月饼和玫瑰花饼,说道:“爸妈,给韩修一样留一个尝尝吧。”
宋舒敏捏着一个玫瑰花饼闻闻味道,笑道:“当然要给年年留着。别不说,今年的中秋节过得被有一番滋味。”
第203章
从去年下半年起,首都市民捡起了丢了十一年的风俗来,去年的中秋节没赶上好时候,自然是像往年一样过了。
不仅不放假,摆供桌、摆香案、点宫灯祭拜月神通通不敢弄。
今年就不一样了,大家拿出备年货的架势来,准备过中秋节,所以特别有节日的氛围。
韩修提着一个花灯走进来,先打了声招呼,然后朝着蒋乔献宝说道:“蒋乔,这个花灯漂亮吧。”
蒋乔细细看着韩修手里提着的花灯,花灯没有点燃,四面各画着一位古代美人,俨然是古代四大美人。细细的木制边框上雕刻着四重莲花瓣,细细的提杆上也刻细细的青竹。
蒋乔点头真心夸赞道:“漂亮极了。”
韩修笑得明朗,将提杆往蒋乔手边一塞,说道:“这是送给你的,你可以放在房间里面点着,可以闻到好闻的熏香。”
这灯是韩从文从杭市的一个制纸灯厂拿回来的,这家厂子制作的花灯都是出口创外汇的,可知工艺水平都多高。
他带了两盏回来,仕女图花灯给蒋乔,君子图花灯给韩修,韩修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给蒋乔送来了,多等一会都不行。
蒋乔将花灯收下,说道:“嗯,我照你说的做。”
坐着的宋舒敏指着瓷盘里的云腿月饼,说道:“年年,去洗洗手,来吃这个云腿月饼和玫瑰花饼,可好吃了,菊花婶送过来的,你吃完再回去。”
韩修“嗯”了声,去洗了手。
蒋乔将屋檐下的板凳搬下来让他坐着。
韩修吃完了一块云腿月饼和一块玫瑰花饼,还喝了一杯茉莉花茶才回去。
四周静了下来,蒋乔洗漱完,提着花灯回房去。
将窗户打开,花灯挂在高高的窗沿上点燃,清馨雅致的沉水香飘逸而出,温柔的夜风透过窗户的缝隙吹拂着花灯,花灯缓缓转动的,灯光忽明忽暗中,四位古代美人似乎要飘然而去。
铃铃的车铃声,绿衣使者停在院门前,声音洪亮喊道:“蒋乔,有你的信。”
坐在饭桌上吃午饭的两人也没多在意,蒋乔经常收到出版社和报刊的汇款单子。
蒋乔却觉得不对,她都摸出规律来了,这周的汇款单不应该今天到的。
蒋乔看着手里的三封不同收信人的信,心里有点好笑,邮递员是知道他们三人是一家的了嘛,喊她一个人的名,将全部的信交给她,省事了。
蒋乔神色如常,拿着信进去,语气平静说道:“爸,你给韩家打个电话,叫韩修过来吧。”
说着,蒋乔扬了扬手里寄给韩修的信。
大概是上天不忍心让韩从文的希望落空,在韩从文即将返回沪市的前一天,韩修终于收到了京大的通知书,成为京大政治经济系的一名准研究生。
蒋维均抬头眯着眼睛盯着那一行寄信人,京大招生办办公室,然后笑道:“这是来了!我这就给韩家打电话。”
蒋维均摔下筷子,起身快步往电话机那边去,板凳差点被带着要倒了。
蒋乔将宋舒敏的信拿出来,递给她说道:“妈,你的通知书也来了。”
宋舒敏并不急着去拆,问道:“先把你的拆开,妈妈先看看你的。”
蒋乔低头将小号的牛皮信封撕开一个口子,把薄薄的一张纸拿出来,通知书设计的非常简单,连学生姓名、院系专业名称和报到时间都是由手写填入的,白纸上上面只有一些黑字。
宋舒敏已经起身,火急火燎的凑到蒋乔身边一起看了。
蒋乔将视线从录取通知书上拿开,说道:“妈,我十月三号开学。”
宋舒敏将蒋乔手里的通知书小心翼翼拿过来,说道:“年年应该也是三号开学,今年国庆节要放假。”
蒋维均跑过来,伸手急切说道:“来,将闺女的录取通知书给我看看。”
宋舒敏动作轻轻将那一张纸递给他,还不忘叮嘱道:“小心点,这可是唯一的入学凭证。”
蒋维均连连点头说道:“我知道。”
韩从文拽着韩修急冲冲的跑进来,红光满面问道:“真的是录取通知书?”
蒋乔将信封递给他,说道:“韩叔,你看看就知道了。”
韩从文连忙将韩修的手吧嗒松开,看着上面的寄信地址,高兴坏了,将信递给韩修,催促道:“快拆!”
韩修叉着腰喘着粗气,摆手说道:“你拆。”
接听电话的是韩从文,韩修本来在二楼房间好好看着书,他爸就啪得将房门推开,然后什么都不说拉着他跑,一路快跑过来的。
他还没有试过这么快速跑过,心都扑通扑通的跳。反观韩从文都没喘一下,脸红那也是因为兴奋红的。
韩从文虽然长年坐办公室,可每天早晚都会绕着浦江跑步,那身体素质不是盖的。
韩从文飞快将信拆开,看了一下之后,一脸的喜不自胜。
蒋维均给了他轻轻一拳,笑道:“从文,这下我们俩同喜了。”
旁边的宋舒敏说道:“从文,给我看看。”
韩从文将录取通知书给她,说道:“这是三喜临门的大喜事,我们两家可得在一起好好祝贺。”
蒋维均笑道:“那当然。”
转过头来问道:“你们两个要去外面吃饭庆祝,还是在家吃?”
蒋乔想了一下回答道:“在家吃吧。”不在家吃的话,就她爸和韩修他爸一侃能侃四五个钟头的架势,出去外面吃会被赶人的。
大家激动完,就将录取通知书好好的锁起来了,然后给亲近的人报信。
韩从文打电话给韩修爷爷奶奶报信,可惜他们都在郊区开重要的会议,赶不回来。
蒋维均也只给广市的亲爹妈报了一下信。
卫慧在电话里开心得不得了,连蒋红峰也高兴的开怀大笑,他们蒋家一下子出了两个研究生,这是多么有面的事,看以后那个老家伙在他面前说泥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