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高嫁 第128节
作品:《八零之高嫁》 儿子给媳妇买这么多,给她这个当妈的只买了一个,还是她主动要求的,她当然不高兴了。
林雨珍翘了翘嘴角,说,“俊生,大家都知道你挣了很多钱,但我觉得,你以后还是少露富,不妨偶尔哭哭穷。”
许俊生说,“成,明儿我就跟我妈借钱去。”
第74章 工作
林雨珍噗嗤笑了,“我看行。”
孙嫂进来说,“两个孩子都睡着了,雨珍,小周让我问问你,明天几点往回走?”
林雨珍说,“还是下午一点半,怎么了?”
孙嫂忍不住笑了笑,说,“小周明儿和陈姐约好了,要去逛大栅栏呢。”
林雨珍说,“让他放心去吧。”
小周是县政府招的临时工,以前在办公室打杂,一个月十八块钱,现在当了林雨珍的专职司机,工资变成二十五。
好处不仅仅是工资涨了,林雨珍平时吃不完用不完的,都会分给他和小陈。
而且因为经常要往返两地,小周作为司机,也相当于半个月就能来一次北京了,这可把县政府那帮人羡慕坏了。
虽说青县距离北京也不算太远,可谁没事儿闲着去逛北京啊,县政府大多数人都没进过京。
一开始,小周只是帮小陈在大栅栏买了一件羊毛衫,后来,越来越多的同事让他帮着买东西。
因为北京的东西质量好,价格倒也没有太贵,狠狠心买一两件充门面,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么的,小周就快成了专业的代购,每回来都带着一个长条子,上面是人家要求他买的东西。
小周第一次来北京,都惊呆了,进了金鸣胡同的两进四合院,更是拘束的坐立不安,现在早都习惯了。
毕竟林副县长家,比起他家,甚至比起县里的招待所,那都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一开始,他还特别不理解,觉得林副县长家里都这么好的条件了,干嘛还跑到他们县里,管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还是小陈说了,这世界上有很多不一般的人,有能力有担当,林副县长就是这样的人。
次日回到青县,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林雨珍在路上睡着了,这会儿感觉还好,小陈已经在招待所门口等着了,笑着说,“林县长,我已经把房间打扫干净了。”
其实服务员已经打扫过了,她不放心,又收拾了一遍。
林雨珍笑了笑,“谢谢。”
小陈抢过小周提着的行李,说,“行了,这没你的事儿了。”
回到她的房间,小陈给她倒了杯水,问,“林县长,您饿不饿,要不要吃点东西?”
林雨珍说,“不用了,你也回去歇着去吧。”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她和小陈在一家饭店吃过了。
不得不说,过去的一年里,青县在发展,但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她这一路从北京到青县,只看路两旁的风景,就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
以前的破房子也好有,而且还有不少,但新起来的新房子也有很多,地里的庄稼不是单调的麦浪或青纱帐了,比以前更丰富了。
以前路上的饭店也不多,也就零星几个小店,现在不但多了,不少规模还不小,卫生情况和饭菜质量都还不错。
当然了,变化最明显的还是人。
无论男女老少,穿补丁衣服的人很少了。
林雨珍刚喝了半杯水,忽然听到敲门声,问,“谁啊?”
“林县长,是我。”
林雨珍听出来是杨改香的声音,开门让她进来了。
杨改香笑吟吟的进来了,手里拎着一个饭盒,打开是还热乎的饺子,她说,“林县长,这是大葱肉馅的饺子,您还没吃饭吧,赶紧吃吧。”
林雨珍淡淡的说,“我吃过了。”
杨改香说,“真的呀,那你吃一个尝尝?”
林雨珍笑了,“小杨,你还是为了你对象工作的事儿,是吧,我早给你说了,我帮不上忙!”
杨改香的对象,是刘家镇一家小学教师,其实县城和刘家镇离得那么近,骑自行车上班算是很方便,但他执意要调到县城实验小学。
青县虽然穷,教育倒也不算太差,实验小学是公认的最好的小学。
要说工作调动,也没有那么难,但杨改香的对象学历太低,初中文化,人家实验小学要求必须高中毕业以上。
杨改香说,“林县长,您现在分管教育口,对您来说,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啊,您就帮个忙吧!”
“林县长,您是不是还生我气啊?”
“就您一来的时候,说翻修学校,要用计生办这边收缴的社会抚养费,那时候我可不是故意骗您,都是莫县长的吩咐,说不让您用这笔钱,而且当时也的确没收上来多少钱!”
林雨珍皱眉,问,“小杨,你来县里工作时间也挺长了,上一任管教育口的县长,现在调到市里去了是吧?”
杨改香点点头,“对,你说的是沙县长,他调到市体育局了。”
“小杨,我不会因为之前工作上的事儿生气,因为咱们级别不同,你那么做,肯定是你上头领导的意思。”
“至于你对象调动工作的事儿,别再来找我了,沙县长为什么也没帮你办,还不是因为你对象的学历太低了。”
“看来门槛还是太低了,以后必须规定,不是高中或中专学历,一律不能担任小学教师。”
杨改香脸色白了白,终于拎着饭盒走了。
住在政府的招待所,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春天的时候,林雨珍就决定收拾一下分给她的小院子。
县政府的家属院,建造的时间比较早,虽然看起来挺破的,倒也还算宽敞,她是县级干部,分给她的院子有正房三间,还有一间厢房。
隔壁就是牛副县长家。
比起住招待所,应该还是要好一点。
这天下了班,她去了一趟家属院,其实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门窗和玻璃都换过了,墙面粉刷了,地面也铺了瓷砖。
两个瓦工正在铺院子呢。
当然了不是全铺,就是中间铺上一米多的花砖。
牛副县长大概听到她的说话声了,也过来看了,笑着说,“林县长,你这房子弄得可真好,什么时候搬进来啊?”
林雨珍说,“这还没买家具呢,下个月吧。”
隔了没几天,她又去看,院子里的花砖铺好了,大门也换了,就连屋子里的家具也放好了。
桌子沙发实木床样样齐全。
这可奇怪了,她压根儿没买家具啊。
第75章 工作
不过,很快,就有人来认领了。
隔了两天,党委政府两套班子一起开会,会议内容是关于今年县里的农业,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六月,经过了大半年的时间,实践证明,大棚种菜这个项目非常成功。
一开始,只有两个乡镇试点,现在已经有九个乡镇开展了。
为了进一步普及大棚种菜,政府还跟银行协商好,可以为农户提供贷款。
开完会,林雨珍没回办公室,打算直接去县上的广播站看看。
在全县二十多个国营单位里,广播站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一个小破县城,是不可能有任何纸媒和电视台,五六十年代,各地都建设了有线广播,青县也成立了广播站,也铺设了路线,县城和哥哥村镇基本都普及到了。
据黄叶铭说,一开始还搞得有声有色,每天共有六个时段进行广播,县广播站还会自己写稿子,后来就不行了,人员少了,也不会自己出稿子了,现在,每天只有三个时段广播,而且都是直接转播新闻和市级电台的内容,鲜少会有自己的稿子了。
上一任广播站的站长调走了,现在的站长姓盛,他同时还是一名诗人,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诗,似乎对广播站的工作也不是很上心,一般也不主动来汇报工作。
等着小周把车开过来的功夫,恰好碰上了刘家镇的镇长,他笑着问,“林县长,送过去的家具您看到了吧,还缺不缺别的,缺的话一个电话,我让人送过去!”
最近,刘家镇的国营家具厂开业了,林雨珍也大致猜到了,她说,“家具挺不错的,你让厂里给我一个报价,我按照正常价格买。”
刘镇长哈哈一笑,“嗨,林县长,您这么说就见外了,木材都是镇上林子里的,就让工人简单加工了一下。”
刘家镇辖区内有一条河,河两岸全是树林子。
光是这些木材,就够家具厂使用很长时间了。
林雨珍说,“木材是国有的,厂子也是国营的,刘镇长,这些家具也是集体财产,你说送就送了?”
刘镇长早就料到这些了,笑着说,“林县长,那肯定不能拿集体财产送人,我是一个党员,我怎么能这么做,这些家具是我个人购买,送给林县长的。”
林雨珍说,“那就更不行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很有钱?”
刘镇长的确是这么自我认为的,他自个儿在镇上住着一个挺大的宅子,两个儿子也都各自都有宅子。
就连闺女家日子过得都挺好。
大前年,更是拿出所有的积蓄,投资了一家小型塑料加工厂,就是从人家大工厂拿货,把大卷的扁丝塑料布加工成各种大小型号的编织袋,每个月都能挣四五百呢。
一年下来就是五六千了。
刘镇长自认为,他这样的收入,不但在整个镇上,就连在县政府,那也是第一份了。
别看莫县长当了那么多年的县长,家里条件说不上多好,因为莫县长的老伴总生病,上不了班,全家都得莫县长一个人养活。
一个月哪怕工资一百多,那也是有点紧张的。
刘镇长笑呵呵的说,“这都是国家的政策好啊,要不然现在的日子不能那么好过!”
小周把车开过来了,林雨珍不想跟他废话了,说,“刘镇长,回头我把钱给你,或者直接转到厂里。”
“要不然的话,那些家具我就不要了。”
说着,就上了吉普车走了。
刘镇长在原地摇了摇头,他之前就觉得林县长政治经验不足,现在来看,处理事情作风倒是很硬,但的确还是不够圆滑。
他这都把家具送到她家里了,还非要坚持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