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欲开新政

作品:《正德大帝

    朱厚照没再管午门外的惨叫声,只转身回了乾清宫。
    从现在起,他依旧会将乾清宫当做自己的正宫。
    当然,这不是说他向文官集团们妥协,而不得不搬入乾清宫。
    而是乾清宫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前朝和内廷的中枢地带,他现在已经把内廷控制在了自己手中,已经不用担心自己会被文官们联合内廷控制住,自然更适合住在乾清宫,便于统治整个大明核心阶层。
    至于对牟斌的惩罚,不过是朱厚照如今作为皇帝为震慑锦衣卫的一种手段而已。
    朱厚照不是前世那位富于感情和天真烂漫情怀的正德皇帝,这一世的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包括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
    到了傍晚时分,气温就骤降下来,朱厚照只围着火炉,隔着碧纱窗看着外面已昏黄如烟幕笼罩下的天空,只把手中热茶放在了黄花梨木盘上,少时,便见谷大用走进来:“皇爷,大冢宰他们来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让他们进来吧!”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朱厚照刚呷下一口热茶,便见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许进、吏部左侍郎焦芳已经走了进来:“臣见过陛下!”
    “赐座!”
    朱厚照吩咐了一声,便转过身来,将右手肘托于木几上,食指轻轻敲击着额头,开始想着如何启口。
    吏部尚书马文升、兵部尚书许进、吏部左侍郎焦芳忙谢了恩。
    三人中,最老的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按照男九女十算,现在已有八十高龄,其次则是焦芳,已是古稀之年,而最年轻的许进也已年近古稀。
    所以若说如今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不用老臣倒也不是,朱厚照只是不喜欢用不听话甚至还不跟自己站在一边的老臣而已。
    马文升等三人其实不用朱厚照说也都能猜到朱厚照立即召见他们是为了何事,无论是一个政客还是一个政治家都对权力有着执着的追求,马文升等三人也不例外,他们也想成为内阁阁臣。
    “朕今日召见你们三位爱卿,非是寻常君臣闲聊,而是欲将大明江山托于三位爱卿,近日朝堂上的事想必你们也清楚了,非朕不仁,而是奸贼不义,至于朝堂之上,多有欺朕年少之人,故不得不杀之以立威!”
    “当然,朕也无须向你们解释,你们都是先帝留下的老臣,且都任过外职,既知先帝之遗愿也晓黎民之期盼,可以预料的是,自今日之后,内阁三阁臣必然辞官而去,朕希望你们三位爱卿能进入内阁,与朕一起完成先帝之遗愿,重现永乐之盛世!”
    “煌煌大明已历百余载,军威不振,流民增加,鞑子屡屡扣边,而帝国竟对其毫无办法,财政更是枯竭以至于寅吃卯粮,这不是朕想看见的大明,也不是先帝想看见的大明;
    是故先帝兢兢业业十八载只愿使万民得以安宁,但可惜先帝英年早逝,如今朕草草登基,虽年少不知世事,但亦不坠振兴大明之志,朕有意重现永乐之盛世,甚至超越先祖,望三位爱卿尽心助朕!
    朕欲开新政,完成先帝未尽改革之事业,三位爱卿有何美芹之策可献于朕,朕必择而纳之!”
    朱厚照说完便看了看窗外,此时雪已下了起来,呼呼的北风吹来之时,似乎已开始孕育着新的生机。
    吏部尚书马文升等三人听得心潮澎湃,三人本身就不是尸位素餐之辈,何况如今陛下朱厚照说要让他们入阁还如此礼敬他们,自然也不愿再藏着掖着。
    吏部尚书马文升先站了出来:“陛下,欲治盛世当先整饬吏治,如今大明诸事败坏不在于君王无德而在于百官无廉,朝野之内或庸碌或沽名钓誉或结党营私更有怠政者,是故以臣之意见,当先整饬吏治,严考察之制度!”
    “陛下,大冢宰所言,臣深以为然,欲兴新政,必整肃吏治,如今朝野之内,人浮于事,虽先帝明察秋毫,但也难免被庸臣所误,昔日弘治初先帝一开中兴之局面,也是先整肃吏治,以王公(王恕)掌吏部,太宰掌兵部,整肃文武官员;
    如今百官欺陛下年少自然懈怠,所以陛下欲开新政,当先整肃吏治不可!”
    吏部左侍郎焦芳也附和起来。
    “臣也赞同太宰少宰所言,臣虽在兵部,虽不知文臣廉洁与否,但也知道武官中大都已不习武事,克扣军需,吃空饷以肥己私,尤为严重的是役使兵卒,使得军备废弛,故欲强军备也需先整顿吏治不可,选贤臣良将方可使良政得以施行,甚至不至于变成恶政也!”
    兵部尚书许进也说道。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也很赞同这三人的观点,想要改变大明如今文恬武嬉、国威不振之局面,只能先整顿吏治,因为任何政策都是需要人去执行的,如若负责执行的人都不行自然也无法实施新政。
    而朱厚照也知道大明在原本历史上灭亡更多的原因也是吏治腐败,所谓什么财政制度不合时宜卫所制崩坏什么的,其实这些体制早已崩坏,而之所以在百年后才会灭亡更多的是吏治越来越腐败,已无贤臣良将去给王朝续命,皆只注重于结党营私去了。
    说白了就是统治阶层的大部分统治者只顾着去剥削而忘记了去维持整个统治体系的平衡,没有遏制住自己的贪欲。
    这时候,马文升又开始说道:“臣不敢相瞒陛下,臣在此之前就呈给先帝献过考成之法,是故陛下才以臣掌吏部,但可惜先帝驾崩,臣之考成之法未能实施也,如今臣将此献于陛下,望陛下采纳之!”
    朱厚照让谷大用接了过来。
    旋即,朱厚照打开粗略一看,心想这马文升的考成法和后世张居正的考成法倒也是差不多,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官员的办事效率,严申考察制度,给每个官员的政治任务设定期限,不完成任何将会严惩。
    朱厚照不由得暗想如果弘治皇帝没死,马文升得以实施的话,倒也先开吏治改革之先河,当然毋庸置疑的是,这种给官员带紧箍咒的方式肯定会让大明百官不满。
    因为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自己当官就是为了享福敛财的,而你朝廷却让我不停地干正事还发那么微薄的俸禄让我失去了敛财享乐的机会,这不是让我很难受嘛。
    “爱卿这考成之法自然是极好,很是对症下药,但衣食足而知荣辱,仓禀实而知礼节,百官不能只要求其勤勉,也得让其无衣食之忧甚至更为富庶才行,不然只怕依旧是千里为官只为财,提高其待遇至少可以保证一些因为贫窘而腐化的官吏可以保持清廉,所以考成法中的奖惩不能只是升降留任罢职这么简单,还得有绩效奖励,即所完成政绩与俸禄收入挂钩,当然惩罚力度也得加大,得增加徒刑、抄家、斩立决以至于剥皮等这些刑罚!增加腐败成本!”
    朱厚照看了后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他知道无论是什么时代,腐败肯定是存在也难以消弭的,如今他即便是大明的皇帝,他也没想着要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竭力于永久消除贪腐,他只是想尽可能地增加贪腐成本,同时建立以利益促进官员干正事的积极性而已。
    所以,朱厚照想要在大明朝实行的是绩效制度改革,把官员收入同个人完成政绩挂钩,这样无疑比给养廉银好,养廉银养不住廉的,唯有让人知道干的越好得到的越多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