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腌咸鱼的明代景泰青花仕女罐
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 结束通联,半夏立即从抽屉里翻出陈旧发黄的地图,这是一张2020年版的南京市交通旅游图,老师留下来的,二十年的老地图,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被翻折得破破烂烂。
她把地图摊开在床上,然后手持小台灯,凑近了用手指着地图上的字,一点一点地找。
她要找到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生活在2040年。
在地图上,被填充成淡粉色的区域是秦淮区,秦淮区是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秦淮区北边一大块椭圆形绿色是紫金山,紫金山西边的蓝色菱形是玄武湖,半夏首先找到了自己住的地方——苜蓿园大街66号,梅花山庄。
在比例尺1:100000的地图上,梅花山庄小区只是指甲盖那么一丁点大的地方,梅花山庄紧挨着一条一毫米宽,五厘米长的南北向直道,那是苜蓿园大街,再往北苜蓿园大街与中山门大街相交,中山门大街是粗壮的主干道,有两毫米宽,被填充成淡黄色,蜿蜒着横贯半个南京地图。
半夏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挪动,从梅花山庄出发,沿着大路一直向北,一个一个地认着那些地名:
江苏中华文化学院。
这是什么地方?看上去不像能帮得上忙,下一个。
海月花园。
不对,这是个小区,已经被烧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断壁残垣,如今被一大群猴子占据了。
东南眼科医院。
不对。
苜蓿园地铁站?
不对。
卫桥新村。
不对。
下马坊遗址公园。
不对。
省地震局?地震局里会有证据么?
还是不对。
女孩跪坐在床上,趴得累了,直起身子休息片刻,用力眨了眨眼睛。
房间里光线昏暗,仅有的光源是吊在书桌上空的小节能灯,以及她手里的小台灯,小台灯蓝色的塑料外壳,底座上有一块小小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它放在阳台上晒一天就能充满电,是老师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小玩意,见还能用,就一直留下来用了,这东西有一圈led灯泡,一共六个,但是能亮的只剩下一半,在这样的光线条件下认字很困难,特别是地图上的小字只有蚊子腿那么大,能看清很不容易。
半夏决定换一条路线。
从梅花山庄开始,往南走,到月牙湖。
再到君安东苑。
接下来是明湖大酒楼。
最后到光华路。
一无所获。
半夏舒了一口气,偌大的南京市,肯定有什么地方保留有足够多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生活在2040年,但遗憾的是南京市太大了,大到很多地方都鞭长莫及,靠一双腿和一台破自行车,半夏最多离开居住地二十公里远,再远就没法保证一天之内能来回,她不敢在外面过夜,那很危险。
如果有汽车就好了,或许在秦淮区的某个旮旯里还有那么一两辆能动的汽车呢?总会有车逃过了自己和老师的搜索,没有被取走电瓶。
半夏默默地想。
不过有车她也不会开。
这个世界经历过一段混乱的日子,那个时候她还很小,所以印象不深,如今回想起来,半夏只模模糊糊记得猩红色的夜空,月光下巨大的黑影像蜘蛛一样在大地上游走逡巡,老师带着她东躲西藏,她见到的人类越来越少,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
“究竟什么地方能有证据呢……”
半夏接着趴下去,睁大眼睛。
地图上的主干道是女孩的主要移动轨迹,为了安全起见,半夏只能沿着大路行动,不能深入小巷道或者居民区。
从梅花山庄出发!
苜蓿园大街!
中山门大街!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里会不会证据?毕竟里面都是老古董,没有餐具的时候,老师曾经去南京博物院里找过锅碗瓢盆,那些放在玻璃柜子里的陶器瓷器,如果能用,老师就全部搬了回来,比如说有一个“明代景泰青花仕女踏青图罐”,现在就摆在厨房里用来腌咸鱼,还有一个“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现在用来放熏肉。
还有一件银缕玉衣,老师当初也想搬走,说这宝贝放在那儿让老鼠啃实在可惜,但她又不知道这东西带回去能干什么,只好找了个玻璃柜把它装进去,然后立在南京博物院大门口当门神,希望能吓走闯进去的动物。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动不动的银缕玉衣吓不退动物,动物只把它当雕塑,除非它能走起来。
但它走起来就吓到半夏了。
这些东西年证明她在2040年么?
恐怕不行,因为2019年它们也存在。
下一个。
“明故宫。”
不行。
再下一个。
“中山宾馆。”
中山宾馆?半夏仔细回忆了一下。
哦,原来那一片焦黑的地基是中山宾馆。
南京总医院。
西安门。
毗卢寺。
半夏的眼睛都要看花了,也没找到能起作用的地方。
究竟什么样的地方会保存有大量证据?
首先得有明确的时间标记,其次要有明确的事件记录,然后时间和事件还得一一对应,这样才是有说服力的证据,可以证明她生活在2040年——只有足够数量的杂志、年鉴和报刊才能证明半夏所说的是真的。
哪里有大量杂志和报刊?书店?不对,书店不会保存大量多年前的旧报纸,书店里只有垃圾小说。
半夏的目光沿着地图上那条土黄色的主干道缓缓移动,那是中山东路,她很熟悉,半夏经常坐在明故宫门前的台阶上,看着水牛和鹿浩浩荡荡地经过中山东路。
“你想不想去看书?多看书对你有好处。”脑子里又回响起老师的话,“杂志报刊什么的都有,你要是想看我们就去搬一点回来……”
半夏忽然就看到了它,一行小小的黑色仿宋字,它悄悄地躲在繁杂的地图中,毫不起眼,但半夏知道自己找到了。
总统府。
不,在它下面。
“南京图书馆。”
·
·
·
(作者君闲话:有同学在书里问我关于填报志愿的问题:爱好文学,但是被家人要求填报理工科志愿,该如何选择呢?
作者君只能在这里分享一点点个人经验,仅供这位同学参考:
如果是热爱写作,那么填报任何专业都不影响写作,大学里的文学专业反倒不培养作家,他们培养文学研究者、鉴赏家、评论家,作者君本人就是理科出身,网文作者里大把的理科生。
如果是单纯热爱文学,例如文艺学、比较文学等等,这个就得在文学专业里进行系统学习,那就要和父母家人好好沟通了,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定不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