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
作品:《娶了隔壁姐姐后(GL)》 话说制作艾绒是真赚钱,就是这山里成片的艾蒿少,要不明年把家里那两亩地种上艾蒿,这东西一茬一茬的,只要根在来年还会继续长,随即摇头否定这个想法,自家就那两亩地明年她还想多种点农作物,不能为了赚点钱把生活品质弄没了,而且万一遇到饥荒年咋办。
毛掌柜验过货后非常满意,笑着说道:小友一看就是行家,以后还有这样品质的艾绒只管拿来,我们店按照五十文收取,三年内年份的按照这个价格往上加,四年到五年年份的艾绒价格咱们再谈。
他们家收药也不光是自己店里用,还会往京城店铺运送药材,所以他们铺子里只要是药材就收,而且不限量。
安吉闻言谢过毛掌柜,寒暄了两句才拿着钱离开。
白茶看又入账一两多,心里除了高兴和感叹这人的赚钱能力外已经不知道该说啥了。
安吉看媳妇好奇四顾,并没有说啥,眯眼笑着试探问道:我有钱了哦,你说这钱借给你弟弟盖房咋样。
她想知道白茶心里的真实想法,如果白茶想把钱借给弟弟盖房她自然会借,她之所以这么问就是不想白茶把心事放在心里不说,她想让媳妇以后有话直接说出来,她不喜欢两人之间猜来猜去的。
白茶闻言一愣,回神后轻轻摇头:不用,以后的路要他们自己走,咱们不用什么都帮他们。
给了大福二贵收入稳定的营生,又让他们住在家里,安吉已经做的够多了,从某方面讲安吉对弟弟的帮助比她这个姐姐大,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她懂,她不想让两个弟弟养成事事都要依赖安吉,他们是男娃子应该成长起来给她们做后盾才是。
安吉闻言笑了,她媳妇有颗玲珑心,趁机提出要求:那你以后有想法直接跟我说,可不能瞒着我啊。
白茶注意到有人看她俩,羞红着脸点头答应后,直接把安吉给拽走了。
安吉嘿嘿一笑,脚步轻快的牵着媳妇的手逛起街来,因跟白家兄弟约定的是下晌回去,所以两人时间充裕,于是决定去位于城北的书肆大街逛逛,书肆大街顾名思义街上全部是卖文房四宝的店铺,每家书铺前都会堆放一些便宜处理书籍。
安吉打算淘点书看,每路过一个书摊都会蹲下翻找,遇到那特别便宜三五文一本的,一次会挑上十本八本跟店家讲价,店家看她买的多都能算便宜些,安吉付完钱把书放到背篓里继续逛下一家。
白茶如今也进入读书识字阶段,所以来这里后眼里布满好奇,在她心里读书是很神圣的事,书在她心里的地位非常高,非常支持安吉多买点书,只不过看到安吉越买越多时,还是忍不住拽住她,她差点忘了安吉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了,这几十文几十文花,怕是刚刚卖药材的钱已经没了一半,背篓都装满了安吉竟然还不打算收手。
安吉感到身上越来越重,放下背篓对着媳妇不好意思笑了笑:我看太便宜了没收住手,不行我有点背不动了,一会咱俩坐车找大福他俩吧。刚刚挑的起劲还没觉得累,这会被提醒瞬间感到了肩上的重量。
她刚来时去过乡里的书铺,里面的书最便宜的都几十文,这地上堆的都是些比较冷门的书籍,对于这里的人来说除了启蒙书籍四书五经史书等这些科举必备的书籍外,其他类别的书籍基本都属于冷门书籍。
天文、地理、农桑、术数、兵书、方技、医术等方面的书她都买了,她还买了本大梁律,没事看看科普下这里的法律不是挺好吗,当然主要还是这里没电没网络的,弄点书看也能打发下时间。
她除了能从书籍上获得知识信息外,也没有别的啥途径能知道的多些。
话说回来这些书之所以成为冷门书籍,也是这个社会制度造成的,不管老的少的读书人一门心思都在科举仕途上,而可笑的是那些对老百姓有益处的书籍,老百姓因为不识字根本接触不到。
不知道这种状况是朝廷故意为之呢,还是故意为之呢!安吉在心里嗤笑了下,说不上是在嘲讽朝廷愚弄百姓,还是嘲讽自己杞人忧天。
白茶失笑的摇了摇头这人真是的,主动拿了一部分书籍,同安吉一起找了辆车,花了两文钱到了南城门。
安吉看时间还早,白家两兄弟还得等会才能回来,所以两人在附近找了一个小吃摊吃了午饭,吃完找了个阴凉地等着,安吉拿了本书扇风和白茶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
有人看她这有一筐书籍以为她是卖书的,还有几人上前询问怎么卖,安吉眉头微挑随意道了句:二十文一本随便挑。没想到还卖出两本。
白茶看的目瞪口呆,她可是知道这些书最贵的都没有超过十文的。
安吉眯眼收了钱,等人走了才对着媳妇笑道:我看这也是个营生,不然让二贵弄点旧书卖吧,大福赶车这样还能多赚点。
赶车大福一个人就可以了,带着二贵一是想让他跟着学下,二也是不想这小子出去给人做苦力。
白茶觉的这营生还真行,点头应道:一会跟他说说,这营生干好了比拉脚赚钱啊。
安吉闻言噗嗤一笑:傻媳妇,这行当赔钱的几率也挺高的。刚刚那两人买的书一本是术数,一本是乐谱,这说明那两个人买书的目标明确,这两本书在书店这个价可买不下来,坐车去城北书肆大街还不一定淘到,索性买了怎么算也是便宜的。
要是想靠这个赚钱势必要压书,还得眼光准,有些书打眼了几年也不一定有人买也不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要想把生意做好了可是要下很大心思的,看媳妇不懂就把这里的道道说了。
白茶听的膛目结舌,安吉要不说她还以为这钱好赚呢,随即不觉笑了,可能她看安吉赚钱挺容易的,才会在心里这么认为吧。
安吉看闲着没事,也不管押韵不押韵,索性吆喝了起来,: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别错过,刀不磨可要生锈,人不学可要落后,好铁要经三回炉,好书要经三回读
当白茶听到一本好书惠及三代时,感觉脸烧的慌默默起身,往旁边走了几步。
安吉看了呲了下牙,知道媳妇脸皮薄也不为难她,继续说着顺口溜吆喝。
老百姓围观是为了看个热闹,觉的这姑娘说的顺口溜就跟说书似的怪好听的。
蹲下挑书的细看都是穿着长衫的人,他们没觉得这姑娘说的夸张,反而这话里还隐含了好多至理,心里有了一丝敬意大家多少都会买本回去。
等到白家兄弟过来时,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情况,两兄弟互相看看这是啥情况,咋半天不见这俩人又卖起书了!
第15章
安吉看大福他们回来了,等挑书的人走了,弯腰把书装到背篓里,背上后招呼媳妇走,呵呵,这么会儿功夫卖了二十来本,刚刚买书的钱回来一半了。
她买书就是为了闲时看看,所以剩下的书是啥样的,对她来说无所谓。
大梁朝因为女帝当家,对女子并没有十分苛刻,在街上望去女子出来摆摊的也不在少数,当然大多数是妇人。
大梁朝实行四民制度,士农工商四籍把民众的阶层清晰划分开,她现在的身份属于农籍,像她刚刚摆的摊位,只要规模不大没有超出朝廷规定范围,那么就不会被划入商籍。
就像安大河一直在村里做赤脚大夫,并没有实质的去当坐堂大夫郎中啥的,就不会被划入匠级,嗯,当然安大河那两把刷子也当不了坐堂大夫!
当她知道大梁朝把医者划入匠籍时,就明白了朝廷并不注重医道发展,当大夫郎中的哪个不是读书识字的,她记得古代读书人有句话说不为良相就为良医,仅凭这句就知那时医者是士民。
因大福还要等会活,二贵拽着大姐去买东西,安吉看二贵那小子明显是有话要跟姐姐说,所以没有跟去,把背篓放进车厢里后,拿了那本大梁律坐到副驾看了起来。
安吉看了开篇后直接翻到刑罚篇,杀人偿命这话从古说到今,她倒要看看这大梁朝哪条律法上写杀人者只需坐三年牢就行了,那县官这么判脑子是不是秀逗了,把这故意杀人当成交通事故了吧。
这般想着认真看了起来,安吉越看心越凉,大梁朝的法律讲究以情入法、以理入法、以儒入法、以礼入法,并且防止官员徇私枉法乱判,还设立了严厉的追责制度。
那县官敢那么判是根据律法中有杀无罪之人要偿命,杀有罪之人可以不偿命这条,县官判定王麻子的死是由安大河造成的,安大河就这么成了有罪之人,王大郎杀了安大河属于为父报仇,所以才会只判了三年,当然这结果也有可能是王家人给那县官送了银子,不然说不通难道仵作不验尸吗。
想要翻案除非能证明那王二麻子不是安大河治死的,这事已经过了三年,以前的县官都调走了,人死无对证根本是查无所查,至于证明官员受贿啥的就别想了,官官相护民不与官斗这话放在这里就是至理名言。
安吉蹙着眉头继续往下看,除了十恶罪不赦外,如果赶上什么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太子这种普天同庆的日子,皇上会颁布大赦令,那些没有犯十恶罪的犯人,还能被放出来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二贵带大姐走到他哥看不到的地方后,跟他姐认真说道:大姐,你有空时给我哥相看相看,等我们把房子盖好后,最好就能让哥给我娶个大嫂。
房子虽然塌了,但是昨天他们哥俩算了算,按照他们现在攒钱的速度,到秋收时就能盖房了。
他哥娶了媳妇后,他们回去就有饭吃,反正他吃过大姐做的饭就越发不想吃自己做的饭了,至于跟他手艺差不多的大福不提也罢。
白茶听了二贵说的有些哭笑不得,这小子才十三是不是操心的太多了,伸手拍了下二贵的脑袋调侃道:大姐也给你相看一个媳妇啊。
大福的婚事她想等明年给他相看,毕竟总要先把房子盖了才能娶到媳妇不是,不过二贵这么一说,她倒是可以先留意留意,村里男孩子十四开始相看,多数十五六已经成亲有的甚至有了孩子,大福因为家里太穷才会到现在还没有相看过。
女孩子一般在十三就开始相看定亲,十四五基本就已经嫁人了,拖到十六七的多数都是名声受损或者在孝期的,就像她当初定亲就早,如果不是守孝可能她早就嫁人了,那么现在她可能就是一个寡妇,想到这里眸中闪过恍然,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的姻缘是安吉,所以才会兜兜转转一大圈嫁给她。
二贵听了不好意思摸了摸头,磕磕巴巴回了句:我我不着急,先给哥相看吧。
白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郑重点头答应了,二贵只要紧张着急说话就会有些磕巴,也不知这毛病还能不能好。
二贵看后又加了个条件:那那个新嫂子最好是做饭好吃的。自从大姐嫁给安姐姐后做饭变好吃不少,大哥说那是因为安吉家各种调味料足,还舍得放油自然做的比以前好吃,这话他虽然认同,但是他相信只有做饭本身好吃的,用了调味料才会更好吃。
白茶闻言摇了摇头,这小子真是的,又不是给你娶媳妇要求还怪多的。
安吉等媳妇和二贵回来才收起那本大梁律,这大梁朝的法律挺有意思,你说严格吧,还留了那么多余地,你说人性吧,某些地方又格外严格。
不过现在她知道那王大郎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她做出过激事的,因为只要她没死不是过错方,又懂大梁律让官府不能轻易愚弄,她选择告官那县官即便是再昏庸,也只会判打王大郎板子和罚银,情节严重被判流放也是有可能的。
农村人即便有点家底也怕进衙门,俗话说衙门大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法律不对民众公布的情况下,试问目不识丁的老百姓怎么告状,即便有人告了,也会被那些有权势的买通官吏,只要那些官吏在状纸上稍微弄点手段,受害人往往稀里糊涂的成了诬告,被打个半死不活扔了出来,所以百姓里有句话叫屈死不告状。
想罢安吉眼睛一眯,不知那王大郎会用什么手段对付她。
安吉凑过去看两人手里空空的,挑眉问道:媳妇,你弟弟不是说要买东西吗。现在家里缺什么都会让白家兄弟捎回来,所以也不用每次进城买一堆粮食啥的了。
白茶失笑道:哪是要买东西,这小子操心大福的婚事呢,让我有机会给相看下。刚刚和二贵到附近的杂货铺里转了转,这小子看到啥都贵,最后两人空手回来了。
安吉听后失笑的摇了摇头,这事她可不掺和,扶着白茶上车里坐着。
白福正在揽客,今天也不知咋地了,这客人特别不好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头看见村长和他大儿子安远。
白福上前两步打招呼,听村长和安远要回村,连忙笑道:那正好坐我们车回去吧,我姐和安吉姐也在呢。他不揽客了,四个人坐车厢里还不拥挤。
安盛才闻言笑着应了,这感情好坐白福的车能送到家门口。
安吉看上车的是村长和安远,不由诧异问道:叔,你和大堂哥也来县城了啊。白茶跟着安吉后面打了声招呼。
安盛才冲着九姑娘点点头,坐好后说道:是啊,我们是从乡里过来的。顺便把经过说了下。
昨天晚上的大雨,让村里好几家房子都不能住了,而且村里的河水水位过高,他早上先去了乡里找亭长说了情况,结果亭长说这事不归他管,让他来县衙汇报,到了县衙汇报后,那吏官只是登记了下,然后扔给他一个布告说是朝廷颁布的政令,让他回去张贴对村民宣读,十日内把人选上报。
弄得他一脸懵,打开看才知原来朝廷下令,不满十户的小村落取消村长一职,并入大村管理,满十户不足百户的村子设置村长一人,超过百户的大村设置村长和村正,并实行邻保制,四户为邻五邻为保,每保选出保长一人,辅助村长管理村子,诸邻里有强盗及杀人事件,必须互相救助,否则亦受处罚等。
他们村子不足百户属于中等村,虽不用增设村正但保长还是要选的。
安吉听了眉头一挑,互相监视一起维持治安吗,对于这古代政事并未多说什么。
安盛才无奈说道:这要是继续下雨溃堤了,受苦受难的还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安远气不过怒道:我看那些人就等着溃堤后再上报呢,到时好打赈灾银子的主意。
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哪次朝廷赈灾的银子到过受灾百姓手里,都被那些蛀虫给贪污了,最多就是减免当年的赋税给些救济粮罢了。
安盛才皱眉呵斥道:乱说什么,这话能在外面说吗。
安吉闻言眉头微蹙,出声问道:叔,那咱们就这么等着啊。
大河村的地势是北高南低,一旦溃堤河水只会往南面蔓延,那时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南面的耕地了,虽然村里应该淹不到啥,但地淹了就代表绝产,没了粮食百姓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安盛才紧皱眉头摇了摇头:哪能等着,回去我会通知各家各户出壮劳力加筑堤坝。买不起砖石就用碎石头,到时集资买些三合土,咋地也不能啥也不做盼着老天爷不下雨吧,这才刚进入雨季,下雨的时候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