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起火原因
作品:《支书知青多风流》 文具厂原来的主体就是舍公殿。原来的舍公殿,是一个六十多平方米的易燃小古宇,原是浙南一带最有名气的山龙庙的传达室。它的主人,http:///sort/kehuanxiaoshuo/kehuanxiaoshuo/7/7611/
传说是倒茶扫地,迎客送使,好管闲事,爱打包不平的济公式的人物。他一过世便立地成佛了,其信男信女几乎超过了老龙王,前来祈求、敬献的人是经常前赴后继,络续不绝。
据那些信男信女讲,只要经常到舍公面前诚心诚意地祈求和敬献,那一定有丰厚的回报,求婚得婚,求财得财,随心所欲,否则,谁有那么多时间老往那破庙里去呢?怎么会有那么多信男信女愿意去祈求、敬献呢?直到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才阻止了信男信女们的崇尚行为。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山龙庙就成了红卫兵小将的革命目标,庙内庙外很快被革洗一新,庙内的大龙小龙、虾兵虾将全被红卫兵作为牛鬼蛇神“送上了天”,整个庙堂被改成了专为“红总司”搞宣传批判服务的文具厂,唯独舍公被作为装饰品仍然脸不改色、心不跳地稳坐在它的殿堂中央,但其信徒从此很少很少涉足了,怕的是转入政治旋涡,以致门庭十分冷落。十年浩劫一结束,舍公又身价百倍,舍公殿门庭又热闹若市了,不久,就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消防部门也就把文具厂列入了消防重点保卫单位。
后来由于文具销路小,销量少,效益不好,当时的厂领导班子就决定把生产重点转向了木制品,因而厂名也改成了木制品厂,但有的人因为叫习惯了,还是叫文具厂,尤其是当地的老百姓,不知为什么,就是改不过来,不是叫文具厂,就是叫舍公殿。
十年前,郑明在防火安全检查时,就发现了舍公殿被文具厂用板皮隔了十五平方,作为油漆剂仓库。整个山龙庙是破旧的木结构,而到舍公殿里烧香供佛的善男信女又是陆续不绝,香火灯烛昼夜不熄,随时都有引起火灾的可能,就提出了搬迁油漆仓库,改造文具厂厂房的意见,并立即签发了整改重大火灾隐患通知书。
可是,只因舍公殿是佛教活动场所,而文具厂经济基础很差,势单力薄,火灾隐患就是迟迟未改,厂长一任换一任,消防部门意见提了一次又一次,郑明亲手签发的重大火险整改通知书就发了8份,并先后向政府打了5次专题报告,要求政府干涉处理,结果是下无能为力,上顾之不及,以致泥菩萨坐堂,脸不改色,貌不变,但最后是粉身碎骨,魂飞魄散,庙宇化灰。
面对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推拖应付”政策,消防部门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加强宣传和检查,履行“老太婆念经”,走一回念一回。
7月24日,油漆工黄丽上夜班,赶产品,要领油漆,正在车间里的仓库保管员周萍萍,遇上了吴副厂长,就要求他陪着一起去。因为厂里有一批订单一个星期内就要交货,分管生产的吴副厂长心里很着急,夜以继日地跟班生产,对周萍萍这样的要求,于公于私他都应该答应,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并抬脚就跟着两位女士走。刚走没几步,周萍萍突然内急,就把库房钥匙交给了吴副厂长,然后,方便去了。
吴副厂长拿了钥匙就不等周萍萍,和黄丽先到仓库去了。那天,仓库的电灯烧了,窄小的仓库暗得难分五指,年轻胆大的糊涂厂长竟打燃了打火机照明,当他打开油桶时,桶口冒出的油气遇上了打火机的明火,迅即发生了大爆燃,酿成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火,年轻的吴副厂长就这样不幸地葬身火海,油漆工黄丽也随他而去了。
周萍萍方便完了,走出公共侧所,大火早已笼罩了她的仓库,她再也见不到吴副厂长了。可她当时并不认为他已葬身火海,因为她不可能想象得到火灾是吴副厂长引起的。当时,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救火!但火已不是她一个人所能救得了的了,她受过消防培训,她知道发现火灾,首先要报警,于是,她一边大声呼救:“起火了,快救火啊!”一边慌慌张张地往值班室跑,她要打“119”向消防队报警。路上遇到了会计科长,告诉她火警早就报了,消防队已经到了火场。现在最要紧的是抢救贵重物资,会计科的保险柜搬出来了,请她帮助看一看,她惊慌失措的点了点头,她的仓库没了,她正不知干什么好,会计科长叫她看保险柜是个很重要的任务,她就答应了。
谁知周萍萍逃过了那一劫,却逃不过这一劫,在看守保险柜时,被烈火包围无人救援,最终还是追上心爱的人共赴了黄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