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拐弯了

作品:《恶明

    峰知道,自己到了朝鲜的仁川,到现在朝廷还没有做的反应,京师商团和他们背后的主子着实的功不可没。
    明朝的经济一方面有繁华的商业和手工业,一方面是地方上土地兼并的越来越厉害,而且这种土地兼并的后果不是产生大量的流浪人口,而是要把破产的农民改变为自己的佃户和农奴,加强人身依附的关系。
    关外的垦殖庄园建立起来之后,尽管里面利润巨大,但是所需要的劳动力的数量太过巨大,如果在关内朝着关外迁徙的时候,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极为忌讳的流民,而且现在垦殖庄园现在还是一个半公开的情况。
    何况乡土观念极重的农民在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会考虑去至今仍然被描述为苦寒之地的关外讨生活,所以奴隶就成为最大的需求。朝廷的禁海令摆在那里,各个豪门大户出海作些生意还是可以,若是派出军队到处掳掠奴隶可就是自己嫌自己活的长了,若是被人告上一状,杀头灭族都不过分啊。
    不过江峰这个异数出现了,胆大包天,在这些人看来毫无理由的就从经营的很不错的登州跑到了朝鲜那个穷乡僻壤去,本以为在那里之后也就是一个山大王之类的存在,谁也没有想到此人在海上继续做的风声水起,而且还拓展了奴隶买卖这种大买卖,这种买卖几乎就是为了垦殖庄园设置的。
    尽管京师商团和江峰也有这样那样的利益冲突,可是为了这个奴隶劳动力的来源,京师商团背后的那些勋贵和官宦们,也都是尽力的给与遮掩,反正对于明朝朝廷来说,最重要的永远是大明自己内部的事情,海外的一切都是细枝末节。
    上面的事情也可以反过来的说,江峰现在也是需要京师商团的存在,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内陆的人运输出来,有这样一个关系,最起码可以通过银子和贸易取得,而不是完全的闹翻后对自己形成封闭的状态,既然如此,江峰也不得不对京师商团的那些人有几分客气,所以这些级别颇高的商人并不害怕江峰,反而是敢于争辩几句。
    夏青蛟在岛上的住处现在被江家军的卫兵清理了干净,用作议事厅,不过里面现在根本不是在议事,而是在争吵,陈磊看起来虽然是好像一个教书先生,此时差点却和江峰拍了桌子的模样,边上张亮和卫兵居然都是忘了发火,只是觉得颇为有些哭笑不得,财帛这个东西居然有如此无敌的威力,这些商贾们什么也不怕了。
    现在的江峰感觉到非常的头疼,当时自己一时愤怒,所以派人去给送信,可是来到大门岛上发现能卖的也就是一千人左右,夏家的人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可贵的水军资源和人力基础,当然不能随便就让出去,现在总不能去浙江抢些贫民来给商团的船只吧,虽然江峰知道自己的道德观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真的掳掠无辜汉人为奴,那可就是禽兽了。
    在议事厅的墙上,按照江家军的规矩,都是摆放着海图,经过海商们和白人们的不断完善,现在东亚一带的海图有个差不多的轮廓了,江峰的目光投注在上面,却看到了一个区域。
    在那里琢磨一下,突然伸出手狠狠的一拍桌子,在那里大喊道:
    “不要吵了!”
    屋子里面马上就是安静了下来,这时候那些满心不愿意的商人才是脑筋清醒了过来,想起来面前的这个人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煞星,难道是恼羞成怒准备杀人了!个人都是心里面打鼓起来。
    江峰先是跟着自己的卫兵说了一句什么,然后开口问道:
    “各位,此次的银子可都带足了吗?”
    众人都是心中一松,连连的点头,这次本来都以为会有大批的人口,各家都是把银子带了不少,江峰看到周围的人的反应,呵呵一笑又是说道:
    “那就请各位把江某的船队给养补充齐全,我定然给各位充足的人手,绝对不让各位空手而归!”
    这话说完之后,商人们都是有些糊涂,不过补充给养对他们来说很是简单的事情,也不为难,不过江峰的船队都是战船,而且现在没有任何合法的成分,所以只能在大门岛上就地的补充,也不敢直接去大陆上补给。
    看着商人们答应了下来,江峰只是一抱拳,承诺道:
    “各位梢待,最多不过一天,我给各位一个答复,送客!”
    商人们迷迷糊糊的走出院子的
    看着几个穿着江家军水军服饰的洋人急匆匆的朝着屋来。
    现在的大明京师,户部衙门号称是天下财赋汇集与此,是最有油水的部门,在里面当差的官员们各个的都是油光满面,舒服的很。不过这半年多来都是有些焦头烂额的模样,大明各个衙门基本上都是因循成例,没有什么独创的东西,官员们也是没有多少的创新精神,若是没有想要革新的大太监和内阁首辅——比如说刘瑾和张居正,这些官员们绝对不会有什么主动革新,提高效率之类的举动出来。
    之所以不变,主要是没有什么新变化出来,一百多年下来,除了天下的工商提供的税赋越来越多之外,其余的按照几十年前的做法就是了。
    可是负责粮食的官员却知道,京师和北直隶对漕运的依赖降低了许多,因为莫明其妙的在天津卫所那里有大批的粮食出售,而且价格居然比南方运来的还要便宜,垦殖庄园的事情他们也是知道。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情况,垦殖庄园各种出产迅速的形成了价格上面的优势,而且数量也是不低。
    单凭运河官粮是不能满足北方的实际需要的,缺额要通过购买才能解决,江南许多粮商就是以此为生,大批私人的粮食以漕运的名义逃避税卡,在运河的末端,由通州的商户们分销各地。
    但是同样大量的关外粮食走海运路线,在天津上岸,在价格上有不小的优势,而且垦殖庄园背后的权力集团对于北地粮商的影响力,更加直接,更加的大。
    江南已经是有些粮商破产了,还有些江南的官员都是怨声载道,漕运产生的利益早就是在朝中和地方上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背后的勋贵集团也不是吃素的人物,在朝堂上,在他们能施加影响力的地方都是兴起了舆论攻势。
    说什么粮食买卖应当是注重朝廷的大利,这个大利的意思是那家的粮食便宜就应该是买那家的,当然用奴隶作为劳动力,在东北肥沃的土壤中涨出来的庄稼,除了种子的价钱,几乎就是没有什么成本了,而且靠着关外的天然水系交通系统,海运的成本比起漕运更加的低廉。
    现在朝廷上面官员隐隐的分成两派,这却不是什么政治派系了,而是所谓的“南粮”和“北粮”,也被称为是河海之争。海派基本上都是京师商团那个派系,河派则是漕运的坚定支持者。
    双方都是根深蒂固的权贵官宦,谁也是得罪不起,户部夹在其中左右为难。
    除了粮食方面的事情,负责马政的官员却有些惊讶的发现,在关外开始有些马匹流入关内了,一向是窘迫的马匹开始有所缓和。
    京师的各个衙门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比如说是顺天府衙门的衙役和五城兵马司相关人员,发现京师勋贵和官宦家中,朝鲜奴的比例有所加大,而且也是风尚所在了,谁家不养几个朝鲜奴隶,西城外的人市上朝鲜人的比例也是逐渐的加大……
    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开始有些松动了,官员们为了在前台或者后台的商人利益开始争吵,开始分成派系。
    吕宋的马尼拉港是天然的良港,西班牙人在这里建立殖民地以来,虽然是距离欧洲太远,来到这里的西班牙军人和居民都是自嘲被光荣流放,不过这里的地位颇为的重要,大批运送南美物资的西班牙船只都是把这里当作中转站。
    然后或者是把船上的货物运回西班牙,或者是在南洋把在美洲掳掠来的金银换成中国的货物,然后贩运回欧洲。
    所以西班牙的在这里也是保有将近一千名士兵,五艘二百吨左右的炮船,还在马尼拉港口上修筑了炮台,作为防御。一千人的数字在明朝和蒙古的战争中,可以被当作是忽略不计的数字。
    但是西班牙人却觉得这已经是足够了,要知道在十五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五百人可就是打败了几万人的南美印加帝国的部队,南洋海域上的土人战斗力不会强出太多。
    嘉靖十三年的十一月,马尼拉港口炮台上的西班牙士兵看着远处的海面上,张大了嘴,半天的讲不出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