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多情 (第二更,求月票)

作品:《倾世宠妻

    深蓝色天幕上的月亮已经缺了半边,不再是以前圆圆的满月。
    盈袖抱膝坐在卧牛石上,看着远处海岛上的小山坡,喟然叹了口气。
    这一世能陪她走下去的,也不是师父吧?
    就像上一世师父无声无息消失了一样,这一世,师父也消失了。
    虽然比上一世晚了两年,但是该来的总要来,她早有准备,虽然有些难过,但没有太多的悲伤。
    “……师父,希望您一切都好!”天边终于出现了鱼肚白,盈袖卷起手,放在嘴边,对着海面上快要脱颖而出的朝阳大叫了一声,然后跳下卧牛石,欢快地回自己的院子去了。
    在礁石阴影后的师父刚刚踏出一只脚,听见盈袖的呼喊,他的脚又缩了回去,眼睁睁看着盈袖上了台阶,推开抱厦的后门进去了。
    还好,虽然他没有出现,但是她好像已经走出来了……
    师父飘然起身,越过卧牛石,从海面掠过,踏着粼粼的波浪去了对面海岛上的小山坡。
    ……
    时光倏倏,很快一个月过去了。
    四月中旬的时候,盈袖从沈咏洁那里得知,沈遇乐终于要定亲了。
    “啊?跟谁定亲?”盈袖很是紧张地问道,“这阵子一直在议亲,就是没有个准信儿。”
    如果是跟郑昊,不会完全没有消息传出来吧?
    郑昊虽然是质子,也是南郑国的皇子,不可能无声无息就跟沈遇乐定亲的……
    可如果不是郑昊,沈遇乐不知会伤心成什么样子。
    沈咏洁看了她一眼,警告她道:“你别乱插手。遇乐是一时糊涂,只要你不跟着乱起哄,她过一阵子也就好了。”
    盈袖顿时明白过来,肯定不是郑昊了。
    “到底是谁啊?”盈袖着急地攀着沈咏洁的胳膊问道。
    “是你大舅母家的内侄。”沈咏洁轻声说道,“亲上加亲,会对遇乐好的。”
    沈遇乐的娘亲王月珊出自三侯五相中的王家,也是五相之家,钟鸣鼎食的簪缨之家。
    这是外甥女要嫁回外祖母家了。
    盈袖愣了一下,“真的定了?”
    “差不多吧。”沈咏洁叹口气,“你外祖父不肯,遇乐有什么法子?”
    就像谢东篱说的,沈遇乐能不能嫁给郑昊,完全看沈大丞相怎么做。
    如果他愿意,这门亲事就有得谈。
    如果他不愿意,那么这门亲事根本就不可能。
    “外祖父为什么不同意呢?”盈袖闷闷地问道,“郑二皇子……其实也不能做南郑国的皇帝,外祖父到底在顾忌什么?”
    盈袖总觉得郑昊做了质子,就如同她爹元健仁去南郑国做了质子一样,就都同皇位无缘了。
    在这种情况下,郑昊的亲事可选的范围应该大很多。
    沈遇乐只是东元国大丞相的孙女,又不是女儿,已经隔了一层。
    只要沈大丞相同意,向南郑国透个风声,这件事未必不能成。
    “谁跟你说郑二皇子不能做南郑国的皇帝?”沈咏洁冷笑一声驳了盈袖的话,“你以为南郑国在我们东元国的质子,是跟我们东元国在南郑国的质子一个待遇吗?”
    “难道不是吗?”盈袖不解地反问。
    在她的理解里,被派出过去做质子的皇子,本身就意味着被皇室放逐了。
    沈咏洁抬头看了看烟波阁窗外,见院子里空无一人,丫鬟婆子都在外屋伺候,才拉着盈袖坐到自己身边,悉心给她解释:“……南郑国的昌兴帝最宠爱的女人便是冯贵妃,郑二皇子是冯贵妃唯一的儿子,你觉得,他真的是被放逐的吗?”
    盈袖低低地“啊”了一声,瞪大眼睛:“可是郑二皇子对我说过,就算他身在东元国,还不断有人刺杀他!就在我们东元国的驿馆呢!”
    “是,有人刺杀他。可是你看见那些刺杀成功了吗?”沈咏洁撇了撇嘴,“从南郑国来东元国刺杀,本来就是鞭长莫及的无奈之举。你以为在南郑国,就没有人刺杀他了吗?——只有比东元国还更厉害的!”
    盈袖的脑子里将南郑国的情形默默地过了一遍,才偏着头,缓缓地道:“这样说来,南郑国的皇室,比东元国还要波诡云谲?”
    “里面的猫腻儿比咱们东元国多多了。”沈咏洁叹了口气,看着盈袖洁白的面庞,摇摇头,道:“在东元国,我们不是不知道那些人的手段,但是实力相差太远,所以就算知道,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不能将那些人一网打尽。而南郑国,那些人之间是势均力敌。再说南郑国昌兴帝是个多情的人,虽然对冯贵妃最为宠爱,但是对他的皇后齐雪笙,也有很深的结发之情,两人当初的轶事,也是传遍了中州大陆的。”
    盈袖忍不住抚额无语,撅着嘴道:“这昌兴帝真是够了,还真有人同时喜欢两个人吗?”
    “怎么没有?”沈咏洁看了她一眼,笑道:“你真是少见多怪。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同时喜欢三四个人的都有,只是这种喜欢已经分薄了原有的真情实意,不值什么了。”
    盈袖点点头,“这我懂了。说谁都喜欢,其实是谁都不喜欢。这种男人,恐怕最在意的人,是他自己。”
    “就是这个理儿。”沈咏洁很欣慰盈袖小小年纪就看得这样透彻,拍拍她的手,“你就别管了。这是别人之间的事,你管多了反是不好。郑二皇子真的有心,自然会想办法。如果他无心,就让你表妹暂时伤点儿心,也比一辈子伤心要好。”
    盈袖应了,虽然依然为沈遇乐担心,但是极力忍住了,不去插手沈遇乐和郑昊之间的事。
    沈遇乐快要定亲的事很快传遍了东元国的世家高门。
    郑昊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急了,他几次上门求见沈家大爷,也就是沈遇乐的爹,都被拒之门外。
    最后没有办法,他来到忠贞国夫人府,求见沈咏洁和盈郡主。
    沈咏洁当然也不许他进来,使了婆子传话道:“男女授受不亲。我家郡主已经定亲,不好见外男。郑二皇子如有要事,可以投书国夫人。”
    郑昊怎么好意思把这些事写下来,况且也写不清楚。
    他颓然离开忠贞国夫人的府邸,回西城坊区。
    在路上却遇到了正要去庙里上香的沈家人。
    郑昊忙命自己坐的大车让到一旁,眼睁睁看着沈家大车从他身边走过。
    中间一辆大车的车帘突然被风吹开,露出里面端坐着的沈遇乐,她面容憔悴,面色发青,整个人木木呆呆,坐在大车里,如同泥雕木塑一般。
    郑昊心神巨震,呆呆地看着沈遇乐的大车渐渐远去,握了握拳头,终于下了决心,对随从吩咐道:“回南郑馆,我要修书一封给父皇和母妃。”
    “二皇子,陛下和贵妃娘娘已经给您找了好几家世家闺秀,听说还有北齐郡主,您又何必违拗陛下和贵妃娘娘的意思?”他的随从明显也不赞同他和沈遇乐在一起。
    郑昊闭了闭眼,唇边露出一丝讥嘲,“违拗?我这辈子从没有违拗过他们,这一次,我倒要违拗他们试试!”
    郑昊的信迅速送到了南郑国昌兴帝手上。
    “陛下,二皇子想娶东元国大丞相之女?这样不妥吧?”南郑国的皇后齐雪笙不赞同地摇摇头,伸出涂着猩红蔻丹的手,接过来郑昊的信看了看。
    冯贵妃立在她下首,不满地道:“皇后娘娘,请问有何不妥?”
    “有何不妥?还要本宫说吗?”皇后齐雪笙的丹凤眼往冯贵妃千娇百媚的脸上剜了一眼,“二皇子要是娶了东元国大丞相的女儿,我们南郑国的墙角岂不是要被东元国给挖了?”
    “呵呵,皇后娘娘,这话别人能说,就您不能说。”冯贵妃抬起头,美艳的鹅蛋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讥嘲。
    “这是何故?别人说得,本宫倒是说不得?”皇后齐雪笙眯起双眸,眼角的细纹越发明显。
    “皇后娘娘您还是北齐公主呢,陛下娶了您,难道也是挖了南郑国的墙角?如果娶别国之女就被挖墙角,那我们南郑国最大的墙角已经被挖得干干净净,又何必在乎东元国一个小小的丞相孙女?”冯贵妃轻笑,眼里却一片冰冷。
    “你——!大胆!”皇后齐雪笙没想到冯贵妃居然反咬到她头上了,拂袖不悦道:“你怎么能把本宫跟东元国的人相提并论?本宫对陛下忠心耿耿,从来以南郑国的利益为先,什么时候做过吃里扒外的事?”
    “您没做过?您敢当着我们南郑国的巫女殿下的面,发誓您从来没有做过吃里扒外的事儿?”冯贵妃反唇相讥,“将我的昊儿逼走不说,还不断派人去东元国击杀他,这就是皇后娘娘您口中的‘忠心耿耿’?”
    皇后齐雪笙冷笑,傲然抬头,道:“先且不说二皇子在东元国遇刺,跟本宫有没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二皇子也能跟南郑国相提并论了?冯贵妃,如果你所出的二皇子就代表了南郑国,那你是要把本宫和太子殿下置于何地?!”
    冯贵妃一窒,知道自己一时失语,被皇后齐雪笙抓住话里的漏洞了,只好抿唇不语,嘴角露出倔强的弧度。
    一直坐在上方沉默不语的昌兴帝这才倏然一笑,轻轻咳嗽一声。
    皇后齐雪笙和冯贵妃一起看了过去。
    虽然她们刚才说话夹枪带棒,互不相让,但是看向昌兴帝的时候,目光不由自主露出痴迷之意。
    昌兴帝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脸上虽然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是那痕迹没有让他显得苍老,反而多了一股说不出的韵味,吹尽黄沙识见金,又或是海上潮升初见月。看了他的样子,才知道郑昊异常俊美的容颜是从哪里来的,但是又比年轻气盛的郑昊多了一层温润,不是没有棱角,而是所有的棱角都被妥当地包裹起来,看得见,摸不着,巍巍然如玉山。
    他微笑着道:“梓童、爱妃,你们就不要争了。昊儿想娶东元国大丞相的孙女,这件事不是不行……不过……”
    “不过什么?”皇后齐雪笙心里带了一股酸涩,这个男人……已经偏心偏到那种程度了吗?
    “不过东元国的大丞相,好像没有嫁孙女的意思。”昌兴帝言笑盈盈说道,“据朕所知,东元国的沈友行老匹夫,已经打算把他孙女定给他儿媳娘家的侄儿了。你们看,人家倒是看不起我们的二皇子呢!”
    冯贵妃心里一沉,分不出昌兴帝的话里是惋惜,还是讥讽。
    皇后齐雪笙已经掩袖而笑,瞅了瞅低头敛目的冯贵妃,道:“啊?原来是这样?咱们的国民郎君,居然有‘郎有情,妾无意’的时候?”说着,又转眸看了昌兴帝一眼,道:“陛下,咱们的二皇子,可比不上陛下当年呢……”
    ※※※※※※※※※※※※※※※※※
    加更送到,求一求月票和推荐票。
    么么哒。o(n_n)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