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高考那一年 第17节

作品:《重回高考那一年

    走到门口,水泥场上停得乱七八糟的电瓶车都被整理过一遍,表姐和邻居家的一个大姐在打羽毛球,看到纪时过来,大姐把位置让给他,换纪时来打。
    “打不动了,我正好回家去歇歇,时时是在家里写作业吗?”大姐问。
    纪时点头。
    “那回头慧慧有不会的题目,我让她来问你。”
    “没问题。”纪时笑了笑,顺便问了声大姐的小孩上几年级。
    “你发球轻点,太高了我接不住。”表姐先提醒纪时,可惜她提醒了也是白提醒,纪时一个拍子抽下来,球直接飞到了东边邻居家场上,打了两三个来回,纪时就被踢走了,换表妹和表姐一起打球。
    就算没球打,纪时也懒得回去看书,他先去厨房转了转,二姑和纪妈在烧菜,纪时拿了个小凳坐下,帮两人择芹菜。
    “这里不用你帮忙,你去看电视吧。”
    纪妈像赶苍蝇似的把纪时赶了出来,纪时赖了会,帮忙把芹菜叶子择完,再把它们都扫进簸箕里,他还想帮忙切牛肉来着,又被二姑嫌弃干活太慢。
    纪时晃到了电视机前面,新换的电视机清晰度确实不错,不过在后世习惯了大屏幕的纪时眼里,现在的电视机就少了点意思,何况电视里也没什么好节目,好看的电视剧他基本都看过了,也就只能挑体育频道看看比赛。
    这大概就是熟知未来的坏处,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新鲜感。
    纪时于是在村里溜达,先去西面打牌的人家看了一圈,有打扑克的,也有打麻将的,纪时都不会,他爸和小姑大姑的水平都还不错,村里人都开玩笑说老纪家的牌技要失传了,毕竟从纪时爷爷那一代开始,纪家人就是牌桌上的常客。
    等他又一遍绕到家里,又被表姐表妹们赋予了买辣条的光荣使命。
    到这时候,纪时也转够了,不过感觉还是不太想看书,就把mp3拿出来,看了一集《老友记》。
    他觉得自己的劳逸结合还是做得不错的。
    这天晚饭之后,纪时继续看化学,光看一门学科确实挺没滋味,纪时分了会神,中途做了一道语文的文言文解析,才重新投入到与化学的战斗。
    老驴讲的课堂笔记被他琢磨了一遍又一遍,化学卷上的题被他翻来覆去地看,可纪时心里依旧没太多把握,他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
    他只能尽量做到最好。
    最后一天上午,纪时总算和刘洋一起打了会牌,炸鸡,等他上桌了才发现,坐在一张圆桌上的全是他们这个队里和他差不多大的年轻人,表姐也在,围了满满一桌,因为炸金花本身就不限制人数,不超过一副牌就行。
    他们上的底子是1块钱,一轮下来输赢也不过几十块钱。
    炸金花考的是运气和胆子,一张牌桌上,有人蒙牌,也有人只要好牌,有人耍诈差牌也压大注,骗手上有好牌的人丢牌。
    所有人都在观察其他人的表情,想从他们的表情里掌握牌的信息。
    当然——也没那么容易。
    纪时一共只带了50块钱,输光了就下场,这是他的计划,不过他今天的运气显然还不错,虽然没有轮到好牌,但靠着不上不下的牌也收了几把。
    他表姐倒是好不容易收到三张同花顺,可惜同一把遇上一个豹子,砸了不少钱进去,可惜全输光了。
    等时间差不多到了,纪时把位置让给了其他人,回家看了会化学课本,顺便收拾下午回学校要准备的东西。
    他其实没什么要收拾的,纪妈每周看他一回,要带的被子厚衣服纪妈都会替他带过去,实在不行临时买也来得及。
    现在的物价,2、300块钱就能买件质量不错的羽绒服了,不像以后,稍微看得过眼的冬装就得上千。
    不过纪妈还是很强硬地给纪时塞了一瓶炝泥螺和拌海蜇,说是让纪时晚上回去配饭吃,因为纪时和她讲过,说自己下了晚自习会打包炒饭回宿舍吃。
    她还让纪时带了一个保温杯去学校,天冷了喝水用。
    其实纪时觉得这些在学校里买就行了,不过他也拗不过纪妈态度强硬,只能塞进书包的的网兜里。
    学校要求他们晚自习之前去报道就行了,不过一般纪时都会在家吃过午饭就出发,这样可以在学校休息会再去上晚自习。
    他这次还是坐的中巴车,不过毕竟是国庆节,上街的人尤其多,中巴车刚到他们镇上停下来,纪时就只有最后一排的一个座位了,他还是运气不错的,在他后面来的人只能坐售票员准备好的油漆桶。
    再来迟的连油漆桶也没得坐,只能坐在中巴车前面放行李的地方,发动机也在那一片,坐上去屁股都发烫。
    中巴车上混着人味,汽油味和时间悠久的古怪气味,纪时把最后一排的窗户开了道缝,鼻子钻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他戴着耳机,在听一段voa新闻。
    车子里吵吵嚷嚷的,新闻听也听不清楚,他没别的事干,眯了一会就开始背语文课文,一首《师说》和车子一起从镇上晃到县里,到快停车了才断断续续背完。
    今天不是周日,中巴车不停到z中门口,纪时只能先下了车,叫了一个小三轮把自己送到学校,师傅收了他4块钱。
    从学校门口到宿舍楼的那段路无疑是最难熬的,背上扛着书,手里还拎着他妈让带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加上还有些困,纪时晃了好几分钟才晃到宿舍。
    那条路上,篮球场上已经有人在打球了,乒乓球台边上也聚着一群人,z中也有专门的体育生,好像都是注册过的运动员,不过纪时也不太懂,反正这么些年z县没出过太多体育人才,好像也没听说过有奥运冠军或者全运冠军的情况。
    纪时刚把包放下就瘫在床上卧倒了,东西都没拆,不过他没盖被子,就是眯了一会而已,床单和被子被他放到阳台外面晒了,这个点还能蹭上一点阳光,天气预报说过几天的天气都不会太好。
    眯了不过半小时,纪时手机里就收到了一条噩耗——
    “考场出来了,你回学校了就一起去看看。”
    纪时:“……”
    他并不是很想看呢。
    z中的考场顺序是按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排的,也就是说,这次月考,纪时所在的考场是他高二期末考试的成绩。
    他们这一届1600多号人,一个考场大概30个人,纪时估摸着,按他的排名,在30考场之后差不多,因为光理科生就占了至少1200号,文科不管成绩好坏考场都在理科后面,理科还分物化和物生,物化又在物生前面。
    换而言之,在物化生的排名里,纪时上学期就是吊车尾。
    ……情况比他想象中还稍微好了一丢丢,他在第29考场,在所有物化生里面排841名到870名之间。
    但是他们学校一共16个物化班,一个班的学生有60出头,那就意味着,在1000名学生里,他的排名只有841名往后。
    就……希望这次月考能够大幅前进吧。
    看着考场号排在3号的姚蒙,纪时流下了羡慕又嫉妒的泪水。
    来这边看考场的学生有不少认识姚蒙的,哪怕是在普通班,成绩靠前的学生都挺有名,纪时他们隔壁12班有个男生长得又帅成绩又好,高中的时候谈了好几个女朋友,偏偏成绩每次在12班都排前面,他在年级上也很有名。
    纪时也有当名人的虚荣心。
    可他默默看了眼自己的29号考场,感觉2和9这两个数字都在大声嘲笑他的愚蠢。
    他居然只能在29考场!
    这样是绝对不可能当上年级名人的?
    高中时候的他是怎么回事,怎么就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掉到29考场呢?他初中的时候那么在乎排名,高中怎么就一点也不在意了呢?
    如果有时光机的话,纪时真想冲回过去打醒那个年少无知的愚蠢的自己。
    噢,好像不用了,因为他已经回到过去了。
    纪时觉得,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为了那一点虚荣心,他这次月考也得把前面那个2摘掉,至少去一下第9考场吧!
    一千个人里考进前270名不过分吧?
    他实在是很羡慕进了前90名的姚蒙,羡慕到眼睛都发红了,以至于回去的路上,姚蒙一脸不解地盯着纪时看了好几眼。
    “你怎么了?”
    “……没怎么。”
    “你下次肯定能考到前面的,放心吧。”
    “……没怎么。”
    “喂,纪时,别这么小气嘛。”
    纪时勾起一个假笑:“我也好想在靠前一点的考场啊啊啊啊。”
    姚蒙都不禁有些无语了,没和纪时熟悉之前,他以为对方属于不在乎成绩的那种类型,可事实是,纪时比他想象中在乎多了。
    可看着对方不服输的眼神,姚蒙心里也不由多了一分斗志,平时和纪时练题的次数多,他比谁都清楚纪时的进步究竟有多快。
    这才仅仅开学一个月而已,再给纪时足够多的时间,这个人的进步只会更可怕。
    姚蒙还挺期待看到奇迹发生的。
    第23章 月考开始 语文和数学
    趁着月考还没开始,纪时抓紧时间赶化学的进度,他利用返校的第一个晚自习写完了假期发的第一套卷子,正确率大概有70%,他现在只能保证已经复习过的内容的正确率,其他内容就全靠运气了。
    毕竟到了高三,几乎所有的试卷题型都偏综合性,讲究融会贯通,光掌握单一的知识点远远不够。
    这也恰恰是他的弱点所在。
    纪时叹了口气,却并觉得不沮丧,或许他重生回来的时间节点有些迟了,从高二或者高一开始复习会更好。
    但高三……这毕竟是距离高考最近的年份,唯有高三才能赋予他这种独特的紧张感——被书山题海所压制,被可以逆转的未来所诱惑,这就是高三。
    这一天,纪时睡得很早,不过却难得有些失眠,他对着床头的旧窗帘发了好一会呆,数了几百只羊,才慢悠悠地睡了,却睡得并不太安稳。
    毕竟明天就要考试了。
    ……
    曾泰然这次月考被分在33号考场,和纪时在同一层楼上,考试铃响,纪时都在考场里坐了一会了,才看到他背着斜挎包在走廊上狂奔的身影。
    昨天曾泰然才和他吐槽过这场是老驴监考,今天居然就敢迟到,纪时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勇气。
    在纪时他们这个考场的监考老师是个中年女老师,看脸挺眼熟,好像是别的班的物理老师,不过纪时上学的时候都没把其他班的老师认全,更别提过了十多年再回来。
    第一场考语文,总分160分,作文就占了70分。
    虽然高考文理都有附加分,但按z中月考的一贯风格,理科生和文科生考的语数外三套试卷都一模一样,附加的40分不另外出题,都靠学生平时积累。
    卷子发下来之后,纪时从按试卷的顺序从前往后做,不过做题之前他特意先扫了一眼默写题,有《论语》,有《离骚》,杜甫的《登高》,里面有一句纪时不太熟悉,不太像课本上的内容,纪时打算过会再琢磨琢磨。
    第一题是判断加点字注音,考了哄这个字的第一声,包括哄笑、哄动、起哄和哄抬这几个字,还有着和露这些常用的多音字,纪时只能靠着平时在课堂上的积累去答。
    最近他偶尔也会看看央视的新闻,这些词他平时都不太注意,但是一旦刻意去看节目的话,就会发现出现的频率还挺高的。
    不管怎么说,央视的主持人念错的可能性都很低。
    第二题考的是错别字,对此纪时表示,在数学物理已然进入天书模式的高三,语文考试的内容依然和小学没有什么区别。
    遗憾的是,即使是注音、错别字和语病这种简单的题型,纪时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就三个字,凭感觉~
    复习语文的时候,纪时也向班里的学霸讨教过语文的学习方法,学霸只给了他轻飘飘的这三个字。
    很玄学,很说不准。
    纪时觉得比较麻烦的是文言文,苏省还比较爱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不过他们平时做的模拟题和真题里的文言文难度倒还算适中,一般爱用唐宋以后的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明清的,因为文风相对质朴好懂,不会让人看到考卷就卧槽这啥玩意儿。
    他们那年高考的数学就差不多是这样,当时纪时的考场在z中附属的初中,考场里有人考着考着就哭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