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

作品:《女学霸在古代

    “也没什么事。就是来问问姑娘,现在庄子上的事都忙完了,是不是该组织人给新来的人家盖房子了?”钱多多道。
    新买的庄仆一来就遇到了秋收,自然没功夫盖房子。赵如熙让他们住在了庄子那处宅子的下人房里。
    “另外,庄子上养的鸡鸭猪羊,姑娘看是过年的时候一次性送到您府上,还是分批送?如果分批送的话,您看什么时候送为好。”
    “盖吧。盖房子的事你拿主意就好。鸡鸭猪羊什么时候送,等我斟酌后再给你答复。”赵如熙道。
    绥平伯府也有庄子,庄子上也有出产。白鹭庄里的出产,赵如熙肯定要拿一部分回府上的。但伯府的主子不多,吃不了多少。赵如熙自己有奴仆,自然不可能把自己庄子上的出产拿回去给绥平伯府的下人吃。
    如何分配,她还得问问朱氏,再好好想想。
    见钱多多没别的问题了,赵如熙把点绛从屋里拿出来的图纸递给钱多多。
    “我要在这里挖一个池塘。”赵如熙指了指图纸上标出来的位置,“山上的树也要伐一些。我明年春天打算在山上种果树,所以伐的树木比较多。伐下来的木头,我允许你们赊欠拿去盖泥瓦房。赊欠的费用从以后的收益里扣除。”
    “姑、姑娘……”钱多多听到这话,声音都抖了,“您说真的?真的把木头赊给我们盖房子?”
    说完这句话,他就清醒过来,摇摇头,面露沮丧:“可我们每年的收益就只够糊口,实在省不下钱来填补这个欠空。还是……算了吧。”
    糊口都够呛,也只吃糠咽菜,半饥不饱。遇着年景不好,粮食欠收,饿死人都是有的。哪能挣出钱来还债?
    赵如熙对钱多多很是满意。
    她都这样说了,贪心的人指定先把这个便宜给占上,以后还不起账另说。
    反正她也不可能逼着庄奴饿死也要还债,毕竟庄奴也算是她的财产。更何况她明显表现出了圣母的特质,利用这一点,卖卖惨没准就能把欠债糊弄过去。
    可钱多多没想着拖欠着占便宜,而是把事情讲清楚,品行实在不错。
    她道:“放心,我敢赊欠给你们,自然就有把握让你们还上。只要你们听我的吩咐,我叫你们做什么就做什么,努力干活,就没有还不上钱的。”
    周春也听明白赵如熙的意思了。
    他跟在赵如熙身边的时间不长,但一桩桩一件件,都叫他对赵如熙深深信服。他对赵如熙的话有信心。
    他也道:“钱庄头,你放心,咱们家姑娘的能耐你还不知道吗?白手起家才多久,就挣下这偌大一份家业。”
    军训的时候不光走军姿,还连带着洗脑。
    马胜把赵如熙的光辉事迹好好吹嘘了一通。于是不光新买的下人,便是庄子上的人也知道了自家主子的厉害。
    第361章 媒人上门?
    听到周春的话,钱多多终于有了信心,“扑通”一声跪到地上,给赵如熙扎扎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声音都在颤抖:“老奴……替庄子上的二百多人给姑娘磕头,多谢姑娘的大恩大德。”
    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许多人四十多岁就得了严重的风湿,不良于行。
    想想现如今终于能住上泥瓦房,钱多多忍不住老泪纵横。
    青枫知道赵如熙最不喜欢别人对她磕头,一看赵如熙做手势,赶紧上前去扶钱多多。
    赵如熙看钱多多这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温声道:“只要你们听我的,好好做事,以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便是青砖瓦房也住得起。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地方道:“看到这里没有?这是你们第一个要盖的房子,是给孩子们念书用的私塾。等这房子建好后,我会派人去给庄子上的孩子授课,教他们读书识字。”
    钱多多一听更加激动了,又想跪下磕头,被赵如熙止住了。
    “你回去把你们村子的面积丈量一下,哪里是坡、哪里有树、哪里有坑凹不平的地方,你画个图都标注出来。你们先把土坯打好,等我替你们规划好后再建。”
    “是。”钱多多虽然不明白赵如熙说的“规划”是个什么意思,但不耽误他没口子地连声答应。
    在图纸上指点了一下,把田庄上接下来要做的事安排完,赵如熙就打发走了钱多多。
    想起田庄上堆在粮仓里的粮食,赵如熙揉揉眉心:“周叔,我打算把庄子上新收的粮食和其他出产都做成吃食售卖。这几日你让人给几个中人传话,说咱们要买四五个白案厨子,再买两间小铺面。厨子到时候我见见,铺面买在哪里,你决定就好,我就不操心了。”
    “是。”周春听到赵如熙要把粮食做成吃食,当即称赞不已,“做吃食出售,姑娘好主意。”
    种田地、卖粮食,这两个环节最辛苦也最不容易赚钱。如果把粮食加工再售卖,利润就高上许多。
    不过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想要做成却很难。因为能被主子卖出来的白案厨子的手艺又不怎么样,人家老字号的店铺早已把点心生意做到了最好。这些白案厨子做的点心想要大批量地卖出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赵如熙这么说,周春觉得自家姑娘肯定有办法。
    就算达不到目的也没有关系,大不了两个铺面除了卖厨子做的点心,再搭着卖粮食就是,怎么的都亏不着。
    交代完这些,赵如熙看看时辰不早了,便回了京城。
    下了马车进了垂花门,她就看到朱氏陪着一个媒婆打扮的人从里面出来,像是在送客。
    “哎哟,这就是赵五姑娘吧?恭喜恭喜。”
    媒婆特意拖到这时候不走,就是打听到赵如熙总是这时候回家。这会儿打量着赵如熙,发现她确实如传言中的漂亮,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赵五姑娘果真是人中龙凤。俗话说啊,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说的就是赵五姑娘这样了。我……”
    没等媒婆再说下去,朱氏就打断她的话:“姜媒婆啊,时辰不早了,你先回去吧。你说的事,我会跟我女儿好好商量的。有了结果我会派人通知你。她小姑娘家面皮薄,你跟她说这些她会不好意思的。”
    姜媒婆只得放过赵如熙,告辞着离开了。
    “娘,这是怎么一回事?”赵如熙皱眉问道。
    “我还想问你呐。”朱氏跟着她往屋里走,“除了这个,今天还来了一个媒婆。给你说的都是不错的人家。你又做了什么事让人看重了?”
    赵如熙满脸懵圈。
    她什么都没干呐。
    想起刘宗耀的事,赵如熙的脸色就有些难看。
    莫不是太子动的手脚?他让刘宗耀来下她的面子,却没达到目的,就又来这一招,以为绥平伯府着急她的亲事,所以就让媒婆来提亲,给她说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内里却十分不堪的亲事?
    如果这样,太子未免也太恶心了吧?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朱氏见女儿脸色不好看,不由问道。
    “进屋再说。”
    母女二人去了老夫人院里,进了屋打发走下人,赵如熙便将刘宗耀跑到培训班为她的事说了。
    “我师兄查了他的底细,虽没实证,但怀疑他是东宫派来的。你们也知道东宫恼我让他们丢了一个三品大员,才打了三叔,把他赶出詹事府。现在再派个人为难我,坏我名声,甚至算计我亲事,也很正常。”
    “天。”老夫人和朱氏听得目瞪口呆,“这人也太坏了吧?”
    葛五之事,赵如熙又没做错什么;被贾浚泽羞辱威胁,赵如熙更是个受害者。就算太子因此丢了个三品大员,也不应该迁怒到赵如熙头上。
    叫人当众来为难赵如熙倒也罢了,就当他要泄愤。可算计亲事就太恶心人了。这可是能毁人一辈子的事情,比害人性命更加可恶。
    “还是东宫呢,怎么这么下作?”朱氏道。
    赵如熙点点头,用手指指天上:“那人偏宠另一人,整日喝斥他。如果再有人在他身边挑唆,有意将他养歪,他的性子不好也属正常。”
    原是甜宠文,大量笔墨都在傅云朗和赵如语身上。只是在宫变的时候交待了一句,说太子平素性情乖戾、小肚鸡肠、冲动易怒,为皇上所不喜。
    在宫变之前,太子就因为一些事情积累了一肚子的怒气,最后终于爆发,这才发动宫变。在宫变中他弑父杀死了皇帝萧圪,被赶来护驾的三皇子一剑刺死,这才让三皇子捡了便宜,登上皇位。
    得知自己穿书之后,她把能想起的细节统统都想了一遍,当时还有点同情太子,觉得他纯属是被谨妃和三皇子害成这样的。
    萧令衍想要不成为炮火,扶护萧令谱上位,必然要把太子给干掉。无论是原剧情,还是她和萧恪要拯救自己改变原剧情的情节,太子的下场都是死。
    第362章 糖炒栗子
    想想太子在被激怒弑父之前,似乎也没做错什么,赵如熙的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好了,她心里仅剩的那一点同情,也在太子算计她的恶心行径里烟消云散了。
    如果萧令衍知道这件事,他定然不会放过太子吧?好歹他俩是老乡,有同穿的情谊,现如今又在同一战壕里。他总得护着她些。
    尽管知道朱氏是个明白人,老夫人在大事上也不糊涂,赵如熙还是不放心地叮嘱道:“祖母,娘,这些亲事你们通通拒掉,再把他们的名字记下。这些人能被挑出来送到咱们面前,内里定然是十分不堪的。你们多注意些。”
    老夫人和朱氏都点点头:“放心,我们知道。你的亲事我们不会擅作主张的,放心。”
    赵如熙见两人一脸的愤懑,却又因涉及到太子和皇上、谨妃,生怕人听见,不敢随意发牢骚,担心她们憋出好歹来,她便转移话题,把白鹭庄的出息说了。
    “祖母,娘,你们看,这些出息,我怎么安排才好?鸡鸭猪羊怎么送回府里?”
    “你那粮食要卖的话,可以放到家里的铺子卖,或是你自己再买两个铺子开粮米铺。伯府田庄上鸡鸭猪羊不少,往年府里这么多人,也还算供应得上。现在分家了,这些都吃不完,还得拿去卖呢。你田庄上的牲畜家禽就自己处理了吧,无需拿回府来。”朱氏道。
    老夫人也点点头:“你平素给我和你娘买首饰就花费不少,我们知道你孝顺,这些东西你有心就行,不必往府里送了。”
    赵如熙笑道:“多谢祖母,多谢娘,那我就自行处置了。”
    鸡鸭猪羊也值不了多少钱。她要有心孝敬家里长辈,给老夫人和朱氏多买几件首饰就挺好,倒也不用在意这些。
    “行了,传饭吧,熙姐儿定然饿了。”老夫人听见院子里赵元勋和赵靖泰的声音,吩咐道。
    朱氏还有话要跟赵如熙说,等吃过了饭,她跟赵如熙一起回正院的时候,问道:“这阵子你天天忙,几乎不去书院,好久没见着小雪了吧?”
    赵如熙点点头:“可不是。我这忙得前脚跟打后脑勺的,有一阵没见着小雪了。”
    她抬眼看向朱氏:“是不是许家出了什么事?”否则朱氏不会无缘无故提起小雪。
    朱氏感激于许家人对赵如熙的好,在许家搬到这边后,对他们多有照应,时不时地会派下人送些点心过去,好让赵家族人知道许家人是绥平伯府关照着的,不敢欺负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赵如熙才对许家的事十分放心,没有派人去过问他们的近况。许家有事,朱氏自然会对她说。
    朱氏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街上有不少人也学着许家卖凉拌菜。虽说味道没那么好,但便宜一两文钱,还是有许多人买。有些大酒楼也开始自己做凉拌菜,不再从许家这里进货。赵十太太说,这几日你叔叔一再调整凉拌菜的量,却还是有剩下卖不出去的。”
    赵如熙一拍脑门:“我这段时间太忙,把这事给忘了。”
    凉拌菜生意做久了,许多人学会后抢生意,许家的生意就会差下来。再加上天气慢慢变凉,凉拌菜的生意自然不会好。这东西,卖的是先机,卖的是季节。
    所以当初许永益犹犹豫豫,不敢把生意做到京城来,赵如熙心里就觉得可惜。
    许家原先还好。可现在在京城租了宅子,许崇文在学堂里念书也比原先花费大。这生意一差,谢氏心里指不定怎么焦虑呢。
    “我给叔叔婶婶想了个炒板栗的法子。只是原先板栗没成熟,便没有跟他们说。你派人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别着急。等我把炒板栗的一样最关键的东西找到,就去教他们。”
    听赵如熙这样说,朱氏就有些好奇。
    她管府里的中馈这么多年,即便自己不亲自动手做饭,理论经验却是不缺的。
    她可知道板栗这东西,因为太大,壳又硬,想把它炒熟是很难的。大家都是把它给蒸熟。
    心里虽好奇,她也知道这是秘方,不好问的。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方法的?”朱氏更好奇的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