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士官三杰
作品:《抗日之白眼狼》 上海百老汇路,刘庆斌的小院内。
刘庆斌正在静静地思考,回到上海已经三天了,除去见了孙文一面,他哪里都没有去。
或许是孙文写的信起了作用,亦或许是形势所迫。总之,江西和江苏两地解决之后,南方各省也都偃旗息鼓了,革命党重要人物了纷纷聚集到了上海。为了安全起见,刘庆斌再次劝孙文先行离开上海,赶赴日本。但是,孙文非要坚持等人到齐了再一起走。无奈之下,刘庆斌只好包了一家饭店,让聚集到上海的革命党人和孙文一同住下,并安排了大批警察负责警戒。
“主人,他们来了,正在客厅等候呢!”刘纳言进屋悄声对刘庆斌说道。
“好嘞!走!我们去谈大事去!”
刘庆斌一进客厅就大声喊道:“老梁、老张、宋先生,好久不见了,你们还好吧?”
“我们都好,感谢刘公子挂念!”梁启超答道。
“非常抱歉,让你们大老远专门跑到上海来!”
“刘公子,您这是哪里的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梁启超、张寿增、宋嘉树三人异口同声道。
待三人坐定,刘庆斌开门见山道:“我要的东西带来了吗?”
“带来了。”梁启超递过一摞资料。
刘庆斌仔细翻看了一遍,非常高兴道:“太好了!有了这些东西,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找英国佬和法国佬去圈钱了。”
见梁启超等三人不解地望着自己,刘庆斌立刻正襟危坐异常严肃道:“老梁、老张、宋先生,我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希望你们严格保密,因为它关系着我们琼赣特区的生死存亡和未来发展。”
梁启超三人相互看了看,他们很少见过刘庆斌以这么严肃的态度和他们说话,自然知道事关重大。
三人点头道:“我们心中有数,绝对不会泄露出去。”
接下来,刘庆斌的话让他们三人大吃了一惊:“特区刚刚成立,各方面都需要用钱。为了筹措资金,下一步我准备和法国、英国驻上海大使接触一下,计划以琼赣特区的名义,向英、法国两国贷款。同时,将琼赣特区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建设全部交给英国人来做。”
说到这里,刘庆斌将手中的材料举了举:“当然,贷款必须要有抵押,这就是我所要抵押的。”
“不行!”宋嘉树一拍桌子站了起来:“绝对不行!”
屋里顿时变得非常寂静,宋嘉树站在那里看着刘庆斌等三人惊讶地望着自己,他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讪讪坐下道:“我没别的意思,这些都是琼赣特区最大的资源,我不同意把它交给外国人。”
梁启超和张寿增何尝不知道刘庆斌手中所拿的都是琼赣特区资源和产业的评估资料。其中包括海南石碌的富铁矿,三亚的橡胶园产业、赣州的钨矿以及两地的商品批发市场,以及所有的公路、铁路和港口。
特别是海南石碌富铁矿和赣州钨矿,早已闻名于世。海南石碌富铁矿储量约3亿吨,铁矿石以质优品位高而闻名海内外。赣州钨矿资源丰富,其中高品质黑钨矿保有储量约占世界的60%。如果这些命脉被外国人掌握,那么琼赣特区将被会英法两国死死地攥在手里。
“宋先生爱国和爱我特区的情怀,让我非常钦佩。不过,我自有打算,说来恐怕宋先生不信,这些钱到时候我们不用还,也就是说,不但我们的抵押他拿不走,而且他们借给我们的钱,我们也不需要去还。”
宋嘉树狠狠地咽了口唾沫:“有这等好事?我不是在做梦吧。”
刘庆斌笑了笑:“宋先生,您看我像不靠谱的人吗?”
宋嘉树仔细端详了刘庆斌半天,然后一本正经道:“不像!”
刘庆斌差点被宋嘉树逗乐了,他忍着笑意道:“我现在做的事和钓鱼是一个道理,只有让鱼怦然心动的饵,鱼才会上钩。我抵押的这些资产,就是让人心动的鱼饵!”
顿了顿,刘庆斌很自信地微笑道:“当然,我只是先去和英法两国牵个头。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完的,具体谈判还需要很长时间。反正是不用还的,所以借得越多越好。”
梁启超三人被说得心中痒痒地,眼巴巴地看着刘庆斌。刘庆斌知道不告诉他们原因,他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刘庆斌清了清嗓子说道:“根据我的判断,近一两年之内,在欧洲将会发生较大的战争,主要是德国、奥匈帝国与英法等国之间进行的。因为这些国家又有许多同盟国,所以战争不仅限于以上这四国,可能波及的范围很大,我们暂且称其为世界大战。”
三人像听天书一样看着刘庆斌,刘庆斌说道:“我知道你们不信,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些都是真的。”
于是,刘庆斌把后世教科书上总结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由浅入深地给三人进行了一番分析,这三人都是学识渊博之人,听了频频点头。
宋嘉树不解道:“刘公子,你说的这世界大战就算是真的,可这跟我们不用还钱有什么关系?”
刘庆斌向宋嘉树伸了一下大拇指:“宋先生问得好!太有关系了。”
“有什么关系?”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你们说打仗是不是需要消耗大量物资?”刘庆斌反问道。
“这是肯定的!”三人点点头。
“而我们手中有许多他们必需的物资,其中有些物资只有我们有,而别人却没有。到时候他们有求于我们,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漫天要价了?”
似乎是这么个理,三人再次点头。
“他们出不起那么多钱,可又急需那些物资,最后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张寿增若有所思道:“公子你的意思是让他们用贷款抵销购买物资的款项?”
刘庆斌笑着点点头。
梁启超也惊讶地问道:“刘公子,什么物资比黄金还贵?竟然可以抵销那么多贷款?”
“老梁,你说得没错,我们的这些东西还真是比黄金贵,到时候不但可以抵消这些贷款,说不定还可以让我们赚得盆满钵满呢!”
三人思索了良久,也没有想起特区有什么东西这么值钱。
“看来你们最近是忙糊涂了,你们忘记我离开特区的时候给你们说的话了?”刘庆斌提醒道。
张寿增一头雾水,当时刘庆斌离开琼州的时候,他还在赣州,自然不知道刘庆斌说过什么。可梁启超和宋嘉树经刘庆斌这么一提醒,似乎想起来了。
梁启超询问道:“刘公子,你是说冯如和项松茂他们的试验……”
宋嘉树也想起来了,当初刘庆斌的确说过,让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保障冯如和项松茂的试验,不论冯如和项松茂需要什么,都要满足,要给二人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刘庆斌吩咐了,他们自然照做了。只是直到现在,他们也不清楚冯如和项松茂到底进行的是什么试验。
刘庆斌点点头。
宋嘉树歉意道:“不好意思,刘公子,我们……”
刘庆斌摆摆手:“这不怪你们,怪我没说清楚!事实上,冯如和项松茂的试验成功与否,决定着特区发展速度的快慢!”
刘庆斌见他们疑惑不解,就直截了当的说道:“我跟你们说得明白些吧,冯如和项松茂的实验就是为了应对这次战争而进行的。冯如研制的是军用飞机,项松茂研制的是药品。”
见三人听得聚精会神,刘庆斌接着说道:“飞机你们都知道,它出现到现在已经10年了,基本上是一种娱乐的工具,主要用于竞赛和表演。但是,当这次战争爆发后,飞机将会派上大用场。譬如用于侦察,为陆军部队作耳目;譬如装上机枪,专门进行空中格斗;譬如带上炸弹,去轰炸敌方的地面阵地;譬如专门执行对地面部队攻击的任务等等。因此,在这次战争中,飞机将成为重要力量,以海、陆为主的平面战争也要变成包括空中在内的立体战争。目前,冯如的研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据我估计,交战双方用于作战的飞机至少有十几万架之多。按每架飞机10万美元价格,你们可以算算,这有多少利润?”
梁启超三人听得目瞪口呆,刘庆斌继续说道:“战场上死者无数,伤者更多,尤其是伤口感染细菌,发炎、化脓,使医生束手无策,伤兵们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病床上,比死在战场上的更多。而项松茂研制的药物,能控制伤口的细菌感染,还可使伤口愈合加快。据估计,这次战争受伤的人至少要有1000万人。至于药品的定价,那要看情况,你们再算算,这其中又有多少利润?”
说到这里,刘庆斌一脸奸笑:“英法等交战国是最需要我们的飞机和药品了,到时候,哼哼……”
宋嘉树听罢也搓着手满脸兴奋道:“如果是这样,那就借!一定要狠狠地借,多多地借!”
梁启超有些犹豫道:“如果因为我们的漫天要价,让很多人死亡,会不会有失天和呀?”
宋嘉树恨恨道:“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被列强欺凌。列强对无以计数的无辜中国人的迫害,都是让人发指的恶劣行为,他们可曾犹豫过?现在可好,我们并没有做什么,你倒同情起他们来了?”
张寿增也帮腔道:“公子常说,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老梁,我们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呀!”
“好了,此事就到此为止吧。老梁,你不是说有几个人要见我吗?”刘庆斌为了给梁启超台阶下,及时转移了话题。
“哦,刘公子,你稍等!”说完,梁启超出了屋子。不一会领了一个中年人进来。
“这位是?”刘庆斌看着进屋的中年人询问梁启超……
“刘公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张耀曾先生,现在是特区法院的院长。”梁启超主动介绍道。
张耀曾也算是法律界的名人了,在后世的时候,刘庆斌对他多少有些了解。
“原来是张先生,您能担任法院院长太好了,特区的体制终于健全了!”刘庆斌向张耀曾伸出了手。
张耀曾和刘庆斌握了握手:“很高兴见到刘公子,不止一次听他们三人提到刘公子,今天终于见面了。”
宋嘉树在一旁道:“刘公子,在张院长的协助之下,特区的《户籍法》已经颁布了。目前,特区正在统计人口!”
刘庆斌听罢点点头:“大家辛苦了,不过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需要陆续出台《特区基本法》、《特区社会福利法》、《特区义务教育法》、《特区劳动法》、《特区刑法》和《特区民法》……”
张耀曾不解地问道:“刘公子,《特区基本法》可以看作是特区的宪法,应当优先制定出台,这我理解。可为什么要把《社会福利法》、《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排在《刑法》和《民法》之前呢?这不合乎常理呀!”
刘庆斌笑着点点头:“张先生,您说的对,这的确不合乎常理,但却非常有必要!”
张耀曾很谦虚道:“愿闻其详!”
“首先,特区刚刚成立,现在最紧要的是聚拢人心。特区将来究竟能走多远的关键,就在于特区居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而让他们满意和拥护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得实惠。基于这种目的,我们应该优先出台《社会福利法》、《义务教育法》和《劳动法》。”
张耀曾若有所思。
“其次,人均收入、社会福利和教育水平是判断一个地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而我们及早制定《社会福利法》、《义务教育法》和《劳动法》,就是为把特区建设得富裕、文明、发达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耀曾点点头。
“第三,及早制定《社会福利法》、《义务教育法》和《劳动法》,也是为了提高特区的软实力。”
“什么是软实力?”梁启超还是第一次听过这个说法。
刘庆斌心想,你要听过那才是怪事呢,他解释道:“软实力,是相对于生产总值、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要依靠对内激励特区居民的士气,整合特区居民的力量,发挥特区居民的聪明才智,对外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实现特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耀曾长叹一声:“难怪他们三人整天对你赞不绝口,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受教了!”
……
上海法租界祁齐路319号,法国领事馆门前。
刘庆斌仔细打量着眼前的这幢建筑,这是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建筑坡顶较大,有双坡及棚屋形老虎窗。立面底层为红色清水砖墙,白色圆灰勾缝。二层及老虎窗有黑色半露木构架。局部屋顶及墙面有砖工精美的红砖烟囱,整体建筑呈现出明显的英国乡村别墅风格。
“原来是刘公子大驾光临,不知是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法国领事皮埃尔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出现在刘庆斌面前。
皮埃尔在各国驻上海租界领事中的口碑并不好,主要是因为他一点儿也不像法国人那么浪漫,恰恰相反,他非常傲慢,其他国的领事都在背后称他为“好斗的高卢公鸡”。
说起来皮埃尔和刘庆斌先后打过两次交道,第一次是新青帮刚成立的时候,刘庆斌举办圣诞舞会,专门给皮埃尔送去了请柬,正因为皮埃尔的傲慢,所以没有参加这次舞会,错失了一次大开眼界的机会,让他懊悔了好几天,同时也成了同行们的笑柄。还有一次自然是孙文被绑架的那次,只不过刘庆斌没有出面而已。
皮埃尔向来对中国人不用正眼瞧一下,可偏偏这个刘庆斌却让他不得不重视起来。他知道刘庆斌是新青帮的帮主,新青帮在刘庆斌的带领之下,逐渐成为左右上海局势的一股重要力量。不说别的,就连法租界里的巡捕和各类工人都是青帮里的人,谁让青帮帮众的素质要明显高于普通上海市民呢?
皮埃尔还知道刘庆斌是民生公司的后台老板,民生公司仅仅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资产就从当初的一千万元,打着滚儿般地窜到了近亿元,真不知道他这挣钱的手段为何如此高明。
除此之外,他还是《迷津报》的老板。几个月前,他又折腾出一个琼赣特区,更是让人瞩目不已。
这些都不是他对刘庆斌如此客气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国内阁给他专门拍来了电报,让他密切关注刘庆斌与德国合作的动向。德国是法国的死敌,没有好处他是不会轻易和刘庆斌签订合约的,更何况这还是德意志帝国首次与个人签订的合约。没想到,他收到电报还没来得及行动,刘庆斌却主动送上门来,怎能不让人喜出望外?
“皮埃尔领事,我们好久不见了,今天来主要是和贵国谈笔生意,不知道史密斯领事到了没有?”
史密斯领事是英国驻上海租界领事馆的领事。
“哦,史密斯领事早就到了,让我们一起先进去喝杯咖啡吧。”
三人坐定之后,刘庆斌对皮埃尔和史密斯说道:“在谈生意之前,我先给你们看几样东西。”
说完,刘庆斌从一旁的刘纳言手中接过一摞资料,递给皮埃尔和史密斯:“这是我和德意志帝国签署的合约,当然是誊抄本,不是原件。”
二人接过仔细翻看。
看罢,刘庆斌又递给二人一叠资料:“这些是琼赣特区主要资源产业的评估材料和未来五年特区建设规划。”
两人认真看罢之后,皮埃尔首先询问道:“不知刘公子让我们看这些东西是什么意思?”
刘庆斌笑着说道:“很简单,我要与英国和法国谈笔生意。”
“什么生意?”皮埃尔和史密斯异口同声地问道。
“皮埃尔领事,我想以琼赣特区的名义向法国贷款,利率可以比俄国佬高一些也没有关系。当然,我刚才给你看的资产评估都可以作为抵押。”
“刘公子,你的意思是说,赣州的钨矿和琼州的富铁矿都可以作为抵押?”皮埃尔脸上露出了贪婪的神情,毕竟他在中国呆了好些年了,对这两处矿产资源知之颇深。
刘庆斌点点头。
皮埃尔接着问道:“那么你需要贷多少钱呢?”
刘庆斌笑着道:“当然是多多益善啦,如果你们觉得抵押物不够,我还可以把将来规划中的建成项目也一并抵押。”
“什么?!可规划中的这些项目还没有开工呢,你如何抵押?”皮埃尔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刘庆斌摆手道:“这就是我需要和史密斯领事商量的事了。”
说罢,刘庆斌看向史密斯:“史密斯领事,我知道贵国一般不进行对外贷款。但你们可以对外投资,刚才的规划你也看了,我想把规划中的所有建设项目全部交由贵国来做,时间以五年为限,你觉得如何?”
史密斯顿时惊呆了,刚才的规划他仔细看了:二千公里的铁路、四千公里的公路、两座跨海大桥、四座大型深水码头、二十八个小型码头、三座大型造船厂、四座发电站、七十八家医院、四百六十所学校……零零总总,全部算下来至少需要投资数亿英镑。这些项目对英国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
史密斯想了半天,他问道:“刘公子,你的提议我很感兴趣,项目我们我们都可以做,只是我想知道,您怎么能付得起这一大笔钱呢呢?”
刘庆斌笑着指了指旁边的皮埃尔:“有法国给我贷款,我怎么会付不起钱呢?”
史密斯暗暗点头:无论如何,也要促成法国贷款给琼赣特区,这样英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赚得这笔钱了。
皮埃尔也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定要促成英国及早建成这些项目,如果到时候琼赣特区还不上款,法国不仅可以获得钨矿和富铁矿,还可以将这些建成的项目据为己有,那可是大赚特赚了。
看着皮埃尔和史密斯各自都在沉思,刘庆斌怎会不知他们的心中所想,他也是心中窍喜:到时候法国的钱我不用还了,英国还得白白给我干活,估计到时候英国佬和法国佬想哭连眼泪都没有。
和皮埃尔、史密斯初步达成了意向,刘庆斌心里非常高兴,他刚进屋里,就见梁启超早已在等着他了。
“刘公子,我的两个徒弟非要见你不可。”见刘庆斌进屋,梁启超起身说道。
还不待刘庆斌答话,一人已经走到刘庆斌面前:“刘公子,你答应我的事儿,现在可以兑现了吧。”
刘庆斌定睛一看,原来是蔡锷。
刘庆斌拍手笑道:“蔡都督什么时候到了上海,也不知会一声,我也好去接你嘛!”
“上午刚到的。刘公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师弟蒋方震。”蔡锷指着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对刘庆斌介绍道。
听到蔡锷嘴里说到的这个名字,刘庆斌顿时呆住了。要知道,蒋方震在后世的名气那是太大了。
“刘公子好!”蒋方震很有礼貌地与刘庆斌打招呼道。
刘庆斌看了蔡锷和蒋方震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蔡、蒋两人一头雾水,莫名其妙。
梁启超也觉得奇怪:“刘公子,你因何发笑?”
“你们稍等片刻就知道了。”说完,刘庆斌转身附耳对刘纳言说了几句。
刘纳言点头转身离去。
片刻功夫,屋外传来敲门声。
“请进!”刘庆斌满脸笑意冲着门外说道。
门开了,一个人走进屋来。
“孝淮?”蔡锷和蒋方震惊呼道。
“百里?松坡?”张孝淮也惊异之极。
“哈哈哈……士官三杰今天终于凑齐了。”听了刘庆斌欢快的笑声,众人这才反应过来刚才刘庆斌为什么要发笑。
大家坐定之后,刘庆斌首先问蒋方震:“百里先生,不知您为何要见我呀?”
蒋方震一脸苦笑道:“刘公子,不是我要来见你,是我师傅让我来的。”
蒋百里与蔡锷同庚,同为秀才,在日本留学期间一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遂结成生死之交。蔡锷是梁启超的弟子,那时梁启超在日本避难,由蔡锷介绍,蒋百里结识梁启超并拜他为师。
梁启超为招徕人才,他写信给蒋方震,让他到琼赣特区效力,为此他不惜以师尊的名义要胁。无奈之下,蒋方震只好辞去总统府参议的职务,来到了琼赣特区。
刘庆斌问道:“那百里先生,你来特区觉得做些什么比较合适呢?”
“我是学军事的,让我去带兵吧。”蒋方震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还有我呢,刘公子,你答应过我的,也要让我到特区的。”蔡锷也在一旁插话道。
“那,蔡都督,你又准备要做什么呢?”
“我做什么都行。只要能帮助师傅就好。”蔡锷对梁启超真的是没得说。
刘庆斌又看向张孝淮,张孝淮直截了当道:“白朗军的事情一了,我还回去找黄部长。”
刘庆斌站起身来,看着蒋、蔡、张三人,沉思片刻,然后说道:“我有一个提议,希望你们三人认真考虑一下。”
三人齐齐看向刘庆斌,刘庆斌继续说道:“蔡都督热情,百里先生儒雅,张参谋沉稳,结合你们三人的性格特点,我为你们三人量身定做了适合你们的差事。”
刘庆斌首先看着蔡锷:.庆斌“蔡都督,我建议你还是继续做你的云南都督。”
“这是为何?”蔡锷不解地问道。
“蔡都督可否知道我为何要创办特区?”刘庆斌不答反问道。
“自然是为全国做出示范。”蔡锷怎么会不知道刘庆斌创办特区的本意。
“既然是示范,那出了好的经验就应该在全国推广。在全国推广,你认为应该从何处开始比较妥当?”刘庆斌接着问道。
“这……”蔡锷一时语塞。
琼赣特区的经验固然是好,可别的省份却不一定能学得来。一方面是因为资金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掌权者私心作祟。
“所以,我觉得从你云南开始做起是在合适不过了。没有钱,我可以帮你,至少我不怕你把他私吞了。”刘庆斌开玩笑道。
“同时,我希望蔡都督能把贵州、广西、四川诸省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这样云南就可以和这些省份一并进行推广了。”
蔡锷大惊道:“这怎么能行呢?那我不就成为千夫所指的大军阀了吗?”
刘庆斌笑道:“蔡都督真的会计较这些虚名?我觉得只要是对我们的国家有好处,只要是能促进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只要能够让老百姓确确实实得实惠,那就大胆去做,不用在乎那些虚名。”
梁启超拍手叫绝道:“刘公子,你说得可真是太精辟了。”
刘庆斌笑道:“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
梁启超奇怪地问道:“私心?什么私心?”
刘庆斌叹了口气道:“特区要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中国几千年的劣根性就在于不患贫而患不均,特区经济发展了,肯定会有人眼红,会想着法子分一杯羹,而不是想着自强自立。试想,如果有一头恶狼的邻居,特区需要把大半的精力用来防范邻居,如何还有精力去发展经济?所以说,有蔡都督做邻居,我放心,特区也放心!”
听了刘庆斌的一番话,梁启超点点头。他没有想到刘庆斌居然考虑得这么深远,于是也劝着蔡锷:“松坡,刘公子说得在理,你还是考虑考虑吧!”
蔡锷爽快道:“刘公子,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接受你的建议。”
刘庆斌起身向蔡锷伸出手:“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蔡锷的手和刘庆斌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蒋方震在一旁也看得心情澎湃。
刘庆斌见状,趁机对蒋方震道:“百里先生,你去带兵太居才了。我觉得你应该做更重要的事情。”
“什么更重要的事情?”
“百里先生,你曾经在日本和德国留学过,你说这两国的军事体制是否可以移植到中国来?”
蒋方震思考了片刻,摇摇头:“可以借鉴,但不能移植。”
“百里先生,你说得没错,中国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军队道路。”
“什么样的道路?”蒋方震两眼放光。
刘庆斌笑道:“这就是我所说的需要你去做的更重要的事情了。特区是一块试验田,自然少不了对军事的探讨,我把这块田就交给百里先生了,你不仅要给我们找出适合中国的军事发展道路,而且还要开办军官学校,培养一大批军事人才。中**队的未来就看百里先生你的努力了。”
蒋百里激动万分,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后,刘庆斌看向张孝淮。
张孝淮赶忙向刘庆斌摆手道:“我就不用了,我说过的,我还是要去找黄部长。”
刘庆斌故意的激将道:“难道张参谋你连听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张孝淮无奈道:“刘公子,你请讲。”
“我知道,你从日本士官学校回来之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了四年。我知道,你不仅懂军事,最难能可贵的是你还懂政务和经济。我知道,你不仅会说日语,而且还会说德语和英语。所以,当下有一个位置适合你。”
张孝淮不动声色,静静地等待着刘庆斌的下文。
刘庆斌最欣赏的就是张孝淮的沉稳,永远都是那么一副不急不躁的模样。
刘庆斌接着说道:“我准备让你做特区驻欧美的全权代表,负责与欧美各国政府打交道,说通俗点就是特区的外交部部长。”
见张孝淮依然不为所动,刘庆斌起身在屋内踱起步来,这是他的老习惯了。
“都说弱国无外交,中国国弱民贫,一向在列强各国面前抬不起头来。琼赣特区虽然只是中国的一个地区,但我敢向你保证,要不了多久各国列强都会仰视特区。同样,我也敢向你保证,会让你在各国列强面前把腰杆子挺得直直的,有尊严有体面地履行你的职责。”
张孝淮有些心动,他刚要张嘴,刘庆斌摆手道:“你不用急着答复我,你可以慢慢考虑,考虑好了再答复我。答复时限就在这次剿匪结束之后,如何?反正我们还要相处一段时间,正好可以相互了解一下。”
张孝淮点点头。
8月25日,上海码头。
“四位哥哥,你们多保重,日本那边我都安排好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刘庆斌与陈其美、蒋志清、张群、何敬之依依惜别。
孙文终于将所有和他一起去日本的人都等齐了,刘庆斌专门为他们包了一艘大海轮,浩浩荡荡地送他们去日本避难。与此同时,袁世凯也很有默契的发出了对孙文、黄兴等人的通缉令。
“老五,你自己也保重,不知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见面。”陈其美拍着刘庆斌的肩膀叮咛道。
“放心吧!大哥,要不了多久的!”
蒋志清笑着对刘庆斌说道:“五弟,记得来日本看我们呀,到时候我们一醉方休!”
刘庆斌故作惊诧道:“二哥,你不是不喜欢喝酒吗?”
“和你这个坏小子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喝酒呢?我虽然没有酒量,但我有胆量啊!”蒋志清豪爽道。
“这才像我的二哥嘛!”刘庆斌点点头道。
“小斌?”就在这时,孙文在一旁向刘庆斌招手。
“先生!”刘庆斌赶忙来到孙文面前。
“小斌,你好好地经营你的琼赣特区,我在日本等着你的好消息。说不定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向小斌你取经呢!”
刘庆斌点点头:“先生,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还有,那件事情我记在心底了,终将有一天,我会百倍让他们偿还的。”孙文神秘地指了指东北方。
刘庆斌自然知道孙文说的是日本人利用孙文一事。
“先生,一路保重,明年我会去看您的!”
“小斌,你也多保重。”
客轮徐徐离岸渐渐远去了,刘庆斌身边的张孝淮终于看完了两封信。其中一封信是他的恩人徐世昌写来的,另一封信是他的革命导师黄兴留给他的。这两封信都只有一个目的,让他今后跟着刘庆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
“为什么现在才把信给我看?”张孝淮将两封信又递给了刘庆斌。
“因为,我觉得你没有理由拒绝我的邀请,我根本就不需要这两封信。”刘庆斌将两封信撕碎,像天女散花般撒向海里。
“之所以现在给你看,是因为答应过徐大人和克强先生,所以必须要做到。既然你看完了,这信也就没有什么作用了。”说完,刘庆斌转身离去。
“还愣着干嘛?我们还有要紧事要做,时间可不等人!”远处传来刘庆斌的声音。
张孝淮回头望了一眼无际的大海,客轮在海面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圆点。
“或许,我真的应该重新开始了!”张孝淮自言自语道,说完赶忙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