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龙门变化人皆望
作品:《何处金屋可藏娇》 现任的朝鲜王卫蒙是朝鲜的开国国主卫满的儿子,大约64年前,在这位国主尚在襁褓中时,他那位从中原逃亡至朝鲜的身为燕国贵族的父亲,消灭了箕子朝鲜的第40代国王淮,取而代之成为朝鲜的新任统治者。之后,他们家族摆脱了逃亡者的身份,重新拥有了过往的荣耀与尊贵。卫满对于秦末的中原大战仍然心存余悸,因而在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之后并不主张重回故里。他选择了亲近汉朝的策略,向惠帝、高后上表,愿意永为外臣,在朝鲜这块天高皇帝远的小地方,过自己的日子。
31年前,卫满逝世,正当壮年的卫蒙继承了他的位置,此时的大汉朝正是汉文帝当政,政局平和,国力日益强大,而匈奴则出现了不世明君,冒顿单于。此时的汉朝对匈奴采用的是和亲策略,尽量避免和匈奴的冲突,两国尚算得上和睦。卫蒙虽然年轻气盛且野心勃勃,但是在这两大强大的邻邦的压制下,也只能采取两面交好,从中牟利的策略。每每乘着这两方不注意时,悄悄收服邻近的一些小国。
三十年过去了,冒顿单于早已经不在,汉朝也换过了三任皇帝,卫蒙这头蛰伏在东北角落里的猛虎,渐渐觉得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更妙的是,卫蒙凭着自己观察发现,汉朝的这位新皇帝和他当年一样,野心勃勃。而这位汉朝新皇帝比他当年的处境却好上太多太多了,有大汉朝70年的休养生息积累下来的雄厚实力作凭借,卫蒙想不出刘彻还有隐忍匈奴的理由。两国之间,必有一战。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卫蒙虽然老了,但是精神却依旧不错,此刻他正在自己的王宫里,对着自己面前的年轻人述说着,“不,也许是两败俱伤。只要能够好好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卫家君临天下的时代很快就会来临的。”
跪坐在卫蒙面前的正是他的大儿子,朝鲜太子,龙祥君卫右渠。此刻他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父亲所描述的那一天。对于出身于中原的卫氏家族来说,没有什么事比回到故里更加重要。卫右渠自出生的那天起,就经常听到自己的祖母和他絮絮叨叨地说起中原的秀美山川,人土风情,他无时无刻不梦想着回去见识那从未见过的故乡。当年祖父不能做到的事情,卫右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当然,我们卫家绝对不会一直就这样留在这个蛮荒之地的。”卫右渠肯定地说道。
“不错,只要汉朝和匈奴两相对战,待到汉朝元气大伤,就是我们朝鲜挥兵南下之时。”卫蒙显然对于儿子的肯定语气很是满意。
“不过……”卫右渠的表情像是想到了件令他极其不愉快的事情。
“怎么了?”卫蒙看着难得看到儿子露出这种表情。
“二弟和崔相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们还是觉得应该维持原貌。”卫右渠吞吞吐吐地说道。
“崔吉,他老了。”卫蒙大手一挥,不满的说道,“我当初实在不应该将你二弟交给他教导,如今他连我这父亲的话也不听了。”
崔吉是卫蒙年少时的好友,他们曾经的非常意气相投。当年也是崔吉第一个向卫蒙提出在汉朝与匈奴之间左右逢源的策略,当时他同意了这位好友的看法,但是如今,卫蒙认为形势已经不同了,而崔吉却固守原则,不肯同意卫蒙的看法,使得他们之间产生了裂痕,不复当初的默契了。同时,卫蒙也对自己的二儿子只肯听从崔吉的意见很是不满。卫右渠与卫左渠并非同母所生,卫右渠的母亲是朝鲜大族之女,是卫满当初亲自指给卫蒙的正妻,而卫左渠的母亲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婢女,并且在产下卫左渠之后就去世了。当初,卫蒙心怜这个刚出世就丧母的幼子,担心他会因为生母出身卑贱而受到兄长的欺负,便让自己的好友,朝鲜相国崔吉收其为徒,让他在朝中有个靠山。只是没想到,卫左渠因为自小在崔吉身边长大,在父亲和师傅意见分裂的情况下,竟然毫不犹豫的站到了师傅那边,甚至搬到崔府以表心迹。怎不叫卫蒙一提起他,就生气。
“是。不过,崔夫人乃是匈奴贵女。前阵子崔相随她归宁,不知道是否会对匈奴左庭说些什么?”卫右渠点了点头,对父亲的话表示赞同,接着说道。
“诶,崔吉虽然和为父略有不睦,不过他为人正直,绝对是朝鲜的一大忠臣,我儿不可胡思乱想。”卫蒙摇了摇头,否定了卫右渠的猜测。“我儿若无事,就先退下吧。为父有些疲累了。”
“是。”卫右渠虽然恭恭敬敬的行礼退下,但是他低着的脸上却闪过一丝不豫,只是卫蒙并未看到。
卫右渠比卫左渠年长数岁,早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府邸,所以他并没有在王宫中久留,而是马上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一进府中,立刻就有一个灰衣中年人走到他身边。这个中年人,正是卫右渠所倚重的左右手,徐应。
“龙祥君殿下,”徐应走到卫右渠身边,对他耳语道,“根据崔府的细作传来的消息,那边似乎有些不对劲。”
卫右渠眼中寒光一闪,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崔相从匈奴回来之后,带回了一位姑娘。之后就一直被关在府中,除了后院的几个婢女之外,不见外人。前几日开始,凤麟君殿下似乎日日到后院和那位姑娘相见。”
“不知名的姑娘。”卫右渠双手负背,来回踱了几步,说道,“难道是匈奴来的女子吗?崔相让二弟亲近她,莫非是想与之联姻?”
“殿下,是否要再详细查探这位姑娘的事情?”徐应看着卫右渠变幻不定的神色,小心翼翼的问道。
“当然。父王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候。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卫右渠咬着牙,恶狠狠的说道,“虽然父王属意我继承他的位置,不过崔相随父王多年,实力不可小觑。越是这种时候,他的一举一动,我们越是要小心。你派人好好查查,那位姑娘的身世来历,一有消息马上向我禀报。”
“是,属下知道。”徐应点头称是,“还有,查探匈奴和汉朝之间的战争的探子已经回来,除了卫青斩首700人外,其余三路军马皆是惨败。”
“什么?连飞将军都败了?”卫右渠有些吃惊,“卫青是之前你提过的那位卫夫人的弟弟吗?”
“正是。他已经因此战之功得封关内侯。”徐应说道。他自投靠卫右渠以来,被指派负责情报方面的工作,对于汉朝、匈奴、朝鲜三方面的各大势力的情况都了若执掌,、。
“是吗?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啊。汉朝出了这样一位年轻的战将,想来将来在战场上,匈奴也讨不了便宜。嘿嘿,他们彼此的实力越强,以后对我们朝鲜就越有利。”卫右渠低低的笑道。
**************************************************************************************
对于卫氏父子的野心现在的陈娇还一无所知,她只是每日被锁在崔府之中,极度无聊的过自己的日子。这一日本来也不例外,但是这一刻她却走在了朝鲜国都王俭城的大街上。陈娇带些古怪的看着前面走着的卫左渠,心想,这人到底是不是那个老谋深算的崔吉的徒弟啊,怎么我才几句话他就乖乖带我出来了。不过,也许是因为自己一个弱女子在崔吉和卫左渠眼中没有什么威胁,翻不出什么大浪来吧。
想不通自己为何可以轻易离开的崔府的陈娇最后决定不去想它,她左右看了看,第一次开始观察这座城池。经过几日与卫左渠的相处,陈娇对于现在的朝鲜已经不是那么的一无所知了,这个时代被称为朝鲜的王国和后世的朝鲜不是同一个概念。现在的朝鲜的范围包括后世的东北以及朝鲜半岛的一小部分,基本还是属于中国境内。它最早由商朝灭亡时的逃亡贵族箕子建立,史称箕子朝鲜。箕子朝鲜传国近两千年,于64年前被从中原逃亡而来的卫满灭国,建立了卫氏朝鲜。可以说,此时的朝鲜只是一个华人组建的地方政权,并不在外国的范围之内。所以,陈娇走在王俭城街头时,除了天气比较寒冷以及多了一些东北特有的动植物之外,并不觉得这里和彭城有多大的不同。
“姑娘,来我们这里看看吧。我们这儿的罐头很不错的。”一个小贩的招呼吸引了陈娇的注意力,她略觉诧异的走到那个小贩的摊位上,看着小贩很热情的介绍他那所谓的“罐头”。那是一个褐色陶罐,密封的非常好。在罐身有用漂亮的小篆写着的大大的茹娘果三字。
“姑娘,你看看这个。这可是吉林罐器行制作的罐头,质量可好了,你拿回去吃好了还能留在家里用。还有,里面的可都是时鲜水果。就我们朝鲜有,别地方都吃不到了。”小贩估计是从陈娇的穿着中看出了她异乡人的身份,马上热情的介绍。却不知道他的介绍让陈娇有了一种不知身在何方的感觉。
一直往前走的卫左渠回头一看,发现陈娇并没有跟上来,而是站在一个卖罐头的摊位旁边好奇的看着。他微微一笑,也不上前阻拦,只静静的看着。陈娇的身份,他早就从崔吉那里知道了,所以对于这个独自在此苦寒之地建城的女子更加好奇,虽然陈娇一直蒙着面,但是这一点也不妨碍卫左渠透过那朦胧的面纱欣赏她的美丽。只是,卫左渠想到昨夜自己和崔吉得那场谈话,便觉得心中一黯。
昨夜,他们在书房就如何处理陈娇的问题作了最后的讨论。
“大汉和匈奴或有一战,然而,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纵使他们互有损伤,朝鲜仍然不会有可乘之机的。你何曾听说过受伤的老虎变成了猫啊?”崔吉对着自己年轻的弟子谆谆教导。
“就算朝鲜不可能在两强之间得利,我们有必要对父王隐瞒砖石的技术吗?这实在太可惜了,何况您已经证实那辽东城根本就与大汉无关。”卫左渠虽然百分百相信自己老师的判断,但是他毕竟是年轻人,对于开疆扩土有一份天然的野心。
“这正是关键所在。辽东城与大汉无关,则砖石可以据为己有。”崔吉撸了撸自己的白须,轻笑着说道,“此砖石乃是守城利器,于国自有莫大好处。但是,现在时机却不对,如今国中正是暗潮汹涌,我国主与太子皆有放弃立国之本,脱离大汉之意。此时若将砖石献上,只怕会助长此风,到时恐怕国主和太子会更加按乃不住啊。我等先人本都是中原流民,为避战乱而来此苦寒之地,如今又何忍为一己之私而陷民于水火之中?不过殿下放心,本相已经谴人前往辽东城,务必让知情人永远不能泄漏秘密。待得您即位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那些工匠在朝鲜推广以砖石建城,打造我朝鲜国的万世坚城了。”
“真的要将辽东城民都……都处理掉吗?”卫左渠的脸上路出了一丝不忍,虽然崔吉说得十分含蓄,但是从他阴沉的眼神中,卫左渠听懂了他的意思。
“殿下,宅心仁厚虽是您的优点,但是,您应该知道要成为一国之主,是不可能没有牺牲的。”崔吉定定的看着自己年轻的弟子,心想,总须让他学些帝王之术的。他继续说道,“殿下,天下何其之大,殿下身为朝鲜王族,所要做的只是保护自己治下的臣民罢了。如果必须用他族人的血,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的话,那么即使化身为妖魔,您也必须做到。”
“即使化身为妖魔,也必须做到。”卫左渠心中轻念着导师的教诲,抬头正视着眼前的蒙面女子。今早见她郁郁寡欢的样子不有答应了她出来逛逛的的请求,看她现在的样子大约自己是没有做错。不过,这又如何呢,辽东城数日之后就将灰飞烟灭,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只是伪善罢了。
“殿下,你没事吧?”陈娇奇怪的看着神思恍惚的卫左渠问道。
“啊,没事。”卫左渠摇了摇头,甩掉那些令他不安的想法,笑着问道,“我们现在去酒楼吧。让你尝尝我们朝鲜的菜式。”
“好啊。”陈娇点头应道,对她来说当然是在外面待得越久越好。之前高利曾经告诉过她,朝鲜国内有所谓的夺嫡之争,或可利用。但是,来到朝鲜之后她一直被关在相府里面,接触到的就那么两三只小猫,就是想利用朝鲜内部矛盾脱身,那也得让她见到人啊。所以,今天她才会缠着卫左渠让她出来,看看有没有机会离开。
二人各怀心思的一路走去,身边的护卫听到卫左渠说要去酒楼后,就有一个先离开了,估计是去安排了。
“乔姑娘,你似乎对于我们朝鲜的罐头很好奇啊?”卫左渠边走边问道。
“嗯,我没想到朝鲜会有罐头这种东西。”陈娇看着怀里刚买的罐头,点了点头。
“我曾经听崔师说过,无论是大汉还是匈奴都是没有罐头的。原来此时竟然是真的。”
“不知道朝鲜国内是哪位大贤发明的罐头啊?”陈娇好奇的问道,当然她并不奢望能够得到答案,因为感觉上古代的贵族们对于这些并不重视。在陈娇看来,这可能是哪个聪明的劳动人民发明的。但是没想到的是,卫左渠的脸色一僵,好半晌才吐出一句,说道:“发明罐头的人叫余磊。”
“余磊,”陈娇心中默念了下这个名字,追问道,“他是谁啊?”
“他是……”卫左渠的声音又是一沉,最后低声说道,“他是我们朝鲜的大叛徒,姑娘还是别对他太好奇了。”
“哦。”陈娇心中一沉,明白大概他是朝鲜国中一个得罪了王族的人。不过,就算是一个罪人有如何,难道以卫左渠的身份还要顾忌这顾忌那的吗?这个余磊大概不简单吧,也许这当中又有着一段秘闻。
“酒楼差不多到了。这可是我们朝鲜最出名的龙门客栈啊。”卫左渠说道。这话让陈娇一惊,差点将手上的罐头滑落下来。
“龙门客栈?”陈娇抬头一看,果然一道很有气势的牌子横挂在酒楼的门口,上面大写着“龙门客栈”四个龙飞凤舞的字。
龙门客栈的服务态度十分良好,以进门,马上有小二将他们领到雅座,接着就将用木片制成的精致的菜牌送上。就在陈娇还为雕刻得如同艺术品的菜牌而惊叹的同时,卫左渠已经熟练的说出一大窜菜名,让小二端上来了。
“好嘞,爷您等着,才马上就到。”小二一声吆喝,收拾好菜牌一溜烟走了出去。
“殿下,”陈娇从刚才的惊讶中转过神来,心里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测,她问旁边的卫左渠道,“这家客栈是什么时候开张的啊?”
“什么时候开张?”卫左渠想了想,说道,“很久了。我出生之前……不,好像在我父王出生之前就开张了。”
“那么久了?”陈娇觉得有点泄气,他接着问道,“那老板是谁啊?”
“你想见啊?”卫左渠笑了笑,他说道,“想见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里的老板可是定了规矩的。只有能够通过他三关考验的人才能够得到他的接见。”
“三关考试?”
“不错。三关考试。”卫左渠笑道,“但是每次的考核内容都不尽相同。”
“是吗?那么如果我想接受这个考试,应该怎么做?”
“什么?”卫左渠看着陈娇的蒙着面纱的脸惊讶的差点失声大叫,之后他深呼吸了几下,终于收回了自己的情绪,他说道,“这60年来只有3人曾经通过第一关和第二关的考核,从来没有人通过第三关的考核,你知道吗?”
“通过考核的都有谁啊?”陈娇好奇的问道。
“第一个,是50年前的尹休大人,他是尹氏家族的分家后人,此人才华横溢,不过却年仅25岁就身亡了。第二个是崔师,他就是因为这个而名噪一时的。第三个人,出现于十年前,他自称陈奭,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此三人在前面三关都表现突出,最终有幸进入龙门客栈的后院接受第三关的考核,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这样啊。”陈娇有些动摇了,这里的所见所闻让她心中有了一个猜测,也许这个龙门客栈的主人和她是一样的,但是这么艰难的三样考核她真的能够通过吗?
“乔姑娘,你还是别想这个了。”卫左渠劝说道。
“既然这位姑娘有此雄心壮志,二弟你何必拦着她呢。”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插入了他们二人之间,陈娇回头一看,发现是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男子,长得和卫左渠有些相似,转念一想到刚才他对卫左渠的称呼,这个人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了。
“大哥。”卫左渠上前向来人行了一礼,那人略显傲慢的走到位置上坐下,斜睨了卫左渠和陈娇一眼。他继续说道:“二弟,既然这位姑娘有心,那么我就让人去通知诸先生吧。徐应,进来。”
“大少爷。”徐应恭敬的说道,看到房中还有一位蒙面女子时,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你去后院通知下诸先生,就说有人想要参加考试。”
“大哥,别……”
卫右渠不顾卫左渠的阻拦,立刻让进来的徐应出去通知这家客栈的负责人。而陈娇此刻则已经完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