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作品:《穿成反派女配的丫鬟怎么办

    七月份暑气依然未散,羽客再次打水,将水泼在被晒得发烫的地面上,顿时一阵滋滋声,甚至冒起白烟。
    “今儿这么热,姑娘还是不要出去了。”
    “没事。”白栀摇头拒绝。
    老太爷那天含糊其辞地讲了几句话,想要把她打发走,白栀便每天都去老太爷那边,美其名曰交流祖孙情,看看他到底什么时候松口。
    不过是上午阳光就如此刺眼,白栀下意识用袖子挡住骄阳,鹿韭冷着脸送来一把伞,还不等她说话,又自动退下。
    将伞撑起,确实凉快许多,抬起脚步再度出发。
    见到她来,老侯爷笑呵呵道:“正好,你爹从前的部下想要见见你,车马就在外面等你。”
    将信将疑地出去,白栀以为这又是老侯爷找的新借口,结果一出来就见到一个男子正在车架边上等着。
    谢怀风上前,笑着问:“二妹妹可是要出去?”
    这货是记吃不记打么,明显早就知道了她要出去的消息特意堵着,还要假惺惺试探一番。
    “二哥是不是想多了,”白栀扬起笑脸,“吃多了不消化,我继续散步,你随意。”
    毫不犹豫抬步,看也不看谢怀风那出现了铁青的神色,白栀继续向演武场进发,准备去告次黑状。
    转角处又步来一人,看了他们二人一眼,问:“怀风,老太太不是让你修身养性么?”
    羽客帮忙提醒:“这是四老爷。”
    “四叔。”
    “嗯。”四老爷点了点头,绕过她盯着谢怀风,皱眉叮嘱:“一天之计在于晨,离科考只有一个月了,就算为了你爹,也该用点心了。”
    谢怀风还要纠缠,四老爷难得威严地挥手示意,“藏书阁在西边,去吧。”
    “那,二妹,咱们有时间再聚。”
    她可有可无地哦了下。
    一个婆子拿来小矮凳,请她踩着凳子上马车,四老爷则吩咐人拉开一匹马,“今日就由我来护送二侄女。”
    世家女子出行确实有兄弟围护左右,不过没有长辈去跟从小辈的道理,白栀一时摸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静观其变,走一步算一步。
    车马外面很是喧哗,应该是走到京城的街市了,没有狗血的行人被马屁撞到的时候发生,路人自动避开大马车,不时直愣愣地看着宝马香驹,马上的中年男子只着常服,眉宇自有一番气度。
    马车的帐子盖得很严实,门边还有羽客守着,想要看到里面的容颜可谓难上加难。
    虽然官奴的户籍动用关系注销,白栀依然心事重重,就算如他们所言自己是谢二姑娘,谢暮白是冒牌货,可老太太究竟为何对谢暮白讳莫如深,而老太爷绝口不提他的事情,只列出她是二姑娘的证据,无论人证物证样样俱全。
    谢暮白在谢怀风揭露违冒之时就被幽禁,这其中一定还有另外的事情发生。如果一日不了解清楚,她就越来越心烦意乱。
    “到了。”
    下车以后,她抬头去看牌匾,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张府,即使从门口一眼望去,也是说不出的富丽堂皇,而门口还有四个小厮把守。
    一个丫鬟迎了上来,眉眼带笑,“您就是谢二姑娘吧?主子正在等着您来呢,”
    白栀点点头,回头看,三老爷却停在门口没进来,他礼貌地颔首,举步去了不远处的书坊。
    原来只是顺路么,她垂头思索。
    张府内亦有马车代步,丫鬟请她入内,转过三座角门,只听有人喊:“谢姑娘来啦!”
    一个婆子上前掀开帘子,将白栀引到厅堂,一个中年女子笑着伸手,“多年不见,二姑娘怎么生分了?”
    在来的路上就听四叔讲过张家,张大人原本只是一个兵营小卒,得谢三老爷看中才能,被点为先锋,后来谢三老爷奉命前往敦煌镇守茶马古道,张大人便留在南疆,立下战功,一步一步升至三品将军。近年南疆无战事发生,张大人自请回京,圣上感念他多年辛劳,是以保留军衔,待盛大节日一同论功行赏。
    张家来京城的时间比较紧凑,刚刚安顿好便迫不及待地将旧友遗孤请来,情谊可见一斑。
    是以,从字里行间,白栀大概明白张家暂时不知道二姑娘已经换了个人。
    张大人虽与谢三为同僚,其夫人深居闺阁着实与谢三打不着关系,张夫人对白栀更多的不是热络,而是一种客气,反而对于白栀来说没有太多不适,她不紧不慢地和张夫人说话,闲话家常。
    张夫人也悄悄地松了口气,那所谓的多年前只是见过一面,那时恰逢调兵遣将,敦煌急需兵力,张大人将一半的将士送到敦煌,张夫人怕他出危险便跟了去。
    回合那日,两位年轻的将军一同下马,满面红光,不时发出豪迈的笑声,战地不比京城,民风淳朴,张夫人亦在众人面前下马车,而令她惊讶的是,一个女子是从马上翻越,利落地落地。
    女子伸手去抱另一匹小马驹上的小人儿,小人儿有些倔,竟学着大人那样从马上跳下,叫她看得心惊胆颤。
    张夫人被安顿在了敦煌别院,也听说了谢三的夫人是歌姬一事,白夫人似乎很是热心,一直忙着照料士兵家属,张夫人与她很少碰面,连同着也没再见过他们的孩子。
    除此之外,她并没对谢三一家三口有太多印象。
    下人上了碧螺春请她们润喉,张夫人勾勾手指,温和地笑:“这是南疆风味的点心,试试喜不喜欢?”
    掂起一块青色的糕饼,白栀咬了一口,赞叹一句:“脆脆的,很香。”
    “既然来了,就一并用了饭,免得你张世叔说我招待不周。”
    盛情难却,白栀坐在饭桌,开始察言观色。
    张家刚刚发迹规矩不多,张夫人自己用筷子夹了一道小天酥,表情怡然自得,白栀回头示意羽客不必随侍,羽客看懂意思,不动声色后退。
    平心而论,白栀是个肉食爱好者,但在外人面前得保持仪态端庄,于是选了一道看起来白白嫩嫩的素菜。
    张夫人蹙眉道:“爆鲜菱虽口感酥嫩,也该多吃些肉食才是,你这孩子消瘦得,若不是亲眼见了你,这个身形我还真看不出你与谢三老爷是亲父女,当年的谢将军可是气宇轩昂英明神武的。”
    白栀眼眸微动,“您是说我和爹不太像么?”
    也许是触到伤心处了,张夫人想了想,“你与白夫人眉眼更像些,若是站在一起定会看出是母女。”
    心内慢慢涌上疑惑,她却不能表现出来,听从张夫人的话,从里面夹了一块她眼馋了好久的馅饼。
    只闻一阵笑声:“二姑娘果然还是喜欢敦煌美食,我听你世叔说谢将军便常常买这个千金碎香饼子,一日不吃就馋的很,我说什么来着,父女俩终究血脉相连,口味都差不了多少。”
    用饭完毕,休息片刻就要告辞,张夫人挽住她的手依依不舍,“记得常来府里探看,你张世叔也很想念你。”
    张大人最近忙着应酬,加上要处理回京事宜,并不在府中,而且外男与女子单独会面毕竟不妥,只能等张夫人在场一同见过。
    从袖子里拿出一份书信,张夫人附耳道:“这是夫君让我给你的,里面是他记得的一些与谢将军交好的名录,你一定得收好。”
    白栀犹豫着该不该接,张夫人不等她拒绝,将信笺塞到她袖口,吩咐人带着白栀原路返回。
    门口马车等候多时,白栀决定先去找四老爷,来到那座书坊,尚未走近,就见四老爷抓住一个少年肩头,略带好笑地问:“阿瑾,你来这干什么?”
    少年挠挠头,一副被逮现形的样子,笑道:“我听说张大人是武将奇才,心内仰慕,所以特意来此守候。”
    白栀已猜出此人身份,谢家喜欢武术的男子只有谢怀瑾。
    果不其然,少年对四老爷告饶:“爹,就这一次,只要能看到张将军舞剑的风姿,我绝不再犯。”
    四老爷语气难得地严肃,“阿瑾,你与你二哥四弟都要在此年科考,断不可为这等事分心,且我谢家绝不是趋炎附势之徒。”
    少年垂头叹气。
    中年男子有些无奈,拍拍他的头,“烟烟是最小的,你得给她做个榜样,凡事未必闪躲才是途径,今日科考你让他,明日官场如何让?”
    少年道:“那爹如此说,又何曾如此争过?”
    回答他的是长久的寂寞。
    白栀却步转身,到马车上等他们谈完。
    羽客在车边替她守着,防止调皮的小孩掀开帘幕,白栀便把衣袖里的书信拿出,撕开信封,把叠着的纸张张开,前一页是很简单的几张名录,写上去的人多数官职不高,但写出了与谢三有多年共事经历,看得出张大人很是谨慎。
    而第二张的东西却有些出人意料。
    “吾侄亲启:尝闻故人已逝,痛彻心扉,虽多年浮沉,想来仍心内酸涩。幸有故人血脉存世,聊以慰藉。然,余明查暗访,却得知谢将军实为遭人陷害,奸人用心歹毒,致使故□□离子散。余于暗中得知,此中奸人实出谢府,疑为兄弟阋墙,呜呼哀哉。今将书信赠予小侄,万望小侄谨防旧事,长乐无忧。”
    原来原著里谢三被兄弟害死的事是真的。
    门外传来一声马鸣,四老爷敲敲车窗,问:“何时出发。”
    将书信揉碎,白栀一面平静,恍若无事发生,微笑回答:“现在。”
    ※※※※※※※※※※※※※※※※※※※※
    注:
    煨鲜菱,以鸡汤滚之。上时将汤撤去一半。池中现起者才鲜,浮水面者才嫩。加新栗、白果煨烂,尤佳。或用糖亦可。作点心亦可。(袁枚《随园食单》)
    夏天到了,很快就有菱角吃了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