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黄昏后

作品:《种田之袅袅炊烟起

    祁七直起腰抬头看了看天色,夕阳已将西沉,天空也被晚霞染了个通红,再回头看看手里的锄头,无奈地叹了口气,今天这地定是翻不完了,两只手臂更是酸得抬不起来,心想这十几岁的身子,果然不耐Cāo劳。
    索性收拾起东西,准备回家吃晚饭了,要收的东西其实也不多,一装水的陶罐和一盛水的陶碗,还有一顶破了一角的斗笠。
    肩上扛着锄头,手里提着水罐,祁七从田里走上来,一双泥脚在田埂边的杂草上蹭了蹭,就这样赤着脚往回走,一双草鞋被挂到锄头上,松脱出来的鞋带随着他走路的节奏,微微地左右晃动着。
    田边小路上有许多和祁七一样晚归的村民,遇见了相互打声招呼,便匆匆往回赶,此时正是晚饭时分,家里的女人都在烧火做饭,在远处望去,各屋的烟囱皆冒出袅袅炊烟,景色格外温馨。
    祁七视线很自然地看向自家的房子,他们的房子在住户较少的河西边,很容易便看到,当看到自家烟囱也冒起白烟时,祁七不禁微微皱起眉,步伐也加快了一些。
    还没到自家院子,祁七便大声喊了句:“娘,我回来了。”
    只见房子西边的小坯房里,走出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妇人,皱纹爬满她挂着笑容的脸,“小七回来了,累坏了吧,快坐凳子上歇会,饭快好了。”
    祁七把东西随意放在院子里,走到水缸边舀了些水洗手后,就往小坯房走去,“娘,你眼神不好使,饭我来做。”
    祁母有眼疾,因为家里穷,从来都没有正儿八经地瞧过大夫,只是偶尔会托进山的熟人帮忙,顺便捎点治眼病的草药回来,怎奈都是些偏方土药,减轻病痛倒是有点效果,却是无法根治。
    祁七心疼老母亲,年前一咬牙卖了头猪,想带着老人家去镇上瞧病,哪知牛车都借来了,奈何老人家死活不肯上车,后来祁七听了别人说才知道,老人都很忌讳在年节时瞧病喝药的,说是不吉利,祁七恍然大悟,于是等过了正月十五,他才去镇上的药铺,寻了大夫把母亲的病症说了个大概,让大夫给抓几贴药。
    可几贴药喝下去,也不见有起色,老人家心疼银子,说什么都不肯再让祁七去抓药了,祁七性子比较木讷,见母亲这般着急上火,也就没再提抓药的事了,只是有人进山,他仍是会托人带药,毕竟聊胜于无。
    此时看见母亲又独自摸索着替他生火做饭,祁七心里是又急又无奈,只怪自己嘴笨,不懂得说些好听的话,哄着母亲别再近灶台。
    “傻孩子,天色还不晚,娘还是能看得见一些的。”
    即便是这样,祁母还是被祁七搀扶着走出小坯房,晚饭当然也是被孝顺的祁七给一手包办了。
    晚饭是一锅糙米汤和几个窝头,祁七又从后院摘了把青菜,汆过水后放点盐巴翻炒几下,翠绿光鲜,看着都觉得可口。
    院子有个瓜棚,瓜棚下有块很大的方形石头,是祁七从河边捞回来的,祁母闲来无事时,会找些小石块在上面磨,日子长了,原本凹凸不平的大石块,愣是被祁母磨成一张可以摆放东西的石桌,平日里祁家母子喜欢在这里边吃饭边说些家长里短的闲话,微风轻送,夹带着一些泥土的气息,一绕而过,恬静安详。
    晚饭过后,祁七收拾碗筷放到木桶里,再从水缸里打点水,拿着晒干的瓜络娴熟地刷起碗来,祁母坐在石桌旁,看着自己的儿子,眼里尽是怜爱。
    “小七,下午你牛叔过来说明天要去趟镇里,问咱们家有没有东西要捎去卖。”
    祁七哦了一声,继续刷碗,心想着家里的鸡蛋不多,拿去也换不了多少钱,倒是黄豆还有许多,或许可以拿一些去卖,可黄豆的分量不轻,让牛叔帮忙带的话,自己又觉得过意不去。
    祁母见儿子不吭声,也没再说话,儿子虽然闷了点,却也是个有主意的人,别看他一副埋头做事的闷样,心里肯定没少活动心思。
    果然,过了一会就听到祁七说道:“明日我起早,跟牛叔去趟镇上,娘可有什么需要买?”
    祁母作势瞪了祁七一眼,“我老太婆有吃有穿,哪还要买什么,可不许你乱花钱。”
    “我知道了。”
    “哎,要说你牛叔呀,也是个苦命人,你牛婶一病就是好几年,家里两儿子又是不让人省心的主,这家里家外的事全是你牛叔一个人撑着,小七啊,平时你牛叔要是有招呼你去帮忙,你要多上点心,知么?”
    “知道了,娘。”
    “好孩子。”
    母子俩又说了会话,祁母便起身回屋子歇下了,祁七搬了张竹椅子到院子中央,拖着酸疼难耐的身子靠坐了上去,抬头看着已经完全暗下去的夜空,无声地叹了口气。
    这里的天空很洁净,只要不是yīn雨天,一到晚上就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满天繁星,星光闪烁,交织成一张庞大的网,将天地万物网于其中。
    其实刚来到这里,祁七是很不习惯的,这里没有电,没有煤气,没有热水器,没有电视,一切的事物落后得接近原始,连拉犁的牛,村里也只有几户人家有,借慢了就要等,等久了肯定就会错过农耕时机。
    记得当时自己醒过来时,脑袋一片空白,旁人问话,都是一问三不知,然后大家都说他是从山上摔下来摔傻了,当时的祁七,真的很希望自是真的傻了。
    祁七拍拍酸痛的手臂,望向天边的眼神里有着无尽的空洞,如果时光可以再倒流一次的话,如果知道生命的尽头,会是另一个生命的循环的话,他肯定不会那般轻易任性地抛弃自己的人生,毕竟像现在这般艰苦的日子,不是以前的自己能随便想象得出来的。
    或许这就是老天对他轻生的惩罚吧,让他知道了什么样的生活才叫真正的艰苦,而死过一次,祁七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再死一次,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便是既来之则安之。
    如果这苦是自己该受的,那就咬紧牙根受着吧。
    只是,这具身体太单薄,太年轻了点,一个17岁的男人,在原来那世界,还只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而已,而现在,他却要用这副瘦弱的身躯去支撑一个家,祁七真怕会撑不住,不过来到这里也快一年了,生活习惯倒也慢慢适应,只是偶尔在夜深人静时,就会觉得委屈,觉得不满,为何别人都能轻松过活,而自己却要在这种莫名其妙的地方熬日子。
    可再怎么怨念也都无济于事,老天又不会开口告诉他为什么。
    转天天还没亮,祁七便起身到河边挑水,直到水缸被注满后,他才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门,黄豆分量重,祁七不敢带多,找来两个小箩筐,两边码一样重,又拿来扁担挑上肩试试重量。
    祁母从里屋出来,手上拿着几块饼,用布巾包上,又拿来一个水囊,不放心地叮嘱道:“到了镇里,遇到事要找你牛叔商量,别总是闷着不吭声,知么?”
    祁七点点头,接过母亲手里的干粮放到筐里,沉腰一使力,有点摇晃地将一担黄豆挑上肩,“娘,我走了。”
    “小心点,早些回来。”
    “嗯。”
    牛叔已在村口等着,看到祁七挑着一担子东西出现后,笑着打趣道:“小七啊,你这么一担东西,牛叔可是没办法帮你捎去哇。”
    祁七点点头,“我随牛叔一同去镇里。”
    九河村是位于大山脚下的一座偏僻小村庄,地势较于平原高出几许,种植农物也不及平原有优势,可这里近山,收成不好的时候,村民便成群结伴到大山里,总能寻些糊口的吃食。
    村子里人不多,可姓氏却不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村民都是外地迁来的,几十年前,这个国家刚刚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平民百姓四处奔波逃散,寻找安全的避难地,有些人来到大山脚,发现这个地方勉强适合居住,而且地方偏僻,倒也安全,便在此安顿了下来,这才成了日后的九河村。
    从九河村到最近的南乡镇,起码要走上一个多时辰的路,而且有大半是崎岖的山路,祁七去过几次小镇,对于镇里热闹的景象,心里倒也没多大想法,前世那般灯红酒绿的璀璨世界他都不留恋,这样区区一个边陲小镇,还真不值得他去大惊小怪。
    一路走走停停,歇息下喝点水吃点干粮,却也不敢耽搁太久,免得错过赶集的时辰,虽然黄豆不敢带多,可祁七担久了还是觉得吃力,扁担从左边的肩膀换到右边的肩膀,等到了镇上,两个肩膀已经疼得没大多感觉了。
    小镇的集市虽然还不至于人山人海,可到处都是货物,还是显得十分拥挤,形形□的人们Cāo着各地的方言,嚷嚷着讨价还价,有些说到激动时,更像是在吵架。
    祁七和牛叔两人在集市外路边寻了小块空地,就把东西摆到一块,路上两人已经商量好了,这次带的东西不多,送去粮食铺人家肯定会把价格压得低,还不如自己摆摊卖点好价钱。
    东西摆好,牛叔叮嘱祁七该注意的细节后,便抱着一篮子鸡蛋去了固定买他们鸡蛋的酒家,留下祁七一个人看摊,祁七把草鞋脱下来摆好,一屁股坐了上去,拿出剩下的饼子咬了几口,挑担子可真是力气活,此时放松下来,累得连吃东西的力气都没有了。
    还没缓过气来,就看到有个白影蹲到他跟前,捧着装满黄豆的筐子哎呀呀直叫唤:“美,太美,实在是极美了,看这身形,圆润丰满,看这肤色,晶莹剔透,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好豆子啊!”
    祁七听对方说话听得满脸黑线,满身鸡皮疙瘩,看见的人知道他是卖黄豆的,看不见的定会以为他是在卖姑娘呢,夸东西有这样夸的吗?跟耍流氓没啥两样。
    这边祁七还楞着没反应,对方已经扬起脸,笑容满面又迫不及待地说道:“兄弟,这豆子多少钱,我全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