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街上的烂白菜!
作品:《大唐之最强驸马》 一连三首,震惊四座!
当场所有人都为程处弼的诗才所瞠目!
第一次发现,原来还有人能够一步不迈,寸思不想,就能连续作诗三首!
再一恍然,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一连三首,随意做出来的诗能是什么好诗,无非就是什么口水诗、打油诗之类,随口朗读起来还是不错,可真正品读起来,却没有什么能够鉴赏的底蕴。
可是,当他们再将程处弼这三首诗逐一分析研读之后,却径个两眼发直,呆若木鸡地盯着程处弼!
因为这三首军旅诗,都是可以传唱千年的传世之作!
第一首《凌烟阁》,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报国情怀和建功立业的壮志追寻之心。
第二首《征词》,虽然也是军旅诗,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封侯拜相的追慕,也不是表达对保家卫国的热爱。
但它现在出来的不仅是大唐男儿面对沙场征战的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更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
语言明快、节奏跌宕、情绪奔放,给人以无限激动和心生向往的狂热魅力。
第三首《出塞》更是七绝名篇,开篇便以“互文见义”,以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大气开篇。
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拳拳报国盛情以及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而且谁都知道,这三首诗写得都是程处弼他自个的亲身经历!
什么是收取汉家五十州!
当然是汉家四郡,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
这就是在写他程处弼二征东辽,收复汉家四郡的光荣景象!
凌烟阁!
凌烟阁就是李二陛下为了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他程处弼也是其一!
书生万户侯!
他程处弼不正是以书生起身,如今爵拜冠军郡公!
龍城飞将!
除了数败匈奴,横扫漠南,使漠南之地再无匈奴王廷的卫青,还能有谁!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元光六年,卫青奇袭匈奴祭天圣地龍城,一战成名。
元朔二年,卫青收复河朔,汉武帝在阴山以南的河套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其修建墓冢,形似阴山。“起冢象卢山”,即阴山。
而谁是大唐的卫青,还不是他程处弼!
《征词》,虽然未能特别的体现出程处弼什么个人特征!
可是,这首诗根本就不需要表现什么个人特征!
因为若非长年征战在外,熟悉军旅生活,谁能写出这般大气豪迈、热血激昂,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低沉的诗句!
再看向程处弼时,众人都已经呆若木鸡了,瞠目结舌地看着。
一连三首,传世之作,随口即张,信口即来!
对于旁人就是绞尽脑汁也神思不得甚至耗尽一生心力也写不出一篇的传世之作,对他而言,好像真如街上的烂白菜,要多少有多少!
“你们怎么都这么奇怪的看着我,是我的诗写得不好吗?”
程处弼自然知道众人泥塑木雕般呆头呆脑地看着自己是因为什么,可是此刻皮一下,很是有趣不是吗。
你的诗还写得不好,那还有谁的诗写得好!
众人张口结舌,险些没有缓过气来,紧接着接连发出一阵猛烈的咳嗽。
“妹婿呀,今日孤算是大开眼界了,妹婿之诗才豪情,激荡人心,三字九言,鬼出神入。在孤之心,妹婿绝对当得上是我大唐第一军旅诗人!”
这会儿,李泰恭敬地向着程处弼敬上一礼,然后引以为豪地环顾众人高声问道。
“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当仁不让”“恰得其名”“必当如此”......众人无非就是这般恭维、认可、推崇的话,其他还能有什么言语。
不服气?
呵呵,拿什么不服气!有本事,一个晚上也写出五首传世之诗出来试试!
其中三首更是一气呵成,随口吟诵!
说程处弼提前写好?
就是提前写好,那又如何,那也要能提前写得出来!这可都是传世之作,又不是大街上的烂白菜!
代笔?
作诗可是唐初贞观年间科举考试中,重要的一项,能写出这般传世之作的,那科举考试早名列前茅了。
有这文采,早跟上官仪一样,在朝中自个混日子了,还用得着给程处弼当代笔。
“多谢诸位抬爱了,程处弼受之有愧!”
程处弼惭愧地抱拳拱手,他这不是谦虚,他是真惭愧。
他愧对曹松、愧对杨炯、愧对李贺、愧对王翰、愧对王昌龄......
“妹婿真才实学,名至实归,何用如此过谦!”
李泰和颜悦目地赞叹一声,转而又故作难色,朝着程处弼提议道。
“不过呀,妹婿今日毕竟是上元佳节,主题是上元之夜,要想令大家伙真正心服口服,还得吟上一些上元之诗才是!”
“诸位,你们以为如何呀?”
言说之间,李泰还很民主地同着周围的宾客一吆喝,征询着大伙的意见。
当然了,这种意见根本是不用征询的,文无第一,谁希望承认程处弼是第一俊彦呢!
李泰自己也是这般想,程处弼擅长军旅诗词,所写通通都是传世名篇,这虽在他的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这元宵节的诗和同军旅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风格,他可就不信了,程处弼还能做得了元宵节的诗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