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作品:《再证红楼

    !!!!黛玉觉得,李纨真是太关心自己的儿子,以至于都有些慌不择路了。虽说她也知道贾家的私塾学不到什么东西,李纨也不好另外给贾兰请老师来教,但是,她和宝钗又没受到过正规的科举教育,怎么可能教得了贾兰?
    只怕效果还不如贾兰自学呢。
    所以她连连摇头,“不是听说舅舅要回来了吗?他素来最是关心这个的,等到舅舅回来,不妨把这难处和舅舅说说?”
    李纨见黛玉直接这么说,不由得有些失望的也摇了摇头,道,“老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便是回来了,一时间只怕也无暇理会这等小事。我是听说林妹妹自小就学过经义的,宝钗又是博闻广记,故此才有了这个念头。也不是要两位妹妹教他什么,能够日常看看,提点上一两句就好了。”
    黛玉顿时有哭笑不得之感。
    她知道,多半是前年她对贾兰的提点,让李纨有了这种想法。李纨也就是能评论一下诗词了,对这方面,她太想当然了!
    她虽然自小就被父亲当做男孩子养,也学习经义,但是从头到尾,她都没有以“科举”为要求努力过,在这方面自然毫无建树。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然而,如今流传于世的儒家宗派,她却并不了解,对他们的学说教,听到后面,却是连连点头了。
    李纨不懂什么体啊术啊的,但是怎么为人处世,她懂!
    你可以不贿赂,但是,在答题的时候,适当的讨好主考官……这是绝对不会错的方略!而这个,本来是很简单的事实,只不过受到的多年的“惟有读书高”的教育,让她没有想到这一点罢了。
    或者可以说,原本的科举,这个能让她儿子步上青云之路的东西,在她的眼中还是相当圣洁的一种东西,黛玉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不愧是探花的女儿啊!
    只是,想到这里,李纨又有些想不通了。她平时和黛玉是接触很多的,回味过来以后,便觉得不对劲——这些话,和黛玉平时为人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能够说得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身处深闺,却对科举都能说出这么一番见解来的女子,又为什么在贾府内的评价,一直都是清高孤傲呢?
    她明明懂得这份道理,平时自己的行事,却从来都不圆滑,也没有去奉承讨好哪个人,只是做到自己身为大家闺秀的礼节罢了。
    园中的婆子媳妇奉承她,她从不领情,这可以说是她作为小姐的矜持;但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明明已经以礼相待了,却又从来不施恩拉拢;王夫人不喜欢她,她也同样就是那样,作为外甥女,礼数从来不缺,却也绝不会可以奉承讨好……
    这样的一个人……
    哪怕她已经说出了之前的那么一段话来,李纨反应过来以后,也有一种不可思议,如在梦中的感觉。
    宝钗至今也在尽可能的博得贾母的欢心,但是黛玉呢?
    明明这么明白的,也明明知道可以怎么做,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
    甚至,连贾兰都有这样的疑惑。倒是宝玉,本来惜春以为,他听了黛玉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肯定会很不高兴,但他好像没有什么意外似的,只是皱了皱眉。
    想了一会儿,原本也有些奇怪的惜春明白了过来。
    黛玉在贾府的环境确实称不上好。但是有些东西,绝对不是常规的奉承讨好就能够改变的,这正如同宝钗对贾母的讨好。
    黛玉明明知道这一切,却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正是她把握的“度”,以及“威武不能屈”的表现吧……
    黛玉这个时候,反而不去注意旁人的想法了,只是再次叹息了一声,对贾兰道,“想来你已经明白了?接下来的事,就看你自己了。术之一道,太容易让人迷失,只望你听了我这番话,日后便是平步青云,也不要忘了‘本’才好。”
    贾兰连忙点头称是。
    但其实,黛玉对此并不是很抱指望。古往今来,在她眼中能够涉足“术”却不忘“体”的人寥寥可数。庸臣从贼忠臣死,这一句话,已经很好说明了这种状况。
    贾兰不说,光看李纨的表情,她就明白了,李纨……不过是希望她的儿子大富大贵而已,哪里会管这方面?她现在,只怕已经筹划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