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前往南京

作品:《全球殖道

    张玄庆在龙虎山待了数ri后,就匆匆赶往南京去了,可见朱仪的猜想没错,张玄庆对造船之事果然是分外重视。
    南京成国公府,朱仪正在款待自己的女婿,朱仪笑道:“老夫没想到佳婿,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推动朝廷做出了重开海路的决定,真是年少有为。”
    张玄庆谦逊道:“岳父过奖了,此事朝堂能得以通过,也是众人合力,小婿只是略尽了微薄之力。”
    朱仪道:“自家人就不必如此谦逊,老夫知道勋贵世家,还有朝中那几位老臣对开海之事的支持,都是你一力促成的。如今你来南京,可是为了那宝船厂之事?”
    张玄庆道:“不敢欺瞒岳父,小婿在京城听闻大明船厂,都在南京,特别是当年为郑和船队建造宝船的船厂,如今是归南京兵部管辖。小婿担心那些不死心的文官,会从中作梗。”
    朱仪闻言笑道:“此事你大可不必担心,南京兵部尚书马显与本公颇有交情,造船之事想必他不会故意刁难。”
    “小婿想去看看船厂的情况,不知是否方便。”
    “此事容易,船厂就在那城外西北角,你尽可前去。”
    次ri,张玄庆独自一人,来到南京城墙外的西北方,远远望去,只见船厂内木材堆积如山,船工往来如织,一处干船坞中正在架起龙骨,不禁感叹,虽然大明已经停止官方的大规模出海活动,但造船活动仍未停息。
    南京四大船厂中龙江船厂创建于洪武初年,开厂之初就由工部都水司管辖,成化以来,工部又于厂内设立工部分司,专职建造大明战船。
    黄船厂专职建造御用船只,它受工部和南京守备司双重管辖,工部负责建造,守备司负责船只的调拨。
    拨船厂专职建造马船和快平船,宝船厂自朝廷停造宝船后,也开始建造马船和快平船,这两家船厂目前已经划归南京兵部管辖。
    当年为郑和船队建造宝船的工匠均已不在人世,他们的技艺是否传授给了后人,此事还尚未可知,张玄庆担心的就是如今的工匠技艺,无法建造能远航西洋的大型船只。
    即使天子从兵部取得的郑和存档中,有宝船的图纸,但这也要靠技术jing湛的船匠才能建造出来。
    张玄庆一身道袍,慢慢走近宝船厂大门处,门口的守卫军士上前一步,拦住道:“此处是兵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擅入。”
    张玄庆取出从岳父朱仪那里弄来的通行凭证,交予军士,很快就得以放行。步入厂内,船厂里最为醒目的是大量的木材。
    这些造船所用的木材,自山林中砍伐后,需要数年ri晒风干,才能使用,否则用新鲜木材建造的船只,下水数月之后就会解体。
    这些大大小小的木料上,都带有刀刻或烙刻上去的铭文,张玄庆见到一根圆木上就刻着“智字一千七佰二十八号围三尺长三丈三尺”。
    周围来来往往的工匠们,对这个少年道士都感到很是好奇,一位头发已经开始花白的老工匠上前道:“这位道长请了,不知道长来船厂之中有何贵干?”
    张玄庆稽首道:“贫道此来,只不过想看看,曾为大明取宝船队建造过宝船的船厂。”
    老人苦笑道:“道长如今看到的,还不及当年船厂的半数规模。老朽听父辈们说起过,当年为朝廷建造宝船之时,船厂工匠数万,每天都有木料自上游运来,其场面远不是现在能相比的。”
    “请问老丈高姓大名?”张玄庆难得发现一个可能是昔ri建造过宝船的工匠后人。
    “小老儿不敢当,老朽姓周名宗建。”老人道。
    “原来是周公当面,贫道有礼了。”张玄庆稽首道。
    老人慌忙道:“匠籍之人不敢受此大礼。”
    大明匠户比一般民户地位还低,他们要世代承袭,而且为了便于朝廷征召,不许分户。匠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天子特旨批准方可。身为匠户不得参与科举,也就是说他们完全丧失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这船厂中的船工全部都是匠户,周宗建身为其中一员,长久以来形成的自卑心理,让他在张玄庆面前,抬不起头来。
    张玄庆笑道:“贫道听闻朝廷近ri已经决定重开海路,如此一来,势必要重造宝船,到时候还有借重于诸位船工之处。”
    周宗建闻言道:“道长所言确实?若是朝廷真要重造宝船,只靠眼下这些人可远远不够,而且昔ri宝船的图纸,船厂中也没有存留。”
    “此事老丈大可放心,朝廷既然决定了重开海路,造船之事必有所准备。”张玄庆笑道。
    周宗建叹息道:“老朽有生之年,只希望能见到亲手建造的宝船,到了九泉之下对父辈也有个交代。”
    张玄庆见到周宗建作为一名工匠竟有如此抱负,不禁感叹我大明真是遗贤遍野,即使在匠户之中,也有非凡之辈。
    张玄庆指着木料上刻的文字,问道:“这些刻在木材之上的文字,是何意义?”
    “这些是标注的木材分类,这个‘智’字是木材入厂的批次,‘一千七佰二十八号’是同一批入厂的木材顺序编号,‘围三尺’是这根圆木的圆围尺寸,‘长三丈三尺’是这根圆木的总长。”
    “往ri入厂木料上,并没有这些记号,但后来船厂督造主事发现:由工部都水司负责采购的木料,在移交的文书上,对木料只分为大木、次木、中木、小木,以及根数,并无木料的圆围长短尺寸,接收之人只按文书记载交接,常有木商与接收之人勾结,以次充好,以小换大,空耗朝廷资财。此后,每根木料入厂前都要刻上记号,以便查验。”周宗建对这段刻在圆木上的文字来由,了如指掌,娓娓道来。
    张玄庆对那位督造主事深感佩服,如此的木料堆积在一起,没有编号实在是难以管理。
    “不知那位主事姓甚名谁,如此干才,朝廷当加以重用才是。”
    “老朽只知督造主事,众人都称他张公,此等贵人不是我等匠籍之人可以接近的。”周宗建黯然道。
    此时一名身着官服的中年人,在军士的指引下,向这边而来。只见此人面容清瘦,身形矫健,身着青sè官服,正疾步走来。
    正与张玄庆交谈的老人远远看见,忙下跪道:“小人周宗建见过督造大人。”
    张玄庆回身一看,那名官员已走到跟前。
    “不知这位道长俗家是否姓张?”
    “贫道正是张玄庆,不知督造如何称呼?”
    南京城的官员对数月前天子赐婚的那场喜事,都还记忆犹新,大家都知道成国公的女婿是当今天子最为宠信的正一道掌教真人张玄庆。
    南京城中的文官虽然对这位道门真人不屑一顾,但这位船厂督造确是文官中的异类,他担任南京兵部主事已经有数年,久未升迁,已经满腹牢sāo。
    对这位成国公的乘龙快婿,他只想找机会搭上关系,为自己的仕途发展提供助力。
    今ri这位督造听到门口军士所言,一名少年道士拿着中军都督府发放的通行凭证,进入了船厂,料想到必是成国公的女婿到了。
    “下官南京兵部主事张清玄,暂任宝船厂督造一职,见过张真人。”
    张玄庆身为朝廷册封的二品真人,这位主事张清玄,品级才是七品,自称下官绝不为过。
    “原来是张主事,方才我还听这位老丈言及张公为船厂木料之事,所订下的制度,果是干才。”张玄庆笑道。
    “下官身为船厂督造,对本职之事当然需尽心竭力,昔ri木材流转之中颇有纰漏,下官只不过是查漏补缺,真人谬赞了。”张清玄谦逊道。
    “贫道与这位周老丈甚是投契,不知他在船厂之中现居何职?”张玄庆问道。
    督造大人扫了一眼还未起身的周宗建,温言道:“起来吧,你能得张真人青眼,也算是祖上积德了。“
    然后笑着对张玄庆道:“船厂之中,此等工匠成百上千,下官依稀记得,此人姓名在那名册之上是厢长之职。”
    张玄庆道:“朝廷决定重开海路之事,想必张公也有耳闻。宝船厂是昔ri宝船建造之所。若待正式旨意下来后,造船重任可都压在张公肩上了。”
    “朝廷有命,下官必当竭力报效。”张主事正sè道。
    张主事又殷勤的为张真人介绍船厂,张玄庆正想借此机会了解船厂的整体情况,也不拒绝。
    整个船厂分为前厂和后厂,两厂各有通往长江的出水口,并设有可以启闭的石闸,用以控制水量。
    造船时将水排出,关上闸门,在船坞里施工;船造好后,开闸进水,将船体浮起,放船入江。
    船厂内除设有提举司、帮工指挥厅和一所专门打造海船风篷的篷厂外,还设有细木作坊、油漆作坊、捻作坊、铁作坊、篷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以及看料铺舍等。
    船厂工匠分工细致,下编四厢,每厢分为十甲,每甲设甲长,统管十户。一厢分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分为船木、铁、缆匠;三厢为艌匠;四厢分为棕、篷匠。
    周宗建就是一厢之长,手下有四十户工匠,难怪方才在众多工匠之中,只有他主动与张玄庆搭话。
    张玄庆随着督造主事,走到一处正在制造绞盘的工坊处,一根绞关木正在工匠手下慢慢成形。
    绞关木是船舶绞盘上的横木。绞盘由车耳、车关棒和绞关木组成。绞关木的使用方法,是在绞关木的两端套夹上起轴承作用的车耳,将绞关木支撑起来,再在绞关木上的卯孔中安装四个车关棒。
    跟随在一旁的周宗建道:“此物名唤绞关木,乃是制造绞盘的重要部件。绞盘在船舶上用处颇广,升降船舵、起锚、抛锚以及升降船帆,都要用到此物。不过起动之时,需要数人之力”
    张玄庆问道:“此物终究还是木材所制,若是遇到海上风浪,能承受多大力道?为何不改成铁制。”
    督造大人接言道:“我大明造船,材料多用木材,建造之时只用铁钉固定。若是如绞盘这等部件都用铁制,一则铁匠从未打造过此物,从头摸索耗时太久,二则造船耗费必增。”
    张玄庆心想,看来自己回去后,要好好研读“鲁班书”,否则对工匠之事一无所知,胡乱插言,徒惹人笑。
    三人又渐渐走近一处油漆作坊,远远就闻到一股桐油气味,坊内一个个大石臼,工匠们正在捣制油石灰,就是用桐油加上石灰混合均匀后,用于船只的防水密封。
    周宗建在旁边道:“此处所制之物,是船只所用的防水油灰,气味确实难闻,两位贵人远观即可。”
    张玄庆笑道:“此等油灰掺有桐油,用于船上,可有防火之法。”
    张主事接口道:“自古以来,船只防火之事最大。若是水师交战,火攻为上,一旦起火,都是取水浇灭或以沙土覆盖。”
    三人陆续看完船厂的各个工坊后,张玄庆辞别张主事,往城内去了。
    此时国公府中,成国公朱仪正在接待南京兵部尚书马显,得知自家女婿回府,忙命下人请他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