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区的民居
作品:《资料存放处》 藏族居住文化的历史十分久远。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昌都卡若遗址共发掘出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卡若遗址房屋建筑是藏族民居建筑的滥觞、在其后几千年的演进中藏族的民居不断得以发展、丰富和完善并带着厚重的时代印迹。公元前二世纪藏族建筑史上出现了第一座宫堡式建筑雍布拉康。赤松德赞时在贤良之臣赤桑雅拉倡导下,将山上居民迁往河谷平地,人们从过去居住于山上的石头城堡迁到田间地头建屋而居、组成村落,居住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出现了《唐书》记载的吐著“屋皆平头”的居住形式和格局。
千百年来,藏族民居的基本建筑和农区城镇屋皆平顶的居住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当然社会形态、宗教观念、地理条件等社会和自然因素在民居中有着深深的烙印。今天,时代前进的脚步更为古老的藏族民居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迹。
藏族民居的形式和结构因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总体上看,西藏农区(含半农半牧区)的民居,大都是二三层的楼房或一层的平房,也有高达四五层的建筑物。“屋皆平顶”是其主要特征。
“屋皆平顶”的藏式民居建筑式样和风格从有关史料可知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旧唐书吐著传》称逻些城“屋皆平头高至数十尺。”《新唐书·吐著传》亦云“屋皆平上,高至数丈”,由此可知吐蕃时期民居的建筑面貌。时过一千余年后成书的《西藏志》记述其时的西藏房舍:“自炉至前后藏各处,房皆平顶,砌石为之,上覆以土石,名日碉房。有二三层至六七层者。凡稍大房屋中堂必雕刻彩画,装饰堂外,壁上必绘一寿星图像。凡乡居之民多傍山坡而住。”这些记述与西藏腹心地区的民居情况基本相合。
西藏农区的楼房多为二层,一般为石木结构。墙体多为石砌,一层方石叠压一层碎薄石,以泥合缝。有的地方,墙体下部为石块垒砌,上部墙体为板夯土墙。还有的地方,作墙体的材料为土陪坯砖,往往以石、土、砖混合使用作墙体。墙体下部为石砌,中部为土夯,上部是土坯砖。墙体逐渐向上收缩,但内壁保持垂直。在内部建筑构造上,梁和柱不直接相连,柱头上平搁短斗,短斗上搁长斗,长斗上搁大梁,梁上铺设檩条,檩条上再铺木棍,然后捶筑“阿嘎”土做成楼面或屋面。有的地方没有”阿嘎”土,则用一般的粘土夯实作顶。屋顶均为平顶,一般在屋顶四周的墙上还要加砌女儿墙,在屋顶四角搭建约半人高的墙垛以插挂经幡。
住宅楼大多呈正方形或纵长形,底层为圈养牲畜,堆放杂物用,一般不开窗。二层为活动的主要场所包括主室、贮藏室、经堂、楼梯间等。一般将前面较大的房屋作为主室,左右的小房间作贮藏室,楼梯间多位于主室右边的靠墙处,从这里可以通到各室及上下楼层。一般民居的顶层就是第三层,也有少数盖有四五层的。顶层多分作两部分,前为晒台,后为平顶屋。此屋既可作生产或生活性用房,又可装饰用作经堂或接待喇嘛、贵宾用。晒台则是人们晾晒作物、打晒粮食.平日劳作和休息的地方。
农家的住宅多为一家一院。院墙有用柴薪堆积而成的,有夯墙的,也有土坯砖全建的。宅院的门一般都南向而开。
昌都一带为高山峡谷地带,大面积的平地较少,民居大都依山而建。一座座楼房毗邻相接,高低错落有致,加之窗户门楣多着彩绘,画栋雕梁,气势非凡,甚为壮观。
林芝、波密一带的民居住宅楼不用土石作墙体。整个建筑材料几乎全是木材,以木柱作桩、木梁作架,木板作墙和地板。屋顶也用木板,且结构为斜坡形。“屋皆平顶”在这些多林木多雨水的森林地区不相适应。
阿里民居也以二层楼的房屋为主,人们一般夏天居住于上层,冬天住下层。有的地方还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形式。窑洞民居仅存于阿里部分地区,在古格王朝时期曾相当盛行,现在已不多见。
除楼房外,西藏各地还有大量单层建筑的平房。平房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样式与楼房建筑无异。平房的宅院一般较大,多砌高大的围墙,宅院内圈养牲畜、堆放杂物,还是人们劳作的地方。现在,仍有许多人修建单层的”退休房”只是占地更宽、设施更完备装饰更豪华。
各地民居因生产生活条件的差异而在居室结构和装饰上有所不同。农区民居的底层多作圈关牛羊等牲畜家禽用,一般不住人。二层多作为居室,根据房屋的大小,一般用木板隔成三五间不等,分别作为卧室、客厅、经堂、厨房和贮藏室等部分。房屋小的人家往往将二层靠前的较大房间作为主室,人们的日常起居、待客等均在主室,一室多用。经堂是居室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都要根据家庭条件用或大或小的专门房间作为供奉神佛的经堂。
过去一般人家日常起居不用床铺和椅凳,多是在主室内靠窗沿墙摆放一圈“卡垫”的铺垫,上铺毛织藏毯(亦“卡垫”)。“卡垫”前面放一张称为“觉孜”的藏式矮桌,供家人和客人饮茶用膳。“卡垫”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人们平时睡卧起坐均用“卡垫”。现在不少人家已习惯用床,床架称为“垫架”,仍多以“卡垫”作垫。“垫架”类似于单人床,宽约1米,只能睡1人。大床称为”聂赤”,有木床、席梦思、钢丝床等。毛织”卡垫”是极富民族特色的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和手工艺品,江孜地毯厂生产的”卡垫”享誉四方。
藏族居室内摆放的家具主要有藏柜和藏桌。藏柜有“比岗”和”恰岗”等类别。“比岗”高1米多,上部对开门,内镶玻璃,可放书等物品,多放置于室内的一角。“恰岗”意为“双柜”,因此必须成对摆放,多靠墙放置于居室的正面。“恰岗”格内可放东西。佛龛多摆放于“恰岗”之上。“觉孜”为高约60厘米、面宽80厘米的方形藏桌,三面镶板,一面设两扇门桌腿造型别致,形似狗腿。有的人家还摆放称为“觉”的汉式桌子。有的藏柜用料考究,精雕细刻,制作甚为精美,刷涂土漆后锃亮发光。多数藏柜是在柜的表面(靠墙的一面除外)绘各种图案,常见的有八祥徽、仙鹤、鸟兽、花卉等色彩十分艳丽。藏桌表面也绘有人们喜欢的吉祥图案。厨房多为单独的房间。火灶一般设在厨房的一角,也有的设在与门相对的墙的正中位置。火灶过去多是三角铁灶台,烟通过屋顶特设的天窗出去。现在许多地方都用设有烟道的连体灶台人们再也不受烟熏火燎之苦。靠近灶台的墙壁上挂放水瓢等器具。人们喜欢用铜质水瓢,盛水缸也喜欢用铜缸。锅过去多是“汉阳”铝锅和铜锅,平时擦拭得锃亮整齐摆放为一排。此外酥油筒、酒壶酒筒、糌粑盒等生活器具都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于厨房中。厨房里多数人家安放有餐桌供家人平时用餐。如有客人则多在主室待客。
许多人家设有专门供家人礼佛的经堂、经堂内的陈设多是在靠墙处放一对“恰岗”,“恰岗”上面设“却雄”(佛龛)”“却雄”内放置或塑家人主供的佛像。拉萨一带多供“师徒三尊”塑像;昌都、类乌齐一带多供莲花生大师塑像,也有的供三世佛.度母、观世音、金刚手等佛像有泥塑.银质、铜质或唐卡等类别。在“却雄”前面的藏柜顶上摆放三排称为“顶”的铜制净水碗,每排7个,每天献供净水。佛龛下有称为“波雄”的木制长方形香炉,雕刻精美古色古香。经堂内的墙壁则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或用色涂墙或绘壁画,也有的是在墙上贴纸唐卡佛像。富裕人家常把经堂装饰得富丽堂皇。笔者曾在昌都地区昌都县、类乌齐等地看了十余户人家的经堂大都装饰华丽。其中有一户人家在经堂内不仅供奉大量佛像,悬挂许多唐卡还专门购买了全套《甘珠尔》经供奉。据主人介绍仅购置佛像佛经等就已花销近10万元,一般人家的经堂从购物到装饰都要花近万元到数万元不等。经堂内一般不住人但设有“垫架”床如请喇嘛到家念经做法事喇嘛可住于室内。
建筑装饰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差异很大,富者雕梁画栋,贫者甚为简单。有条件的人家在柱梁斗拱上绘装饰图案,在内墙上方绘三色条纹花饰,下方涂乳黄或浅绿色颜料,色彩鲜艳,对比强烈。人们喜欢在室内悬挂诸如《和睦四瑞图》、《六长寿图》等画,象征家庭的和睦祥瑞和家人的长寿健康。在宅院大门内的门廊两壁上多绘驭虎图和财神牵象图,象征禳灾纳祥、招财进宝。条件较差的人家往往用糌粑粉在内室墙上绘吉祥图案,在厨房灶台处的墙壁上涂绘蝎子形状,以此象征灶神,作为平时祭供的对象。
藏族民居注重对门的装饰。大型宅院的大门由门框、门楣、斗拱组成。门楣连着斗拱,斗拱多用蓝、红、绿三色彩绘,门楣上印烫金符咒。门楣的上方形成凸字形状,中间留有约一尺见方的空间,用木头做框,镶以玻璃作为佛龛,里面供奉主人喜欢的佛像或圣物。最顶上安放一对牦牛角。门框边的墙体用黑漆涂绘,上窄下宽。大门多为单扇,颜色朱红或乌黑。有的在门上钉三条铜或铁质的装饰片,许多是在门上绘日月形或“雍仲”符号。日喀则定日民居门楣的上方都砌有一个塔形的装饰体,下部和院墙的墙檐相接。最顶上放置一块白色的卵石,如同一个塔尖。塔形体的左右两侧分别涂有红色和黑色的色块,两色相交的中间和门楣的上方均留一条宽宽的白条,有的家庭就在这门楣上方的白条带处放置一排白色的卵石。门全部刷成黑色,上方的中间用白色画月亮,用土红色画太阳。门的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整个门如同一座造型粗犷的佛塔,很有特点。有的地方还在门楣的上方设一龛,中间供奉玛尼石或其它神物,门楣的上方放置牦牛角,以示避邪。西藏各地民居多在门上绘日月形或“雍仲”图案,在门楣上方置放白石或安放牦牛角。
西藏民居的外墙颜色主要是白色,但各地在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上又有差异。拉萨林周一带,许多民居的墙体呈当地泥土的自然土黄色。建房时,人们采用当地的细泥土抹墙,并用手指在墙体上由上往下划半圆形或弧形图案,纹饰自然美观。后藏萨迦一带的民居墙体以深蓝灰色为底色,再竖画白色和土红色的色带,十分醒目和别致。定日县的民居则为白色院墙,而在墙檐和窗户上涂饰黑色和土红色的色带。这种色彩上的变化与当地的宗教信仰和地域文化传统有关。萨迦民居风格显然是受萨迦派的影响而形成的,萨迦南寺高耸的寺墙至今仍是深蓝灰底色再涂绘白、红色带。定日一带民居以白为底色再涂抹以黑、红色带的习俗来源,据当地人解释乃同宗教信仰有关。当地人最崇奉观世音、文殊和金刚手,称为“日松衮波”(三怙主),白色象征观世音,红色代表文殊、黑色为金刚手,涂绘三色以示对三位佛的供奉。
值得一提的还有藏族民居屋顶上的装饰。屋顶上的四角(有些地方是在西北角和东北角)搭建有插放旗幡的墙垛,称为“苏觉”或“勒序”。墙垛高约1米,一般不涂色,但洛扎一带民居的“苏觉”从上至下涂抹红、黑、白三色,顶部放3块白石。墙垛上一般插挂旗幡或称为“塔觉”的五色经幡,从上至下用蓝、白、红、黄、绿五色,分别象征蓝天、白云、红火、黄土、绿水(各地对“红”和“黄”的解释略有不同)。旗幡上印有祈福禳灾的经文。有的“苏觉”上插挂树枝或类似长矛而顶部为日月形的法器,直指蓝天。阿里普兰县民居在屋顶四角树木杆,上系绳索拴挂五色旗幡,风吹旗幡迎风飘荡。旗幡在每年新年和重大喜庆节日时还要不时更换。屋顶的“塔觉”装饰是藏族民居最富民族特色的装饰之一。
起居礼俗与禁忌
藏族起居礼仪从建房择基、落成到日常生活都有许多礼俗和禁忌。
修房建屋,对任何家庭来讲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从选址择基到修建搬迁每一个环节都极为重视。整个建房过程中较大的仪式有六项,即选址仪式、奠基仪式、立柱仪式、封顶仪式、竣工仪式和乔迁仪式等。
藏族修房时选址择基需请喇嘛打卦卜算,以确定房屋的最佳方位和开工时间,这个仪式称为“萨都”或“土达序”。房屋的基址和朝向甚为讲究。地基选好后,择吉日举行“萨各多洛”的破土仪式,一些地方将破土仪式和奠基仪式合二为一。届时,需请喇嘛到现场诵经做法事,在宅基地前摆“五谷斗”,设祭台,置供品,燃放桑烟,向土地神和龙神赎地基为己用,并祈求人畜安康,风调雨顺。开挖第一锹土的人必须要属相相合,如果家人中无合适之人,则请一父母双全、家境富裕且五官端正的小男孩挖第一锹土,然后家人在房基的四个角落象征性地挖土,破土仪式即结束。
正式开工仪式称为“粗敦”,修房的主家要向修房工匠和参加仪式的乡邻献哈达、敬青稞酒,并在离地基不远的显眼处树立一根带杈木棍,上挂“经幡”(有人称为“九宫八卦图”),其作用是阻止人的闲言和过分溢美之辞。在藏族人看来,人言可畏,嫉妒和责难之辞固然不好,但过分的赞扬与羡慕也绝非好事,它们会引来相反的效果,因而插挂此“幡”乃是阻挡“米卡”(人言),以确保房屋的牢固和主家的幸福。如果是修建大型宅院,主人还要请喇嘛主持开工仪式,在房基的四角埋“萨居崩巴”(地气宝瓶),宝瓶(罐)呈红色,内装青稞、小麦等五种粮食和五色绸缎,有条件的人家还要放一些宝石在里面。埋宝瓶(罐)的目的是为房基永固。在昌都等地,房屋挖好基脚后,要用熊爪或羚羊角在房基四周挖几下,认为这样能使地基牢固。
在房屋建造至一半,即将上梁立柱时,要举行“帕敦”仪式。立柱那天,全体亲戚到场,参加仪式。在立柱前,将茶叶、小麦、青稞、大米等粮食和珠宝(视家庭经济条件决定是否放置和放多少)等放入一个小袋中,置放于立柱的石头下,然后安放立柱。在立柱与横梁的结合部压放五色彩布,在横梁上面放一些小麦粒。柱底下放置粮食和宝物同埋“宝瓶”的作用一样是希求房屋永固,置放五色彩布是象征吉祥,人们向主家祝贺,并给每根立柱拴挂哈达。这天,主家要准备丰盛的饭菜酒肉犒劳建房工匠,并付给一定的酬劳。
封顶仪式称为“拖羌”,有时同竣工仪式一道进行。当房屋快竣工时,留出一小块屋顶不填土,举行封顶仪式。届时,亲戚朋友都来主家,象征性地填土,表示参加了房屋的修建。来客均要带茶和酒等礼物,给主人献哈达,向主人祝贺新房落成。当日,主家准备丰盛的酒饭,在新屋主室内安置座位,请工匠师傅入座,向他们敬“三口一杯”酒,敬献哈达,并给每位参加建房的人分送酬金和礼物,感谢他们的艰苦劳动。来宾也向工匠们敬酒献哈达,还向每根立柱献哈达。人们尽情享用酒饭,分享新屋落成的欢乐。
乔迁仪式称作“康苏”。新屋落成后,何时搬迁必须请喇嘛择算。当搬家的吉日选出后,人们在正式搬家的前一日或当日早晨(各地习俗略有不同),主家带上一袋牛粪(牛粪很有讲究,必须是牛上一年拉下的经过一个夏天雨淋日晒后变白的,还必须保持完好无损的形状。拉萨人可以到小昭寺旁买到,农村人多是自己去山上捡拾。每一袋牛粪内装五至八块)一桶水、一个装有茶、盐、碱等物的舂钵(sgo-ting)和一张大成就者汤东吉波像(有的是带一张“九宫八卦图”)去新屋,还要将“五谷斗”先搬过去,这些物品上都要拴挂哈达,以示吉祥。这之后才正式搬家具什物。日喀则一带在迁新居时,按择算的时间,家人带一袋牛粪,背一桶水、五谷斗、铁皮火炉、一壶酥油茶和青稞酒去新屋(每一物件上均系哈达),在屋顶上拴挂“乌觉”(经幡),安放“拉朵嘎波”(白神石)。安放白石的习俗在农村较普遍。
搬进新屋后,要尽快搞“套卜参”仪式,这是一个祭祀灶神的仪式。由家中长者给火灶献哈达,将哈达拴系于火炉、水缸上,还要给佛像敬献哈达。
待新屋安顿妥当之后,根据主家的经济条件择吉日举行“康苏”仪式。拉萨地区的“康苏”仪式一般举行3天,日喀则一带多是举行5天。举行仪式时主家需准备大量的酒、肉和各种食物,需提前通知好友亲朋。
拉萨地区的“康苏”仪式第一天的活动称之为“颠遮”(意为“祝贺”),第二天活动称作“土卓当”(意为“欢庆”),第三天的活动叫“卓桑”(意为“结束时煨桑”)。客人来参加庆贺仪式,过去多带酒、肉等礼物,现在人们多送礼金。来时,过去首先给新屋的佛龛、梁柱、水缸献哈达后再给主人献哈达,现在主要给新屋的主人献哈达。敬献哈达时,说一些恭喜的祝福的话,向主人祝贺道喜。主人准备丰盛的酒肉菜肴供客人享用,人们跳舞、唱歌、打藏牌、掷骰子、打麻将(现在时兴的娱乐形式),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第三日则在太阳未落山之前举行“卓桑”仪式,之后整个庆祝活动便结束。
“卓桑”仪式很有特点。举行时,在室外的庭院内或空地上用白粉划一道大圆圈,圈内绘各种吉祥图案,正中安放五谷斗、桑烟钵(也可将柏枝艾叶堆放于地上)和酒坛。客人们围成圆圈,主人给每位客人献哈达,敬“切玛”,每位客人都抓一些糌粑粉在手上。这时,点燃桑烟,由一人在前领舞,唱高亢的藏戏(此人系专门请的领唱人),众人尾随其后翩翩起舞。领唱者一阵高亢激越的藏戏后,大声呼“索,索,吉吉索索”,众人齐声和合道:“拉杰罗”,反复三次。众人每呼一次,便举手抛撒一次糌粑粉,最后一声呼喊时将糌粑粉全部撒向空中,人们的头上、身上和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气氛达到高氵朝,仪式也就此结束。
如今,藏族的居住习俗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人们新盖房屋使用的建材已大为丰富,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在建房中已广为使用,过去矮小的门窗现在已多变成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过去只有贵族、庄园主们才能住的高大华丽的楼房,现在许多普通农民、甚至过去一无所有的“朗生”都已住上。
摘自《中国西藏》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