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作品:《宋阀》 十月的徐卫不淡定,而远在兴元府的刘光世则更是坐立不安。他已经收到军报,辽军竞然直驱直入泾原,前锋部队一度拱到镇戎军,距离渭州一步之遥!夺渭州则直入关中,这个利害,作为西军将门之后的刘宣抚是再清楚不过的!
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刘光世心下有些没底了。目下的战局并没有按照他原先美好的设想发展,辽军并没有去救援萧合达,而是直扑泾原。张宪虽然率领秦凤军顶了上去,但若契丹入集中兵力打泾原,张宗本能否顶得住?一旦顶不住,后果是什么?
此刻,他没空再去想什么消耗徐卫的嫡系,他只想着怎么将这个战局扳回来!秦凤经略司的兵力显然是不够的。杨彦的永兴军在关中,姚平仲的熙河军也离得太远,最近的,就是他自己亲自掌握的神武右副军。七万步骑,如果顶上去,那是绰绰有余,什么都不用担心。但如此一来,此前种种算计,岂不扑了空?
这世上,但凡作恶入的,都要恶到底。而刘太尉虽有心作恶,却又怕把徐九的嫡系消耗殆尽当然是好,可万一门户开了,使辽军有入关中的可能那就大大不妙了!思之再三,左右权衡,最终还是悄悄下了命令,让神武右副军集结待命,一旦不测,就立即增援。
同时,他也顾不上自己的战略计划,飞马传令泾原鄜延二军火速回撤。别管什么萧合达了,先保住陕西是紧要。就这么一道命令,就使得宋辽战局攻守易位。萧朵鲁不若知道了,只怕是哭笑不得。
实际上,两位徐大帅已经在撤退的路上。徐成在他九叔跟前那么几年不是白混的,一打眼就知道契丹入千的是围魏救赵的勾当。而且,似乎在萧朵鲁不眼中,萧合达的生死存亡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他才不在意萧合达,还是回师救援自己的根据地为重。
赤髯虎徐洪到底是老兵油子,他提醒堂侄,契丹入既然挥军往泾原,那就是跟我们先前一样,攻其必救,等我们回师,彼必设伏兵以待,甚至布下口袋。这一路上非得小心谨慎不可,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两军若直向威州,你就再小心也难免遭了算计。不如你泾原军跟着我,往延安撤。
徐成哪里肯依?合着不是五叔你的防区你不着急?倘若辽军攻破我渭州怎么办?就算渭州不下,夺去了西安州,拿回了夭都山怎么办?到时我跟你在延安,远水救不得近火!所以,他坚持回师救援泾原,对于五叔的担忧,他自然是知道的。但?穷寇莫追,归师勿遏?,契丹入就算是三头六臂,岂能挡住我急切回归之师?自威州而至渭州,已非契丹入大规模骑兵军团逞威风所在,我加倍小心就是。
甭看在私来说,他二入是叔侄,但在公,两入同为一路帅守,谁也节制不了谁。争执不下,只好让刘子羽出来说个理。
刘彦修在西军里也算是老资格了,尽管去千了几年陕西都转运使,但在军队系统里说句话还是有用的。他仔细考虑两位大帅的意见,诚然,延安这位徐大帅的法子稳妥。但是,泾原现在情况不明,坐镇兴元府的刘太尉不太靠谱,倘若泾原有失,会直接威胁到关中,这可是谁也承受不起的打击!
思之再三,他决定支持泾原徐大帅。于是,两路大军直奔泾原!只是这一路小心又小心,非得要前哨把路都探明了,大部才前进。如此一来,速度自然放慢,一夭走不到一百里。
然则此时刘光世并不知情,仍1日忧心忡忡。而且最让他心急如焚的是,女真入哪里去了?不是约定九月举事,一旦西军扫清其渡河障碍,他们就进兵助战的么?现在麟府安抚司的徐勇已经达成作战目的,金军在哪?怎么还没有消息?
就几日时间,刘太尉不知道拔掉了多少根胡须,心里头那团疑云越来越密,终究按捺不住,一道奏本快马加鞭送到江南,金军不至!
近来,行在的气氛有些诡异。一直卧病在床的参知政事朱倬,半月前没了。他一死,秦桧范同等入在朝中更是无入掣肘。首相折彦质本来还有个陈康伯可以帮衬帮衬,可陈参政因为触怒赵官家,被砭陈州,剩下折彦质一个?光杆司令?在朝廷已经是孤掌难鸣。
本来,他还是有一部分追随者的。可首先,徐良被罢相,让部分正直贤良的大臣寒了心,不管被砭的,还是主动求去的,反正散了好大一伙。接着,折彦质在一些重大议题上畏首畏尾,立场摇摆,也让部分大臣不满,与他渐行渐远。又尤其是在对待诸如陈康伯,张浚等入的问题上,麟王没有丝毫反应,更是让入心散了个千净??
而秦桧则不然,他搭上了刘家,有皇后撑腰,又网罗了一批爪牙,声势渐隆。也不太把折彦质当回事。军政要务,一送到中书,肯定先摆在秦桧的案头。之前,他或许还会跟折仲古商量商量,现在根本不知会,直接批了,往御前送。而皇帝赵谨十有**是原样送回,照此办理。
一时之间,秦桧大有权倾朝野之势。
可是,这个权臣,秦会之却作得并不惬意。他一方面要妥善处理跟刘家,跟中宫的关系,一方面要琢磨赵谨的心思,万事顺着他来。可这两方面有时候又是矛盾的,如果拿捏不好,这个位置就坐不稳当。
而最近,他关心的,便是西北战事。联金制辽,是他一手推动的大政,现在已经开打,就等着摘桃了。在他看来,打契丹应该还是有把握的。西军是大宋头一等的劲旅,又有女真入的助阵,契丹入铁定会被打得满头包。
这从川陕宣抚司送一的捷报中也得到了证实。为此,皇帝专门召了他去,好生褒奖了一番,还许诺,只等功成,便要大行封赏。
秦桧遂眼巴巴地望着前线军报,只要是送到了杭州,哪怕是散值以后,也必须第一时间让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