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
作品:《孔子》 文\何燕江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一个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但是有趣的是,孔子在生前一直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在汉代前也仅仅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而已,而现在这些对他高山仰止动辄以“至圣”呼之的国人,曾经也在三十年前把他“彻底打倒、彻底批臭”,在中国历史中,孔子更多的是被用作某一派的一个神像,是一个工具。
那么真正的孔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他很孤独,他很执着,他曾经像我们每个现代的年轻人一样为了自己的前途努力奋斗,到了晚年他也曾为了自己的国家进行过一场失败的改革,而就我看来,他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那个混乱的、“礼崩乐坏”的时代,抱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讲孔子的故事,不可能脱离他的环境。在本书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我在努力营造春秋各国之间关系的大氛围,同时也下了很大力气塑造了除了孔子之外的鲁君、季平子、阳虎、晏婴等人,希望更好的通过这些人物和事件,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孔子的思想由来,当然这样里面就会加入了不少我自己的理解,甚至有时候为了戏剧矛盾冲突的需要,略微调整了一下某些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希望读者谅解。
通过这本书我想带给大家一个还原为人的孔丘,韩愈在《师说》里有过一句话,“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深以为然,无法想象一个生下来就会循循善诱教导别人的孔子,相比之下我更愿意带给读者一个在悲剧的人生里逐步找到自己的目标的孔丘。
顺便说一句,目前流行的孔子像来自唐代吴道子的行教图,吴道子应该没有见过孔子,所以那个胖胖的蓄着长髯的样子可能并不是真实的,“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我们从太史公那里能知道的是他很高,他的父亲叔梁纥是个曾经举起城门的武士,所以也许他的形象要更粗犷些,而年轻的时候,我想应该是——英武。之所以说说形象的事,是因为我希望大家看我的这本拙作时候,能够丢弃那个形象去看,而看完后,我更希望读者心中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孔子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