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亏大发了

作品:《村长的后院

    第二天一早,冯刚吃过夏红老师为他精心准备的早餐之后,便要离开。
    在换好鞋出门之前,冯刚突然转过头,对着欲语还羞、分外迷人的夏红老师狡黠一笑,轻声道:“老师,你还欠我一个吻哦。”
    然后脚步飞快的离去咚咚咚下楼而去。
    夏红站在门口又羞又气,粉拳紧握,心里五味杂陈。
    街上依然比较热闹,冯刚想了想,去商场里面买了一些东西,然后骑着自行车往紫荆村里赶去。
    道路两边不经意间飘落下一片树叶,落入地里,化作春泥,夏天正在悄悄离去。
    农村有“十八个秋老虎”的说法,也就是说就是立秋过后,依然还会有十八天炎热。
    刚到村口,突然听到村里传来“砰”的一声剧响,冯刚吓的一跳,抬头望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听说今天有谁家要“过事”(俗语:红白喜事之类)啊?
    哪谁大上午的平白无故的放炮竹?
    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往自家驶去,刚到家门口,便见着老妈手里拿着个方便袋走了出来。
    “你回来啦。”
    看到儿子,马桂兰呵呵一笑。
    “妈,你干啥去呢?”
    “前面炸米子,我过去炸点儿米子回来吃。”
    “炸米子?这大夏天的炸什么米子?这不是过年的时候才会有的吗?”
    “张书胜的媳妇余梅说想要吃米子,结果张书胜就跑到隔壁村里特别把炸米子的老黄请过来了。既然来了,我们就都去炸点儿回来吃。”
    说着,马桂兰就急急忙忙的往余梅家里跑去。
    在农村,所谓“炸米子”,其实也是农村的一种比较老式的弄小吃的东西。
    这东西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人出来做,一般的时候是没人弄的。
    &()nbsp; 炸出来的米子要么干吃要么泡糖水吃,都很舒服,在农村那些五六个月的婴儿,买不起牛奶,就专门用这炸出来的米子泡糖水吃,既软又香,很招村里人喜欢。
    冯刚放好车,锁上门,也来到了余梅家门口。
    道场上有许多村民围观,显得十分热闹。
    在人群的中央,用干劈柴架了一个火堆,在火堆上面有一(一秒记住 )个铁架,铁架上有一个铁制的宛如葫芦一样的黑漆漆物什,满头大汗的老黄正在小心翼翼的旋转着那个铁葫芦,在他的脚旁,摆着一个长长的足有四五米长的巨大布袋,布袋的一口是敞开着的,另外一口用一根绳系着。
    这就是农村的好种老式的炸米子的方法,这样炸出来的效果就是米粒会膨胀变大,直接熟了可以就这样吃。
    全常葫有人都盯着老黄在看,老黄的手上极其小心,如果火温把握不好,或者翻转的太慢,就会把里面的米烤糊,也就是一种失败。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老黄见时机差不多了,赶忙把下面的柴火退了一些,然后用铁钳夹着那根铁葫芦来到那个长布袋敞开口的位置摆好,拿着锤子一敲,只听得“砰”的一声剧响,那个长布袋瞬间都膨胀了起来,然后慢慢的平息下去。
    老黄拿起那铁葫芦,喊道:“谁家的,赶快过来收。”
    刘婶应了一声,慌忙过去从敞口一边慢慢朝封口一边收拢,吐了好几次,直到里面的米子全部都差不多到了封口边的时候,她这才过去将另外一口的绳子解开,拿出一个透明的塑料袋子,将布袋里面的米子全部倒在自已的塑料袋里面。
    白花花、圆滚滚的米子新鲜出炉了。
    刘婶重新那那封口系好之后,然后伸手抓了一点米子放进嘴巴里面咀嚼了一下,笑容绽开,坚了个大拇指:“不错不错,炸的很不错,很好吃。”
    有村民马上送上奉承话:“老黄都炸了几十年了,这点儿事情自然不在话下。”
    刘婶付了钱,提着米子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老黄继续着新一个的烤烘。
    冯刚四处扫了扫,但见余梅正挺着隆起的双腹站在自家的门口,脸上荡漾着淡淡的笑意,张书胜正在他的旁边,手里握着大蒲扇,为她扇风,服务周道之极。
    这时余梅扭过头来,二人四目相投,足足四五秒钟,这才心领神会的移开眼去。
    左右闲的无聊,冯刚又回到家里,来到山上看了一下自家的鸡仔,有祁江的精心照顾,目前还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倒让冯刚放心了许多,又陪魏大喜说了一会儿话,发现他情绪比昨天好了许多,依然下力干活,努力做事。
    这里放心之后,冯刚又去了山上看了看自家的桔子地,这可是现在冯刚花大功夫做的一件事情,能不能翻身,就靠这些了,他得好好的照顾。
    这次干的实在是太久了,前几天冯刚给桔子地里都抽了水之后,有些桔子都哗哗掉落下来,损失极其严重。
    看着掉在地下发黄的桔子成片成片的,冯刚的心直往下沉,看来这次真的是亏大了。
    PS:写了章儿时乡村生活的回忆,大家有没有见过小时候的炸米子呢?我至少有二十年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了。如果大家有点点回忆的话,就给几只蝴蝶吧!拜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