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三章 有伤天和
作品:《战争之王》 “打!打那些护卫队!”周吉平终于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可还没等周吉平的命令传达下去,对面山头上的一支德什卡已经向山下扫了过去。
毕竟这些部落战士都是胆略过人之辈,其中不少人也是勇敢的部落猎手出身。些许的紧张过后,他们已经适应起了战场上的气氛。看到有人带了头,被北方军的火力压制了一会儿的部落战士们都清醒了过来。再加上周吉平的命令同时传达了下来,很快山头上部落战士们纷纷进入自己的射击位置,一时间山头上的火力密集了起来。
地形优势是没法用火力弥补的。北方军的武器中,除了迫击炮还能采用吊射的方式杀伤山头上的伏兵外,其他武器对部落战士们的杀伤都是有限的。刚才山头上没有开火的时候,北方军的各色武器倒是打得有声有色。可真等到山头上开火了,北方军的火力马上就不够用了。
转眼功夫,北方军的几个火力点在乱枪中被敲掉了。然后,几个操火箭筒的士兵,也在部落战士的重点照顾下被打得连头也抬不起来,只剩下疲于奔命的份儿了。
见势不妙,北方军马上放弃了与伏兵硬扛的心思。几辆卡车马上开动了起来,向着已经清静了不少的山口冲去,企图突破山口的防线。看到卡车开动,一些北方军士兵一边端着枪射击着,一边跟着卡车向山口外跑去,希望借卡车的机动力逃出生天。
逃,是不可能的。
周吉平此时已经从布科手里接过了一支上好了火箭弹的火箭筒,趁着山下火力威胁不到自己的时候果断瞄准——
噗——滋——轰!
一声巨响,当先开路的一辆卡车被直接命中,当场炸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球,跟在卡车旁边的几名北方军士兵也好不到哪被悉数炸倒在地。在不到两百米的距离上,打中速度不是很快的运动目标对周吉平来讲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炮没让准备逃命的北方军们消停多久,反倒让他们更清楚他们现在所处的危险局面。还没等周吉平这边装上火箭弹,山下的北方军已经又发动了好几辆车子,一窝蜂似的向山口冲去。因为逃命的人数太多,又相对集中,结果北方军对山头上的压制火力一下子弱了下来。
滋——轰!
滋——轰!
趁着北方军们疏于压制的当儿,对面山头上连着打出了两枚火箭弹。虽然没能直接命中逃命的卡车,但也把准备逃命的北方军们打倒了一片,连带着把卡车里驾驶员打死在了驾驶室里。
有了这几炮带头,三座山头上的火箭筒手都放开了。不过很快,周吉平那句“打那些护卫队”的命令就被人遗忘了。
轰!一声巨响,一辆油罐车被引爆了。顿时,火头冲天而起,一团蘑菇云翻滚着升上了天去。接着,炙热的火苗烧起几十米高,火头打着旋儿,将周围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都引燃了。相邻的汽车,草丛、树木,甚至躲在简易工事里的人体……
轰!又是一声巨响,一辆载着弹药的卡车也被命中了。看来,部落的火箭筒手们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命中停在那的大卡车,可比命中那些运动着的中型卡车容易多了。
轰,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声响起,燃烧着的军火卡车炸出了一片可怕的弹幕。附近的人和灌木丛都被这阵弹片所形成的雨幕狠狠的梳理了一遍。接着,被爆炸抛出卡车外的各式弹药,在山坳里发生了殉爆,更多的草丛和车辆被引燃了。
到了这个时候,战局已经不在周吉平的控制之下了。火箭筒手们只需不断的把火箭弹朝山下打过去,无情的收割着北方军士兵的生命。至于那些车辆,现在已经没人能救它们了。因为随着第二辆、第三辆油罐车被引燃,山坳里的火势已经不可控制了。
开始,北方军的士兵们分工还算明确,有向山口转移的,也牵制火力。可等火势真的烧起来的时候,北方军的牵制火力消失不见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只剩下了逃命,这唯一的一个选择。
山坳里已经成了人间的炼狱。转眼之间,以几辆油罐车为中心,山坳里的大火居然烧出了无色的火苗。这才是最可怕的火,这种火温度极高,甚至连钢铁都可以被烧得扭曲变形。
在这个时候,火已经不需要靠引燃的方式扩散了。说句专业术语,这个时候火势的扩散靠的是辐射,光靠辐射的热量就可以让火势快速蔓延。
轰!又一辆油罐车被引爆了。在油罐车爆炸的一瞬间,周吉平甚至看到附近的几个北方军士兵被爆炸的气浪撕碎了身上的衣服,弄得那几个士兵只能赤条条的亡命奔跑着。只是没容他们跑出多远,又一团爆炸的火焰便吞噬了他们。
不知不觉中,山头上的各式武器都停止了射击,所有人都呆呆的看着山坳中的大火。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的火势,更不知用火杀人的方式居然会如此的残忍。火势如此之大,就连站在山头上的战士们,凡是站在下风头的,都不得不转移了位置。火势太大了,根本不是人可以承受的。
杜卡的山口阻击行动简单得很!不断的有北方军士兵从山口里冲出来,他们有的身上还冒着烟、有的还带着火。他们的仿佛已不知恐惧为何物一般,直直的朝杜卡的防线上撞过去,直到被杜卡手下的战士们打倒在地。看他们被击中后的表情,除了一些表情麻木的,有的人却居然有一种解脱后的放松神情,这让守在山口的杜卡和他的手下郁闷不已。
可惜了,那么多的物资和油料!可惜了,那么多的人命!周吉平无奈的感叹着。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大破孟获藤甲兵的章回——有伤天和!周吉平现在才算是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