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棚之路
作品:《下江南》 苏永明钻到大棚里,一股热气顿时将他包围起来,热得喘不开气,他不得不把脸凑在放风口地方,让凉风往脸上吹一下,舒服舒服。
大棚后柱的脊梁有一人多高,在里边行走自如。黄瓜秧全是用尼龙绳吊起来的,每一趟黄瓜上面都拉着一根细长的铁丝。两趟黄瓜秧合成一个畦子,上面用地膜覆盖着。中间形成淌水沟,是用来浇水的。
苏永明从大棚里披了衣服出来,简直服了,大冷的天竟然长着顶花带刺的黄瓜。他立刻感到儿子正在创造一个奇迹。
苏永明说:“要是家家都种这样的蔬菜,咱庄户人家得挣多少钱啊。”
是的,在这一点上,儿子苏少康和老子苏永明一脉相承。现在,苏少康真有点后悔,这么有能为的儿子,竟然给人家当了上门女婿。“哎,他怎能到别人家里当倒插门的女婿?”
老革命家苏永明就是一个高音喇叭。他在部队上的时候,曾经当过一个月的小号手。苏永明决心将儿子种菜的经验和取得的收益传播给大家。
在苏永明的鼓动下,街坊邻居纷纷来到洼地,来到少康和瑞白的大棚,果然看到顶花带刺的黄瓜,啧啧称赞。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很快,一位市报的记者来到洼地,把少康和瑞白的塑料大棚照进了相机里,顶花带刺的黄瓜也照进了相机。最后,这张照片登在市报的头条。
“少康和瑞白的大棚上报了”村民们相互传告。
来采访少康和瑞白的这位记者姓尚,尚记者怎样知道少康和瑞白种了大棚蔬菜?原来,老革命家苏永明去北京的途中,遇到跟他临座的尚记者。
他们从临沂一直谈到济南,从济南一直谈到北京。从辛亥革命谈到孙中山,从长征谈到陕北革命根据地,从芦沟桥事变谈到临沂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三大战役谈到沂蒙人民的支前运动,从糖稀湖打二十六师到苏少康的大棚蔬菜。尚记者被苏永明的谈吐折服。苏永明把他的那些军功章一一拿出来给尚记者看,尚记者认真看了一遍,说他有一位老师在北京求是杂志社当编辑,你去找一找,或许会有好运气。
苏永明十分感激。为了这些军功章,不知跑了多少趟县城,去了多趟临沂和济南。他给当警卫的那位首长已经不在人世,所以他的待遇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苏永明根据尚记者给的地址,找到求是杂志社。刘老师一接通值班室的电话,就出来了。苏永明说明来意,把半生经历详细交谈了一遍,那些军功章也一一展示一遍。刘老师就写了一篇报道登了出来,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位自称首长亲属的女同志打来电话,这个报道使他知道了关于父亲更多的革命经历,当即要见一见当年跟他父亲当过警卫的苏永明。
首长的女儿是一位少将。在她的帮助下,苏永明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落实,每个月能拿一百二十六块钱的退休金。
尚记者把苏永明所说的大棚蔬菜记在心上。从北京回来之后,专程采访了苏少康的大棚蔬菜。尚记者指着眼前茫茫一片洼地,说:“如果这些地方全部种上这种大棚,得有多大收益啊。”
“哎呀,少康的大棚上报了。”少康和瑞白所在的洼地,几乎在一夜之间涌满了二十里河堰的乡亲,他们都是来跟少康和瑞白种大棚的!
这一情况惊动了镇委书记赵振纲。一个打铁的,去了一趟东北,回来钻研种大棚蔬菜,居然获得了成功,真是不可思议。
赵振纲给苏少康算了一笔帐。以一个大棚占用两亩地计算,两亩地可以种一百米大棚,按苏少康现在的收成,每米卖到一百元,一百米大棚就可以卖到一万元。除去本钱,也可以有五仟元钱的收入。如果两亩地种上麦子和玉米,每亩按一仟斤算,两季才收获四仟斤粮食,每斤按五角钱计算,收入才二仟元钱,这还没刨去本钱。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谁说农民兄弟不能改写历史?当年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时候,不就是十八个农民兄弟集体签字画押,分田到户的吗?
现在,苏少康和朱瑞白搭建的两间小屋周围,坐满了乡亲们,苏少康正在给他们耐心讲解:“老少爷们,不是我苏少康不帮大家,而是种菜需要本钱,再说这一块洼地也不是我的,我说了不算啊。如果你们真的想种,得筹措一大笔钱,还得到村里调地。不过如果你们按我说的准备好,我苏少康一定帮这个忙,只要我能种好,大家就一定能种好。”
赵振纲冲着大家喊道:“乡亲们,不要着急,你们想发家致富的心情可以理解,咱们是农民,就要从土地上想办法,过去咱们种粮食,现在,苏少康试种大棚蔬菜,获得了好的收成。镇上支持大伙的意见。”
赵书记回去了,直接去了农业局。大伙的心被鼓动起来,纷纷回去准备钱款,大张旗鼓地种大棚啦。
这几百亩洼地一望无际,不属于任何一个村子。
最后,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在二十里河堰,各村号召有能力的农户,可以到这块洼地来开发蔬菜大棚。但有一条,自负赢亏,谁种赔了村里可不承担责任。
没等到县里的文件发下来,这些报名种大棚的乡亲们已携家带眷,开进一望无际的洼地。他们早出晚归,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恨不能把一天掰成两天过。
他们在这里开沟挖渠,栽树盖房,还修了一条南北大路。当然,他们盖的都是一些简易的房子,以供临时居住。有离洼地不远的乡亲,每天晚上还要回到原来的住处去住。但这简陋的生活条件一点也不影响要种大棚的积极性。因为,花花绿绿的钞票就在前边等着他们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