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激鸣!大炮巨舰之歌!(十)

作品:《铁血帝国

    250磅航空炸弹激起的数十公尺水柱密麻麻地在东亚军机动部队30艘舰只组成的轮形阵中接连升起,与天空中不断绽开的空爆弹黑烟相映成景,升到3000公尺高空的二十一架汉利佩季V10重轰炸机从漫天散缀的爆烟中安稳掠过,虽然它们投下的上百枚炸弹照例无一中的,此起彼伏的水柱和纷飞的近失弹弹片还是给对方造成了不小的混乱——与此同时,由十五架陆基“骆驼”战斗机掩护的三十多架“杜鹃”攻击机开足马力冲入了由二十多架华军战斗机防卫的舰队制空圈内。
    骆驼开路,杜鹃突入,交织的曳光弹弹痕从蔚蓝的天顶延伸到深蓝的海面,燃烧,破碎,黑烟,白浪,短短几分钟里,差不多二十架英机从天空中彻底消失,只有残余的二十来架“杜鹃”踉跄冲进了对方的防空火力圈内。
    迎面而来的炽烈炮火如秋风扫落叶般将一架架掠海突击的“杜鹃”打得落花流水,由昨天的实战而对手中的各种新式对空武器更添信心的华军高射炮手纷纷赤膊上阵,疯狂地嘶喊着口令,瞄准、填弹、击发,将各种口径的高射炮弹织成一层层密不透风的致命火网,那些“单薄的木头帆布架子”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穿过任何一层火网。
    然而,借着V100轰炸机高空水平投弹给对方造成的小小混乱,还是有六七架幸运的“杜鹃”强行突破火网,向轮形阵中央最显眼的机动部队旗舰“云鹏”号航母接连投下鱼雷,“云鹏”号以一次漂亮的右舷急转躲开了五条鱼雷,却毫无办法地被最后一条鱼雷击中舰尾!
    一阵剧烈的抖动,位于“云鹏”号航空舰桥露台上的毕凌波下意识地抓紧了手边的栏杆,却还是不由自主地被大能地地球重力吸索着滑向身后的钢铁墙壁,冷不防脚一滑。重重地崴在墙壁上,痛得他拧眉一哼,口中直吐冷气。
    抬眼间。一团鲜艳的橘红火球从舰岛后部飞掠而过,在右舷后方激起大片雪沫,同在这一瞬间,一片指甲盖大小地金属迎面弹来,擦着毕凌波的耳根飞过,在他身后的铁墙上发出清晰响亮的当啷声。
    周围响彻海空的炮声渐渐停息,空袭结束了。不用问,毕凌波也感觉得到,云鹏号中雷了,而且损害还不小——航速明显掉了不少。
    连通露台与舰桥的舱门被人野蛮地踢开,门后现出一脸担忧的姜野中校,一看到毕凌波倒在地上,急地大叫:“司令官,你中弹了?”
    “你脑子才中弹了。”毕凌波淡然起身,拍了拍衣袖,却又下意识地俯下身。捡起地板上那片刚刚差点跟自己的脸发生亲密接触的金属零件。姜野尴尬地挠头道:“没事……没事就好……那是弹头?”
    “是个螺圈,英国人的螺圈,做工真不错……一点都不比我们差,是啊,凭什么比我们差呢,人家几百年积攒下的基础,工厂、知识、经验、管理……我们仅仅用了20年就……太不合常理了。”
    对毕凌波的感叹无从发表意见的姜野只好立即转入正题:“司令官。刚刚接到损管部报告,舰尾左侧中雷进水,左推进轴停转,左舵操作困难,航速暂时只能维持在14节。”
    毕凌波淡淡一点头:“知道了。我这就下去。”
    “司令官……关于您刚才说地……”姜野略略鼓起点勇气开口道——虽然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想问什么。
    “什么?”毕凌波表情和谐。
    姜野忽地肃直了腰板:“我认为。无论发生什么事。只要相信女皇陛下。相信诸位元老。我们一定能取得最后地胜利!”
    毕凌波露出怪异地微笑:“是么……只要相信就可以了吗?果然是很轻松地想法。不过。也正适合现在地你……”
    姜野顿时有点紧张:“下官胡言乱语了。请司令官……”
    “无妨,年轻人,自应有年轻人的锐气——现在不是闲聊地时候。我们下去吧。”
    “是——机动部队东北数十海里外,东亚联合舰队总旗舰“平海”号。稳坐于舰桥专座上的萨镇冰大将一脸淡然地将来自“迅雷”号的电文传给了参谋长叶飞少将。
    叶飞粗一浏览,顺手传给其他参谋,低头看图道:“我们至今还没确定敌主力部队的位置,而敌人可能早已经发现我们了。”
    萨镇冰略一摊手:“发现又怎样,他们已经损失了三艘航母,岸基航空兵又被机动部队吸引过去了,对我们都构不成威胁。如果杰利科不敢跟我们面对面决战,昨晚就应该掉头返航,绝不会坚持到这里,非要捱到前卫接战了才想跑。”
    “话是这么说……我想杰利科也是有了充分的自信,才会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前进,一旦在前卫战中被我们打破了那份自信,我担心……”
    萨镇冰不以为然地微笑道:“刚刚是谁担心袁锋打得太野,回不来地?我们当然不能怕他们,但也不能小看了他们,这之前,我们都是依靠奇谋取胜,拿出真正的实力面对面的较量,这还算头一次——只有在这样的战斗中打败了我们的老师,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啊。”
    叶飞恩地**一点头,捏紧双拳:“我们当然是世界第一,接下来,就用我们的大炮来证明……”
    萨镇冰背手起身,往海图的方向努努嘴:“起飞所有水机,集中往西南方向搜索,杰利科应该和我们一样,躲在前卫部队之后,等着鱼儿上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