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温度曲线
作品:《插队在黄土高坡》 鲜可欣和大凤说:“咱早几天住院吧,省得屎憋屁门子再往茅房跑,到时候你那么巨大,我搬不动,挪不动呀。”
大凤一瞪眼笑说:“什么叫屎憋屁门子再上茅房,难道说我生孩子是拉屎呢,你的孩子在我肚子里是屎坨子么,说话也不文明点,怪不得人家不让你考大学呢,一点文明都不讲。”
鲜可欣见大凤嗔怒自己,忙陪笑:“我是说你身体巨大,如果要生时走不动路,我可背不动你!”
“你是我丈夫,你咋背不动我?”大凤说。
“我个子小,你个子大,再加肚里的娃,少说也二百来斤,你让我如何背的动?”
“那王八个小,照样背个大壳呢!”大凤撇撇嘴说。
“你说我什么?”鲜可欣问。
“我没说你什么,我只是说王八虽小能背大壳!”大凤重复了一遍。
“你拿我和王八比,你知道什么意思吗,你男人是个王八,你不就成了**?”鲜可欣假装生气。
“别生气嘛?”大凤扭着大肚子走了过来,“我比喻错了,王八不好听,说好听一点的吧?”
“那拿什么和我比?”
“乌龟,乌龟的壳更大,梗着个脖子照样背大壳……”
“你怎么净拿我比喻这些四角爬的东西,怎么不拿个好些的神物和我比?”鲜可欣说。
“神物,有啊。”
“什么?”
“猪八戒背媳妇啊!”大凤说完哈哈大笑,屋门都震得颤动了几下。
“我摸摸你肚子,瞧还能感觉孩子在里面蹬脚不?”鲜可欣凑了过去。
“你小心点啊!”大凤把肚子挺过来。
“我当然小心了,我的儿子,我哪敢使劲砰,把他碰坏?”鲜可欣一边把耳朵凑到大凤鼓胀的肚子钱,一边屏住呼吸。
“我不是说你啊,我是说我儿子,肯定也是个哼哈二将托生,别在我肚里把你踢出个九霄云外。”大凤笑着说……
大凤肚子真疼了,鲜可欣忙到原料车间借了一辆平车,把棉袄铺上,拉上大凤,风风火火到了县医院。大凤挺着个大肚子,晃荡着巨大身躯,引得医生护士和一些病人围观。“是女的吗?”有人悄声说。
“不是女的,咋肚子大了?”另一个声音说。
“个子真高啊,足有一米八。”
“哪止一米八啊,我看有两米!”
“你说这么大个女人,他丈夫肯定也和巨人一般。”
“肯定是的!”
“你瞧那肚,足像个装一百斤粮食的布袋缠她腰上了。”
“我看啊,像咱食堂那口五十人吃饭的大锅,倒扣在她腰上了……”在人们围观议论时,鲜可欣已办完住院手续,领着大凤向住院病房走去。
“这男人是谁?”
“是她男人吧。”
“不像,她那老大,那男人那老小,怎么会找这么个小丈夫呢?”
“那男人也不矮,通常男人。”
“可是站她身边咋显得那么小呢,怕是她儿吧!”
鲜可欣听众人议论大凤,因为只要她俩在一块,经常听这类议论,虽然尴尬,但也习以为常,当听到说他是大凤儿子时,他憋不住了,大喊一声:“你才是她儿子呢!”众人一愣,齐齐笑将起来。
大凤住进病院,几个护士和医生边嘱咐大凤临产前的事宜,边窃窃偷笑。
大凤生了个儿子,超大巨型儿,十三斤半,护士捧起那小儿说:“这是医院生产以来最大的一个小孩。”……
王大力准备上班,看到院里梦琼蹲在角落里在看什么,他悄悄走到身后,探头一看,原来是半张相片。“是什么,爸看看?”王大力说。
梦琼忙站起回头看了王大力一眼,把相片背在身后。“好闺女,爸看看?”王大力低声说。梦琼慢慢把背后的相片拿出,王大力一看,是张撕成两半的相片,那一半被撕掉,这一半是许加添的像。
王大力想起这张相片是前些日子徐风霞从箱子里找出她和许加添的合影,给撕作两半的,有徐风霞那半边夹在相册,有许加添的这半扔到纸篓里了,怎么会在梦琼手里呢?
“你从哪捡的这张相片?”王大力好奇地问。
“纸篓里。”梦琼低下头,小声说。
“你留他干什么,他也不来看你?”
“他死了,不会来看我了。”
“你怎么知道的?”王大力感到突然。
“我听邻居阿姨说的。”梦琼的声音更低了。
“忘了他吧,他不干好事,不学好,你是个好孩子,不学他!”
“我没学他。”
“没学他你看他相片干什么?”
“他是我爸。”梦琼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我才是你爸,你是亲爸!”王大力把小梦琼搂在怀里……
王大力这段时间发现,他不在班上时,自动记录表上的图纸好像不对,二十四小时的温度记录曲线好像被人改动过,也就是夜班值班人员有可能私自睡觉了,把热风炉顶最高只能烧一千二百度高温,热风炉后烟道最高只能烧五百五十度的温度给突破了。
一睡觉,便没控制烧炉温度,炉顶可能烧到一千二百五十度甚至一千三百度,后烟道可能烧到六百度甚至七八百度,为了怕领导查出操作违规,他们便把自动记录纸上记录的违规曲线记录纸,摘下,从新找张新的自动记录纸,用笔在上面划出不违规的操作曲线。接班时,一看,一夜生产都正常,他们并未在夜班睡觉。
王大力观察到,虽是用同样的墨水,自动仪表划上的曲线和人手画上的曲线还是不一样,粗看看不出,细看仪表自动记录笔画在纸上的线条都很迟钝,从纸的背面都能看出印子。而手画上的,不可能用笔那么行的慢,行笔速度较快,直笔较多,背后印子也只是停笔或转折时才有。
他便问夜班的热风工:“你们夜班睡觉了么?”
“没睡,夜班我们从不睡觉!”两个上夜班的工人异口同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