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报告文学是“文学轻骑兵”
作品:《人生断裂层》 附:报告文学是“文学轻骑兵”
回顾80年代,报告文学作家队伍相当壮大,创作十分活跃。从徐迟、理由、陈祖芬、
乔迈等等到贾鲁生、赵瑜、钱钢、麦天枢等等,每个时期都有十几二十来位甚至更多的
强将,创作力量雄厚强大,佳品迭出。90年代后,由于形势与观念变化等等原因,报告
文学有些走向低谷,不像80年代那样高氵朝迭起,当然好作品也有,但其震撼性总不如80
年代,近两年来又有些看好。
报告文学创作到90年代确有新的发展。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和问题,比如,
文章越写越长,而且越写时间越往以前,越久远。从钱钢1986年左右写10年前的唐山地
震起,开始有人写万里长征,写民国时代,现在写到清朝了,而且都叫做“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二三十年代从西方传入中国,其原意是要求用文学手法去反映描绘新近的事和
人,因此必定要有强烈的新闻性和真实性,要写真人真事!近年来,有人把新闻性扩大
为现实性。可现在却不断出现了不大重视新闻性、现实性的趋向。报告文学曾经被誉为
“文学轻骑兵”,并正是因此而于80年代饮誉文坛,受到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报
告文学应该发挥其“短、精、快”的独特战斗作用,这也是其他文学种类难以做到、难
以承担的战斗作用。这就是报告文学的独特色彩与功能。因此,报告文学必须特别强调
新闻性、现实性,去描写我们身边正在流动的真实生活,紧跟现实,紧跟生活,才能有
更强的生命力、战斗力和震撼作用!作家要努力采写中短篇报告文学,更好地为时代服
务,为广大读者服务。不然,报告文学可能就会失去它的独有特色和功能!
如果有人总把目光转向身后,到历史堆里去“觅食”,可能会伤害报告文学的“真
谛”。如果还是这样走下去,是不是会清朝写完了,该去写明朝了;明朝写完了,就得
写元朝、宋朝、唐朝了呢?这还能叫报告文学吗?这次鲁迅文学奖评奖,《恸问苍冥》、
《开埠》和《温故戊戌年》等历史题材作品均获报告文学大奖。这些虽为佳作,但我以
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些佳作实在不能算是报告文学。它们应该叫“历史纪实文学”
或别的什么名称,更合适些。而且这些题材的“写实”,姑且不提新闻性和现实性,就
其细节的真实性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那些细节是从历史资料中查阅来的,还是从某某
人那里采访来的?人们现在看到的不少写历史的文学作品(包括许多影视作品),其细
节,不少是从一点素材加以想象虚构发展出来的(有的加上“戏说”还过得去),真实
性不能不令人疑惑……因为,时间太久远了,尤其细节,谁人能够证明其真实性?
时代在发展,报告文学当然也在发展。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底如何给报
告文学下个合适的得当的定义呢?建议报告文学作家和评论家及广大文学爱好者、读者
来进行探讨,在学术研讨会上、在报刊上,都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希望有个
较好的共识,这对报告文学的健康发展是很必要的、有帮助的。应该大力开展报告文学
的学术讨论、理论研究。专门的有影响的报告文学评论家,在中国80年代后期之前,几
乎没有;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也是极少极少的,有一些评论家也兼顾了报告文学
的评论,但还是很不够。应该说,现在报告文学的评论力量、队伍还很薄弱,其理论探
索很不够,既不深刻,更没有形成体系。盼望报告文学理论兴旺发达的时代早日到来,
这对指导促进报告文学创作会起更大的作用,对培养年轻的报告文学作家队伍也是十分
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