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治水·治国

作品:《世纪洪水

    卢跃刚
    中国大江大河,西高东低,顺势而下。夏秋之际,降雨集中,是为汛期,雨多则为洪涝,雨少则为干旱;其次,降雨,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渐次减少;再其次,四季分明,降雨集中,来得快,亦去得快,常常不得其利,反为其害。中国地理、天象独特而复杂,仅概要一二,凡此种种,形成洪涝与干旱,乃中华民族数千年栖居之两大祸患。
    1991年夏,我赴华东淮河流域采访水灾,使我直观地感受了水灾的恐惧和治水的紧要、迫切。1992年研究三峡工程和长江、黄河治理问题,通过实感和,我发现,治水问题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技术问题,而是直接关乎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关乎文明的起源和人类社会为了调整与自然的关系所衍生的文化、制度,关乎中国传统文化制度性特征以及与现代化关系的基本认识。总之,“治水”涉及的问题非常庞杂。1998年大洪水,我前期在报社参与组织报道,后期赴湖北湖南采访,进一步印证和廓清了我的一些想法,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迷惑,并产生了更深入研究的兴趣。
    人类文明,傍水而生。在我看来,文明主要包括两种形态,一是制度,一是在特定制度背景下和特定地理环境下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马克思把东方文明概括为以“农耕文明”为特征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只说了一半,因为,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镌刻着非常明显的“商业文明”特征。
    无论是从古代文明还是从现代文明的角度看,中国社会都是一个具有商业传统的社会。特别是北宋以来之中国社会,城市规模庞大,商业活动区域广阔,交易工具发达。如果把古代历史切成一个个断面横向进行东西方比较,我们会发现与近、现代完全不同的文明景观。布热津斯基在《大失败》中把中国社会概括为“商业共产主义”是有道理的。至于为什么中国落伍了,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转化,是另外一个问题。
    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研究“东方专制主义”时,采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观察东方人的治水活动,形成了所谓的“治水社会”,形成了一整套“治水政治”和“治水文化”,这就把“农耕文明”彻底东方化了。可以说,他抓住了要害。他的《东方专制主义--对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一时间被中国知识界看作认识“东方专制主义”的经典。然而,他除了马克思带来的理论遗憾外,还有一些明显的遗憾。最明显的遗憾是,他把古代专制主义与近、现代专制主义的性质混淆了,虽然它们有一脉相传的联系。近、现代专制主义的制度资源大多是工业化特征的,大多与传统制度资源保持了相当的距离,甚至斩断了与传统的联系。也就是说,东方近、现代专制主义是西方工业化文明直接冲击和嫁接的结果。沿着这条思路分析,可能会得到一些与以往认识很不同的结论。
    关于社会制度的产生,历史学家说,与地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中国,则与治水(生存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治水”与“治国”几乎同义。所谓“‘治水'如‘治国'”,就是这个意思。这里包涵着一个非常重大的文化主题,即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中唯一存活下来的文明,如果没有比较稳定的载体是断难延续至今的。这个载体是什么呢?是制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换言之,如果没有文化的制度性需求,专制主义断难生存。
    这里暗含着一个逻辑:社会制度是一个特定民族在一种特定生存环境下的产物,于是有了特定的“政治文化”系统,而所谓“文化”正是附着在这种制度系统上得以传递和发展的。我们可以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宋明理学兴起这样的意识形态官方化(民间思想转化为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过程中找到思想史的证据。我们可以从知识分子入仕,从“帝王师”到“科举制”找到证据。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从来都是企图通过从政来实现的,陶冶山林,聚徒讲授,著书立说,都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或者说,陶冶山林、聚徒讲授、著书立说除了个别例外,都是“入仕”前的热身。
    在一个稳定或常态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不容易看清这种轨迹。只有在危机时刻,这种轨迹才可能充分显现。国家机器存在的合理性,不仅仅是维持常态社会的秩序,更是是否能有效地处理包括灾害在内的社会危机,即是否能有效地处理和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说,“水患”尤其显著。
    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大。”(《管子·度地篇》)水害大到何种程度?
    黄河流域近两千年来,中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大改道26次,北至天津,南至淮阴。
    长江1931年到1949年间泛滥成灾11次。其中1931年洪灾遍及鄂、湘、赣、苏、皖5省205个县,受灾面积15万平方公里,14.5万人毙命,灾后因饥饿、瘟疫死亡人数难以胜记。1954年“百年一遇”洪水,长江沿线干堤、民垸溃决不计其数,光是湖北荆江段的监利县就死亡48502人(据1993年《监利县志》)。
    淮河流域近500年来,水灾350次。1931年洪水淹没耕地7700亩,死亡7.5万人。1975年河南境内的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及一大批中小水库相继溃坝,京广线中断18天,人员死亡一说12万,一说8万,一说6万;直接经济损失100亿。
    海河流域1949年以前580年间,发生水灾387次,近300年有5次淹及北京,8次水进天津。
    1991年,18省市遭受洪涝灾害,经济损失685亿,死亡2295人,受灾人口2.2亿,损坏房屋605万间,农作物绝产1800亩,成灾面积1.95亿亩,受灾面积3.15亿亩。
    1998年大洪水,受灾人口2.23亿,直接经济损失1800亿,死亡人数超过了1991年洪水。
    经济学家张曙光教授评论说:“正因为水灾的频繁,危害之严重,特别是几条大江大河之泛滥,更是直接危及到大半个中国,尤其是中国最发达、最富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使得抗洪治水具有了经常的性质和巨大的规模,成为一种典型的集体行动和公共决策,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历代统治者的一统霸业和政权兴衰,是其治国安邦定天下的头等大事,也成为盛世明君的乐事善举。”
    他还说:“国家直接领导和参与治水,是把治水作为谋求政权的合法性和巩固政权的手段,以便取信于民。风调雨顺,老百姓安居乐业,赋税增加,国库充盈,其政权也比较稳固;相反,一旦发生水患,老百姓处于水火之中,不仅赋税难以征缴,国库难以充实,反而要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如果遇有人祸,极易激起民变,发生动乱,就会危及当权者的安全。”(张曙光《治水的政治经济学--兼评卢跃刚的报告文学〈辛未水患〉》)
    所以,历朝历代君主和当权者,从来都把“治水”当作严重的政治问题对待,决不把“治水”当作技术问题。“大禹治水”,鲧、禹父子“堵”、“疏”之争,是治国方略之争,不是治水方法之争。治水方法在君王眼里是个等而下之的问题。没有把夏禹--中国第一个朝代的君王看成一个“水利工程师”更为荒唐的事情了。治水完全是政治的需要。
    尧舜时,洪水“泛滥于中国”,水系混乱,中土割裂,各部落自成体系,占据一方,没有律度,纲纪不张,禹父鲧“息壤以堙洪水”,九年无绩。而禹“念前之非度,嫠(注:此字下部为“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国语·周语下》)
    《史记·夏本纪》说禹“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建立王朝,中央集权(与秦始皇中央集权不同),与诸侯形成强有力的贡赋关系。当时,禹面临的第一位的问题,是整合分裂割据的弱小部落,一统天下。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可能跨流域、跨势力范围进行大规模“治水”。鲧用“堵”的刚性方法失败,而禹则采取了“疏”的政治方法获得成功。禹是个大政治家。后来,禹的祭祀分官方和民间两种,官方偏重道德警示,民间则是对政治清明的期待。传说,禹生于羌氐人聚居的岷江上游的汶川(禹出生地传说不一),葬与长江下游的浙江会稽,尧舜部落则生存于黄河流域,夏王朝势力所及也主要是黄河流域,而夏禹的踪迹和祭祀则遍及黄河、淮河、长江等几大流域,显然不是“水利”的涵义了。
    自《史记》以后的各王朝正史,皆有“水利”专篇,这是西方国家史书中不能想象的。
    历史上,凡有作为有进取心的帝王都非常重视水利,都直接领导和参与治水。
    公元前132年5月,黄河瓠子(河南濮阳西南)决口南侵,“东注巨野,通于淮泗”。洪水淹及16郡,泛滥23年后,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亲临决口祭祀,望着滔滔南下的洪水,“悼功之不成”,惆怅满怀,慷慨悲歌:“为我谓河伯兮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在他的督令下,沉白马玉璧,随从官员自将军以下都要背柴参加决口堵复。堵复后,汉武帝在决口处筑宣房宫,作颂歌,以示纪念。
    瓠子堵,“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天下“用事者争言水利”。两千多年后的1998年大洪水堵复过程,几乎就是这种情景的翻版。
    历代皇帝,兴修水利,用人最多,投资最大,费时最长,当数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经六省市,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凭空挖河,全长1700余公里,与万里长城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举,使中华民族1000余年至今享其利。评价大运河工程,人们的心情是矛盾的。一个荒淫无度的皇帝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荒淫和伟大就这样奇怪地拼在了隋炀帝身上。
    白居易在他的长诗《隋堤柳》中悲哀吟唱:“二百年来汴河路,露草荒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1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兼政治家皮日休却看的更高远更辩证一些。他说:运河“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隋朝的功业为唐朝及其之后中华王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富庶最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基矗皮日休《汴河怀古》惋惜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清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给功不较多。”把隋炀帝比作了大禹。从此,南北贯通,舟楫之利,漕运繁华,历代不绝。
    大运河已为稳固政权、繁荣经济的命脉。从此,历代君王极其重视以避免各水系洪水侵害、确保运河漕运畅通为重要的水利建设。宋太祖疏通汴河、惠民河、五丈河,让漕运直达汴梁;明时,围绕治理淮河、如何保护朱家祖陵展开了激烈争论。满清康熙、乾隆文治武功,更是看重水利。康熙临运河,钦定洪泽湖“仁”、“义”、“礼”、“智”、“信”坝(赋予水利以教化功能),在里下河地区钦定“滚水坝”(泄洪)制度。乾隆曾命人考水源,并亲自撰写《热河考》、《滦源考》、《济水考》、《淮源记》。
    毛泽东更是殚精竭虑,有着系统的“治水”思想。各大水系的治理,他亲躬必问,在继承古人治水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较低成本地进行了大江大河的治理。1949年以后,治水的基本方针是“蓄泄兼筹,以蓄为主”,然而“兼筹”没有落实,结果是泄疏不足,堵蓄有余,建了86000多个水库,成了世界水库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建成的。结果是建了相当数量的病险库。河南拾大跃进”建了110多座大水库,到1966年就垮了一半(包括自然垮坝和人工扒掉的险坝),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水”已经被抽象了,“治水”在政治家眼里已经变成了政治符号,“治水文明”由此生焉。
    我们在中国古代和当今的地图上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的自然流向与人类社会的利益分布极具矛盾和冲突。人类社会的演变,遵循的不是“自然法则”,而是“丛林法则”,所以争斗不断,攻伐频仍,谁的实力强,谁的拳头大,谁就占的地盘大,谁就获得利益多。
    由于降水区域和时间不均匀,水资源分布亦不均匀,春天要灌溉,于是争水;夏秋防汛,上游放,下游堵,于是“以邻为壑”。“以邻为壑”是中国治水利益冲突的一个专用成语。“治水”的核心,从政治角度看,是解决利益冲突。户与户,村与村,乡与乡,县与县,省与省,形成了一个直径逐级放大的封闭的排他的利益“同心圆结构”。安徽、江苏的“圩”,湖南、湖北的“垸”,便是利益“同心园结构”的形象说法。这就需要一个超越各种利益集团的强有力的力量或权威来协调和整合。
    传统社会里,“权威”具有高效率的特征:首先,有很强的动员能力;第二,有比较有力的自上而下的“监督”系统;第三,能相对合理地配置资源;第四,能产生、继承、推广一系列的治水技术成果;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在制度上确认“权威”。其中“动员”和“权威”是要害。
    1998年大洪水最惊心动魄最具有戏剧性的是“荆江分洪”。“长江之险,险在荆江”。8月16日夜,长江上游洪水下荆江,沙市突破45米分洪水位,并以每小时两厘米的速度上涨,一直逼到45.22米。是否按以往测定的分洪标准分洪“荆江蓄洪区”,让最高决策层左右为难。如果分洪,可蓄洪50余亿立方米,损失公安县数百亿资产,固然可以迅速缓解蓄洪区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压力,甚至可以说迅速转危为安,但是已经全国总动员,几十万解放军武警官兵数百万民兵预备役官兵部署在长江大堤和民垸上“严防死守”,已经是万众一心决一死战的架式,已经是欲罢不能。如果不分洪,江汉平原800万民众、武汉三镇和长江沿线其他地区仍然危急。无论是分洪还是不分洪,都可能带来政治问题。分洪这笔账,水利工程师有水利工程师的算法,政治家有政治家的算法。这里有个小账和大账、有形的账和无形的账问题。政治家考虑的是大账和无形的账。事实上,随着9月初解放军撤兵,政治家双赢,利弊得失已见分晓。
    现代社会“治水”与传统社会“治水”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传统社会“治水”有着丰富的资源可供借鉴。比如,“顺应自然”,“因势利导”。22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便是榜样。我们不能不为古人的智慧惊诧:一、顺应岷江来势,“壅江作鼙,做“鱼嘴”将岷江分成内外江,平时四六分水,内江灌溉享其利者六;洪水超过每秒5000立方米时,则倒四六分水,外江分其害者六。二、低筑“飞沙堰”,内江洪水达到百年一遇时,则向外江分洪75%以上,确保成都平原安全。三、凿离堆,建“宝瓶口”引内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宝瓶口”底宽17米,水面宽死水位时19米,洪水位时23米。它的妙用,据现代科学实测,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它引进的水量不超过每秒700立方米,多余的洪水则经“飞沙堰”排向外江,故名“宝瓶口”。“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加上百丈堤、金刚堤,趋利避害,一气呵成,精妙绝伦,遂成川西“天府之国”,有效地支持了秦灭六国,一统霸业。
    “顺应自然”,“因势利导”,治水如是,治国亦如是。
    以上所述,是我对“治水”问题想法的简略描述,限于篇幅和本书的体例,不可能展开,难免挂一漏万。
    匆匆立言,欣然有赋曰:
    是水也,发孕于青藏高原之唐古拉,涓涓于世界屋脊之沱沱河,挟劲风于高山,曝光芒于蛮荒。莹莹滴水,养育青草;潺潺细流,肥牧牛羊。伟男低吟,极尽温柔。
    是水也,拾阶地而涌下,抚宝剑而长啸。山崖峻峭,林木森森,珍禽猛兽,鸣乎其上;奇花异草,润乎其中。顽石切割,神鬼哭泣。滔滔之势,不可阻遏。
    是水也,大江汇流,泾渭不分;沧桑世故,泥沙俱下。汨汨乎江水,郁郁乎三峡。英雄豪杰,纵横捭阖;文人骚客,尽得风流。夜听高唐神女之惆怅,醉看巫山明月之朦胧。
    是水也,洞庭波涌,气吞巴楚;鄱阳残雪,浩叹吴钩;江水平阔,沧海横流。穿武汉而蛇行龟走,偕南京而虎踞龙盘。浩浩荡荡,直入海洋。
    是水也,中国第一大河,万里有余,覆十八省,占国土十之二矣。
    是水也,长江!
    1998年9月30日于漓江水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