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为何不反对日本拜“鬼”
作品:《小鱼儿的大学生活》 编者前言:10月22日下午1:30到2:30,第六期评论员在线由评论员丁刚主持,下文是这期节目的主要内容。
丁刚:各位网友大家好!本周国际新闻方面大家对中国人在国外屡遭劫难的问题很关注。另外,日本79名议员再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小泉也不顾亚洲许多国家人民的强烈反对、媒体的严厉批评,对其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做辩解,并表示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第三个大家比较关注的新闻就是美国的大选。我现在可以就这些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
同为二战战胜国美为何不反对日本拜“鬼”?
网友:日本政要为什么要参拜靖国神社,是军国主义复活了吗?同为世界二战日本敌对国的美国为何不反对参拜?
丁刚:参拜靖国神社并不能简单地完全等同于军国主义复活,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其中有右翼,他们要表达他们的政治态度,这个里面当然还有为军国主义招魂的意思。但还有一部分政要是为了拉选票,因为参拜这件事还是得到了一部分日本人的支持。对于第一部分人的目的,我们当然要提高警惕,但现在可能更需要重视的是抱有第二种目的的这些人,因为这反映了一部分民意。第二个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我在美国与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美国民众对日本人的看法与中国人是不完全相同的。一是日本没有打倒美国本土,也没有占领美国本土。美国本土没有像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那样受到战争的蹂躏。美国对日本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最后还用了原子弹。美国在日本现在还有驻军,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人都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胜利者,而日本人对这点也是心服口服的。另外,美国人所接受的宗教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和中国、韩国、其他亚洲人受到的侵害是不一样的。但即便是在欧美,对他们的政治家来说,那些埋有党卫军和纳粹战犯的墓地历来是政治禁区,更没有人敢像日本政要那样大张旗鼓地参拜。
网友:参拜靖国神社阻碍中国发展,是不是媒体把日本政要的行为炒作得过火了?
丁刚: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了影响中日关系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可以说是已经是一个结,虽然还没有成为死结,但确实已经严重影响了双方的互信,这是最让人担心的。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开这个结当然要看日本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变化,能不能对历史做出深刻的反省。但是,我们的眼光也应该放得更长远一些。因为中日关系并不是完全靠这个东西依存的,我们还要在许多方面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特别是民间的交流。而且只有推进这种全方位的交流,也才能进一步地促进日本人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海外投资风险增加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网友:南非华侨华人为何屡遭抢匪杀害?在印尼等地方为什么老有排华事件,海外华人为什么比内地中国人富有?
丁刚:这和少数外来民族和当地多民族的贫富差距拉大有很大的关系,外来少数民族致富较快有很多原因,比如说文化传统、机会,以及可以利用原来国家的资源等等。像中国人去海外打工,就能够吃苦耐劳,干许多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另外也比较节省。这不只是在国外的华人有这种情况,少数族群的富有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比如,最近新出版的一本书《起火的世界》,是一位耶鲁大学的华裔学者蔡爱眉写的。她就专门研究了这个现象,她认为特别是当有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引进自由市场民主时,虽然当地的多数人也能致富,但往往是少数民族更容易利用机会致富。这样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就可能会引发民族冲突,造成社会动乱。所以,最后少数民族就会成为发泄仇恨的对象。
网友:丁老师,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人的“忍”,屡遭劫难是否和这有关?
丁刚:我并不认为这个问题和中国人的“忍”有什么关系,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的加速,中国人到国外去旅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已经名列全球出境旅游消费的前十位。从1994年到2003年,中国出境人数年均增长接近14%。去年出境总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次,成为亚洲第一客源国。特别是现在世界上有些地区并不那么安全,这么多人出去,因此有一少部分人就有可能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或是受到抢劫、或是被劫持、或是被炸伤。
网友:政府有关部门也应监督检查企业是否采取了保护劳务人员安全这方面措施,评论员能说说国外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丁刚:政府当然有责任要求去国外投资建厂的中国企业注意保证雇员的安全,同时政府也有责任根据国际形势和区域形势的变化,及时提醒这些企业注意雇员的安全。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就是中国企业目前走向海外,有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困难就是一些风险比较小的投资的地方已经被西方的大企业瓜分了,比如石油和天然气,剩下的地区很可能就是有比较大的风险。所以这就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对于在这些地方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一方面在选址的时候要有整体的考虑,要注意到安全问题,要把安全问题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另一方面,应该密切关注所在国局势的变化,预先设立一些能够保证员工安全的措施,在发生问题以后,能够及时处理,与我外交部门紧密配合,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员工的安全。
新保守思潮抬头影响美国大选网友:谈谈您对美国大选总体的看法,好吗?
丁刚:这次美国大选应该关注选举中反映出的选民的思潮,这个思潮越来越多地带有保守主义的色彩。无论是从布什强调的反恐的重要性,还是从克里强调的经济问题,可以看出美国人对这两个问题是非常担心的。而美国人在这两个问题上表现出的担心自然而然地会增加他们的保守情绪。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当美国越来越倾向于保守,这会给未来的世界格局带来较大的影响。
网友:请问,美国的选举人投票是什么意思?对选举结果的影响是怎样的?
丁刚:美国人选总统实际上是选举人投票来决定谁当总统,而不是根据全国选民的选票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候选人只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也就是说538张选举人票的一半就赢得了大选的胜利。比如,加州是全美最大的票仓,有54张选举人票。如果民主党候选人能够拿到多数,这个州所有的选票按理说就全是他的了。上一次大选时,布什比戈尔多得了5张选举人票,最后就获胜了。但如果从全国来看,戈尔获得的选民的选票要比布什多,差不多多50万张。这种体制是历史形成的,主要是为了保护人口比较少的小州的利益。如果是完全按选民的选票来计算,那么竞选者可能根本就不会去那些小州做拉选票的活动。
网友:您是如何看待克里和布什在美国大选中的表现的?认为他们谁更胜一筹?
丁刚:应该说两人都是尽了力,都善于利用自己的长处攻击对方的短处,而且都巧妙地避开了自己的短处,但是很难说谁更胜谁一筹。最新的民意测验也表明,双方是旗鼓相当,差距极小。支持布什的选民相信布什能够比克里更好地领导这场反恐战,而支持克里的人相信克里比布什能够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最终当那些犹豫不决的选民在投票时,他们要做出的选择很可能是安全重要还是经济重要。
网友精彩提问选答网友:美国国务卿来访对朝鲜核问题有什么样的进展?
丁刚:作用当然会是有一点,但作用有多大就很难说了。因为对“六方会谈”朝鲜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等。肯定是要等美国大选有结果,才能确定下一步的策略。从克里在朝核问题上的态度来看,与布什是有所不同的。克里已经表态,如果他当选后,愿意立即和朝方重开双边谈判。布什政府是一直不愿意这样做的。因为朝鲜要看美国的策略有没有变化,或者说有什么变化。因此,很可能会等到美国新总统选出,并组成了新的内阁班子。目前,美国大选已进入决战阶段,布什派鲍威尔到中国、日本、韩国来,最主要的当然是希望能借此表明他解决朝鲜问题的决心,争取选票。值得注意的是,差不多同时,布什签署了朝鲜人权法案,法案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未来美国政府将可以用数千万美元的巨款来对朝鲜进行所谓的人道主义援助,也就是帮助朝鲜人到美国去避难。另外就是投资扩大对朝鲜的宣传,比如向朝鲜偷运收音机,依此来瓦解朝鲜。美国人是很了解这项法案的意义的,因为当时美国采取同样的方式瓦解了东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布什的这两手政策都有大选的考虑,以显示他是一个强硬的反恐领导人。
网友:伊战拖了这么久的原因是什么?想知道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布什领导不力?
丁刚:伊拉克战争拖了这么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这场战争已经不只是在打恐怖分子了。在国际舆论看来,美国远离了早先的反恐战争目标,而是要打掉萨达姆,解除心头之患,通过伊拉克政权的更替来改造中东。这个战争的目标本身就决定了这场战争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在向伊拉克这样的中东国家搞美式民主制,能那么容易吗?一种社会体制是社会历史、传统文化所决定的,不是你推翻了就能搞起来。这要有一整套新的体制不说,还要有让这套体制运转的人马,老百姓也要容易接受和适应这套体制。另外还牵涉到传统文化和宗教方面的许多问题。在战争开始前,美国一位新保守人物就说过,美国必须考虑为伊拉克和中东承担巨大的义务,而这将是一个没有退路的战略。
网友:美媒体称欧盟对华武器禁运最早可望12月8日解除,解除武售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好处?
丁刚:重要的不是对中国有什么好处,重要的是你搞了武器禁运,你就不是把中国看成战略伙伴,不是把中国当成朋友,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欧的关系怎么能正常发展呢?
评论员在线简介:
“评论员在线”由人民网评论部主办,以“聚焦世界风云,点评国际热点”为定位,每周五下午邀请资深国际问题专家、学者主持,开办六期来引起了网友的热烈反响。每期节目期间,评论员与网友在线共同评说一周国际热点,为网友答疑解惑。如果您对国际问题感兴趣,或者想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评论员在线将帮您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线时间欢迎您面对面“叫板”评论员,其他时间请把您对国际问题的疑问和看法发至观点信箱或在留言板中留言,我们将尽力解答。
丁刚简介:
上世纪50年代生人,祖籍上海,长于陕西。1982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国际部工作。从1990年起,先后任人民日报驻瑞典、比利时(欧盟)和联合国(美国纽约)记者,现为人民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