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抓捕
作品:《御史馋猫都察院》 聂小蛮叹息道:“唉!景墨,我们为百姓出一些力,原是应尽的职份。现在既不能彻底地使世间达到安宁的层度,哪里能顾到个人的荣誉?”
景墨笑道:“你在短时间中,设下了巧计,捕获了二十三个拐匪,一个流氓,又从虎口中抢救了一个少女,难道还不满意?”
聂小蛮叹道:“消灭了一个匪帮,暂时也许可以收杀一儆之效。但是这不是彻底的,不是根本的办法。”他站来,严肃地念道:“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只要妇女们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那利用外力谋个人私利的恶棍也就不能够绝迹。那就不能保不再有二十三个,或二百三十个拐匪接踵而起!所以我们这一次的成功只是消极的,表面的。若说彻底,相去还很远,成功不知道还要多遥远!”
景墨在同情之下叹息了一声。
十二月二十日下午,聂小蛮从济慈医倌里回来。景墨看见他垂头丧气地走进门来,不觉又吃一惊。
景墨问道:“聂小蛮,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聂小蛮坐下来,答道:“我见过何未半,又见过那个妓~女。她的确叫李秀贞,住在西仓桥。她听说骗子肖亦空已经落网,很高兴。但何未半告诉我,她的毒性太深,怕医不好,不能救了。”
景墨长叹道:“可怜!这女子正像一朵堕涵沾泥的花朵,幸而流进了清波中,却已萎弱无力,太晚了!
聂小蛮看着火炉,喃喃地说:“我觉得这女子的自救值得珍重,所以很希望她有一个新的生命。”小蛮叹口气,声时有些梗咽。“这女子的堕落并不单单是她本身的罪,属实是世间的罪——例如有养无‘教’的家庭,女子没有受好教育的权思,满布陷阱的环境和那万恶的骗子和拐匪,都是使她堕落的因素。要是她真不能救,那简直可以说她是给这污浊的世道害死的!”
没有话说。沉寂中我但听得窗外的寒风豁喇豁喇地吹着,一声声震人的耳根,正像也在那里同情地叹息。
【本案完】
十月下旬,一阵阵秋风把路边树枝上的黄叶吹得七零八落,酿成一片萧条景象。气候跟着转变,也从凉爽而化为寒冷。午饭罢了,景墨闲着无事,取了一本最是流行的新书《金瓶梅》,靠在书房中的藤椅上消遣,可是读了几页,只觉得索然无味,景墨便沉沉地睡着了。
咣当!
一阵开关门的声音惊醒景墨。那时聂小蛮正在他的密室中研究他的各种密药,景墨听得他走出书房处去接应。一会小蛮又回到书房来,手中提着一件玄色细花皱纱长衫,脸上显着一种审慎而怀疑的神色。
他一见景墨,先说:“景墨,你醒了?这里有一个机会,也许可以让你的懒洋洋的脑筋活动一下。”
景墨答道:“又发生了什么案子?”
“正是。”小蛮点点头,说着他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似乎是坐了好久没有活动。
景墨又问:“什么案子?”
“有一个差人,奉了冯子舟的命送信来,说是一件人命案,地点在马标。冯子舟还指定请你一同去,并且叫我们悄悄地不落形迹。”
“嗯,这又为什么?”
“我不知道。那当差的没有说明。我想冯子舟大概发见了什么证据,有所怀疑,一时不敢决定,故而请我们去斟酌;同时他又怕惊动什么嫌疑人,所以又叫我们悄悄地去。”
“因此,你才准备把蓝云纹道袍换掉了?”
“是。这蓝云纹道袍比较地容易使人家注目,不如穿一件长衫好。你也快把长衫穿起来。”
一盏茶之后,两人装束就绪,走出馋猫斋的寓所。发案的地点在马标常府街水佐岗,三弄第五家。两人为避免人家注意,雇了两部小轿,故意把车篷拉了下来,装做遮避阳光的样子。轿子刚到常府街口,还没有停,景墨忽然看见有一个穿深灰夹袍的人趋近聂小蛮的轿子,招手作势。
那人是个官府密探,必然是冯子舟派在那里招呼两人的。两人下了车,跟着那密探向水佐岗四弄进去。水佐岗都是单幢的旧式二层柴木小屋,很嘈杂喧闹。那密探走在前面,到了第五个后门口,向左右望一望,除了一个卖红心山薯的小贩以外,没有别的人。他便回身挥挥手,领两人走进去。
楼下一个布置简单的客堂中,坐着一个仆人模样的男子,穿一身黑布薄棉衣裤,年纪约摸五十左右,脸色于枯焦黄,连嘴唇上都没有血色。他见了几人,依旧坐着,口张目定地没有说一句话。景墨正向他端相,忽听得冯子舟在楼梯上低声招呼。
他说:“聂大人,苏大人,请上楼来。”
冯子舟的声调低下而郑重,仿佛防隔墙有耳被人窃~听似的。小蛮和景墨就蹑着足尖,轻轻地走上楼梯。走到了前楼,景墨骤然间看见了一副惨状,不由不止足不前。
靠窗的地板上,躺着一个瘦长的尸体。那人穿一件白粗布长衫,脚上穿一双新的双脸鞋。长衫的前襟上有一条血渍,猩红刺目。血液的来源是从那人的左太阳穴~里流出来的。他的面颊上也满染血液,但是仍可辨别他的状貌。
景墨揣度他的年龄,大约在三十左右,瘦瘠的脸上灰白无须,两眼大张,嘴唇也开而不合,露出几支扒齿,狞厉可怖。他的手指弯曲,好像握物的样子,但并不握成拳头。
冯子舟放低了声音,说:“这分明是一火铳就致命的。”
他指一指那左太阳穴的伤口。“弹子从这里进去,大概给颅骨阻住了,还没有透出。”
聂小蛮点点头。“没有别的伤处吗?”他卷起些衣袖,也俯身下去看察。
冯子舟答道:“没有了。就这室中的现状论,也不会争斗过。”
这句话引起景墨的视线向室中周看。那是一个书房,占着半间前楼。靠窗排着一只黄色书桌,是廉价的洋松,桌面上除了笔砚以外,有不少杂书乱纸。一边有一只堆满了书的小书架。另有一只小方桌和两只没背的圆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