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节

作品:《问镜

    当然,过程中掺杂着余慈的思路想法,还有照神铜鉴这个比较关键的东西,余慈只是将思路说清楚了,至于具体如何实施,未免有些含糊。其实他倒希望老道多问一句,现在他心情舒畅,且又没有外人,便是照神铜鉴的秘密,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可惜,老道没有细问,依然为他保留了相当的余地,只是赞道:“这已经做到了你现阶段思辨、结构和法度上的极致,非是‘描画’而是‘发现’,从虚幻意象到确确实实的存在,这般做法,恐怕解师弟也没有想过。唔,倒有些实证部的风格。”
    说着他便笑,笑后又是摇头:“可惜了,仍未完备。”
    余慈刚一点头,旁边宝光先是不乐意了:“我觉得已经很厉害了呀。”
    小道士很是羡慕余慈的进度,看来或是有效仿之心。但对自家弟子,老道是不用客气的,瞪了他一眼:“若是寻常的先天气法也就罢了,可《玄元根本气法》能被迎入祖师堂,哪会是这么简单?从宗门近些年修行的情况看,描画‘心象’确实艰难,可一旦成功,便是无以伦比的大进步,甚至可以连跨两阶,直接阴神出窍……”
    宝光被瞪得缩头,余慈冲他眨眨眼,终于站起身来,坦白道:“弟子终究还是取巧了。”
    “这种取巧没有问题,任是谁见了,也要赞一声‘思路开阔’或是‘极具巧思’。只是该做的功课还是不能丢下,你如今阴神虽成,可又没有定型,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缺了……”
    “缺了理念!”
    余慈非常明白自身的局限。要知他是以一个结构整体的角度,把心象“算”出来的,而非是在真正了解物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这样,按照梦微信中所言,便是缺了一以贯之的理念,也就是缺了心象的“骨架”,也无怪乎他“心内虚空”中,山林中央小湖处,心象永远都是那个稀淡的影子,看不真切,而“真灵”闪耀在外,也是一团时刻变化的烟气,难以定型。
    老道见他清楚明白,也很欣慰,但还要提醒他两句:“修行中洗炼阴神,其主要目的固然是要激发潜力,但激发出的潜力,总还要控制得当。你如今阴神虽成,却是个半成品,在‘控制’这一环上,未免不得力。”
    也就是这几句话的功夫,余慈身上又蓄满了力量,带动气血循环,整个身体都微微发烫,那激涌澎湃的感觉,顶得他恨不能吼上几声,以为发泄。如此,正符合了老道所言。
    老道看他模样,突然道:“你真的不愿去绝壁城?”
    余慈不明白他的意思。
    老道负起手来,慢慢踱步:“若说以前这还只是个考量,可如今,看你的状态,我真的建议,你要动起来。理念这种东西,要么从极静中寻觅、要么在极动中掌握,而以你此时的情况,想静下心去,怕是难了!不如置身于更复杂的环境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磨砺心志,以求进步。
    “说起来,这绝壁城,你为什么不愿意去呢?”
    “因为……”
    话到嘴边,余慈忽然失语。是啊,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呢?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契机,以老道过来人的经验,此行对心象“理念”的确认,是有好处的。以前他不愿意去,或许还可说是不愿意耽搁了修行,可如今,心象初现,阴神有成,正是一个体会验证的好机会,他为什么不愿意去?
    他思绪流动,瞬间从绝壁城中几个“熟人”中间流过。金焕、屠独、证严……
    当证严和尚尖瘦的脸变得清晰,余慈忽然明白过来:也许,他怕了?
    他很早就有一个念头,就是蝼蚁要避开巨人的战斗。整个离尘宗内,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天裂谷动乱之后隐藏的大阴谋,那是一个他现在绝对无力触及的层面,就算是阴神成就,功力大进,也是一样。明知这种情况,还要前往伊辛和尚和卢明月这二人的大本营,除了要有非凡的胆色,还要有足够蠢的脑子才成。
    等等!
    余慈忽然发现自己形容不当。究竟是谁蠢?是闹着要回山的李佑,还是那位素未谋面的谢严谢仙长?
    显而易见的事实便是:没有人是蠢货,那两位山门派去的修士,都安然存活至今,并没有因为陷在阴谋圈内,而有所伤损。
    这是为什么?
    余慈去看于舟。老道仍在困惑中,不过此时,余慈却想起前日他在书房中,意态豪雄,所说那一段话:“若你去了绝壁城,你便是代表我离尘宗,别人看你要有个变化,你看自己也有转过弯来……”
    事实上,他一直没绕过弯来。
    以前,就算是有映彻大千的照神图傍身,可余慈终究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知道的秘密越多,压力反而越重,直至无法承受,只能远远逃离。可如今,情况却有了根本的改变,照神图或是没了,可他已是离尘宗的外室弟子,若去绝壁城,便是整个离尘宗的代表。
    要从“整体”去看:在绝壁城的修士,不是一个、两个孤立的人,而是离尘宗伸过去的手,是观察、反映城中信息的触角,可以想见,若真有变故,这个雄踞断界山脉数万年的庞然大物就会轰然发动,将违逆它意志和威严的对象碾成粉碎。
    真是壮观!
    从某种意义上说,派到绝壁城的修士,就是宗门庞大力量的引导者,是驾驭巨浪狂澜的弄潮儿。此时此刻,蝼蚁在哪里?
    有此想法,余慈忽地心胸一畅,当下便笑了起来:“去,怎么不去?”
    第114章 支持
    当余慈再一次迈入于舟老道书斋的时候,他一眼看到的,便是鱼龙。而且他可以肯定,这就是他从天裂谷带回来的那只。
    此时鱼龙纤细的身子正盘成蛇阵,缩在一个两尺高,四分方圆的鸟笼子里面,而鸟笼子就放在老道的书案上。
    场面看起来很诡异,因为鸟笼子栅栏的间距约有一指,足够两三条鱼龙并排出入了,可鱼龙没有任何要逃走的意思,一副懒洋洋的架势。只是在余慈进屋的时候,身子动了动,似乎是感觉到了“仇人”的气息。但很快又安静下来。
    见余慈盯着鱼龙,老道便笑:“别看了,这小家伙要由你拎到绝壁城去,交给谢师兄。”
    “哦?”
    “最近随心阁有商队从西方佛国采买回来,要在绝壁城开一场‘易宝宴’,据说有许多珍奇之物。谢师兄看上了其中一个,便从宗门内要了鱼龙,准备换取。正好你要去绝壁城,且顺路捎去。”
    余慈应了一声。要说修行界买卖交易确实不怎么方便,不像在宗门有善功可居中换算,大多是以物易物的模式。据说南方那些大商家很多次都想推出一种换算用的钱币,却因为种种原因夭折。
    老道口中的随心阁就是南部大商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信誉素来良好,余慈在山上都听到过。不过由于离尘宗和南方另一个大商家三希堂关系甚好,平时的大宗采买便经由三希堂来办,在这片地域,随心阁也只能见缝插针,做一些小本儿买卖。否则,那什么“易宝宴”,就不会开在绝壁城,而是在离尘宗的山门了。
    老道拍了拍盛着鱼龙的笼子:“这是‘三阴落魂栅’,看着四面透气,其实鱼龙在此笼中甚是安全,你不必担心。只是不能放在储物指环中,有些麻烦。”
    余慈忙道无妨。
    老道又拿起书案上一枚方印,余慈记得前日他到这里来,老道便拿着此印把玩,却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这枚法印,是给你的。”
    余慈一奇:“给我?”
    老道眯起眼睛笑道:“宗门弟子不分嫡系外室,都有一样最基本的法器,以为祭炼之用。擅剑者为剑器、擅符者为符器,你虽是剑术甚好,但如今正是修炼《玄元根本气法》的关键时候,我便自作主张,给你要了一枚法印过来,或可对修炼有些用处?”
    余慈连连点头。虽说进入通神境界以后,可以引气成符,不需外物,然而若有剑、令、印、坛等物加以辅助,效果只会更佳。其中法印彰显天地神灵之威,亦是自身意志的体现,对他现在欠缺的“理念”一物,说不定会有些促进作用。
    从老道手中接过,方印材质是某种不知名的石头,通体素白,造型却是朴拙无华,印钮是极朴素的瓦钮,入手感觉纹理极是细腻,又颇为沉重,翻过来看,印章是“道经师宝”四字古篆,倒是常用,刻痕尚新。
    “这枚‘道经师宝印’材料用的是北斗石,也算是不凡了。制印的是鲁德鲁师兄,你也应该知道他,就是买了你第一条鱼龙的那位,乃是宗门炼器圣手,做这枚法印倒是屈才了,主要也是看在你那条鱼龙的份儿上,他日见了面,记得要谢一声。”
    要谢的何止是那位鲁仙长,若没有老道在其中使力,余慈便第一个不信。
    不等他出口相谢,老道苍老的面上却是皱纹舒展,极是愉悦:“当年我和谢师兄、鲁师兄、解师弟、千宝师弟这几个人都是熟惯了的。如今虽说我一事无成,大道无望,可几人的交情却是越筑越深。解师弟你熟,且不必说;鲁师兄就是制印这位;千宝师弟指点了你的修行,你也要记着;至于谢师兄,便是在绝壁城坐镇的那位,为人是怪僻了些,但在剑术上,是宗门内我少数佩服的人之一,你去了可要多多请益。”
    老道这就是在介绍他在宗门内的关系资源了,余慈一一记住。
    交待完这些事,于舟抬眼看过来:“此次去绝壁城,你有什么打算?”
    “增进修行。”余慈的回应非常简单。
    其实不止。余慈心中还有尝试着运使宗门力量,做一些事情的打算,不过他现在不准备说出来。
    于舟听他言语,便笑道:“我知道你是为了增进修行,不过到那边去,不沾一点儿俗务也不可能。谢师兄是任事不管的性子,前面李佑那小子也是心思不定,可他们毕竟是山门的修士,眼光不必放在这里,你却不同!
    “可以想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你都是这外务道观的一员,绝壁城的事务你早晚都是要沾手的,你还能指望我这土埋脖子的老头子撑几年?”
    余慈听得眉头一皱,还没说什么,便听老道讲:“你可知道我这些年,是怎么打理绝壁城事务的?”
    “这个,不知。”
    老道手指轻敲书案:“我初到止心观时,绝壁城中多家分立,白日府和万灵门拼生打死,然而我半年内,便定下白日府为宗门在绝壁城唯一的‘专办之权’,你可知,用意何在?”
    “是宗门的意思?传说金焕和落日谷……”
    “不,不对!不是宗门怎么想,应该是我怎么想。”
    面对余慈愕然的表情,老道笑起来:“当时我懒散得很,不愿理事,又见白日府锐气正盛,实力明显高出万灵门一截,对宗门也有足够的尊重,所以就帮他们一把,让绝壁城局势变得简单,使其只有一个声音,且让这个声音遵从宗门的旨意,就是这样了。”
    不知道若万灵门的史嵩在此,会有什么感想。
    余慈忽然冒出这么一个念头。老道不知他的想法,继续道:“要明白,说到底我们都是修道之士,不可能真去治理一城一国,事必躬亲。我们要做的就是体现宗门意志,但宗门意志终究是由我们来体现。所以,就要整理出一个对我们来说更易于传达的渠道,简单地讲,就是‘我说你办,除此之外,少找麻烦’,仅此而已。”
    余慈听明白了,老道说了一长串,核心只有一句话:“绝壁城之事,照你的意思办!”
    这不是指点,而是支持。余慈深深垂下头,按住心头涌动的情绪,沉声道:“弟子明白。”
    ※※※
    当余慈遥遥看到绝壁城隐约的轮廓时,春意已经隐约可见,风过柳梢,甚至见得绿意微微,如烟如雾。余慈从止心观一路行来,花了半个月时间,一路上荒山野岭,见不到半个人影,此时遥见城郭,感觉自然不同。
    此时的绝壁城根本看不出受到妖魔侵扰的模样。偌大的东门外,人流熙熙攘攘,无数小贩沿街叫卖,混乱而热闹。
    余慈走在路上,其实也很惹眼。他披一件玉色道袍,大袖飘飘,本是甚有气度,偏偏在手上提着一个鸟笼,用布蒙着,又像是出来遛鸟玩儿的富家少爷,只是从来听不到笼子里的鸟叫唤。
    鸟笼里当然就是鱼龙,余慈没法将活物放到储物指环里,只能用这种办法,省得惹来麻烦。
    记得上回也是从东门出城,碰到的是玄阴教的上仙成道日,那日也这般繁华,只是被他和白日府给搅了,却不知今天又是什么?
    随便找个路人询问,对方的回应却是让他很是意外:“玄阴上仙诞辰?”
    这玄阴教的节日还真多!余慈想笑,但此刻,赤阴女仙的面孔浮上心湖,他的眼神冷了下去。
    路人仍在那里呱噪:“道士你也不妨换了俗家打扮,入幽求宫烧一炷香,自去年冬天来了‘魔患’,玄阴上仙可没少通灵显圣,护佑信众。那些信了玄阴上仙的采药客,可都是完好无损地回来了……”
    后面说什么,余慈没有细听,他看着东门外一直延伸到十里外的人流,人流的尽头,就是玄阴教的总坛幽求宫。
    这个日子里,赤阴作为上师,应该会在宫中主持法会才对。
    余慈突然不想就这么进城了,他转变方向,顺着人流,要去那幽求宫转一转。
    一路跟着善男信女,余慈走得并不快,路上其实没有太好的风景,但话又说回来,信众里,年轻女性的比例相当高,或徒步,或乘车,香风满路,也别有一番滋味。
    地势渐高,前方便是幽求宫所在。从余慈这个位置看过去,那边偌大一片殿宇群落,画檐斗角,看上去倒也十分壮观。慢慢涌动的人流在殿宇前有了一个明显的停滞,那是被相对狭窄的庙门挡住,不过信众们进进出出,倒也称得上是秩序井然。
    余慈不急不慢,顺着人流进入其中,相较于庙门,里面倒是豁然开朗,正殿偏殿罗列整齐,气势不凡,只是以余慈的眼光来看,这里和平常尊奉三清、供养佛祖的观庙之流,倒也没什么差别。
    进得幽求宫,余慈才发现,像他这样优哉游哉,信步而行的人真不多见。殿内外绝大部分来客,都是虔诚的信众,有上香的、有还愿的、有求程问卜的,不过最多的还是来参加玄阴教举行的玄阴上仙圣诞法会。
    法会在幽求宫中进院子举行,但余慈在正殿前也能听到嗡嗡的颂经声,同时还能感应到一层如实质的元气振荡,便像是水面上荡漾的细波,一圈圈扩散开来。
    第115章 态度
    诞辰法会乃是玄阴教的正经仪式,除了主持仪式的法师以及弟子教众之外,便只能最虔诚的信众才有资格参与其中。当然,以余慈离尘宗外室弟子身份,尽可谋一个观礼的位子,只要他不怕麻烦的话。
    余慈可没自找麻烦的意思,也不想去凑那位热闹,他甚至连正殿都没进,而是来到两侧一字排开的“玄阴传碑”前,欣赏碑上关于玄阴上仙成道的传说。
    天底下的神仙传记多是大同小异的,这玄阴传也不例外。玄之又玄的故事加上道德说教,间或插几句美辞华句,培养一下仙气,并没有任何特异之处。
    不过西侧第二座碑上,有一串字句,倒是能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究其实义,不外乎就是那玄阴上仙于成道之前遇到“罗刹王”,与之坐而论道,发现了某某之至理,顿悟成道之类。
    余慈在意的是“罗刹王”三字。
    其实是罗刹鬼王吧。
    在前来绝壁城之前,余慈也是做了功课的,对绝壁城中诸方势力的情况有所把握,其中玄阴教和净水坛更是他了解的重中之重。在他看来,净水坛的掩饰手段非常厉害,离尘宗的情报中,未能找到其深厚背景,只以寻常宗门论。倒是这玄阴教,对其身后势力并无遮掩的意思。
    东海罗刹教,也就是血狱鬼府中王者之一,罗刹鬼王透空分身创立的教派。而这罗刹鬼王,也就是当年激战于天裂谷中,破坏了谷内物种圈子,导致妖魔肆虐的两个罪魁祸首中的一位。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罗刹鬼王是有意为之,可灾祸已成,罗刹鬼王自然也就和离尘宗结下了梁子。
    其实说是梁子也不确切,离尘宗对这位异界王者还是有些忌惮,而且罗刹鬼王是出了名的惫懒人物,时刻都在追求刺激,喜新厌旧、好玩善忘——至少表面上如此。若是离尘宗大张旗鼓去兴师问罪,一路杀到血狱鬼府最深处,双方战得你死我活之后,那位说不定还会很莫名其妙地问一句:你们究竟干什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