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后事
作品:《醉红楼》 宁国公脸上倒是没有丝毫的惊讶。他是知道这个事情的。薛宝玉和那思归是那么长时间的知己朋友,如果这个时候。这薛宝玉一句都不问的话。他到是要觉着这薛宝玉是个忘恩负义之人。到时要去赵荣面前说上一说了。毕竟,连一二十年的朋友都能够这般的背叛。那么。怎么能够相信他不会背叛。自己的主子呢?
他摇了摇头,只是看着那薛宝玉说道“我这个事情倒也不怎么清楚,蓉儿和陛下的迷信之中都没有写。不过我觉得,依照现如今陛下的宽厚仁慈,应该不会要了他的性命,顶多是把他圈在宗仁府之中。好关他一辈子罢了。限制他的自由,不让他随意走动”
薛宝玉听了这话,也是松了口气。其实这个惩罚,算式非常轻的了。毕竟那思归做的,可是叛国之最。就是把那个人全在宗仁府里面。就已经是天启皇帝看在思归可能是宗室子弟的份子上了。他有责任感,在说什么呢?总而言之,他也只是祈求着。思归能够保上一条性命而已。
这个时候他才是彻底放心。最后抬起头看着那宁国公说道“宁国公大人。王爷。还有什么其他的吩咐吗?关于新政的事情,其实我有些许要是,想要与王爷商量,只是现如今,我也不敢轻易的联系王爷。就怕打扰了王爷的大计划。”
宁国公摇了摇头,只是说到“你不必在意这些,关于这个改革的事情。既然蓉儿把这个事情交给了你那么你就是放手去做就好。不必担心其他的。如果不放心你,怎么可能是向陛下建议把这个事情交给你呢?既然放给了你那就是放心。用兵不疑,疑人不用。这一项是荣儿的原则。你既然接了这个担子。只要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承担,你现如今好歹也是一个刑部尚书,当朝一品大员,什么事情都来我这小小的国公府来问,怎么能行呢?不是被陛下知道了,传出去影响不好。”
薛宝玉带着些许尴尬,但是这个时候他知道是什么情况呢。他只是看着那宁国公说的“在下知道了。只是还是想要请教宁国公这些事情。”
宁国公摇了摇头说到“这些事情,你自己做好把握就行了。我一个老头子也不懂这个新政的事情。不必让我搀合进去,我若是掺和进去。可能就要毁了你的计划了,你好好的做就行。”
说完这话。宁国公就闭上了眼睛。再也不说话,薛宝玉看着这样的宁国公,心中也是有些许的无奈,他当然知道这宁国公是为了他好,但是这种时候他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他当即便是站了起来,之后看着宁国公说的“既然如此,那在下便是回去了,好好的思考一下这新政到底该怎么走。”
宁国公点了点头,眼睛依旧是闭着的,看着天空,好似在休息一般。等到这薛宝玉彻底的走了。赵赦在抬起头。之后才轻轻的叹了口气说的“你说这个人。会记得蓉儿的恩情吗?也不知道蓉儿怎么想。明明权利已经滔天,可是却依旧要培养出来这样一个人给自己添麻烦。”
四周没有人,自然没有人能够回答宁国公的话。宁国公的话,飘荡在这空气之中。有些许尴尬。
薛宝玉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之中。进到自己的书房,他才彻底松了口气。关于新政的事情,他的确是有很多的谋划,想要做。毕竟不管是什么新政都是上面的人开辟出来一条道路,然后下面的人提出意见,然后执行。薛宝玉虽说是刑部尚书。但是其实他的智慧是很大的。关于这新政的事情,其实他有好几条非常好的建议,已经被赵荣采纳。他这次前去问一下宁国公,只是想要看一下宁国公的态度和宁国公府的态度罢了。现如今看完了自然是可以按照自己想要做的做了。
他抬起头,然后看着身边的小厮。只是轻声说道“你说现如今朝廷的局势这么复杂,我到底是不是该这样子做,如果这样子做的话,只怕现如今朝廷之中大多数人都要恨上我。”
他身边那个小厮只是轻笑一声,然后才说道“大人,您既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了,为什么不按照自己内心所想的去做呢?即便是朝廷之中,众多官员都恨上了您,又能够怎么样呢?燕亲王已经说了。只要能够为百姓谋到一丝福利,那么即便是让他遗臭万年,他也是愿意的。小的不懂其他什么大道理只是觉着殷燕亲王这种人,即便是现在史书上记载的不怎么好。但是等到后世也一定会有百姓为他翻身的。毕竟燕亲王做的事情都是为了百姓好,而这天下,说句不中听的,终究是属于百姓的。”
薛宝玉听了这话。彻底的松了口气,他抬起头看着那小厮说道“也行。这个事情就如此作罢。我倒是想要看一看。朝廷之中有王爷给我撑腰,还有谁能够阻拦我继续进行新政的改革。”
他这本说着,便是在那字帖上写下了几个字“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叶向东的府邸。
叶向东与和庆两个人坐在那里。只是喝着茶。之后,叶向东才是看着和庆说道“和大人,你说这个事情,薛宝玉会不会真的按照那个事情去做,毕竟如果那样子做的话,朝廷之中恐怕大多数的官员都要恨上他了。你说他有没有这个胆子?”
和庆只是看着叶向东然后才说的“胆子?我们这位大人的胆子可是大的很。毕竟是燕亲王殿下的人。他们这一两个人都是愿意为了百姓去死的人,自然不害怕所谓的遗臭万年。我们这些老骨头,只需要听他们的。好好的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叶向东也是点了点头,之后才说道“你说的不错,现如今大梁蒸蒸日上,我们只需要听从他们的。然后不必争权夺利,毕竟我们没几年好活了。”
窗外的乌云已经散了。也没有什么雨。好像是雨过天晴。整个大梁王朝都在赵荣的手里面蒸蒸日上。
而不久将要发生的那件事,在后世的史书上记载,确是大梁王朝迈向强盛的第一步,也是最坚定的一步。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