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决定大唐国运的密谈 上 05-25
作品:《贞观风流》 西内苑赐宴结束之后,张焕回到家刚进大门,就被一阵鞭炮声吓了一跳。原来武银儿带着俩个小家伙,一见他回来就点起了鞭炮。
妙玉迎上来,笑着告诉了他一个好消息。原来这栋院子的主人急需钱,将院子出售给了妙玉,如今这栋院子已经是自己家的了。
张焕心中也十分欢喜,牵了妙玉的手站在一边看小家伙们放鞭炮。
“姨丈,抱抱!”敏月放完鞭炮,笑嘻嘻地跑了过来伸出小手。
媚娘一巴掌拍在头上:“姨丈伤还没好,自己玩去。”
敏月嘟嘟嘴,凑到张焕身前,对着他胸前呼呼的吹气。
媚娘不解:“你做什么呢?”
敏月嘻嘻笑道:“姨丈,月儿哪里摔痛了的话,娘亲给我吹口气就不疼了。我吹了几口气,你是不是不疼了呢?”
张焕又好笑又感动:“确实不疼了!谢谢你哦。改天带你去买好吃好玩的!”
“不带敏之!”
“好好好,只带你一个人去!”
“嘻嘻,我玩去咯。”
妙玉笑道:“也不知道怎么这么喜欢孩子!”
张焕伸手牵过媚娘,嘿嘿一笑:“既然知道相公喜欢孩子,咱们以后要多努力才是。”
媚娘眼中水汪汪的看了他一眼,妙玉却又羞又喜的啐了他一口。
双喜临门之下,家中一片喜气洋洋。杜枝娘安排厨下做了几桌酒席,又去悄悄请了李靖夫妇过来,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晚饭。
饭后李靖先告辞而去,红拂则留下和妙玉等人闲聊。张焕一边逗着敏月兄妹玩,一边却在想着明天三司会审的事情。
这时一个侍女进来禀报,有人前来拜访。张焕以为是王玄策等人,就让直接请进来。来人进来后张焕吃了一惊,原来竟然是房玄龄,身后还跟着一个戴着斗篷,看不见相貌的男子。
妙玉霍然起身道:“你来做什么!”
杜枝娘也是一脸怒气,狠狠地瞪着房玄龄。
房玄龄脸色尴尬:“枝娘,多年不见了!玉儿,为父前来有要事和叔珩商量。”
房玄龄身后那人取下斗篷笑道:“原来妙玉姑娘竟然是房相的女儿,朕却一直被蒙在鼓里。”
众人见竟然是李世民驾到,都赶紧行礼。
李世民道:“诸位不必多礼,都平身吧!卫国公夫人,没想到你也在这里,许久不见,夫人风采一如往昔啊!”
红拂笑道:“多谢皇上夸奖了,二哥吃完酒回去了,我喜欢热闹就留下说会话。”
李世民点点头,心里却在思量看来李靖果然和张焕关系非同一般。
房玄龄道:“叔珩啊,皇上此来有事情和你说,去你书房吧。”
张焕赶紧答应了,又吩咐妙玉亲自奉茶过去,带着俩人就去了书房。
落座后李世民笑道:“房爱卿,朕十分好奇你这个女儿的事情,能否说说啊?”
张焕心中暗笑,没想到堂堂贞观天子也有八卦心理。
房玄龄一脸尴尬道:“这件事说来话长,玉儿去世的娘是江南女子,这些年玉儿一直飘落在外,微臣心中愧疚的很!”
房玄龄惧内,满朝文武皆知。因此虽然他说的含含糊糊的,李世民却马上就明白了,含笑拈须不语。
张焕赶紧笑道:“皇上前来,不知有何事吩咐?”
“朕今日前来,一来是刚得到的一些东西给你看看,二来听曹大夫说你常有奇思妙想,想询问你一些事情。”李世民说完,房玄龄取出一封信来放在桌上。
张焕打开一看,原来里面全是崔氏家族的斑斑劣迹,其中也免不了崔伯颜做过的一些事情。张焕心知肚明,这应该就是状告崔伯颜的证据了,反正状告崔伯颜也不是为了把他送进大牢,当下草草看完收了起来。
这时妙玉走了进来,恭敬地给李世民奉了茶,不过对房玄龄仍旧没好脸色。
李世民微笑道:“妙玉姑娘,朕有几句话想和你说说。”
妙玉一愣:“请皇上吩咐。”
“虽然房大人也有过失,不过姑娘想想,令堂已经仙逝,房大人乃是姑娘在世上最亲的人。血浓于水,姑娘不妨好好考虑下。”
妙玉沉默一会道:“皇上的好意,小女子感激不尽,一定会好好考虑的。”
张焕笑着插嘴道:“伯父,过段时间小侄和妙玉的婚礼,还望伯父前来主持。”
妙玉哼了一声,却并未出言反对。房玄龄大喜,赶紧笑着答应了。妙玉行了一礼,出去将门关了起来。
李世民笑道:“怎么还叫伯父,该改口了!恭喜房爱卿了。张焕,妙玉姑娘原来是你的未婚妻,真是好福气啊!”
“多谢皇上吉言。不知皇上想要询问什么事?”
李世民脸色转为严肃道:“曹大夫信中说,你对世家有些独特的看法,给朕说说看。”
张焕沉思良久,这才说道:“请皇上先准许小臣言者无罪,小臣才敢畅所欲言。”
“不管你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将你想说的都说出来吧。”
“多谢皇上!世家门阀起于东汉中期,到了魏晋时期因为‘九品中正制’和‘占田荫客制’的全面实行,其势力达到了一个顶峰!后来每次朝代更迭,都有世家门阀插手其中!可以说,世家门阀就是危害朝廷稳定的最大毒瘤,是一定要想法子根除的。在小臣看来,此时正是着手处理世家门阀的最佳时机!”
李世民一脸兴趣:“为什么说此时是最佳时机?”
“皇上,我朝建立以来,改良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之后,九品中正制彻底烟消云散。皇上在各地举办官学,不少寒门学子都得以居庙堂之上。而世家门阀大都依靠门荫入仕,对科举不但不重视而且内心排斥,可是为了出仕做官,不得不参加科举。因此才有了这次的崔康舞弊案。如今世家子弟仅凭真才实学参加科考,机会并不比寒门学子大。科举制度不利于世家,这就是小臣说的第一个理由。”
“皇上即位以来,也已经意识到世家门阀的害处,因此多方压制。比如上次崔氏做世家谱,就是被皇上强力下旨修改。皇上重视打击世家,而且一直在不懈努力,这是小臣的第二个理由。”
“我李唐建国的最大功勋,乃是以皇族为首的关陇贵族。诸如卫国公、赵国公等人都是大功臣,当然,皇上南征北战,更是居功至伟!而当今朝堂之上,对皇上最忠心的就是关陇贵族。至于崔氏、郑氏等门阀,如今在朝堂的势力乃是数百年来最薄弱的。敌弱而我强,这就是小臣的第三个理由!”
张焕说完后,房玄龄先抚掌赞了个好字。
李世民点头道:“说的不错!朕深以为然!你既然能说出这番道理,自然也该有相应手段吧?”
张焕道:“皇上,小臣有上中下三策,不过其中所言之事,会和当今一些国策相违背,还望皇上不罪!”
李世民眼睛一亮:“朕已经答应你言者无罪,只管说就是!”
“皇上,这下策就是使用激烈手段,一举将世家门阀连根拔起!比如这次就可以借着崔康舞弊案件,采用强力手段将崔氏一族全都牵连进来,一举而拔除!不过此举虽然见效快,却会引发大动荡,不但百姓受苦,我大唐国力也会消耗殆尽。因此,这下策风险极大,非到万不得已不可使用。”
“中策就是将目前的科举制度再次深化,让科举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同时增加寒门学子就学的机会,从而大力提拔寒门士子,始终让世家子弟在朝堂处于弱势地位,逐步削弱世家在朝堂的影响力,进而消弱整个世家门阀!具体的做法很多,比如不但让寒门学子免费入学,免费发放书籍,而且每月还发给一些资助,以此来鼓励寒门子弟入学。”
房玄龄皱眉道:“免费发放书籍的话,朝廷每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钱粮!”
张焕微微一笑:“伯父先别着急,这些事情小侄稍后会解决。”
李世民笑道:“快说你的上策!”
“遵旨!众所周知,世家门阀的根基,就是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大肆兼并土地,导致大量百姓失去了根本,不得不依附于他们勉强度日。而这些人并不用交纳皇粮,长此以往,不但百姓越加贫困,朝廷税收也会十分艰难!”
李世民眉头紧锁:“难道你要劝朕下旨强行将土地分给那些百姓不成?”
张焕道:“小臣并非此意!小臣过去家境贫困,因此知道百姓所求者,存也!只要给这些贫苦百姓另外一条活路,他们肯定不会继续给世家门阀做牛做马。而失去了这些几乎不用付出报酬的劳力,世家门阀拥有再多的土地却无人耕种,其势必然逐渐衰败。”
房玄龄点头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只是我大唐依附于世家豪门的贫苦百姓何止千万,这么多人想要另谋出路,何其难哉!”
李世民沉声道:“张焕,你若能解决这些问题,想要什么朕都赏赐给你!”
张焕微微一笑:“小臣不是为了赏赐才和皇上说这些!小臣的所作所为,只有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