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舌战世家子 05-06

作品:《贞观风流

    江都县,曹府花园。
    曹宪躺在张焕所送的摇椅上,看着张焕和曹宪在一边说笑,心里却在想着李世民的信件。李世民在信件中明确说了自己的意思,对于把曹宪的弟子作为棋子有些歉意。同时也说了,会对张焕全力相助。
    曹宪淡泊于政治,本意仅仅是为了将词推广天下,同时也是帮自己的爱徒一把。没想到李世民却将这件事作为了政治斗争的筹码,曹宪心里自然不乐意。只是事已至此,于公于私都只能全力相助张焕了。
    曹岩对这件事毫无所知,此时拉着张焕,却在询问苗影的事情。许子由如今基本掌控了江都分舵,计无智和黑风最近悄然搬去了江都分舵,许梅也跟了过去,最近几天张焕都没见到他们。只是派人来禀报过,说事情近期就会有大的变化。
    俩人说了会话,见曹宪招手,走了过去。
    曹宪将李世民的信件给了张焕,让他自己看。
    张焕看完后淡然一笑:“恩师放心,学生必不负皇上的期望!”
    曹宪叹口气:“老夫不是担心你的才华,是担心你遭受世家嫉恨啊!”
    张焕一脸严肃道:“恩师不必担心,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朝廷’,当今皇上圣明无比,想必已经看到了世家的严重危害。即使没有我,皇上想必也会找时机和世家开战!”
    曹宪沉声道:“好个铁打的世家!不错,南北朝以来,历次朝代变换,都少不了世家的操纵。皇上登基之初,就曾经起过念头,只是当时内忧外患,不得不妥协。这次借你的诗词之论,是准备迂回着打开缺口,总是你小心就是。”
    从曹府出来,天生已经满天星斗了。张焕回到家,苗影想必等得久了,趴在桌上睡着了。张焕将她抱到床上,自己却怎么都睡不着。
    张焕说不担心那是假的,世家的实力,张焕一清二楚。当初自己为了名声,也为了早日将词推广,才不遗余力做了这些事。如今事情发展已经出乎意料,如今自己逆水行舟,退则一败涂地,还会被李世民当做弃子,唯有奋勇向前才有出路。想到这里,张焕喟然长叹,一直以来都想着小富即安,如今却被卷入漩涡,真不知是福是祸!
    县学大考之后,赵夫子着重开始讲解经义。经义是张焕的弱项,因此最近听讲十分专注。今儿下学后走出县学大门,心里还在思考赵夫子的讲义,就被一群人拦住了。张焕抬头一看,见是十几名锦衣少年,个个衣着华丽,一副趾高气扬的架势。
    曹岩低声问道:“叔珩,你认识他们吗?”
    张焕摇摇头,心里也在纳闷。
    这时为首的少年朗声道:“敢问哪位是张焕?”
    这时其他同学也都出来了,听见问张焕,都不约而同将目光转向张焕。
    张焕一步跨前道:“在下张焕,诸位有何见教?”
    那少年傲然道:“在下清河崔翰,听闻张公子对诗词一道,所持看法有悖于圣人教诲,特来请教。”
    这少年正是清河崔氏这一代的杰出人物,历来深得家族长辈看重。这崔翰虽然嘴上说请教,一开口就将张焕摆在了圣人的对立面,可谓是居心叵测。曹岩等人听见这话,一脸不忿。
    张焕淡然一笑:“据闻清河崔氏诗书传家,对于礼仪颇为重视,公子态度倨傲,似乎和传言不符。”
    崔翰身后几人闻言,齐声呵斥。崔翰眼中冷色一闪,挥手制止那几人,整整衣冠对张焕行了一礼。
    张焕淡然回了一礼道:“至于崔公子说在下有悖圣人之言,在下更是不敢当!难道清河崔氏向来是依仗曲解圣人之言,来打击不同论调吗?”
    崔翰身后一少年怒道:“张焕,你好大胆!竟然敢诋毁我崔氏?”
    张焕微微一笑:“请问阁下何人?”
    那少年道:“我乃博陵崔林,这位崔翰乃是家兄。”
    张焕也不理会他,对着崔翰道:“请问崔翰兄,这位崔林兄所言是否属实?”
    崔翰不知他什么意思,点点头道:“不错!”
    张焕躬身一礼道:“既然如此,有一事还要请教崔翰兄。”
    崔翰不得已也躬身还礼道:“请指教。”
    张焕沉声道:“孟子曰长幼有序,崔翰兄尚未说话,令弟抢先出言指责,难道这就是遵循圣人之言?”
    崔翰瞪了崔林一眼,忍住怒气道:“张公子误会了,舍弟也是一时情急罢了,我崔氏是天下第一知礼数的家族,岂会轻易失了礼数。”
    张焕一脸讶然:“崔翰兄此言,窃以为不妥。”
    崔林又要开口,被崔翰瞪了一眼,悻悻的闭了嘴。
    崔翰抱拳道:“哦?不知在下适才所言有何不妥?”
    张焕肃然道:“阁下说自己家族是天下第一,至当今皇上于何地?置我大唐皇室于何地?”
    崔翰一愣,瞬间想起了族长做天下世家谱时,将自己家族置于皇室之前引起的非议。那次李世民勃然大怒,差点就武力相见。最后虽然被迫将世家谱改了,不过在崔氏心目中,这天下第一世家还是非己莫属。因此刚才随意之下,崔翰脱口说了那句话,被张焕一追问顿时有些哑口无言。
    这是身后一个青年扬声道:“崔世兄所言,只是表明崔氏诗礼世家罢了,张公子不免有些断章取义了吧?”
    张焕眉毛一轩:“阁下何人?”
    那青年道:“在下范阳卢思德,听闻张公子对词百般追捧,在下以为张公子此举确实不妥。曹大儒乃是《文选》大家,阁下既然是曹大儒的弟子,为何不精研我儒家学问,反而舍本逐末呢?”
    听了这话,崔翰兄弟豁然省悟,自己来是和张焕辩论诗词之争的,却和他在其他问题纠缠,实为不智。
    卢思德此言不但指责张焕,还隐隐嘲讽曹宪没有教导好弟子之意,张焕听了心头一怒,朗声道:“敢问阁下,何谓儒家学问?”
    卢思德不假思索:“凡四书五经,圣人之言,皆是我儒家学问!在下虽不才,经义俱都通读过,未尝见圣人赞同阁下所言。”
    张焕冷笑道:“阁下读书,只怕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读书读坏了的腐儒罢了!”
    卢思德脸色一沉:“阁下还请说清楚,在下何以如此不堪?”
    张焕厉声道:“古之圣贤,无不胸怀天下,对百姓朝廷多有裨益。阁下说自己熟读经义,请问阁下于国于民有何贡献?吾师曹大夫,呕心沥血编撰《广雅》,《古今字图杂录》等书籍,一心只为天下士子答疑解惑,这才是真正的做学问!阁下即使能下笔千言,只怕也是空洞无物,实无一策能利于朝廷,利于百姓!这难道不是腐儒不成?在下虽不才,却耻于和阁下这般人辩论!”
    卢思德脸皮紫胀,欲要反驳却无从说起,只得黯然退了下去。
    这时有一人站出来道:“张叔珩,你强词夺理,徒陈口舌之利罢了,有何得意之处?”
    张焕淡然一笑:“阁下又是何人?”
    那人道:“在下赵郡李伯彦,可敢和我等比试一番试帖诗?”
    卢思德轻拍额头,这张焕既然专注于诗余小令,想必正经学问必然差一些。自己何其愚蠢,竟然没想到这点。
    张焕行了一礼,笑道:“原来是国姓,失敬失敬!”
    李伯彦傲然一笑,点点头甚为得意。
    张焕脸色一沉道:“既然是国姓,理当效忠于皇上,效忠于皇室!敢问昔日崔氏作世家谱时,赵郡李氏安在?”
    李伯彦脸色一愣,得意之色瞬间无影无踪。赵郡李氏和皇族陇西李氏,虽然都姓李,但是赵郡李氏的始祖只是晋朝的大臣李楷。而陇西李氏始祖大大有名,乃是颛顼之后,其后又出了个大名人李聃,也就是孔子之师老子。
    相比起来,陇西李氏无论从家世,还是从地位都远远大于赵郡李氏。因此赵郡李氏历来羡慕嫉妒陇西李氏,反而和其他世家门阀走得很近,相互通婚不止。上次崔氏作世家谱,赵郡李氏还在暗中推波助澜,可惜最后仍旧被李世民强势改变了。
    张焕不等他反应过来,傲然道:“至于试帖诗,李兄不妨命题来!”
    李伯彦强压住情绪,沉声道:“明年春,科举大考即将在京城举行,届时春色满城,张公子不妨以‘春色满皇州’作一首来,我和诸位兄长们洗耳恭听!”
    张焕唯一思索,就想起典出南朝的《和徐都曹》,当下踱了几步,朗声吟道:“何处年华好,皇州淑气匀。韶阳潜应律,草木暗迎春。柳变金堤畔,兰抽曲水滨。轻黄垂辇道,微绿映天津。丽景浮丹阙,晴光拥紫宸。不知幽远地,今日几枝新。”
    崔翰李伯彦等人都是饱读诗书之人,对于试帖诗更是时时精研,以应对科举大考,这首诗的好坏岂能不知?如今张焕数步之间就做出佳作,似乎可以和曹子建媲美了,一时之间,崔翰等人面如土色。
    张焕看了众人一眼,傲然道:“尔等自持才华惊人,岂不闻坐井观天?在我张焕面前,也敢论诗?有我张焕在,谁还敢论诗词?”
    这三个问句狂妄之极,崔翰李伯彦等人虽然恼恨非常,却也知道再说下去,自取其辱罢了,因此虽然个个怒瞪着张焕,却无人再开口说话。
    张焕目光扫过诸人,众人竟然不敢和他目光相对,纷纷低下头去。
    张焕大笑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尔等岂知我张焕之志?”
    笑声中轻弹衣衫,洒然离去。众人目瞪口呆,许久仍然呆立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