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石可攻玉

作品:《龙子凤种连载

    王兰在病中,王大夫说是感冒了,老中医认为外加了点惊吓,调理几天,无甚大碍。其实,石蛋认为小王兰是由于一个来之不易的胜利因此激动过度而造成的。
    李芝兰唠叨几句是心疼,"就不该让她去"。说归说,但她还是发现王兰变懂事了。识字自觉了,还自己洗衣服。
    外面溪中温泉喷发出熟鸡蛋味的水很干净,当地老乡爱在那里洗衣服,加上池室也有不成文的规矩,只能浸泡,不得塗抹什么,所以,从未听说过当地有什么传染病之类的发生。
    王大夫的医疗费是分成三六九等的,一样的病面对不一样的人收费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地老乡家住哪个村以及收入情况,王大夫几乎是了如指掌的,所以收费是最低的,就像一家人凡事好商量。外来的,最好有保人。县城的、济南府有钱的,费用按市场价,病看好后送大礼的不推辞,照收不误。难民是外来的,他努力过,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还是觉得实在力不从心。
    石蛋好学,肯下力,王大夫夫妇、老中医都很喜欢他。,老中医手把手的教了他不少针对什么病配什么药,剂量该多少为好。如果遇到一般小毛小病的,石蛋他就会挑几种草药煮水喝,不用在请教了。
    王大夫还教他熟悉各类手术器械,什么是直尖头、弯尖头、直尖圆头、弯尖圆头、直圆头、弯圆头、直窄头、弯窄头剪子,还有手术刀、止血钳等,五花八门的,把个石蛋看得眼花缭乱的。
    “不急,每天记住一种,一个月就是三十种了。”王大夫很耐心,无非就是告诫石蛋学什么都是无止境的,只要上心。
    现在他可以在手术台上按照王大夫指令传递要用的器械。尽管还有些慌手忙脚的引发了一些小混乱,王大夫已经很滿意了,认为石蛋是个可造之材。无怪乎王兰有时也会开玩笑叫他"石蛋大夫"。
    王大夫给了石蛋一本《日本医学发展概论》,并和他说:“要学好日文首先要看懂日文书藉。”石蛋通过此书,尽管有些吃力,也就是在书中他了解了日本民族是一个极其好学的民族,它的医学发展是借鉴世界上一切民族医学的长处,也包括中华民族的,真正做到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书中着重介绍了中华民族“岐黄之术(岐伯和黄帝)”的《内经》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古希腊著名医师希伯克拉底的“体液学说”和古罗马著名医师盖仑的西方基本医学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诊断学。同时,也介绍了最早输入日本医学的丁福保(中国无锡人)和日本矢数道明等一批研究中华汉医学的青年人。
    石蛋的日语水平大有长进,一般的常用语或书写完全沒问题了。李芝兰的要求是把每个字音读准,如果按照胶东口音读很容易形成类似"南腔北调"的结果。
    王大夫的大阪话说的很好听,他曾经说起过有个同学当兵后,发音粗野了。他的意思是叫石蛋发音柔和、稳重,至少应该被人感觉是受过良好的教育,这样才会有人尊重你。石蛋明白,王大夫是想使他成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
    白雪落满了整个艾山,温泉溪上热气腾腾。再冬天人们也不必为寒冷担忧了,这就是大自然给予人们的最大恩赐。
    温暖的阳光下闲散着不用再忙碌的人们,虽说日子过得单调清淡,但邻里间和睦相处其乐无穷,穷乐也是乐么。
    今年王大夫一家三口不准备回济南过春节,老中医的孙子孙女也要来,还准备叫上二伯家三口和石蛋全家五口人。
    张罗起来费心思也老起了,什么才算是拿的出的东西,当然也不是什么嗄稀不嗄稀的问题,二伯家和高家出了个章程。
    "找他二伯合计一下,带什么去才好"。石蛋爹娘找到他二伯。
    "这样吧,咱杀只整羊,带点枣,你们张罗只猪头,带点花生"。二伯快人快语,"要么咱再添点"!
    "不用,丢人的事咱不干"!"豆腐"?娘上心了。王大夫确实专托人来说好这一口。这纯属家宴,也就不忌讳什么豆腐不豆腐了。
    当年王大夫夫妇买下最西边那个池子完全是因为可以扩大,连同池子共有七间屋,外有院墙。西边手术室、两间睡屋;北边中西诊所、两间直通池子休息室(通铺)。院门向西,院子很大,有茅房和厨房。冬天,房门一关,室内温度都可达到二十五度以上;夏天,门窗打开,装上门帘、窗纱,配制好驱蚊剂,蚊子很少又觉得凉快。
    李芝兰请人给石蛋做了件新衣裳,这可是石蛋娘也万万沒有想到的。
    中国的孩子们就喜欢过年,因为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也终于可以和大人们聚在一起,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
    石蛋娘去年才给石蛋做过新衣服,本想今年凑合着穿,沒想到李芝兰走了这一步,为娘心中不免有点那个。这也好,他弟妹的衣服就不用做了。
    "王兰,把和服穿上好吧"。李芝兰很犹豫,但还是征求似的说道。"不------",王兰显然是不愿意。"上月九日至十一日“十日戎”(日本财神节)咱已经穿过三天了"。
    "那不算,哪有晚上睡觉穿的"。李芝兰嗔怪的说道。
    "那还是算穿过的"。王兰扮了个鬼脸。"咱还穿那件淡红色小棉袄"!
    其实,李芝兰是更在乎王大夫的想法,只想多给点他家乡的气氛。
    李芝兰和王大夫在日本医科大学读书期间就相识相恋相爱了,校园生活紧张忙碌,但很浪漫。临近毕业了,一个无法摆脱的现实问题凸显了,那就是何去何从,是日本媳妇还是中国女婿。这本身不矛盾,关键的是留下还是回去,李芝兰坚决要回去,王大夫一定要留下。
    毕业回国,李芝兰站在码头上望着大海,同时带着依恋目光转身向后望去,突然,发现王大夫出现在她的面前。
    王大夫是深深地陷入了一种走还是不走的极度矛盾之中。
    父母在大阪靠做偶人为生,含辛茹苦的把他们兄弟妹三人(两男一女)拉扯大,又省吃俭用的好不容易使他读完了大学。
    王大夫父母没有不喜欢中国女孩的意思,见过李芝兰也滿意,就是因为李芝兰执意要走。王大夫也曾经一次次告诫自己不走,又一次次的被推翻,最终还是觉得自己是伤了父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