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忙碌的夜

作品:《穿越大明做帝师

    “我已经联合了顺天府副捕头周万奇、五城兵马司副千户赵元哲,禁军副百户梁达,他们愿意追随大人匡扶朝纲。
    逆贼楚宁为了把持朝纲,就算离开京城,也会要挟太子时常到他家中,届时,只要大人确定太子殿下行踪,我们就会从半路把太子殿下救出。
    到时候,我们在太子殿下面前陈述利害,太子殿下定能理解大人的一片良苦用心。”石亨抱拳说道,这样子好像这件事的策划人是邹大凯一样。
    邹大凯很享受这种决策的感觉,这让石亨更加瞧不起这个邹大凯了,先是先得不知所措,然后纠结半天,现在却以主事人的样子自居,简直不自量力到了极点。
    不过,现在他需要邹大凯,或者说邹大凯现在对石亨来说太重要了,即使这件事不成,邹大凯也能成为他的挡箭牌!
    “好!”邹大凯拍着胸脯说道。
    如果让他干别的,他或许不敢,但是仅仅是透露朱见深的行踪,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两人又商量了一番细节,石亨见天色不早了,约定好联络方式,赶紧离开了,再等下去,天就亮了。
    石亨走后,邹大凯还一直处在亢奋之中,他虽然觉得石亨提到的那几个人,全是副职,仅有的几个正职还都是百户这种低阶官员。
    可是,邹大凯马上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了,毕竟石亨被朝廷闲置这么多年,能在这个时候找到这么几个人,抽出上千兵丁已经算是难得了。
    石亨则是对邹大凯犹豫不决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心存不满。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两人密探之后不长时间,他们谈话的详细内容就已经摆在了王贵的桌子上。
    相似内容的报告,王贵桌子上摆着不下十份!
    王贵在拿到石亨和邹大凯的对话内容之后,细细地看了几遍,立刻将桌上的报告全都收好,带人直奔内阁。
    此时虽然已经是寅时初刻,可是内阁之中却依然是灯火通明,大小官员穿梭其中,没有一丝疲惫的意思。
    就在昨天,朱祁镇带着十万京营大军直奔北方,与此同时,还有带着一千低阶军官出发的楚宁,而望海城的报告也已经送来,各种情报信息汇集于此。
    作为大明监国的朱见深,心里十分怀念以前的日子,以前他只需要跟在楚宁身边,遇到事情自然有楚宁和父皇处理,根本不需要他操什么心。
    可现在,才短短的一天时间,朱见深就感受到了朱祁镇的不容易。
    虽说绝大多数的朝政都已经被各个衙门,还有内个化解掉了,但是送到他手里的还有许多,有些内个批示过的也需要他最终确认。
    朱见深从朱祁镇出征之后,回到皇宫就没有歇着,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处理,他以前觉得自己的父皇整天‘无所事事’,现在看来,皇帝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就在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阵呼噜声,让朱见深郁闷无比。
    这是内阁之中,专门给皇帝预留的意见办公场所,房间不大,但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间不大的屋子,除了朱见深现在处理事务的这间,后边还有一间是供他休息的。
    此时躺在里边蒙头大睡的,正式他的叔叔,郕王朱祁钰。
    他这位皇叔,是他父皇专门召回来辅佐他的,可是在‘上班’第一天,朱祁钰就以身体疲惫为由,蒙头大睡。
    朱见深也理解,朱祁钰这一路赶来确实不易,据他的护卫说,在接到朱祁镇的诏书之后,朱祁钰几乎是不眠不休,原本一个月的路程,他愣是半个月就赶到了,名其名曰为了给朱祁镇和楚宁践行。
    可朱见深知道,朱祁钰这是不放心自己这个大侄子。朱祁钰回来之后,只是在楚宁出征之前,见了一面,说了两句话,前后不到一刻钟。
    这哪里是践行!
    不管朱见深自己感觉多好,在朱祁镇、朱祁钰、楚宁眼中,他始终都还是个孩子,都需要他们保护。
    这让朱见深心里暖暖的,不过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虽然朱祁钰的鼾声极大,但是在朱见深耳中,却是十分悦耳。
    因为他觉得,自己身后有一个真心为自己的至亲,他做起事来也放得开了许多。
    曹鼐看着宦官从朱见深房间里抱出来的奏折,心里也感慨万千,果然如此啊!
    经过楚宁教导的人,只要是踏下心来做事,那就肯定没问题!
    这些事处理的虽然算不上老到,但也是中规中矩,尤其是这种国家大事,对一个现在才真正接触政务的人来说,已属不易了。
    曹鼐从奏折中挑出几份,朝着朱见深的房间走去,他要指点一下朱见深。
    “首辅怎么来了,有什么事你让人喊一声,孤过去就是了。”朱见深见曹鼐进来,赶紧起身相迎。
    “太子殿下辛苦了,微臣对这几分批复有些疑惑,还请殿下赐教。”曹鼐顺势坐在之后,拿出几份奏折摆在那。
    朱见深赶紧拿起来一看,这都是他刚刚处理的,印象还很深刻。
    “首辅知道,孤也是第一次处置这些,肯定有许多不足,还请首辅多多担待,该说就说,不必避讳。”朱见深倒是光棍的很。
    曹鼐听完既是欣慰,又是无奈。
    楚宁千好万好,就一点曹鼐到现在都很难完全接受。
    不论是楚宁自己,还是他身边的人,尤其是朱祁镇和朱见深这对父子,因为楚宁的影响,对很多事,从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都是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往。
    当然,这仅限于和内阁以及六部尚书这些重臣,还有自己贴心的人,在商讨国家大事的时候,至于其他时候,他们从来不缺少政治智慧。
    “殿下言重了,殿下刚刚接触政务,有些不足也是在所难免,比如这份,湖广送来的奏报,今年河南的奏折,上面说今年开封、卫辉、怀庆多地大旱。
    殿下派人开仓赈灾,减免赋税都没有问题,但是殿下是否想过,此地段正好处在黄河两岸,现在大旱,河水肯定下降的厉害。
    俗语云,久旱之后必有大涝,况且河水下降正好是治理河道的大好时机,朝廷可以以工代赈,借此治理黄河河道。
    既能预防可能出现的大涝,又能解决百姓等靠朝廷救济,第三嘛,还能顺势把这段的河流整治好了。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用人。
    书院的水利学院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徐有贞的奏折也已经呈批,正好利用这个机会,让徐有贞带人去实践一番,给朝廷今早锻炼出几个水利人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