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才这么点?
作品:《大明暴君之我是个木匠》 “老师,我来问你,你现在要朕如何去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直接给他们发银子吗?”
林凡反问道。
“陛下,若是可以将这三亿两白银都发给那些穷人,穷人的生活,必然要好过许多!”
叶向高沉声说道。
“好!老师,那你来告诉朕,谁是穷人,而谁又是富人?”
林凡问道。
“这!这自然是由各地的官员去评定,陛下可以下一道圣旨,任何人敢在此事上胡来,诛九族!”
叶向高沉声道。
“呵呵!老师,你实在是太天真了,这么说吧,现在你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朕发银子,给了别人,没给你,你心里会舒服吗?”
“当你得知,朕拨的银子是给穷苦之人的,你会觉得,自己就是穷苦之人,你会闹,朕说的没错吧!”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是那些拿到了银子的人,你给他一次,他会觉得自己是穷苦之人,朝廷应该给他银子养着他!”
“你这一次给了他,下次不给,他就会不满!”
“而且,何人不是穷苦出身?我们太祖皇帝,那是要饭的出身,全凭自己拿命打下的江山!”
“太祖皇帝尚且如此,那些穷苦百姓,怎么能不劳而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老师!”
林凡苦口婆心的说道。
叶向高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林凡能说出如此大道理,自己可是太师,当朝阁老,却被自己的学生教育了!
“陛下,老臣惭愧啊!”
叶向高羞愧的说道。
“老师,您上了年纪,思想上很难转过弯来,这很正常!”
“况且,你不是军武出身,更加不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这大明朝若是国力不强,百姓再富有,有何用?”
“外敌前来抢夺、劫掠,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到了最后,还不是我大明朝的将士冲在最前线?”
林凡反问道。
“陛下说的没错,辽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因为兵力不足,被建奴攻陷了数年的时间,将那里的百姓烧杀抢掠,死伤无数啊!”
袁崇焕沉声说道。
这下子,叶向高更加羞愧的无地自容。
“陛下,老臣深知自己的错误,老臣觉得,这阁老的位置,老臣是当不起了,这陛下的老师,老臣也当不起了!”
叶向高沉声说道。
这一次,他真不是拿这件事情威胁林凡,而是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觉得自己当不起这个位置了。
林凡却是笑着说道:“老师,若是朕说,这内阁三老都当不起,你信吗?”
“这!老臣信!”
叶向高说道。
“那为何朕还要允许这内阁三老存在呢?你们存在的意义,并非是因为你们是对的,而是朕要让所有人知道,朕是听得进别人的意见的!”
“到现在为止,所有的事情,朕若是想要推行,就可以推行,可是,每次你们有意见,朕都会给你们解释!”
“这就是原因,只要朕说服了你们,百官就都没话说,所以,老师您当得起内阁首辅的重担!”
“以后,朕还需要你多多辅佐,若是朕做错了,你们应该积极的站出来,这样,对于大明朝才是最好的。”
林凡沉声说道。
叶向高的手都开始颤抖了,林凡这一番话,彻底的打破了他心里最后一道防线,他现在觉得,林凡是当世明君!
对于大明朝,若是朱元璋是开国之君,而林凡,必然是改变大明朝、改变所有人命运的君主!
“陛下,老臣明白了,老臣一定会尽心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的!”
叶向高沉声道。
“老师,您能明白这些,朕很欣慰啊!”
林凡笑着说道。
“袁将军,接下来,朕要给你看一样好东西。”
林凡笑着说道。
“来人!端一盆水来!”
林凡对着门外说道。
一名下人迅速去打水,不一会儿,一盆水被端了过来,林凡拿出水泥放入水盆之中,又拿了一根棍子搅拌了一番。
“恩,差不多了!”
林凡看水泥搅拌均匀了,便笑着说道。
“陛下,这是?”
袁崇焕问道。
“袁将军,这就是朕所说的水泥,而这东西,正是解决临清泄洪口的宝贝,有了它,就没有堵不住的缺口!”
林凡沉声说道。
“陛下!这东西与淤泥无异,如何能堵住那汹涌的水流?”
袁崇焕好奇的问道。
林凡微微一笑,说道:“袁将军,这东西你端回去吧,切莫撒了,过几日,你保准要来找我,求着我将此物给你。”
这水泥要凝固的话,还需要两三日的时间,没有见到水泥凝固之后的样子,是很难让袁崇焕相信自己的。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亲眼看着水泥凝固。
“这!是!”
袁崇焕沉声说道,虽然心中不解,也只能老实的端着水泥。
“袁将军,这龟背船的图纸你可要放好了,过几日对你有大用,老师,以后还请多多辅佐与朕!”
林凡笑着说道。
“陛下,老臣羞愧啊!”
叶向高说道。
林凡与叶向高、袁崇焕又寒暄了几句,将二人都给潜走了,林凡去后院看了看冬瓜的长势,便去了坤宁宫。
第二日早朝退朝之后,魏忠贤便找到林凡,将各地送来的试卷都拿来了,其中一部分是他挑选出来的,剩下的,则是他认为不好的。
不过,按照林凡的吩咐,都被送来,大明朝各个省份的试卷加起来,有一万多张,林凡不仅眉头紧皱。
“才这么点?”
林凡自语道。
魏忠贤听到林凡的自语,以为林凡是怀疑有人将某些试卷给扣押了,便说道:“陛下是怀疑这些试卷并非是全部?老奴这就派人去查!”
“不是,这些试卷又没什么特殊的,也没有固定的答案,谁没事把试卷藏起来干啥。”
林凡说道。
仔细想一想,这么多试卷似乎也不少了,毕竟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动则几百万考生参加高考!
这里可是明朝,能有多少人能习文识字?又有多少人可以学有所成?又有多少人能够高中秀才?
一万余人,真的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