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地底惊魂(下)
作品:《天心怒》 若观星辰千亿,若经风光无限,等死能如此怡然自得的只怕只有沙迪克了,等死能如此恬静的某人根据法定的规则铁定是死不掉了。
“咦,我怎么给定住了?”
没错,他被定住了,而且是定在半空。白色匹练早已不见,眼前一片嫣红,无数个人影在前方攒动,马蹄声声,大刀飞舞,箭出人倒,枪出人穿。眨眼之间,人头、四肢在血色大地上就像洒下的种子。
“呔,那是谁,某家等你杀个痛快!”一个生猛的声音,如一串鞭炮,一阵炸响。两柄飞舞的板斧之间,是一腰宽腿圆的身柱。往上,络鳃胡,杀人眼。
“好个威猛的大汉,”沙迪克看得心里赞叹,正要开口,猛不丁下落,话声在风中摇曳。“我叫沙迪克。”
“砰,砰”,屁股着地连弹两下。痛叫中,他站了起来,想找刚才大吼的大汉问询。待得定睛一看,哪有什么大汉,眼前只一望无际的黑悠悠的水,醮点尝尝,略带咸味,身后是一些奇形怪状的岩块,像极海岸或大洋礁岛。“这是哪里呀?”
幽晦的光线,湿湿的空气,带点咸的水,闷闷的潮声,无一不说明他处身在一个磅礴宏大的有水有山的空间中,脚下是实地,身前是淡咸水,天空呢,太矮了,黑沉沉一片,有点像拱桥,莫非这是地底,在水面与拱桥之间,空旷处就该仅有几人高。他发声长啸,啸声易水寒,一去不复返。
正想四处走走,体内燥热起来,一股热流从丹田处孔雀河般向着体内空旷的地方急涌,所过之处,经络酸痛,“这不是气感吗?”
沙迪克大喜,赶紧坐定运起内能心法,体内热流越转越快,撑得他飘飘欲飞;而显现在体外,则散发出强大的吸力,偌大无际的“中空”,黑暗中,天地之气汇聚,向着他坐定的地方疯涌而至,形成龙卷风一样的旋风,将他围在中心,旋风分出数股,沿其周身大穴潜入,随即在内能的带动下游走周天。如此周而复始,沙迪克在有心无心之中进入修道人修道毕生难得一次的“寂灭关”。
如果天心在这里,肯定要赞叹这个大漠汉子福缘无穷。原来沙迪克无意间闯入“黄沙八域”中的疯狂之域,幻象丛生,强压瞬至,就在他自己将整死自己的时候,居然静了下来,回想往事亲人,这些并不能救他的命。救命的是他想到了内能。人的身体本有居危自救的能力,平时习练得熟得不能再熟的内能心法,在一念之间感受到体外强大的压力和下坠的危险,就自发运行起来接洽和配合身体周围的强势力,在无意识的疯狂驱动之下,终于与外界达成和谐。但这时他仍在幻境之中,不过,由于内气外力的作用,被移到了相邻的杀戮之域的边缘。
威猛大汉的狂喝将他从疯狂之域的迷幻中解脱,不合他要回答问题,但甫一张口,内息即漏,空中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摔落地上。但也幸得如此,不然陷入杀戮幻境中,以他那点可怜的精神力,时间长了必在惨烈的戮杀之下变成白痴。
疯狂之域初创的时候,千沟万壑伸往地下。沙迪克的幸运就在于他巧不巧刚好落入一道深涧中,本来脱不出黄沙八域的幻境的,这下好,不仅脱出幻境,而且内能仍在运行的身体也使他没有遭受“摔死”的命运,而只是屁股痛了痛。
但即使如此,他仍没有摆脱危险,身外的强压一去,体内的内能便向体外狂涌,他根本不会技击之道,因此谈不上化解,坐定调息只能延长时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的地底湖的阴寒之气救了他。沙迪克内能运行时透出的阳刚之气,吸引来大量的阴气,而他本人则进入寂灭,将身体的控制权交出,让阴阳二气自动融合。好在这地底深海一角的岸滩上,不会有人惊人扰他坐关。
有人问,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不是没水吗?怎么地底有海洋。
塔克拉玛干之奇就在于此。不少人以为这地方就应该干旱缺水,要不哪来沙漠和戈壁?其实,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大沙漠四周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上矗立6条最大的冰川。每至夏季来临,山上冰雪融化,清清雪水汇入千沟万壑,形成一条条河流,流进盆地最低处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连浩浩荡荡的塔里木河这样的大河,也把所有河水都留给了塔克拉玛于大沙漠,自己最终下游断流,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千山百川的水都流进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大漠的下面汇聚,形成了一个浩瀚深邃的地下海洋。
据现代地质探测到的数据,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下面,水的总量超过8万亿吨,大部分地区地下水位线不超过10米。有人笑言,如果把沙子与地下水对换一下,让水到沙子上面来,那就是一个深24米、方圆32.7万平方公里的淡水海洋,足以使2个山东省或3个江苏省或54个上海市或18个北京市变成水族馆。在沙谷的最低点,往下掏挖1至3米,就会有水渗出。这些水略有些咸,但在没有水喝的时候,这是很好的饮用水。
※※※※※※※※※※※※※※※※※※※※※※
向西边前行的地质专家组,日子就比沙迪克好过多了。顺着右边的“墙”走,免了校准方向的苦差,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将头左扭见识没有了沙山、沙垄和沙丘后的大沙漠的可爱之处。
说说笑笑,感感叹叹,歇歇走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亢奋的情绪在这里那里的草绿挑逗之下,蔓延开来,全没注意右边的他们所谓的钢沉岩出现内陷迹象,也许是紧挨的缘故,也没风来,所以就忽略了。此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